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青岛市名师工程 北京八维研修学院软件工程培养方案
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四期青岛市名师工程 北京八维研修学院软件工程培养方案篇一
一、八维培养目标及模式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及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和服务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具有熟练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实用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软件工程专门人才。采用“面向需求、突出特色、强调工程、分流培养”的培养模式。
二、基本要求
(一) 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交流和沟通能力与现代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 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能力: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适应学科发展的能力等。
应用知识能力:具备需求分析和建模的能力、软件设计和实现的能力、软件评审与测试的能力、软件过程改进与项目管理的能力、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能力、使用软件开发工具的能力等。
(三) 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包括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艺术等。 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等。
经济管理知识:包括营销管理学等。
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基础知识,即离散数学、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基础知识等。
专业知识:包括团队合作与沟通、软件需求、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软件验证与确认、软件进化、软件过程与管理、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工程的形式化方法、人机交互、工作流技术、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与软件保护等。
三、学制与学位
1. 基本学制:四年。
2.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方向与业务能力
结合社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国际国内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特点,参考国际软件工程专业规范和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专业规范,充分考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专业特色和软件学院自身的特点,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拟开设web工程与信息系统、软件测试与分析、网络与通信系统软件、嵌入式系统、数字娱乐系统五个培养方向。
web工程和信息系统方向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通过限修分布对象技术、java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和web工程等课程以及工程设计实践,掌握信息系统和web系统的开发方法、规划、建模、构建、测试、维护、集成和项目管理等理论与技术。毕业生可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web应用、erp、金融、邮政等领域工作。
软件测试与分析方向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软件学院科研优势,通过限修程序分析、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环境与工具、java技术、网络程序设计等课程以及工程设计实践,掌握软件系统的测试、分析、维护与进化技术。毕业生可在电信、金融、石油等大型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的测试、维护与进化,嵌入式系统的分析与测试,军用电子信息系统的测试、维护与进化,以及跨国软件外包中的测试与进化领域工作。毕业生可从事编译器优化、软件测试、程序理解、逆向工程、程序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等多个领域的工作。
网络与通信系统软件方向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优势资源,通过限修通信基础、协议工程、网络程序设计、信息安全基础和网络多媒体等课程以及工程设计实践,掌握通信基础知识、协议设计方法和通信应用软件设计技术。毕业生可在电信、邮政、移动、军用电子信息系统等行业从事通信软件系统设计、开发、集成、营运等工作。
《北京八维研修学院软件工程培养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四期青岛市名师工程 北京八维研修学院软件工程培养方案篇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注重培养具备车辆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全面的工程科学和技术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车辆工程设计、制造、实验、科研和教学等领域工作,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及汽车设计、专用车辆理论及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车辆设计、制造及生产组织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基本科学素养和思维方法,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
3.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软件应用和工程语言应用能力,能进行专业英文资料翻译,计算机绘图、资料检索等基本技能。
4.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具有获取新知识、进行研发的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
1.主干学科
2.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计算机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程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子与控制、专用车辆理论与设计等。
180
3.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
四、修业年限、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
1.修业年限:3-6年
2.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186.5学分 3.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就业(发展)方向
毕业生可在教育机构、科研院所、汽车制造厂等单位从事汽车产品设计、制造、科学研究、试验检测、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
六、车辆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表
181
车辆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表
车辆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表(续)
七、车辆工程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汽车制造业从事汽车设计、制造、运用、管理、服务和销售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在汽车制造企业、汽车运输企业、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行业和贸易部门,从事车辆及车辆总成的设计制造、车辆检测、诊断、维修、保险、营销和管理工作。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车辆工程基本理论,运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进行车辆设计制造及车辆检测、诊断、维修、保险、营销和管理的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7、具有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能力、生产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8、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译、写作能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金属工艺学教学实习、机械制图测绘、机械制图cad上机实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汽车拆装实习、汽车驾驶实习、毕业实习(校外)、毕业论文(或设计)等。
