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知农体会感悟 小学农耕实践活动方案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感悟,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感悟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学农知农体会感悟 小学农耕实践活动方案篇一
都说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走在路上;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研学旅行让我们看到了读书与旅行的有效融合。让孩子走出书的世界,走进大自然,走进世界。“五莲实验小学20xx级、20xx级拟准备到“阙上田园”开展研学旅行活动,通过农耕体验,让学生了解农耕,体验农耕的辛苦与快乐。让孩子贴心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从意识里去节约粮食,杜绝浪费。贴心体会“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子”的喜悦、拥有热爱劳动的情怀。真正实现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教育价值。
1、活动主题:阔步阙上田园,体验农耕生活
2、活动对象:五莲县实验小学20xx级、20xx级部分学生
3、活动地点:阙上田园
4、活动时间:20xx年6月2日上午9:00至11:30——上午9:00至下午4:00(活动时间家长任选如需野炊备好食物)
6、活动内容:农事体验园农事体验活动,亲子系列游戏,金子塔口才基础知识讲解,游乐场任选两个游乐项目,参观一份菜地任种园(班级可分得一份菜地一份,一年管理权,班级管理,种菜,分菜)参观露天采摘园,野炊,书写研学游记。
1、学生穿校服,不准带零食,可以带适量饮用水,注意防晒。
2、安全方面:一切行动听从老师指挥,有序参观,行走过程中紧跟队伍,不掉队、不喧哗、不拥挤,遇到问题及时跟带队人员联系,等待过程中要原地休息,不得擅自离开队伍,有事离队要向带队人员请假并结伴而行。
3、文明参观:注意言行文明,不大声喧哗,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涂乱写,不破坏活动场地的绿化、设施,注意公共卫生。
4、不建议学生带照相机、智能手机、ipad等拍照工具,可以带笔和纸,研学过程中要认真参观,认真听讲解。
5、研学旅行结束后,每位同学写一份研学旅行游记或画一幅研学旅行手抄报,形式不限。
学农知农体会感悟 小学农耕实践活动方案篇二
(2)金秋收获活动学生每人定量采摘(白薯每人五斤)。
(3)以上活动内容、时间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活动须知:
1.须穿戴便于运动的服装,鞋子,切忌穿高跟鞋,以免摔跤,滑倒。
2.自带水、防晒服、防晒霜。
3.遵守农场规定,不破坏农场各基础设施。
4.为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休闲环境,大家注意卫生,将果皮等垃圾丢入垃圾桶。更不要浪费果实。
5.农场免费提供采摘器具,严禁随意折断植株,按照园区采摘规定。
6.进入采摘区,请遵守次序,不要拥挤、打闹,须由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在指定区域采摘。
7.购买礼盒包装,按照成本价收取。
行车路线:
一、自驾车:
1)自京良路转至芦求路,直行约公里,福上村南口左转即到。
2)南(三、四、五、六环)上京开高速——东赵路出口(14出口)梨花桥收费站下高速,辅路前行150米盘桥向西5公里红绿灯路口左转福上村南口即到。
二、低碳出行:
由黄村火车站或地铁4号线天宫院站换乘坐21路或842路公共汽车,福上南口下车,沿田间公路向东百米即到。
学农知农体会感悟 小学农耕实践活动方案篇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务实精神;爱好和平,追求和谐;持续性与延续力;多样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循环论所显示的凝重性;以中庸之道为高级哲理;集权政治与民本思想依存冲突等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农耕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它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形成产生过多方面的影响。
———农耕经济对其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二、中华大地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大河大陆型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相当辽阔的地域。中国农业发生很早,考古资料证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域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三代时期,农耕业已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秦汉以后,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更把“重农固本”奉为治国的不易之道。汉晋以后,中国农耕区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中国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农耕经济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农业经济几千年一直稳定发展没有中断过。