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书的国旗下讲话(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读书的国旗下讲话篇一
童年的全部阅读生活就在文字与图画之间一页一页地流过。打开记忆的闸门,英雄情节、儿时梦想、善恶美丑、正邪义利,都随着书本扑面而来。它们是我的成长密码,承载着幼时的无数欢乐与欣喜。
时至今日,我收藏了大量的书籍,有经典的名家名作,还有新近的获奖作品,已近400册。闲暇时,我喜欢冲一杯花茶,坐下来静静地翻看带给我阅读享受的图书;课余时间,孩子们总是喜欢在我的书柜前流连、翻阅;美术课、口语课或班队课上,我的学生也会全神贯注地捧着它们阅读。
我想我是丰裕的,因为我拥有一片图书的绿地。
我想我是充实的,因为我是一个痴迷的阅读守望者。
“我只想当一个麦田守望者。”霍尔顿说。每一次读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心中总会涌起一种感动。霍尔顿这个心地纯净美好的“麦田守望者”,他的愿望就是希望那些快乐游戏的孩子不要跌人悬崖,永远在麦田里快乐地奔跑、嬉戏。“守望麦田”是一个伟大的举动,他的伟大就在于他的恬淡和平凡。由此,我联想到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像“麦田守望者”一样,用爱心在恬静和平淡中守望学生生命中成长的绿地。、我始终认为图书是一种很能体现绘画技巧和文学欣赏的载体。时下流行的漫画书,充斥市场的日本、中国台湾卡通读物,在艺术性、指导性上远不及这些有意义的图书。这些书多是作者深入生活,经过反复推敲后创作的作品。百十幅画面讲述一个故事,每幅画都有连续性和独立性,文字的叙述讲究文质兼美,寥寥数语置于图下,不知倾注了画家与作家多少心血和汗水。
重新当上一年级的班主任,我发现孩子们的书包里再难以找到有趣的图书,可新式玩具却是换了一茬又一茬。对于这些昂贵的玩具,他们极易腻味。束之高阁之后,这些玩具又能给他们的记忆里留下什么呢?时下流行的卡通漫画书,孩子买了一本又一本,却使他们失去了童年大量阅读的好时光。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进步,我们的孩子被太多的“精彩”吸引。我意识到,作为教师,除了自己要进行大量阅读,更应该给孩子书香的浸润,引导他们在书海遨游。教师要做一个阅读的守望者,引领孩子走进广阔的阅读世界。从孩子爱读的书开始,从自己的重温开始,从我300多册的图书开始,让阅读逐渐改变孩子的生活,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体验,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时尚。从孩子们的兴趣、需要和思考去预设与生成各种教育活动,和孩子们一起读书,让图书激发孩子们的审美情趣,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让这些图画读物去熏陶孩子的身心,让其中蕴含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行为。
明代的于谦在《观书》中说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无一点尘。”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可以使精神充实,可以远离愚昧和低俗,可以提高生命的质量,更可以促使读书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引领他们终身与书籍为伴。
出于这样的思考,我开始把我的图书有选择地进行挑选和分类:军事题材的有《中途岛大海战》《攻击托兰塔》《小兵张嗅》等,历史题材的有《岳飞传》《杨家将》《上下五千年》等,侦探题材的有《福尔摩斯传》《神探柯南》等,故事题材的有《一千零一夜》《西游记》《格林童话》《哪吒闹海》等,并将其置于班级的图书角里。
我和孩子的读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一开始,我尝试每周让孩子进行一次“说作业”。我把推荐的图书让孩子周末拿回家读给家长听,遇到“拦路虎”要勤问勤学。班队课时,我会给孩子推荐我喜欢的图书,让他们一睹为快;我还会迫不及待地给他们讲里边的故事,分享读书的愉快感受。而孩子们也会每周给我准备一两个他们喜欢的小故事,然后全班交流听、读感受。虽然有的孩子读书的感受还是只字片语,但他们的读书热情被调动起来了。
通过阅读,我和孩子们走进了书中一个个可爱孩子的生活:三毛、王二小……了解了一位位可爱可敬的人物:列宁、岳飞、福尔摩斯、水浒人物、西游记人物……结识了许多善良的童话人物: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丑小鸭……课间,孩子们忙着借阅、交换图书。令我感到欣喜的是,书在借阅过程中不仅没有丢失,而且还增加了许多。原来很多孩子把自己的读物也带到了班级图书角中与老师、同学们共同分享互相交流。
我还利用图书做中介,进行学科渗透的教学尝试。上美术课让孩子画起了连环画,再配上简单的文字。他们有的是独立创作,有的是多人合作。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图书让孩子们初尝了读书的乐趣,为他们打开了朝向大千世界的一扇小窗,也让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新奇和向往。图书把我们带进了一片广阔的阅读天地,孩子们翱翔在语言的天空,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释放着他们的灵性,展示着他们的才华。
