实验室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湖北农村防疫期间工作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将时间、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并设定合理的限制。这样,我们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实验室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湖北农村防疫期间工作计划篇一
一、行政管理
(一)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成立组织机构、强化政策宣传
院内成立医改工作领导小组,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组负责人和卫生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镇村医疗机构医改具体工作事项的贯彻执行和稳步推进。
2、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加大医改宣传力度。
利用汤口镇召开人代会期间对社会贤达和知名人士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宣传力度;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卫生院、村卫生室干部职工进村入户,为推进基层医改建言献策;继续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从而推动医德医风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巩固基层医改实施成效。
3、按时召开乡村医生例会和职工大会及各类专题业务培训会议,组织汤口镇医疗卫生从业人员集中学习、互相交流,掌握医改政策新动态新知识,坚决贯彻执行医改政策。
4、今年4月举办医改观摩会,展现我镇医改成效,构建交流平台;参加镇政府组织的医疗志愿者服务汇报交流会议,汇报我镇卫生下乡和医疗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展现基层医务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落实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结合医改文件精神,对辖区内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实行即时结报和非即时结报全程办理;按照区卫生局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在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力推进新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和日常管理;积极开展民政救助一站式服务、农合社保慢病大病申报及补偿申报,使医改补助范围全覆盖,真正体现关注民情、惠及民生的医改精神。严格执行村医退出及养老保障规定,按照政策要求落实返聘反馈。
(三)规范执行国家药品零差率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
实验室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湖北农村防疫期间工作计划篇二
2007年,上级下达我区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资金万元,其中中央国债项目资金万元(中央补助万元),省级项目资金万元(省级财政补助万元),计划兴建各类安全饮水工程1846处,解决66个村、18个场镇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目前,已到位资金万元,其中国债资金万元,省级财政资金万元;已完成17处集中供水工程,验收结算9处,66个村的分散供水工程已验收结算44个村。
在项目实施和管理上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严格实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场镇供水工程主要材料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土建工程部分,20万元以上的实行招投标,20万元以下的参照比选办法实行竞标。二是严格工程质量监管。区水利局、项目乡镇人民政府、业主单位签订三方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区水利局对集中供水工程每处落实技术责任人,对分散供水工程按片确定技术负责人,严把工程质量关。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区水利局建立农村安全饮水资金财务专帐,专户储存,独立核算;实行项目单位或施工方、现场实工技术人员、乡镇人民政府、业务主管科室、局分管领导五方汇审,经总会计师复审后由主要领导审签;工程竣工后由审计部门进行审计。
2007年,上级下达我区救灾救济资金12935580元均按规定发放到位。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救灾救济资金的使用管理相当严格,达到了专款专用、重点突出,公开公示、公平公正,专户专帐、管理规范,及时拨付、保证效果的要求和目的。化成镇、凌云乡、枣林镇等乡镇在救灾救济资金的`安排使用上,对集中专项资金按照个人申请、村组评议、村组统一上报、民政办审核、党委政府集体研究、张榜公示、政府统一发文、个人领取资金的程序发放,对临时救灾救济资金实行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民政办主任四人汇签的办法发放,干部群众满意。
2007年,上级共下达我区小麦、玉米、水稻、油菜四项良种补贴资金万元,其中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小麦良种推广面积10万亩,每亩补助10元,补贴金额100万元;玉米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玉米良种推广面积10万亩,每亩补助10元,补贴金额100万元;水稻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水稻补贴面积万亩,每亩补助15元,补贴金额万元;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油菜良种推广面积万亩,每亩补助10元,补贴金额万元。
小麦、玉米良种补贴项目,实行实物补贴,由供种企业购买良种,按农业部门提供的供种清册、供种卡数量发放到农户,区财政局直接将补贴资金划拨到供种企业。2007年供种企业共组供优质小麦种吨、优质玉米种150吨,全部发放到农户。水稻、油菜良种补贴项目,依据农户实际种植面积实行现金补贴,通过“一卡-通”渠道直接打卡兑现到农户。从对2镇3村20多户村民走访调查来看,无论是小麦、玉米良种补贴的实物,还是水稻、油菜良种补贴的现金,都发放到了种植农户手中,群众比较满意。