最低学分要求:最低修读285学分,其中课内教学不少于220学分,实践教学不少于65学分。
毕业标准及要求
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
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第四期青岛市名师工程 北京八维研修学院软件工程培养方案篇三
一、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经济头脑、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懂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与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必须预修8学分以上高等数学(上、下),并修满本专业核心课程57学分,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实践教学环节内容,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分且符合西南科技大学“双学位”授位细则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证书。
三、核心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39学分
2.专业选修课18学分
四、毕业设计(论文)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1、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16学分; 2、erp实习2学分。
备注:
在修读中,若表中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名称、性质相同时,主修专业已修读可不必再修读,所缺学分从此表选修课程中选其它课程学分补足;若仍无法修满要求学分,请从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选修其他的专业课补足。
市场营销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营销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与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必须预修8学分以上高等数学(上、下),并修满本专业核心课程59学分,完成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分且符合双学位授位细则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证书。
三、核心课程设置
2.专业限修课18学分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16学分。 备注:
在修读中,若表中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名称、性质相同时,主修专业已修读可不必再修读,所缺学分从此表选修课程中选其它课程学分补足;若仍无法修满要求学分,请从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选修其他的专业课补足。
经济学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学习并基本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受到经济学思维和投资与金融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经济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与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必须预修8学分以上高等数学(上、下),并修满本专业75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44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4学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以及实验课程共计17学分,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分且符合双学位授位细则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证书。
三、核心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44学分
1.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6学分(必修) 2. 实践教学环节
计量经济学课程试验1学分(必修) 备注:
在修读中,若表中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名称、性质相同时,主修专业已修读可不必再修读,所缺学分从此表选修课程中选其它课程学分补足;若仍无法修满要求学分,请从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选修其他的专业课补足。
会计学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会计学思维和会计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会计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与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必须预修10学分高等数学(b1、b2),并修满本专业73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4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4学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以及实验课程共计14学分,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分且符合双学位授位细则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证书。
三、 核心课程设置
专业限修课14学分
统计学课程实验1学分, 会计学原理课程实验1学分 备注:
在修读中,若表中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名称、性质相同时,主修专业已修读可不必再修读,所缺学分从此表选修课程中选其它课程学分补足;若仍无法修满要求学分,请从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选修其他的专业课补足。
一、 前言
高等教育肩负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必须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根据国家发展战略,为更好地发挥我校高等工程教育的优势,着力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多种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特制订西南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工作方案。
西南科技大学是以工学为主的多科性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学生2.7万余人。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设有67个本科专业、 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部省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7个。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已经成为 建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土建、地质、采矿、农业等行业的工程师摇篮,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及业务骨干,具有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抗震救灾期间,在心理援助,建筑检测、环境监测,重大设备应急处臵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共享、联合办学,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和董事会成员的共同发展,形成了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鲜明特色。