这时的我和学生都成了图书迷,我觉得我是幸福的。我没什么渴求,只希望孩子们和我一样从小喜欢阅读。而阅读,也应该成为一个人生命成长的主旋律,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更应如此。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夜深人静,我独居家中,扭亮台灯,翻阅那些承载着我童年欢乐、唤起孩子们阅读热情的图书,这个时候已不单单是在看书了,而是在重温一份久逝的温馨,一份成长的历史,一份成长的快乐。
有关读书的国旗下讲话篇二
对我而言,读书是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奋进的历程。
还是孩童的时候,我最敬仰的是上自然课的梁老师。只要我们认真听半节新课,便可获得听其讲长篇小说《薛仁贵征东》的奖励。书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在惊险处的戛然而止,常令我们期盼:“老师,再讲,不过瘾!”正是这种强烈的期待,开启了我觅书博览的激情。
我的阅读故事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能像老师那样读很多很多的书,脑海中装着很多很多的故事,那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小人书成了我阅读的第一类书籍。20世纪80年代是个物质、精神相对匮乏的年代。虽然书的售价只是几分、几角一本,但对于生活水平仍旧不高的百姓人家,书仍属奢侈之物。在书店或书摊前,若你待久了也只看不买,则常会遭遇店家的白眼或驱逐。在这样的情况下,节约父母所给的每一分零用钱,再存上好几个星期,就可租到或买到一本令人兴奋不已的小人书,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便是最大的满足。
上了初中,父母手头宽裕些了,便开始给我订阅《奥秘》此类科普书。这是我的第二类阅读书籍。书中那能感受疼痛的植物群,那会使飞机轮船神秘失踪的百慕大黑三角,那会令人年轻长寿的古埃及金字塔……无不向我展示了一个另类、诡异、生动的自然空间。若我也能去探索一番,那该多好。于是便萌发了要当一名考古学家的念头,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理想。也正因此,当时的历史、地理两门功课我学得特别优秀。现在回想起来,.读书能增智长志是完全正确的。
结束了短暂的童年,我很快步入了中师的殿堂。1990年,我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师范生。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了寄宿生活,尽管思亲情切,但浓郁书香的校园还是深深地吸引了我。
如果说,童年时候我是为了羡慕他人才爱看书的话,那么中师期间,除了很少时间是由着喜好在读书之外,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学业任务”而读书。多门必选和选修的交叉大小考让人应接不暇。或许是人缘好的缘故,班里很多同学只要一有学习问题,便习惯性地向我咨询。当时他们感觉我像百宝囊似的,有求必应。为了服务他人,也为了让自己尽早把书读透,顺利检测过关,我每天都跟各类书籍打交道,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一个胸无不知的好老师。
感谢那些我曾阅读过的书,在那段时间,我真正掌握了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不知怎么回事,那个时候,大家似乎都特别喜欢看书。从古代的到现代的,又从现代的到当代的,郁达夫、钱钟书、艾青……他们都成了我心目中的偶像。
1993年夏,我终于踏上了教师工作岗位。本以为自己已经饱读诗书,不曾想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在这个注重教育实践的教学领地,我猛然间发现以前的阅读面是那么狭窄。因此我在书写教育实践论文之时,经常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我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所幸的是,我遇到了爱读书的导师--赵校长,她时时提醒我,激励我:“不懂,就到有关教育理论的书里去寻找出路。”我买书、借书,开始阅读各类教育期刊和书籍。读专业性书籍不像看小说、散文那样轻松易懂,有些文字需要反复多读才能理解。第一遍囫囵吞枣看个大概,第二遍重点地读,第三遍理解着读。每本书上都留有我圈点的痕迹和评语,就这样不断地积淀着自己的理论知识。书中的好方法我模仿着去做,不断积累点滴的感悟和经验。从书本到实践,从实践回到书本,不断地往返重复。渐渐地,我开始能够联系自己的实践,尝试笔耕了。我欣喜,自己已经融入了理论指导实践的读书理念中。
如今,读书对我而言,已不再是负担,它完全是出自心灵的寄托和享乐。我喜欢读书,那是因为我觉得读书能放飞心灵,能拓宽视野,能感悟人生,更能让我的生命产生质的变化。我要读各种各类的书,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优秀的人才。
有关读书的国旗下讲话篇三
自小学开始我就喜欢读书,可那时候只能读一些“小人书”而已。放学之余,烧火做饭时,晚上睡觉前,我经常手拿一本“小人书”看得如痴如醉,爱不释手。能拥有几本“小人书”在今天不足一提,但在当时却是令人羡慕之极。虽然“小人书”不能给我许多知识,但它却似宝贵的精神食粮,给我的童年带来了许多乐趣,教我辨别真善美,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