稳定的农业生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华的农耕文明早就在河流相交的三角地带黄河中游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三、农耕经济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直到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1.务实精神。长期的农耕生产,形成了中华民族质朴的品格和务实精神。中国文化的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与农耕经济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生活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民众在农业劳作中领悟到:利不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实心做事必有所获。这种农人的务实作风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章太炎在《驳建立孔教议》中说:“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险。”作为农耕民族的国人从小农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运思方法是注意切实领会,中华民族被西方人称为“最善于处理实际事务的”民族。
2.爱好和平,追求和谐。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劳动力与土地的结合,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发展的前提。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中国民众安天乐土的生活情趣。农民希望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时。他们追求安宁和稳定,以“耕读传家”自豪,以穷兵黩武为戒。《论语》云:“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墨子》曰:“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农耕民族反对敌对和冲突。同时,因农业生产常常受天时和地理的影响,因此,古人崇拜自然、崇拜天地,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这些都表现出农业社会的民众爱和平、求和谐的理想。
3.持续性与延续力。生活在东亚大陆上的华夏人及以后的汉人,栖息于由大河灌溉的辽阔而肥沃的原野间,自结束流动性的渔猎生活,很早就从事定居农业。定居农业的优越性诱使他们对于土地产生一种特别执著的感情。他们这样赞美大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对土地的深深眷恋,使汉民族养成一种“故土重迁”的习惯,所谓“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除少数行商走贩和从事“宦游”的士子外,大多数汉人,尤其是农民,终身固着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如果没有极端严重的灾荒和战乱,一般是不愿脱离故土的。由于人员少有迁徙,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有限,从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由血缘家族组合而成的农村乡社,便世世代代得以保存。这种可变性少的农耕经济,求延续、重稳定的特征,影响产生的中国文化就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延续力。《易传》所谓“可久可大”,《老子》所谓“天长地久”,董仲舒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都是求“久”观念的典型表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持续性与延续力是十分明显的,从先秦诸子到汉代经学到唐代义疏到宋明理学,有着一条传统的横线延续。
4.多样性和巨大的包容性。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有着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因此,在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在不断繁衍生存,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促进两者之间经济文化互补和民族的融合。一方面北方民族的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另一方面农耕民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游牧民族社会形态的变化。这一切形成了古代中国不同区域文化格局,如^v^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楚宋文化,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多样化特点。