二、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坚持 “资源共享,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共同发展”的开放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西部大开发、绵阳科技城建设、建材行业和国防科技工业,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做学融合、研学融合为抓手,努力探索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研究能力,为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 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未来工业界的精英人才,工程技术领域的拔尖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树立面向企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借助绵阳科技城、董事单位的优秀资源,结合行业工程技术领域,以我校建材、地矿、国防科技等优势专业为基础,培养立志献身于工程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良的综合素质,具有扎实的工程训练功底、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本科工程型拔尖人才。
四、 培养体系
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建立本科工程型人才、硕士工程型人才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在本科层次(4年)设工学学士;硕士层次以全日制工程硕士(2年)为主,少部分学生按照工学硕士培养。
1、 试点范围与规模
我校已经在2015年9月启动了校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共四个专业开展试点,各专业分别从2015级学生中择优选拔30人左右单独组建卓越计划试点班。试点班实施完全学分制、制定了个性化培养方案、实行校企双导师制。
在夯实现有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我校将进一步加大试点工作的规模,拟在电气类、测绘类、环境类中遴选与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参与卓越计划,到十二五末期将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扩大到8—10个,并依据社会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表1 总体试点规模
随着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卓越会计师、农科教合作培养农林人才等卓越计划的实施,我校也将在法学、经管、农学等专业中遴选条件较好的专业参与试点工作。
2、 选拔方式
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地选拔一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供优质生源保障。
(2)从二年级的学生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由学生自愿报名,专家组对学生进行笔试、面试、操作考试等多种形式的考核后,确定入围人选。
(3)尝试自主招生,选拔有志于成为工程师、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3、 培养模式
3+1模式培养本科工程型人才
3+1模式是指前3年学校主导、企业参与,后一年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和设计,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成为卓越的本科工程型人才。
该模式在二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试点班,前3年学生在校完成规定学分学习,第4年学生进入企业开展毕业实习,采用跟班、岗位锻炼等方式学习本行业的生产与管理流程,由企业方担任学生实习的指导与考评工作。根据生产实际需要,由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协商确定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并由校企双方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以审阅、质疑等形式进行评价。
试点班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实行双导师制,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完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任务。学科基础和专业特色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工程实践特色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结合工程项目和课题进行实践训练。
4、 竞争机制
为确保生源质量,鼓励学生实践、创新,建立荣誉资格制度和优补与退出的竞争机制,按一定比例淘汰不适应学习的学生,并选拔增补优秀学生,保持学生规模和学生质量。
5、 专业培养
对参与试点工作的学生按专业单独编班,通过集中授课的形式进行校内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工学交替、集中和分散的方式完成实践环节和企业学习。
6、 学生管理
采用辅导员+双导师的管理模式。辅导员主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生活状况、组织参加各项课余文化活动和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为每位学生配备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担任的双导师,校内导师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进程规划、主动实践和科技创新提供指导或咨询。企业导师主要对学生在现场实践期间进行指导。
7、 学籍管理
本科生阶段的学籍管理由教务处负责,毕业资格实行单独审核;对不适应
试点班学习的学生可重新选择回原专业普通班,按转入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修读课程,转出学生在试点班修读的课程可以认定成绩。成绩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条件的可授予学士学位。培养过程中涉及学籍异动、学习年限调整、双学位培养、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等方面的特殊问题经审批予以特殊处理。
五、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
1、 培养目标和要求
依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突出行业特色,构筑现代工程师的知识结构,按照当今工程技术的发展设计和优化整合课程内容,以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未来优秀工程师为目标,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
2、 教学计划
邀请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有利于创新工程人才成长的培养方案。
实行工程教育不断线、创新实践不断线、企业合作不断线的课程配臵体系,加强工程师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工程、技术、科学、人文、社会、伦理等方面按不同比例分别设臵一定的学分,构建大工程观、大系统观、大集成观的工程知识体系,注重工程系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训练。加大实践环节和企业学习的内容,合理安排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综合训练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工厂累计1年的实践采取4年循序渐进式安排。
3、 课程体系
课程设臵上突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加强工程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将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工程实践相结合,达到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在专业课程设臵上,围绕产品、过程或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重新设计课程体系,重新考虑课程衔接,重新安排教学过程。压缩课内学时,加大实践内容,增加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的时间,将其占总学分比例提高至30%以上。增加导论课、项目课、研讨课的比例,把以工程项目设计为主线的思想贯穿其中,体现工程教育面向实践的思想。
根据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编著出版高水平的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系列化系统集成性教材。将最新科技成果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保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建设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课件、实验教学指导书、工程实例、教学参考资料等,整合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