2007年,上级下达我区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工程项目27个,规划改造d级危房面积22999平方米。共下达危改专项资金85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30万元、省级资金340万元、市级资金86万元。区本级安排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128万元,安排学校59所。截止今年9月底,区财政局按工程进度共拨付危改专项资金万元,其中,中央万元,盛市234万元,区128万元;已完成危房改造项目23个,正在建设项目2个(奇章中学、石城小学),正在招标项目2个(玉山中学、三江小学);共改造d级危房20000平方米,净增校舍面积5800平方米。
1、项目安排不尽科学合理,存在一定随意性;
2、项目配套资金不足;
3、项目进展比较缓慢,项目资金滞留;
4、项目工作经费缺乏;
5、项目资金管理尚有差距;
对确有隐患的农村中小学校按轻重缓急,逐年改造。去年对86所中小学校进行了校舍维修改造。
1、项目安排不尽科学合理,存在一定随意性。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小麦、玉米良种补贴项目存在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的情况,一些地方多年重复享受,而一些边远乡镇、村组长期不能享受。一些项目资金,如救灾救济资金,上级带帽下达和领导表态安排的比例较大,容易造成分配不合理、不公平。我们调查的化成镇、凌云乡、枣林镇带帽下达的救灾救济资金均达到20%以上。
2、项目配套资金不足。上级在对地方项目的支持上大多附带配套资金的要求,而本级财政配套十分困难,2007年,应配套而未配套资金达2169万元,约占应配套资金的90%,导致一些项目实施困难,有的只有缩减工程规模和建设内容,达不到项目编报的要求。
3、项目进展比较缓慢,项目资金滞留。截止目前,2007年实施的27个学校危改项目仅有6个工程全面竣工,玉山中学、三江小学还处于招标阶段,财政专户尚未拨付资金万元,占应拨付资金的。主要原因是项目前期办理环评、国土、规划等相关手续的环节较多,办理时间长,再加上部分危改项目因地震需变更设计,拉长了建设工期。农村安全饮水资金欠拨的比例也比较大,一些村级项目领取的资金还未达到项目计划的80%。
4、项目工作经费缺乏。由于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到位,财政安排的工作经费极少,主管项目的部门和实施项目的乡镇-压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抓项目工作的积极性。
5、项目资金管理尚有差距。个别部门、乡镇和项目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现象,个别项目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帐目不清楚,个别建设项目超出预算较大、造成遗留问题难于处理,个别建设项目虚报投资预算,浪费财政资金。
实验室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湖北农村防疫期间工作计划篇三
20xx年是门诊面对新挑战,谋求新发展之年,面临门诊医生工作站全面启动,注射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搬迁,规范二级综合医院科室建设管理格局,任务艰巨而繁重。门诊部将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围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安医院建设两个主题,开展今年的门诊医疗服务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让老百姓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解决我县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将20xx年的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门诊日志登记完好,复诊率
2、门诊处方合格率
3、门诊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
4、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5、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候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
6、急救药品、器械完好率100%(剧、毒、麻药专人管理,专柜、专锁,天天交点,有使用记录)。
7、一人一针一管一灭菌执行率100%,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8、手卫生依从性和洗手合格率90%。
9、门诊病人满意度90%。
10、本地患者复诊预约率达到50%。
1、加强专家门诊管理
2、加强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管理
3、加强普通门诊诊室管理
4、加强注射室管理
5、加强科室行政管理力度,明确门诊办管理职责。
规范门诊管理格局。把两种管理模式:单独核算自收自支式,直线门诊式。严格执行门诊部各项工作制度,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部门负责人不定期深入科室、诊室,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对违反规章制度的部门或个人,按照绩效管理办法采取教育、劝导、经济处罚等方式给于处理。培养员工爱岗敬业,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6、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定期与员工进行交流,认真听取他们对科室发展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扬科室管理的民主化和人性化。推进我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进程。
7、按时完成院方临时性指令任务。
全面启动门诊医生工作站,提高门诊诊疗效率,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改善服务,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使医疗服务水*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1、优化诊室布局。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干净、整洁、安全、舒适。达到公共场所禁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就诊区域设置建筑*面图、科室分布图,指示标识清晰、明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