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使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从纵的方面讲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从横的方面讲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从历史发展看,中国经济在三代时是原始协作式农业自然经济,秦汉至明清则为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至近代始出现农业与工商业并存的经济形态。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特点。《易传·系辞下》提出“天下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秦汉时期的儒道融合,这些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表现了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
环的现象,启示了中国文化中循环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长期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政治生活中朝代的盛衰更迭,治乱分合的往复交替,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及人世间的种种变幻离合,更强化了人们的循环观念。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便是循环论的表现。在循环论思维方式的制约下,农业社会中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时间是悠久的、静定的,因而往往表现出习故蹈常的惯性,好常恶变,使中国文化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保守的意识形态,导致社会普遍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6.以中庸之道为高级哲理。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统一,崇尚中庸。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着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承认对立面的对立、统一,强调用缓和、和谐、适度的方法来解决矛盾。在中国古代,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它是一种生存智慧,它把无过无不及的庸常之道作为天下的定理、正道,它要求人们凡事要适中、适度,不偏不倚,保持均衡。这种人生智慧,源自农耕经济的土壤。
7.集权政治与民本思想依存冲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集权政治是相反相成的,这是由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特色形成的。中国农业社会比较分散,为抵御外敌,维持社会安定,就需要君主集权政体,建立统一的、权威巨大的帝国。在中国古代,多数学派的思想家都有程度不同的尊君思想。与集权主义相伴而生的就是民本主义。一个集权政体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都要由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生产出来。民众安居乐业,农业宗法社会才能正常运转,社稷家国才得以保全。一个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必然产生尚农、重农的社会共识,统治者要求得社会的安定,首先必须懂得农耕的重要和农人的艰辛,体民恤民。集权政治和民本思想两者是在相互依存、相互冲突的关系中存在的。
学农知农体会感悟 小学农耕实践活动方案篇四
2、荒漠化 农耕社会 传统文化 退耕还林还草
兼 析 生 态 难 民 的 出 路
提要:本文在对我国荒漠化发生发展相关信息综合研究后,确认以垦殖为主导的农耕社会结构,是我国荒漠化扩展的首要原因;坚决地彻底地贯彻执行中央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是我国遏制荒漠化扩展之要害所在;被动地执行中央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将会成为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能宽恕的低级性常识性错误。我国数以百计的搞了一辈子种植业研究的资深专家、学者、科学家,特别呼吁重视发展畜牧业的意见,未能被我国地方政府和民众采纳,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动向。
退耕还林还草,我国告别了长达2000余年的防治荒漠化决策失误。亚洲沙漠形成于2200万年前,塔克拉玛干沙漠可能形成于450万年前。就世界范围来说,荒漠化多发生在南、北纬30度附近的副热带地区。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的干旱区相应北移了10个纬度。沙尘暴与原生沙漠无关,人类活动应负主要责任。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尤其是我国2千余年来在^v^主导下的大规模垦荒活动的结果,自战国时期至今,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北移400-500公里,向西则推进了1000公里,使中国沙漠南进了300公里。