课程设臵和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格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思维和行为方式、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养。综合培养学生基本的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和对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
4、 教学模式
课程的教学分别由学校和企业承担。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由学校承担,部分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大学教师共同承担,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实习等实践环节由企业承担。用人单位参与办学、消除培养与使用的差距、扩大办学资源、密切科研与生产的关系、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及时发现具有工程应用前景的科研课题和研发项目。
从以传授陈述性知识为主向获得过程性知识转变。积极尝试和推广cdio、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探究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发现式学习、适时教学等归纳式创新教育模式,注重学习工程理论、系统设计和创新实践,进而实现人才培养诸环节的无缝连接,使学生的独立人格、知识结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设臵能力培养型课程,如案例教学、课堂分组讨论、团队设计与开发、创新项目和系统方案等,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5、 实践环节
和科研素质的培养。
进一步完善工程感知、工程基础训练、工程综合训练到综合创新的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从工程感知、工程基础训练、工程综合训练到综合创新的工程训练,逐步实现工程实践教学四年贯通,内容上‘纵向到顶’、‘横向达边’的目的。纵向到顶,即从专业能力培养方面逐步进入该领域的学术前沿和工程应用。横向达边,即体现人才培养中,各学科知识的融合与贯通,以及学科专业的交叉和渗透,使被培养者成为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
每门课程都要规划如何使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去学习,合理安排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实践环节。这些实习实践环节一部分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重要的实习可能要利用整个学期,切实落实学生四年学习过程中有1年实践经历。
通过给予相应实践选修学分,积极引导学生参观先进技术展览、参加各学科前沿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和动向,激发学习兴趣,寻找学习兴奋点,增强活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申报专利、发表论文等,展示学习与研究成果;鼓励学生参加有关的技能培训、各种资格认证以及兼职助学等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创业成才。
6、 考核方式
制定以能力评价为主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建立多渠道信息反馈机制,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领导能力、主动工程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
六、 校企合作模式
1、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实行开放办学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目标和定位,依托与我校学科特色紧密联系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建设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联合开展教学活动,共同建设和联合开发优质实践教学资源,企业参与学生培养过程、学生参加企业生产过程。
2、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和组织保障
定期研讨并及时协调解决卓越工程师培养相关问题;制定企业导师选拔认定管理办法和相应激励机制,鼓励企事业高水平专业人员积极投入人才培养工作;制定接纳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企业优先选用毕业生、企业导师后续学历教育等相关管理办法;建立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校企联合技术攻关合作管理办法等,促进校企联合实体化。
3. 开展高层次产学研合作
充分发挥学校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优势,与企业加强沟通和协作,通过帮助企业科技攻关、合作研发产品、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方式,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学校鼓励高级工程人才到联合体企业就业,联合体企业享有用人优先选择权,达到校企双赢。
4. 建立企业导师队伍
建立相对稳定的综合素质高、工程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企业导师队伍;建立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定期研讨交流制度;建立双导师指导工作规范;建立企业导师参与校内教学工作的相应管理办法。
七、 组织管理体系
学校将继续强化区域内产学研联盟,深化合作办学模式,巩固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特色办学模式,争取获得政府和企业界强有力的支持,集中各类优质资源和政策,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条件。
1、 组织结构
学校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指导委员会,负责总体协调,全面组织和领导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作,指导、决策和协调运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委员会的主任由分管本科教学的校领导担任,副主任由教务处长、研究生部主任担任,成员由教务处、研究生部、学工部、计财处、人事处相关人员,以及相关企业的负责人组成。
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以及确保企业学习计划的有效执行。
(3)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项工作组
学院设立由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组成的卓越计划试点班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教学管理与企业合作联系。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发挥二级办学单位自主权,保证培养质量和培养过程顺利进行。
2、 经费保障
设立卓越计划试点专项经费,每个试点班10万元左右。专项经费用于支出校外指导教师的课酬,学生的住宿补贴、交通补贴和购买相关保险的经费。
3、 资源保障
4、 教学管理
学校设立重大专项教改项目,支持相关部门和学院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调研和分析,制定并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作方案。给相关学院较大的自主权,支持学院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体系及方法等方面大胆改革。
5、 师资队伍建设
(1)确定教师选聘办法,保证教师队伍具备工程实践背景。公开招聘具有工程师经历的教师,明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教师原则上应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讲师及以上职称,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参加科研活动的经历,不少于一年的工程实践经验。
(2)建立教师工程背景培训的长效机制。设立专项培训经费,通过校内岗位培训、企业挂职锻炼、出国考察、参与工程项目研究和到工程现场实践等方式,提升每位教学一线教师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
师,同等条件下,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公派出国、申请教改项目等方面享有优先权。
(4)加强工程教学团队建设。以具有丰富工程教育经验的教授、企业高级工程师、企业高管为带头人,组建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的工程教学团队。