上中学时,学校有了图书室,每周对学生开放两次,还允许借书回家阅读。因此,我就有机会能读到许多书。每到图书室开放日,我绝不会错过机会,都要到图书室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或者把书借回家。借到书我会迫不及待地看起来,一页一页地看下去,一看就入迷,常常忘记吃饭与睡觉。读书让我知道了世界上稀奇古怪的事,了解了很多科学知识,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读书使我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我的作文常常被老师作为优秀例文在班里范读,当时的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我尝到了读书的乐趣,从此更喜欢阅读了。
考上师范学校以后,学校阅览室里的诸多藏书让我感觉以前读的书太少。由于书太多,但看书的时间太少,所以晚上我常常躲在被窝里打手电筒看书。这期间,在老师的指引下,我开始看一些名著。如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还有比彻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同时还读了鲁迅的杂文,老舍、朱自清、冰心、三毛、席慕容等著名作家的散文。虽然有的书只是囫囵吞枣地看完,甚至不太理解故事的含义以及作家要表达的感情,但还是觉得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读书让我愉快而充实地度过了三年学校生活,也是我阅读收获最大的三年。
毕业后,在新的岗位上,工作开始变得忙碌起来。但不管有多忙,我仍抽出时间来看书,如时常陪伴我的杂志《读者》《演讲与口才》都给了我很大帮助。《演讲与口才》教会我在课堂上如何与学生交流,什么样的谈话方式才受学生欢迎,怎样提炼自己的课堂语言。《演讲与口才》让我获得了知识与技巧,更让我在教学上充满了自信。
时代在不断前进,科技在不断进步,我越来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意识到读书对于教师的重要性。于是,工作之余,我不断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通过阅读,我的教学理论知识日渐丰富,教学水平大有提高。工作20xx年来,我依靠自己积累的理论知识努力工作,还发表了不少文章。这些文章分别获得国家级论文一等奖(一篇)、二等奖(四篇)、三等奖(一篇);省级一等奖.(一篇)、市级一等奖(一篇)等。成功让我明白,是读书让我进步,读书使我得到提高,读书催我不断奋进。《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学参考》《龙城教育》等书是跟随我多年的老朋友,从它们身上,我不断汲取丰富的养分,学到了许多东西,使我逐渐成长为业务比较过硬的教师。xx市教育局把20xx年定为“教师阅读年”,我为这一做法叫好。我认为这是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科学发展观具体实践的体现,是顺应时代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有许多领域是教师没有接触过的,教师不知道的事情也许学生早已知道。因此,我们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课堂内外,学生随性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把我们难住,有的问题甚至是当前的热点和焦点。教师如果要适应这一时代特点,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终身学习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把读书学习作为习惯,成为风气。也许有的教师会说,我们平时的工作已经够繁忙的了,哪还有时间读书?让我们看看朱永新教授是怎么说的:“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和交流。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可见,我们没有什么理由拒绝读书。其实,只要我们忙里偷闲静下心来读书,多多少少总会有收获。
结合“教师阅读年”,我认真读了《xx培训读本》,从中加深了对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认识,感到教师责任之重大。我也深深地被“师德楷模”中的同行所感动。从他们身上,我进一步体会到了“灵魂工程师”的内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多读文学作品,读一些当代文学作品,特别是有关儿童、青少年的文学作品。当然,阅读还应该与时俱进,去阅读学生喜欢的作品,去思考学生所想。这样才能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才能使学生喜欢你,从而喜欢听你上的课。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我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提高了我的业务工作能力,让我有了自尊、自信和自豪,让我不断地成长和提高。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知识匮乏、贫弱、苍白的状态;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使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挑战,也要学会挑战自我,以适应教育教学形势的要求。因此,我还要有计划地去读更多更好的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中的良好习惯和美好享受。教育前辈苏霍姆林斯基已用实际行动为我们作了证明:教育的真谛在于“做”而不是“教”。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的精神生活中占有的地位。