4、提供便民设施。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
(二)、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实验室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湖北农村防疫期间工作计划篇四
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精心**,全面动员,切实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对疫情要严把输入关、预防关、应急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防止疫情在各类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发生和传播,确保广大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建立以主要**为负责人的工作指挥体系,制定工作方案、应急预案,专人专责,落实防控措施,全面**开展防控工作。
各施工现场要全面启动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现场人员的防控意识,自觉做好自身防护。
(一)节后复工拟进场外地人员
节后复工拟进场外地市人员(含管理人员、劳务工人)
到青后,企业需安排在工地外固定场所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自我隔离,到期无发病症状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非企业安排固定场所隔离的,需持其暂居地街道办出具的已隔离证明方可进入建筑工地。
(二)春节期间未停工工地的人员
已在工地内人员,不得外出流动。对人员做好登记和健康监测,每天2次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发现高体温人员,立即采取隔离、送医等应急处置措施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三)外来配送材料、物资等人员
配送材料、物资的外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车上人员不得出驾驶室,货物、物资由项目部安排工地内人员接收和装卸。
(四)加强项目内部管理
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各工地要迅速完成本工地全体工作人员的登记造册工作。要对进出工地的全体人员的姓名、籍贯、来去方向及时间等信息实施真实、动态记录。工地大门值班人员要严格登记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做好生活保障工作,生活保障物资由专人外出采买,外出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出入时间、路线做好登记备案。
防控工作要实行紧急报告和正常情况下的零报告**。工地发现有发烧症状、疫区输入人员等情况的,应迅速实施隔离,实行紧急报告**,拨打120急救电话,确保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同时将情况如实报送工程所在地的街道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正常情况下实行零报告**,于每日12:00上报情况。市内三区的建筑工程直接报送市安监站,市政轨道交通工程报市市政管理处。各区市主管部门按照专业分别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部门。
各工地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施工现场、宿舍卫生及室内空气流通,落实环境消毒**,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护,生活垃圾装袋清理。
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工程参建单位应明确值班**,加强值班管理。要安排专人实施24小时值班和**带班,带班**和值班人员要确保在岗在位、通信畅通。
各单位要强化责任制,企业法人**是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第一责任人,对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确保目标责任的落实,对不报、缓报、漏报和**情况的和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导致疫情发生及传播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
实验室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湖北农村防疫期间工作计划篇五
《通知》要求,要强化服务保障,做好货运保通保畅。
对区外低风险地区入宁货车司机,在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证明无异常后直接放行,入宁后落实“3天短信提醒+2次核酸检测”措施;对国内重点地区和中高风险地区入宁货车司机,在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证明、重点物资车辆通行证无异常后,采取闭环管控措施放行入宁,48小时内未离宁的,按照中高风险地区入宁人员管理,实行“14+7”管控措施。
《通知》指出,要突出监测预警,提升早发现能力。坚决落实“早发现”“早报告”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不得停诊,做到24小时值班值守。各类核酸检测机构不得停检并视情延长服务时间,保证群众检测需求。
要推进疫苗接种,持续加固免疫屏障。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采取增加接种点位设置数量、优化接种服务方式、延长接种服务时间等多种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打造15分钟安全、优质、便捷、高效的接种服务圈,不断提高接种率,持续有效加固人群免疫屏障。
要严格值班值守,做实应急处置准备。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引导公众加强自我防护,倡导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一米线”、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维护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记者 周一青 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