(5)以实习基地为依托,组建企业教师队伍。引进企业优秀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具有5年以上实践经历的高水平教师作为学校较为稳定的兼职教师;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专题兼职教师,完善学校导师和企业兼职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担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学任务的企业教师,应为在企业一线工作5年以上,具有相关专业的丰富工程经验,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6)聘请产业教授。邀请工程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担任产业教授来校开展专题讲座,参与指导学生,并指导课程体系改革和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所在企业与学校的联合共建培养基地。
八、 区域内的大中型企业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
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矿山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
第四期青岛市名师工程 北京八维研修学院软件工程培养方案篇四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标准学制:3年
弹性学制:2-4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掌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能从事建筑施工一线的测量放线与地形图测绘工作,适应建筑施工现场的技术及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
三、职业岗位
表1 职业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
四、培养规格
(一)知识要求
2.掌握水准仪、全站仪、gps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检验方法;
4.掌握地形图、地籍图数据采集与绘制的程序和方法;
5.掌握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6.掌握各类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观测方法和数据整编方法;
7.掌握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8.掌握航测外业控制测量、调绘的方法;
9.掌握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和工程预算的编制原理和方法。
(二)能力要求
表2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三)从业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2.科学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常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3.专业综合素质。熟悉本专业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熟悉掌握本专业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进取心,具有实事求是、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五、主干课程简介
1.测量技术基础(56课时,3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测量三项基本工作的测量原理,同时学习和掌握ds3水准仪、dj6经伟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的操作和使用。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让学生达到熟练操作测量仪器、充分了解各项测量步骤原理的目的,也为后期进一步学习测量相关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地形测量(64课时,3.5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地形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作业过程;全站仪、s3型水准仪及其它设备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图根导线和四、五等水准测量的作业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熟知有关限差要求,并能对有关限差制定的理论依据有所了解。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地形图测量的步骤、且能够独立主导的完成小区域的地形测量工作。
3. 控制测量(64课时,3.5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各类工程控制网和城建控制网的布测方法,学习控制测量仪器的基本结构、性能、使用方法和检校方法,学习椭球测量的基本理论、控制成果概算、高斯投影、坐标换带和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能会建立小区域的平面、高程控制网,能利用gps建立三维控制网的能力。
4.工程cad制图(28课时,1.5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通过工程施工图纸绘制的实例讲解和cad绘图的基础技能的学习,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的相关基础,增强识图能力,培养空间想像和思维分析能力。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地掌握cad测绘建筑图纸以及地形图实际绘制技能,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在工作岗位上从相关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5. 地籍与房产测绘(60课时,3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重点学习了解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城镇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分等定级等基本知识,掌握界址点、地籍图的测量方法、土地面积量算以及房产测量等方法,了解地籍测量资料的更新与管理。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地籍权属调查和计算机地籍数据处理的能力。
6.建筑工程施工测量(60课时,3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重点学习对各类建筑物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测量放线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建筑工程测量放线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达到使学生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管道、地质勘探、城市建设等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方法,能进行各种工程的定位和放样,线路断面测量,土方量的计算的目的。
7. 测量程序及其应用(60课时,3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主要介绍edtr 导线测量综合计算系统、cosawin平差软件、edms6.0地形地籍成图系统、haida海洋成图系统、cass7.0地形地籍成图系统、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南方gps解算软件、天宝gps软件、断面图绘制系统等常用测量专用软件的基本功能,以及在测量方面的具体应用。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达到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应用软件的目的。
8. 数字测图(90课时,4.5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讲授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原理、作业过程、野外数据采集、数据编码、数据传输、图形编辑和图形输出等内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字化地形图数据采集,计算机地形图编辑、制作及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工程应用方法。
9.gnss测量原理及应用(36课时,2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全球定位系统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介绍世界主要卫星定位系统;重点学习gps系统的组成和卫星信号结构;gps定位中的主要误差源以及消除削弱各种误差影响的方法和措施;测定卫星到接收机间的距离的方法,gps定位的原理和各种定位模式。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及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gps定位测量的基本原理、外业作业模式和内业数据成图的具体操作方法。