综观媒体报道,我们似乎在我国荒漠化发生、发展及其原因方面达成了共识,但在对策方面,似乎98%以上的报道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但正是这少数人的不同观点,说明实际上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分歧集中表现为:防治荒漠化是社会经济问题还是生态问题;退耕还林还草表明我国长达2000余年防治荒漠化决策失误的结束,应该成为民众的自觉行动;还是继三北防护林后又一个规模更大,涉及面更广的国家“退耕地治理开发工程”,是中央决策要我做。
我国数以百计的搞了一辈子种植业研究的资深专家、学者、科学家,特别呼吁重视发展畜牧业的意见,未能被我国地方政府和民众采纳,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动向。
一、中国荒漠化扩展是以垦殖为主导的农耕社会结构必然产物
人类至少500万年进化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人类解决温饱问题的历史。而人类从狩猎进入农耕时代以后,直至工业革命发生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垦殖史。
著名沙漠学家杨根生教授以“秦时移民实边”,唐时“垦荒”,明代“屯垦”,清代开放“蒙荒”,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3次大开荒,概括了我国2000余年来的农垦历史。
历史上辽金入侵中原,元朝、清朝的建立,实际上是由于游牧生活不及农耕生活诱发的以战争掠守财富的结果。
我国直至清王朝时期,实际上一直处于农业社会。直至辛亥革命以后,民族工业缓慢发展,才开始向工业社会过渡。
我国实际上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我国5000年的文明社会发展史,实际上是以种植业为主导的农耕社会发展史。
我国荒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5000余年来形成的农耕社会结构及由此而来的体制、经济、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由于5000余年来形成的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仍然在顽强地起作用的结果。
将我国荒漠化扩展的原因归结为“六滥”,看似周到全面,实际上是没有抓住要害。至于退牧与退耕之争,显然是由于站在农耕社会的立场上,才得出退牧结论的。
笔者以为,我国荒漠化扩展原因,要害在于滥垦,其余的较为集中的提法是“滥牧”、“滥樵”、“滥采”、“滥用水资源”、“滥开矿”,皆是源于滥垦导致的贫穷带来的结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荒漠化
毫无疑问,中国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包括此后由此发展的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哲学思想和佛教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为我国3千余年来的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或者说对中国社会近代的落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化,广义的说,泛指人类自古到今的一切社会活动及其成果,狭义的解释又可狭到仅指个人的“启蒙教育”,如我们常说的“学文化”。
文化,通常是指由宗教、哲学、科技、文学、艺术、民俗六大部分组成。中国传统文化是在3千余年来,封建王朝为稳定其封建王权服务的政治背景下形成与发展的。因此,其核心是培养士大夫阶层为“驯服工具”,培养平民为循规蹈矩按习惯生活的“顺民”。
于是,中国传统文化重道德轻规则(包括法律),重服从轻民主。封建王朝在培养驯服工具同时,还为公共知识分子施展抱负设计了种种障碍。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缺陷是用文化来束缚民众的创新精神,遂有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
“驯服工具”与“顺民”教育,加上我们的先民长期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博斗,于是有了“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处世哲学,对他人,对公益性事业的冷漠。所谓“我自己都顾不过来,岂能助你”,便是最好的理由。
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和我国5千余年自然经济遗留下来的小生产意识,渗透到现代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怕承担责任和对公益性事业的冷漠,则是其主要表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影响至今仍在充分表现的典型大体上为: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尤其是荒漠化地区的农牧民,仍然将垦殖作为谋生的唯一出路,在政界则表现为诸候争霸的封建思想残余和自然经济遗留下来的小生产意识;在知识分子和学术界,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仍存在着一些传统落后的观念,缺乏创新精神。
《中国环境报》2003年3月25日以《树立科学的生态保护观》为题,对科学的生态保护观与传统的生态保护观作了详尽的剖析比较。
笔者非常遗憾地看到,在我国媒体数以万篇计的报道中,几乎超过一半的文章仍然在宣传防治荒漠化是生态问题,以提高植被覆盖率作为生态建设最高宗旨和奋斗目标的传统生态保护观,以垦殖作为荒漠化地区脱贫致富出路。与中央决策中的荒漠化是社会经济问题,与科学的生态保护观,与发展沙产业作为防治荒漠化的根本出路大相径庭。