让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喜欢阅读,共同成长吧!
有关读书的国旗下讲话篇四
学校让我在班主任会议谈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展班级读书活动方面的一些做法。
以下是接受任务后的一次师生谈话:
我问了孩子们一个很幼稚的问题:“你们爱读书跟我有什么关系吗?”话音刚落,孩子们笑声四起。笑够之后,小手陆续举起。
一个孩子说:“有!您经常给我们讲故事,一年级时讲的《三只小猪》,我还记得,呼噜噜、噜噜呼……”说着她还撅嘴学小猪样,天真依然。讲故事真有魅力,事过六年了,孩子还记忆犹新。
一个孩子说:“老师常组织一些读书活动,出其不意地发奖品。”孩子们都知道那些小奖品是老师对他们读书、思考的肯定与赞赏。印象很深的是在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中一个男孩的表现。因为交流时间有限,没来得及发言的孩子就需要用一张小纸片写下自己想要成为书中的哪个人物及原由。他这么写:“我最想成为的人物是我自己。因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阅读,让孩子对自己、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而教师的肯定与赏识,推波助澜地促进了孩子们的阅读、思考与心智的成长。
一个孩子说:“新书排行榜上的书,对我很有吸引力。”对,阅读的魅力可以吸引每一个孩子。
有孩子说:“老师经常给我们借书,经常借我们的书看,经常跟我们聊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也有孩子说:“你用书作为对我们的最高奖赏。”
孩子们的话让我记起自己偶尔做过的、半为有心栽花、半乃无心插柳的事。我平日所为,只想创设一个平台,让孩子们有机会展现自己读书的所思、所获,给予孩子们的阅读以充分的肯定与赏识,令他们乐于啃书。
还有个孩子说:“老师的魅力,?刷--刷--刷!”边说边五指一张一合,作出光芒四射的样子,全班大笑。
我笑得很坦然:“嗯,老师的魅力,来自阅读!咱们的魅力,同样可以来自阅读,刷--刷--刷!”孩子们会心地笑了。
期待着,阅读能让孩子们成为自己,一如他们所说:“我最想成为的人物是我自己。因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更相信,这些爱读书的孩子,会将阅读传递下去。
有关读书的国旗下讲话篇五
我虽读了很长时间的书,但我的读书故事并不精彩。
我是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上小学的。那时的书不多,加之家在农村,因此,除了语文、数学、自然课本以外,基本无书可读。当时最时髦的就是连环画,谁要是有一本连环画那可是班里最牛的人了。于是同学们都在拉关系,想方设法借到连环画。有时借到的书已经无头无尾了,但我们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上中学以后虽有书可读,但由于学业的压力,我始终没有很好地把握读书的时间。
工作后我想可以读书了,可以实现我儿时的夙愿了。但这时的压力又来了。我是一个民办教师,要成为公办教师,唯一的出路就是考上师范学校。于是我拼命地复习,先后读了政治、语文、数学等必考科目。功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我考进了师范学校。入学后,我很珍惜机会,努力学好各门功课。每天我都是早起晚睡。现在回想起来真的不简单。
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1994年我参加了广西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的自学考试。在三年的自学时间里,我尝尽了苦头,但也有乐趣:《班主任工作概论》竟然考了99分;《数学》《中国革命史》很多人补考,我所有的科目都一次性通过。从此,我不怕读书,也乐于读书。
在学校里,在赵校长的带领下,我积极参加《语文尝试与语文素质培养》的课题研究,认真阅读教育专家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研究报告集》《小学语文尝试教学设计》《尝试教学法》等书籍,在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能力。我撰写的论文也多次获奖。
其间我也读了一些专业书籍,如《魏书生教育理论》《中国的教育将走向何处》《班主任工作漫谈》《写给世纪父母》《引领心灵》《小学语文教学》和中国四大名著等。其中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有良好的教育素质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所需要的,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良好的教育方法对于教育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当我接触了这本书后,心中发出深深的感叹:魏书生老师异乎寻常地迷上教育,立志献身这一崇高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教育工作者所能做好的。他把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知识,有意识地、不断地渗透到学生中去,从而使他的教改远远超出了语文教改的范畴,并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大家的赞赏。