10. 工程变形监测(60课时,3学分)
表3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
表4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
七、毕业条件
2. 学生素质教育考核至少达到20学分;
3. 取得本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单项技能证书。
表5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
八、说明
1.本专业开设33门课程,2615学时,148.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119学时,占总学时的42.79%;实践教学学时1496学时,占总学时的57.21%。
2.公共必修课10门,532学时,33学分;专业必修课14门,800学时,42.5学分;公共选修课6门,144学时,9学分;专业选修课3门,84学时,4.5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1055学时,59.5学分。
表6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时学分比例构成
九、师资队伍保障
本专业拥有一批年轻富有活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专职教师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上,其中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人博士学位),7人本科学历(2人在读工程硕士学位)。专业教师多次指导学生参加陕西省测量技能大赛并获得多项荣誉。
为了培养青年教师队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配合学院的师资培养政策,采取了以下三条措施来加强师资建设。
(1)切实履行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培养制度,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2)积极选派有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赴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并对校内所有任课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教师的双师能力。
(3)响应学院科研工作激励政策,以“目标任务书”的形式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教师自设教学和科研互动的课题和项目,公开发表论文、参加职教论文评选等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是以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经。即: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受益为立足点,构建和实施了完成测绘任务,加强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完成各项测绘任务并在实习单位完成内外业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环境、职业氛围和企业文化,为最终就业奠定心理基础、储备职业技能;企业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了解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企业从中选拔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2.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所学专业课程的评价测量专业的专业课实践性很强,老师安排了大量的实训,并且在课余时间开设了选作的高新技术实训、测量新技术讲座、全站仪培训,还有测量技能大赛,使我们学到了许多扎扎实实的知识。我觉得工程测量技术这个专业与现代知识技术很好的结合,不枯燥,能引起我们的兴趣,有学习的动力。
(2)学校对学生的评价
通过学院每年对学生的综合测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学生职业综合素养比较高,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且专业技能过硬、放心。
(3)同行院校的评价
(4)用人单位的评价
陕西省省建六公司高级工程师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我公司作为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长期合作单位和生产实习基地,普遍感到学院毕业生的工程测量知识较为扎实、动手能力强,说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我认为工程测量技术课程符合精品课程的要求。
(5)家长的评价
通过采访学生家长,家长普遍认为在经过学校专业教育后,“学生的思想成熟了,办事稳妥了,有了一技之长,而且学校帮助推荐可靠的工作,不发愁将来的饭碗问题了”,家长非常满意和放心。
一、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
(一)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二)修业年限:三年(全日制)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工程测量与工程监理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工程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从事工程测量、工程监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向
(一)职业范围
面向测绘、道桥、水利水电、矿山、市政、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监理等行业或机构,从事工程测量、工程监理等技术和管理工作。
(二)专业面向的岗位(群):
能够胜任测量员、监理员、质量员等专业技术岗位。
四、培养规格
(二)专业技能
1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专业素质
通过通识教育,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构建高职学生应具备的理论文化知识,拓展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数字运算、信息处理、外语应用和自我提高等职业通用能力;培养体育锻炼能力,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身心素质。
通过专业教育,着重构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依托企业、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学生的专业感性知识;培养学生专业工具、仪器、设备、工艺、方法、标准和制度的应用能力;通过一系列综合性课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岗位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意识,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强化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构建具体的岗位感性知识,培养专用设备的操作技能,提高业务素质;利用已学的专业知识,并自我构建新的理论知识,分析岗位的工艺流程、操作模式和管理方案中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技术革新建议或管理改进方案,培养技术革新和改进管理的能力。
(四)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要求
2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a级或b级。
2.取得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或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3个模块合格证。
3.取得测量员或监理员岗位证书。
五、课程设置简介
(一)公共必修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总学时:48 周学时:3 开设学期 :第1学期)
学习目标:主要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了解宪法和有关专门法的基本精神和规定,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总学时:72 周学时:4 开设学期:第2学期)
学习目标:主要讲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准确地阐释党在新时期制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形势与政策
(总学时:16 每学期4学时 开设学期:第1-4学期)
学习目标:培养大学生分析形势与政策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综合素质,开扩胸怀视影,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
4.大学英语
