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方案 专业指导学校工作计划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方案 专业指导学校工作计划篇一
在学校规划的引领下,教务处、各教研组分别制定出三年工作规划。
学生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新特点,全面关注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交的健康,制定出班主任工作的三年规划。
教务处、教研组在原来规划的基础上,围绕新形势下的实际,制定出各教研组的三年规划。
教师从德育、学历、教学能力、研究方向等方面制定个人的三年工作规划。
(二)全面推进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分层培训,积极探索有“人文”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
新时期校本培训内容以文化认同为核心,通过培训让教师理解并把握好学校“兼容并蓄,人文见长”的教育观;理解并把握将“德术并重,做学合一”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理解并把握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理解并把握“人文”的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培训让全体教师成为学校“德术并重,做学合一”办学理念的贯彻者和实施者。
(三)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1.通过示范课、研讨课和公开课的教研活动,使教师能从中发现问题,相互学习,快速成长。
2.加快名师传帮带工程的建设。每位名师和学科带头人,至少带一位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要达到“一年像样,三年成样,五年榜样”的目标。
3.通过课题、项目的研究,整合一批有特质的教师,把一批教师推到学术研究的前沿上。
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方案 专业指导学校工作计划篇二
为贯彻《中国^v^中央^v^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根据潍坊市教育局有关家长学校的指示精神,努力办好我校家长学校,扎实推进“学习型家庭”,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二、教育目标
1、传授家庭教育知识以及实际操作办法,使家长在提高家教理论水平的同时,提高家教水平。
2、创建“学习型家庭”。
3、了解家长的需求,解决家长的热点意见。
4、加强家校联系,注重信息反馈
三、教育对象
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家长
四、教学内容
家长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从《牵手两代》相应学段的教材中选取。另外,班主任和授课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结合教材确定授课主题,拓展授课内容。
一年级:学习从习惯开始。
二年级:好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三年级:慢慢走,欣赏孩子哟!
四年级:孩子的问题,教育的契机。
五年级:孩子的烦恼,你知道吗?
六年级:为孩子的明天做准备,
五、教学的具体措施与形式
(一)开辟多种渠道,夯实^v^家长学校^v^的管理。
1、家长委员会管理扎实有效。本学年,我校将在上学年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委员们的联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商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
2、落实“家长学校”的上课时间。原则上每学期举行2次,每次上课时间不少于3小时。并有计划、有层次的开展活动。每次课后,均安排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家长见面,交流教育子女的信息,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协调,工作计划《家长学校教学计划》。
3、精心挑选“家长学校”的上课教师。学校将精心挑选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相当教学经验,并热心于教育科学的干部和教师担任家长学校的老师,保证师资质量,而且上课内容提前确定,认真备课,力求课上得精彩、实用,并成系列化。
4、保证“家长学校”的学员的参与率。每次上课前一周以内,由校方发出书面通知,并及时信息反馈,家长可提前请假或调休,保证出勤率,并加强点名制度。为进一步推进家校联系,开家长会时,学校还将下发调查问卷,来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与建议。
(二)采用多种形式,丰富^v^家长学校^v^的活动。
1、本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及工作的连续性,周密制定好教学计划,做到有序实施。
2、按计划认真实施。能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来加强调查研究,进行客观分析,并将改进措施落实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3、开展咨询,对家长提出的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较好的解决或号召大家共同研讨,提高研究水平。
4、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提高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开展“家长开放周”活动。
六、时间安排安排
第一次开课时间:
第二次开课时间:
第三次开课时间:
第四次开课时间:
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方案 专业指导学校工作计划篇三
为探索适应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技工作的紧密结合,建立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新机制,使专业建设指导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更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特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学校各专业指导和顾问性质的专家机构,对专业改革和建设起着督察和咨询作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各成员应积极为专业发展创造条件,促使学校各专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由热心于职业教育、关心支持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和发展的校外行业专家和领导、本校学术水平高、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组成,且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目前在本专业领域连续工作三年以上。
(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由各专业推荐,校教务处就业办审核,校长审批,由学校颁发聘书。每届任期三年,可连聘连任。根据实际情况个别人可以在任期内作调整。
(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2名,秘书1名,委员7-9名。应尽可能吸收行业协会代表,劳动技能培训机构代表以及企业法人代表参加。校外委员不少于二分之一,主任和副主任委1名。
员中至少有一名是校外委员,秘书由本院人员担任,负责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并根据主任要求,联络和组织各委员召开工作会议。
(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至两次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为委员会会议召集人,秘书负责组织,主任委员主持。根据工作需要,可适当扩大参加会议的人员范围和增加会议的次数。
(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在主任委员主持下、由全体委员讨论制定,由各专业委员负责实施。
(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与校外委员定期联系制度,并通过院外委员联系其所在的工作单位。