从魏书生对学生的态度,我知道教师是个需要耐心的职业,没有耐心就做不了好教师。学生有时候做错事,教师可能会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但有时,学生一错再错,教师的脾气也许没有那么好了。而魏书生老师就做到了避免发脾气,即使是在批评学生,他也不是厉声恶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他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我们必须坚信我们会做好的”等,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他是教师的助手。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教师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医生诊病一样,医生只有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才能提高医疗水平,教师只有在教育后进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20xx年是“教师阅读年”,我认真地阅读了《柳州教师培训读本》,了解了教育政策,懂得了教育法规和教育理论,认识了师德楷模孟二东、模范教师闭柳蓉,以及执著追求教学、用心关爱学生的优秀教师肖学锋等。通过阅读,我深深地体会到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书是灯,读书照亮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担负着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通过读书不仅能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探寻教育智慧的源头,还能促进情感与意志的冲击和交流,在不知不觉中画出人生的美丽轨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读书能让我们教师变得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让我们教师更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有关读书的国旗下讲话篇六
假期里,我在网上买了一本自己心仪已久的《名师经典课例》,仅用三天时间就把全书拜读了一遍。从书中一个个经典课例,我领略了于永正、靳家彦、盛新凤、孙建锋四位名师的风采。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震撼了我的心灵。开学了,我再一次细细研读,又一次被名师的激情、才学深深地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样的学习,最触动我的就是新时代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的高要求,认识最深的就是不富有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
“白云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对我来说,仅靠那一点微薄的底子,把握教材的那一点灵感,积累的那一点经验,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平日读《名师经典课例》,我感到应多给学生鼓励与赞美。
1.求真务实认真上好语文课。
我参加工作已有20xx年,回想这17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特别希望自己是一个享受教育、享受课堂的教师。然而事实上,我离这个目标还很远。理念上的模糊必然导致实践的盲目,教学效果不理想。每次反思自己的教学,这些问题都萦绕在我的脑海:语文到底应该怎么教?怎样教才能吸引学生?从学习中,我体会到名师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求实、求真。几位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用花架子,而是实实在在地用最简单的方法指导学生获得最有效的学习效果。名师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富有激情,这激情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看着书中一行行字,我仿佛听到了教师们的心声。来自江南水乡的盛新凤老师柔和真诚地说:“你真会读书!”“这肯定是你的拿手好戏!”“自信的孩子才会有机会!”孙建锋老师字正腔圆地说:“你理解得透彻,语言准确,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孙老师非常欣赏你,咱们握握手!”“读错了也是美丽的错误。”于永正老师真诚地说:“你这个‘地’字用得好!”“回答得好极了,你叫什么名字?我要记住。”我想,如果我也能在每一堂课中像名师一样,给予孩子最真挚的鼓励和赞美,那他们还会不期待上语文课吗?