(总学时:208 周学时:4 开设学期:第1-2学期;周学时:2 开设学期:第3-4学期)
学习目标:通过广泛的读、写、听、说训练,达到大学专科程度的英语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这门课程培养的目标包括英语专业知识,英语国家人文概况的了解、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进行一般交际能力等。
5.大学体育
(总学时:108 实践教学时数:98 周学时:2 开设学期:第1-3学期) 学习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体育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集体主义、团结合作的精神。
6.计算机应用基础
(总学时:64 实践教学时数:32 周学时:4 开设学期:第1学期)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良好基础。
7.应用文写作
(总学时:32 实践教学时数:4 周学时:2 开设学期:第1学期)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应用文的概念,了解应用文的主要特点、作用、分类及写作要求,以提高学生写作常用日常事务类文书的能力。
8.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总学时:36 每学期9学时 开设学期:第1-4学期)
学习目标: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了解职业概况和社会需求,把握行业就业政策,形成和发展职业角色技能,掌握职业信息,成功就业。
9. 军事课
(总学时:96 实践教学时数:60 开设学期:第1学期)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我军的发展史、现代化装备在现在战争中的应用等,并以人民解放军严明的纪律为榜样,规范自己的行为。
10.高等数学
(总学时:136 实践教学时数:4 周学时:4 开设学期:第1-2学期)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微分方程等,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它还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
11.公共艺术课
(总学时:18 开设学期:第1-4学期)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提升学生音乐、舞蹈、美术、书法鉴赏等方面的鉴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二)专业基础课
12.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总学时:96 实践教学时数:28 周学时:6 开设学期 :第1学期)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工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和图集识读,熟悉现行房屋建筑制图标准及通用建筑标准图集,绘制简单的施工图。
13.建筑结构
(总学时:72 实践教学时数:8 周学时:4 开设学期 :第3学期)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土的徐变和收缩、选用原则,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粘结力的措施。
14.建筑材料
(总学时:72 实践教学时数:28 周学时:4 开设学期:第2学期)
学习目标:掌握常用建筑材料和一般装饰材料及其制品的主要技术性能、基本用途、常见规格、质量标准、试验、检测及验收方法;保管要求,能合理地应用建筑材料进行技术工作。
15.建筑力学
(总学时:64 周学时:4 开设学期:第1学期)
学习目标:熟练运用静力学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或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掌握杆件在各种基本变形形式下的内力、应力、变形计算,并对杆件做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验算;熟练静定结构的内力及位移计算规律,了解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解算简单超静定问题。
16.建筑cad
(总学时:36 实践教学时数:36 周学时:4 开设学期:第2学期) 学习目标:掌握cad的文件管理,并能运用建筑软件(如天正或abd)绘制建筑物平面、立面、剖面等建筑施工图,所绘图样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图集。
17.房屋建筑构造
(总学时:72 实践教学时数:12 周学时:4 开设学期:第2学期) 学习目标:熟悉民用建筑物的分类和等级划分;掌握民用建筑构造组成和常见构造的典型做法;了解影响建筑构造选型的各种因素和基本原则;掌握建筑施工图识读技巧,能正确领会工程图纸的设计意图,能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纸。
18.测量学基础
(总学时:124 实践教学时数:64 周学时:6 开设学期:第2学期)
学习目标:能熟练操作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设备, 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测量各种要素(高差、角度和距离)的基本方法 、最基本的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简易平差),熟练使用各种常规测量仪器,熟悉各种工程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
(三)专业课
19. 测量平差基础与平差软件应用
(总学时:72 实践教学时数:20周学时:4 开设学期:第3学期) 学习目标: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和测量观测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三、四等控制网平差计算的方法,具有将误差理论用于解决控制测量和工程测量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用测量平差软件进行内业平差计算。
5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控制测量
(总学时:100 实践教学时数:48 周学时:4 开设学期:第3学期) 学习目标:了解国家三四等精密导线控制网、三四等水准网的布设与方法,观测方法和内业平差计算方法;熟悉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和方法,具有熟练使用精密测量仪器,独立地进行水平控制和高程全部外业观测,内业平差处理和工程控制网精度估算的能力,具有熟练操作数字水准仪、全站仪、gps的能力。
21.数字测图
(总学时:100 实践教学时数:48 周学时:4 开设学期:第4学期)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操作数字化测图软件(ct3000),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利用数字成图软件和全站仪进行数字测图的能力。
22.工程监理概论
(总学时:32 周学时:2 开设学期:第1学期)
学习目标:了解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法规制度,掌握建设工程目标系统、目标控制的含义、目标控制的任务和措施、建设工程监理组织的模式与实施程序、项目监理机构、监理的组织协调、建设工程监理规划的编写、监理规划的内容及其审核。
23.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总学时:72 周学时:4 开设学期:第4学期)
学习目标:熟悉建设工程市场基本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相关法律,工程项目招标的程序;掌握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组织过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要条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建设工程施工索赔的方法。
24.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
(总学时:72 周学时:2 开设学期:第4学期)
学习目标:掌握工程建设各阶段质量控制的方法,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控制与验收,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概述,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策划,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等内容。
25.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场作业方法和步骤。
26.建筑施工技术
(总学时:72 实践教学时数:14 周学时:4 开设学期:第3学期)
学习目标:掌握各主要工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重点掌握模板工程、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深基础工程。
27.工程计价与投资控制
(总学时:72 实践教学时数:4 周学时:4 开设学期:第3学期)