2000年以来,我国防治荒漠化领域的学术讨论异常活跃,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争论已分明摆到桌面上。遗憾的是,仅仅是少数资深学者、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正面交锋,许许多多的文章仅仅是宣传自己的观点,并竭力避免对他人观点的评论。
毫无疑问,如果我们不从文化观念方面清除落后文化观念对防治荒漠化的消极影响,那么,我们取得的防治荒漠化胜利成果的基础将是不稳固的。
三、退耕还林还草是科学决策还是无奈选择
应该说,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防治荒漠化决策的核心,是对我国2千余年来与荒漠化抗争失误的全面修正,是告别人类长时期来为谋生始自刀耕火种时代并延续至今的以垦殖作为谋生唯一出路的错误行为的正确决策。
因此,能否将退耕还林还草成为我国地方政府和所及地区农牧民的自觉行动,将成为我国防治荒漠化成败之关键。
从媒体报道看,似乎对退耕还林还草已达成共识,并无分歧。
其实不然。直至2004年,我们对退耕还林还草还存在严重的分歧。分歧集中表现为:退耕还林还草是^v^科学决策,还是^v^面对荒漠化扩展,试图以财政补贴遏制荒漠化扩展的无奈选择;是作为下级必须执行^v^的决策,是^v^要我做;还是退耕还林还草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决策,我要做。
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中央吸取国内外防治荒漠化的经验教训,面对我国荒漠化地区广种薄收,粗放经营这一导致荒漠化扩展的病根,试图通过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应用科学技术,推动农民脱贫致富,从而达到遏制荒漠化扩展的科学决策。退耕以后种什么?应该成为地方政府官员思考的重要大事。
而有人则看到,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继三北防护林之后的又一个规模更大,涉及面更广的国家“退耕地治理开发工程”,他们看到的是国家为期8年的补贴,至于8年以后,那可不是我的事了。对退耕以后种什么,则任由民众自由选择,不作组织引导。
四、谁是罪人
^v^武威市委副书记苏振祥坦言:“如果两大沙漠合拢,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中国青年报》2003年5月10日以《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为题作了报道。
如果民勤绿洲不保,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南下,将会把千里河西走廊拦腰切断。
谁是荒漠化扩展的罪人?谁为荒漠化扩展买单?这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政府、政府主管部门、上级政府、上级政府主管部门、专家、学者、科学家、领导干部、农牧民,谁的责任,说不清。更何况荒漠化的扩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又受众多因素制约。
但荒漠化地区农牧民为荒漠化扩展买单,却是实实在在的。实施防治荒漠化错误行为的地方政府官员,绝不会为其行为后果买单。一部分农牧民由荒漠化的制造者成为荒漠化的受害者,而绝大部分安分守己地生存,并无制造荒漠化行为者,仅仅由于居住地域之原因,理所当然地为荒漠化扩展买单了。
不承认自己的行动与中央决策之差距,或许还认为自己对防治荒漠化虽无功劳,也有苦劳疲劳。应该说,这是导致近年来荒漠化继续扩展之首要原因。
明知道农民“打的粮食不如种的种子多”;大水漫灌,生产1斤米要用掉1吨水,继续任其为之;以为“浇水少了会影响产量和自己的政绩,而发生旱灾是老天爷的责任,可以要救济”。对这一类为数并不算少的地方官员,虽谈不上是荒漠化扩展的罪人,但起码得受到良心的自责。
五、我们不能再继续重复先前的错误
1986年11月,联合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在阿什哈巴德召开专家会议,研究是什么原因造成1977年内罗毕世界荒漠化会议近十年后,全世界范围内荒漠化不但没有得到遏制,而是有所发展的现状。会上有人指责是各国政府的原因,防治荒漠化不是哪一个部门可以单独做到的事;有人指责联合国环境署工作不力,才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这种局面;有人指责科学家没有拿出好办法;有人提出在最近的100多年中,往往是别人出现了问题得到了纠正,后面的人又继续重复错误。
笔者在对人生失误的研究中,发现人在常识方面最容易犯错误。人类在以百万年计的进化过程中,承袭并发展了动物的按习惯生存、怕冒风险与自认为必定正确的“自恋”本性,并以文化习俗形式世代流传。加上失去对先民、对先前曾经犯过错误的记忆,使人在常识方面最容易犯错误,或者继续重复先前的错误。
民勤,曾经是我国“人定胜天”的典型,并以治沙闻名全世界。如今,在大自然严厉惩罚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的行为。
宁夏西吉县,1986年,又开始当地历史上少有的大规模植树造林,联合国援助该县一个改善生态环境的项目,种一亩林的补助远比种一亩地的收入要高,于是人们种树的积极性大增,3年植树90万亩,相当于西吉全县耕地面积的90%。
3年后,联合国援助项目结束了,补助没有了,种树者失去了生活来源,于是又开始毁林种地。仅仅五六年光景,90万亩林木所剩无几。
有时,专家、学者、科学家的建议、意见,对政府决策,对民众行动有决定性影响。专家、学者、科学家科学的建议很多很多,但也有少数违反科学的建议、意见,给民众带来祸害。