2.博采众长努力上好语文课。
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永远是我们教学实践的主阵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名师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的意识确实令人敬佩。走进盛新凤老师的课堂,你会为她的教学创意拍手叫绝。上《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通过读书来理解为什么说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学生不理解,就反复地读,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课文的情境,充分发挥想象力,把狮子读活。走进孙建锋老师的课堂,你会佩服他的教学机智,使得学生爱读、乐读。我想,如果我也像孙老师一样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去激励孩子,他们还会不高兴读书吗?再来看靳家彦老师上的《两小儿辩日》,是多么生动有趣。我想,做他的学生是快乐的、幸福的。于永正老师带来的是一堂作文课《对话》,他将自己的人品、智慧、艺术修养融进作文教学中,使教学有了鲜明的个性特点。
与书为友,走近名师,我看到了激情和诗情。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的活动。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实际上就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充满激情,富有诗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插上快乐的翅膀;也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才会永远受到学生的尊重。
做一个享受生命的人,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功利之心,在教书育人中多一点博爱之心;做一个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多一点创新,在工作之余多一点学习,我就会收获,就会快乐。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希望在若干年后再回首我的教学历程,能够少一点遗憾,多一点欣慰。
有关读书的国旗下讲话篇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读书成为我们的好习惯》。说到读书,相信大家一定听过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如“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等等,这些名言警句告诉我们一个很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道理:读书对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就拿西汉时的匡衡来说吧,他出生穷苦人家,他却“凿壁借光”读书,最终成为大学问家。
孩子们,现在家家户户有了明晃晃的电灯,不用“凿壁借光”,我们就更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好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让读书成为我们的好习惯。在这里,我想跟大家提出六点关于读书的建议:
1、选择好书。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看的“好书”,我们开始可以从短小的儿歌、彩绘本故事、猜谜语、脑筋急转弯等短小有趣的带拼音的书籍读起,慢慢地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少儿版的名著或一些知名少儿作家(如狐狸姐姐、杨红樱、郑渊洁、曹文轩等)的书籍,这些书非常有趣 ,它们一定能将你带你在书海中快乐遨游,当然,选择的范围也要广一点,故事类、科学类、艺术类等等。一些如《阿衰》《豌豆》这类的纯漫画书我们要少看。
2、持之以恒。不管老师布置没布置关于“读”的作业,自己在每天都要抽空读书,如早上、下午上课前,每天做完作业后等课余时间读一会儿, 这样读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读一本又一本的书,积少成多。
3、“不动笔墨不读书”。碰到自己喜欢的好几好句,咱们把它勾画下来,有能力的中高年级孩子们,还可以把它摘录下来,甚至可以尝试写读后感等等。
4、强化记忆。孩子们,你们现在的记性特好,科学家称你们现在正处在“黄金记忆”时期,你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经常读读背背,把一些精彩的词句、片段背一背,等到用的时候,就能脱口而出了,这样你也会是一位小诗人、小作家。
5、问中读,读中问。带着问题读,读出你的答案;当我们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要学会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或主动请教家长、老师、同学等。
6、反复读。遇到你喜欢的好书,咱们反复读,读了一遍,过段时间又拿出来读,这样反反复复地读,相信你的收获一定非常大。
以上六点建议,跟大家共勉。
孩子们,你们是“诗韵校园,风雅城北”的小主人,希望你们的精彩人生就从“一周一诗”的诵读、“课前三分钟”的诵读、每天的自由阅读开始,让读书真正成为我们的习惯。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