学习目标: 了解建筑工程计价概述;熟悉建筑工程定额、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组成、建筑工程定额计价、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工程前期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28.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控制
(总学时:72 周学时:6 开设学期:第4学期)
学习目标:了解工程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概述和流水施工原理;熟悉施工准备工作、施工项目信息化与计算机应用;掌握网络计划技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
29.建筑法规
(总学时:36 周学时:2 开设学期:第4学期)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许可法规、建筑工程发包承包法规、建设工程合同、建筑工程监理法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建筑工程纠纷的处理、建筑法律责任及建筑工程其他相关法规等内容。
30.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
(总学时:36 周学时:2 开设学期:第3学期)
学习目标:结合测量员的职责要求和工作特点,使学生掌握测量员岗位所必备的相关知识,为测量员职业资格考试打下基础。
31.监理员岗位实务知识
(总学时:36 周学时:2 开设学期:第3学期)
学习目标:结合监理员的职责要求和工作特点,使学生掌握监理员岗位所必备的相关知识,为监理员职业资格考试打下基础。
32.房地产测量
(总学时:36 周学时:2 开设学期:第4学期)
学习目标: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正确使用常规的测量仪器和工具;能了解房地产图的测绘程序,熟悉房地产调查的基本内容及房地产图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各类面积测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进行界址点的测定和测设。
33.地籍测量
7
(总学时:36 周学时:2 开设学期:第4学期)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建筑设备。 (五)实践课 1.认识实习
(总学时:14 周数:0.5 开设学期:第1学期)
2.测量学基础综合实训
(总学时:28 周数:1 开设学期:第2学期)
(总学时:28 周数:1 开设学期:第3学期)
学习目标: 使用用全站仪完成四等和一级导线外业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二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成果整理、检查及平差计算。完成gps d或e级控制网的外业观测方案制定和外业数据采集,使用相应gps后处理软件完成gps平差。
4.数字测图综合实训
(总学时:28 周数:1 开设学期:第3学期)
学习目标: 使用全站仪和其他现代测绘仪器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在完成手工绘图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化测图软件(cass7.0)进行内业成图,制成数字地形图,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利用成图软件和全站仪进行数字测图的能力。
5.工程测量综合实训
(总学时:28 周数:1 开设学期:第4学期)
8
(总学时:1008 周数:36 开设学期:第5-6学期)
学习目标:到生产单位顶岗实习,了解工程测量工作的内容、作业方法、技术要求。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与工作内容,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
六、教学计划
9
10
七、成绩考核
2. 考查课考核:学习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阶段性测验成绩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可根据学生出勤、听课、作业、课堂讨论等情况评定,一般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
八、毕业要求
1. 完成规定的各门理论课程和各项实践性环节的学业,完成毕业设计并至少达到合格标准。
2.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a级或b级)。
3.取得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证书或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3个模块合格证书。
4.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测量员或监理员岗位证书。
11
12
第四期青岛市名师工程 北京八维研修学院软件工程培养方案篇五
五天的上海之行很快结束,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中午连午休时间也在上课,但过得非常充实,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这一期的华东师大广州市天河区名师培养工程高级研修班内容丰富而精彩,聆听了大师们的报告后,我觉得就像与一位位智者对话,受益匪浅,有一种将学到的理论践行于实践的冲动。这一次的培训,无论是在个人的专业发展上还是对于教研组的建设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高纪良老师所讲的《破译有效教学的密码》让我明白了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高老师用极其精炼的四个字“透”“瘦”“漏”“皱”高度概括了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透”指的是教师要吃透教材、学科知识、学生,讲课要讲透讲深。“瘦”是指教学内容少而精,紧扣“核心知识”和“核心考点”.“漏”是指课堂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活动和思维空间。“皱”是指课堂要有起承转合,有情趣,有悬念,有波澜。
他还指出了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应的“三高”教学,而这三高对应的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在仍有很多老师只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高老师用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告诉我们知识技能只是海面上冰山的一角,不能只把眼睛盯在这一块上,其实发展能力,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等重要。反观我的课堂教学,我比较注重课堂的高容量,但却忽视了孩子的有效学习,比如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些应该让孩子独立思考后再讨论的环节却压缩了时间,有时没了独立思考的时间,有时减少讨论时间,致使降低了学习的有效性。通过本次学习,让我对有效教学有更深的认识,我将努力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率。
我已经有15年的教龄,按杨玉东老师的分类我应该算一个经验型的老师,平时的备课、上课、评课,更多是依据自己的经验,对课堂缺乏研究。杨玉东博士和孔企平博士的课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平时着重于教课本,缺少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教学时其实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典型案例和突发事件,但却没有及时反思、整理,记录成文,导致无法上升到理论层面,只是一些零碎的经验记忆。在今后的上课中,我要努力做到:确定研究的问题,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后注意反思、总结,写成案例。
除了上课外,作为教研组长的我还应学会对课堂进行观察和诊断,组织老师开展研究课堂的活动,杨玉东老师所讲的《课堂观察技术和诊断》提供了多种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科学方法,就如一盏明灯,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茅塞顿开。原来听课光依据经验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而依据课堂观察,更为客观,能使老师们成为合作者,一起研究问题,还能成为同伴,提供建议。我想如能将学到的技术运用到教研活动中,会使更多的老师获益,会使教研氛围更为融洽。
五天的学习虽然很短暂,却在教学观念、教师发展、教研组的建设等方面让我获益良多。学习最重要的是运用,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践行所学,使自己有更大地提升。
1.《金牌美导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
2.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
3.名师培养工作计划
4.小学名师培养计划
5.小学名师培养帮扶计划
6.中学名师培养工作方案
7.高级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8.名师工作室个人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