苏联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采纳科学家群体建议,于1954年动工的卡拉库姆运河工程,先后有100多个研究所和设计院参加勘察工作,其间虽有另外一些科学家发表过不少的反对意见,并没有影响当时决策部门数以亿计卢布的财力支持,直到出现咸海干涸以后,苏联政府才于1986年8月决定停止该项目的全部设计工作。社会舆论和国际同行异常关注,人们才“大梦初醒”,但已为时晚矣。于是,卡拉库姆运河工程,被国际学术界、舆论界称为“苏联历史上最大的生态耻辱”。
我国也有过数位科学家联名有关防治荒漠化的错误建议。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曾有十多位生态学家建议,将以干旱、半干旱的草原气候为主的某省建设成为“林木繁茂的生态省”。值得庆幸的是,我国^v^没有采纳。
学术上的失误,我国主要表现为对50余年来实行的一些陈落后的防治荒漠化提法、做法,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清理和彻底的纠正,民众还没有放弃这些错误的行为。
灌木姓“林”不姓“丛”,国家林业局于2003年4月对灌木的正名,则是我国^v^主管部门以行政手段对学术争论中的争议进行的强有力干预。
我国学术界以“学究”式研究,给国家、社会造成损害最大的,当推有人将灌木排斥于林业之外。
我国舆论界最为遗憾的事当推阜新市经济转型长达20余年的争论。
作为防治荒漠化领域的新兵,从党性、良心、责任心出发,还是想斗胆说一说自2000年以来已被证明是常识方面错误,或者迅即会被证明是常识方面错误,或者是继续重复先前错误的一些提法,尤其是一些学者显失严谨的提法。
学农知农体会感悟 小学农耕实践活动方案篇五
12人
体验感受航模的魅力。
1、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激发兴趣。
2、亲自动手参与比赛,体验乐趣,感受魅力。
梦飞翔航模社团成员,采用讲解、配合、交流、制作等形式。
1、知识上:了解航空模型制作的一般过程;懂得航空模型的结构原理;认识航空模型构件的用途;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2、技能上:学会识图本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巧和灵敏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上: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创造一种轻松活泼、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会使用美工刀、尖嘴钳、老虎钳等工具,掌握基本的识图能力。
懂得航空模型的结构原理,认识各类模型构件的用途,学会制作简单的航空模型。
具体活动流程:
一、温故:
1、复习前面教授的关于航空模型的理论性内容
2、打开工具箱,再次认识工具。
二、导入:
(一)展现一个飞机模型的图片,询问同学们是不是做的很精致,自己想不想动手也制作一个。告诉他们利用前面所学的理论知识,现在的他们是有能力制作的。
(二)教师教授具体的制作流程:
1、制作机翼:
(1)制作翼型:在距前缘25mm处弯折一下,使它向上凸起6mm。具体做法:先在折痕处的机翼下面用铅笔压一条印,然后沿此线弯折。
(2)制作上反角:
在每边距翼尖80mm处,从折痕到前缘切开一个口,再把翼尖翘起25°、切口最大处相距25mm,用透明胶带把切口粘上。为了增加机翼强度,用透明胶带把翼型折痕和上反角折痕粘住。
2、制作尾翼:
将吹塑纸按图示尺寸裁出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
3、制作机身:
按图示将机翼翼台与机身杆粘接在一起(要求:翼台前端面距机身杆前端面60mm)。
修机头右拉:按图示用木片裁成5mm×10mm的木片,粘接于机头右侧,然后用壁纸刀将机头修整出带有向右偏转的形状。
4、比一比:谁制做的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机翼、尾翼和机身更标准,互相打分。
此部分内容重视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将中学物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最后成果的展示引起学生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课程组织
在做中学,在赛中练:
在做中学:每个学生都要亲手操作拼装航空模型;每个学生都要亲历简单模型的制作,会看模型制作的图纸。它充分调动一切因素让学生在玩中乐、玩中学、玩中思的过程中学会技术,善于运用技术解决问题。
在赛中练:对于静态模型,要求每个学生根据图纸,合理完成模型制作,最后根据竞赛规则进行外观评比。对于动态模型,除了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型制作以外,同样要在规定时间内调试好模型,根据竞赛规则进行竞时、竞速。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采取竞赛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既有利于消除学生对学习理论的枯燥感,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评价
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过程评价:纪录每节课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纪录每节课学生学习准备、课堂纪律情况;纪录每节课与同学合作情况。
2、结果评价:请学生按模型图纸的要求,合理精准备地完成模型制作;请学生安模型的工作原理,将模型调试到最佳状态;请学生按老师提供的任务,合理设计制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