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销售活动策划方案
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机销售活动策划方案篇一
20xx年寒假将至,为了促进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怀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和提高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1、在1月14(周五)的班主任会议上布置寒假社会实践任务,请班主任抽工夫组织全班同学认真学习活动方案,并指导贯彻。
2、各班班主任在1月17日确定寒假实践主题和分组名单,并组织各组召开会议,商讨活动细节。
1、组织形式: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或按居住地域由5—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可以不按班级组织)
2、必须完成的实践活动:
(1)“小报”展示活动(手抄报的形式)
每个学生要以春节、元宵节为主题自编自创“节日小报”。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化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在心中积淀“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意识。
(2)“公益之星”评比活动(必须要有数码照片)
社区募捐活动、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为孤寡患病老人和残疾人做好事献爱心、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目的是引导同学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
(3)“小记者、辑”评比活动(必须要有稿件)
长沙市教育局与xx晨报社,强强联手,共同出版《xx少年报》报纸由中小学生自行策划、采访、撰稿、编辑和制作。我校负责“小记者、辑”的选送推荐工作,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眼来观察社会,用自己的笔记下小故事,积极参加这项选送活动。
手机销售活动策划方案篇二
1、使学生了解有关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感悟生命的可贵。
2、使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学会自救的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大家看一看这幅照片,你认识他吗
听了这个故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2、溺水已成为我县中小学生的“头号杀手”,今年5月以来,已发生数起中小学生在节假日溺水事件。随着天气逐渐变热,溺水的危险将增加。
在炎热的夏季,许多人喜欢游泳,因为缺少游泳常识而溺水死亡者时有发生。据有些地区统计,溺水死亡率为意外死亡总数的10%。因此,我们外出游泳洗澡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3、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对于溺水者,除了积极自救外,还要积极进行陆上抢救:
5、课堂总结:
结束语:同学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无穷的探索里,你会看到光辉、灿烂的前景。祝愿大家今天好,明天会更好!
手机销售活动策划方案篇三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一般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
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a、编组、选题;
b、聘指导教师;
c、制定活动方案;
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f、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g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1、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2、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4、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1、社会参观活动。
2、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工厂、乡镇企业),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3、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3月22日)
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3月25日)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12月1日)
4)交通安全问题研究(4月30日)
5)村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6)乡村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7)当地资源状况调查(6月25日)
8)中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
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3月15日)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1、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3月15日)
2、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3月22日)
3、交通安全问题研究(4月30日)
4、当地资源状况调查(6月25日)
学生6—10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每班至少4组),推选出组长自主选题,自己聘请1—2名指导教师(学校教师或家长),初步制定《小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资料。
4、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7月初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具体时间待定)
1、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会、板报、专刊、网页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3、评选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
4、举办“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学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
5、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并在校园网上交流。选送10份送学校参。
手机销售活动策划方案篇四
以建国xx周年为契机,开展建国xx周年庆祝活动,让全体队员知国情、明己任、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了解我国建国xx周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德育处 教导处
在家庭:
以“爱祖国,从每一天做起”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1)做一个快乐的“美容师”。主动分担家务,在家做好拖地、洗衣、洗碗等家务。
(2)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利用国庆放假期间,在家阅读适合本学段的经典书籍。可以尝试制作读书卡,与同学分享阅读的快乐。
(3)做一个快乐的“分享者”。观看革命传统影片,聆听革命传统小故事,永远铭记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收看国庆节有关新闻节目,体验祖国的繁荣与昌盛。
参加年级:全校1-6年级
在社会:
以“爱祖国,从具体事做起”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1、“小童心,大中国,我为祖国妈妈画(照)张相”活动:搜集和拍摄(外出游玩的同学)祖国风光图片(包括长城、故宫、长江、黄河、天安门等祖国著名风光及各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片),并了解祖国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候?怎么来的?有哪些巨大的变化?在家长的协助下通过水彩画、卡通画、拍摄照片、小报等多种表现方式,画(照)出祖国的壮丽河山,画(照)出祖国的巨大变化,画(照)出人们的幸福生活。
参加年级:1-3年级
作品要求:
1、一年级以画国旗、长城、天安门等简单图案为主要内容,二年级适当提高一些要求。
3、小报统一采用a3大小纸张,作品完成后保持干净、整洁,并在上面注明班次、姓名。
展出要求:学生作品在10月14日上午前张贴在教室外面走廊的瓷砖墙壁上(用透明胶,忌用双面胶)
2、“小童心,大中国,走进长沙”探寻活动:通过与自己长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父母)的交谈,了解到长辈年轻时长沙的样子以及长辈成长过程中最难忘的长沙发展阶段,再与住在附近的伙伴组成小队,在家长的陪伴下,到长沙大街小巷或红色景点,选取其中某一方面的变化(地理环境、吃穿住行等)进行对比,并写出内心的感受。
参加年级:4-6年级
作品要求:
1、征文统一用a4纸打印,标题三号黑体,正文小四号宋体,间距24磅。标题下注明班级、姓名,文末注明指导老师。
2、实践活动调查表统一用a4纸打印,可采用大队部统一制定的表格,也可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探寻活动资料还可用日记、照片、dv等形式记录。
展出要求:在10月14日之前将优秀作品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在学校指定展示地点,并有主题的布置。(每个年级一块展板,纸在美术组领取)
手机销售活动策划方案篇五
为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关于改进作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广大师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主题教育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1、发出倡议书。
学校团委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向师生发出倡议,对文明就餐、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用纸、节约零花钱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
2、总务处、学生公寓对学生就餐情况加强指导和监管,培养师生文明就餐意识,引导校内餐厅、商店转变经营观念,创新盈利模式。
3、倡导“光盘行动”。
宣传引导全校师生树立文明节俭的消费理念和习惯。充分利用班会、板报、校园广播等方式,大力倡导节俭的消费理念和习惯,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
4、引导“绿色出行”。
让学生劝导亲人提倡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停用、少用机动车,坚持“绿色出行”。
5、征集“十大勤俭节约好习惯”。
通过组织开展征集活动,评选并推广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勤俭节约好习惯。在学生中开展以“节约小故事、小窍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6、开展小手牵大手“家庭文明餐桌”行动。
让孩子在家庭中倡导吃多少、做多少、不剩饭、不剩菜;让孩子引导爸爸妈妈倡导合理消费、精打细算。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学部各年级要充分认识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性,把它作为贯彻落实学位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相关要求的重要部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班要通过读报时间、班会课,生动展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新举措、新成效,形成积极舆论导向。
3、严肃纪律,强化监督。
学校进一步严肃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加大对违反规定、奢侈浪费等不良行为的明察暗访力度,发现一批、曝光一批、处理一批。适时曝光有代表性的奢侈浪费现象,引导全校师生形成文明节俭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