(四)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参加专业建设指导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并提出专业建设指导与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五)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指导本专业教学计划、校企合作计划,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或修订工作,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办学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参加专业学生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答辩等实践教学环节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七)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本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指导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为本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帮助。
(八)校外成员可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定期来学校开设讲座、兼课,并作为学生校外实习的指导老师,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
(九)校外成员可与学校联合申报、共同承担科研技改项目和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对学校承担的各类研究课题和应用技术的开发提供咨询服务。
(十)校外成员要协助学校了解社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向学校提供各种信息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受聘委员所在单位可优先参与本院组织的“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活动,合作进行课题研究。
(二)优先挑选毕业生。
(三)可利用本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设备,优先安排委员单位的员工轮训及其客户培训。
(四)由我校正式颁发聘书
(五)根据工作实绩,每年给予受聘委员适当的工作津贴
本工作章程由校企办负责解释。
20xx年xx月xx日
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方案 专业指导学校工作计划篇四
青年老师:
时间:—
一、培养目标: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独挡一面的胜任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的整合。
3、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二、培养措施
1、指导备课。
要想做好“传、帮、带”工作,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很重要。在理论上加以指导,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换到课堂教学上,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益。指导其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有效备课,同时参加教研组的听课与评课研讨。
2、 上课。
经常关心王老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及时了解她在课堂的操控能力,能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能够尽快地“入门”,在此基础上再逐渐创新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引导他们注重对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重点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对学生课堂上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反馈,针对课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建议,帮助完善课堂教学,牢牢树立“以学促教”的思想,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3.听课评课。
用空课的时间与王老师进行即时教研,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老师的教学行为,并提出改进建议。
4、理论学习
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方案 专业指导学校工作计划篇五
2021年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教师成长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五还”为研究的抓手,打造一支个性鲜明、团结协作、充满智慧的研究型教师团队,塑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群体,构建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二、主要工作 :
(一)常规工作“日常化”
1.健全集体备课制度,以备课组为单位,关注日常教学,重视课后聊天式的学习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地点。根据行事历的时间安排进行有专题的集体备课(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研究一些基本课型。)
2.推行随堂听课制度 ,发扬门户敞开,随堂听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相互听课、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的交叉听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的听课等活动,共同研究真实的数学课堂,课后进行自评与他评,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教师内在的一些观念。
3.建立学习沙龙制度,认真读好“新基础教育”的三本书,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初步了解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教师逐步用“新基础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提供对话交流的平台,针对“新基础教育”的学习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充分利用华师大专家组理论引领和共同体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动态,确定数学专题研究的方向。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基地学校的系列活动和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4.加强常规管理制度,每月25日左右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反思、学生的作业。)主要由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每个学期举行期中、期末的质量检测,对考后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基础达标体系,每个年级每学期确定一项单项小型竞赛。
5.改革考核评价制度,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考核评价上作进一步的调整,评价目标更加多元化,综合运用笔试与面试等方式,口算、笔算、操作等考核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渗透,以减轻期末考试时学生的压力。
(二)研讨活动“专题化”
研究过程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活动的设计与推进考虑可行性与实效性。研讨活动以“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五还”为研究为抓手,以全体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准则,实实在在地在课堂实践中感悟“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