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改造工程方案 学校厕所改造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改造工程方案 学校厕所改造方案篇一
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工作部署,积极稳妥、扎实有效推进我镇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根据《20xx年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坚持进度服从质量,防止盲目下指标、定任务;坚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全镇“标兵村”?“示范村”?“达标村”三类村厕所改造,整体提升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水平;坚持好字当头,把工作做实做细,充分发挥“小厕所、大民生”的带动作用,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短板,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20xx年,全镇计划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改造422户。
总结20xx年改厕工作实际经验,在2019年改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区的自然条件、施工条件、气候等综合因素情况,20xx年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模式拟采用堆肥式浅埋旱厕并添加菌剂和介质。
(一)抓好厕所改造选村定户
重点推进近郊区、水源地保护区、污染较严重流域以及民俗旅游村改厕。侧重抓好贫困户的农村改厕工作。搞好拆迁撤并类村庄普查,实施精准识别,对这类村庄暂不落实改厕任务。多年无人居住或三年内有搬迁计划的区住建部门已安排和建设完毕的农户可不列入改造计划、不计为改厕户数基数。在乡村居住的非农户和户籍不在当地的`农户,不列入改厕对象。以村为单位尽可能地集中分配改厕指标,力争到年底使我镇实现整村推进的村庄数量有一个大幅度提升。各村要统一建设模式和标准,坚持改造一个村,完成一个村,验收一个村,成功一个村,树立一批农村卫生厕所示范村。
改厕工作中要做到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建管并重,确保目标可实现、建成能使用、后续有人管,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前期工作及施工管理
1.履行好农户改厕相关手续。主要包括农户提出农村厕所改造申请,改厕家庭住房基本情况,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提供房屋产权证复印件或证明材料,厕所改造前、改造后、旧厕所拆除的`照片。农户申请要提供本人及其家庭在此长期居住的有关情况、自愿并配合改造厕所,改造后负责厕所的运营维护、使用管理、厕污清理并实现资源化利用。
2.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农村改厕质量、安全管理等制度,加强对改厕产品及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制。把好质量、安全监督第一关。发挥村级组织议事决策作用,切实把握产品选用、施工监督、住户自管、后期运行等重要环节,做到农民满意。按照信息公开、村务公开的有关要求,建立改厕相关的公开公示制度,确保群众知情权。镇政府负责项目进度跟踪、项目工程质量监督,化解项目实施工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给予具体指导,确保项目实施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提交区委、区政府协调解决。及时汇总项目实施进度,跟踪督促项目实施。
3.坚持建新拆旧,一户一厕。凡是新改造的厕所,从竣工验收之日起,要及时拆除陈旧厕所。新建房屋带水厕的和已进行过水厕改造的农户不允许再申请旱厕改造。把厕所建新拆旧的要求,作为一项重要检查内容。镇政府负责新改造厕所验收后,陈旧厕所拆除工作,确保项目验收后,陈旧厕所拆除率达到100%。
4.按时保质完成改厕任务。各任务村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有效施工期,采取分散施工、错峰作业等方式,加快工程进度,积极做好方案设计,科学制定施工进度,及时启动现场施工,确保全面完成20xx年厕所改造任务。改造过程中,要加强改厕企业及产品的调度,确保产品充足,防止出现断货影响改厕进度。施工进度要求是:20xx年7月10日前全面开工建设,10月30日前全面竣工,11月30日前全部完成验收,12月25日前完成建档立卡和改厕户数统计汇总,12月31日前上报全年改厕工作总结。
5.建立开工后月调度制度。镇农业办从进入施工期起,对农村改厕进度实行月调度,每月通报一次改造进度。各村要责成专人,将本村农村改厕工作进展情况按照附件2格式及要求按时报送,调度表报送情况将列入各地改厕工作重要考评指标。
(三)工程竣工验收
1.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完成后,镇政府会同所在村要做好厕所改造的全面验收,做到不漏一户,填写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检查验收表,对改厕进行综合评价。镇政府验收后,书面或口头提请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部门抽查部分村、户,做到覆盖所有乡镇,对乡镇政府验收结果进行复检,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各留存一份农村户用厕所改造纸制档案,区农业农村局留存电子档案。档案包括农户提出农村厕所改造申请,改厕家庭住房基本情况,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提供房屋产权证复印件或证明材料,厕所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旧厕所拆除的照片,以及产品合格证书及相关资料等。
(四)运行管护
要把改厕后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结合农村生活垃圾全域治理体系建设,统筹治理厕所粪污,确保改造后的厕所能够正常使用。要长远谋划、统筹安排,做到建设管理有制度、改造实施有标准、日常运行有队伍、建设管护有经费、工作落实有督查。可探索农户分散处理、乡村集中收集储运、镇级统筹运行管理及市场化运营等多种维护管理模式。积极探索“谁建设、谁监管、谁维护”的运行模式,鼓励支持改厕企业建立“厕所管护服务站”,配齐维修工具和厕具零配件,鼓励农户出工出资出劳参与管护,就地支持培养一批农村万能工,公开服务标准、服务和服务电话,调动企业和农民群众投身农村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投身到改厕后续运维工作,进而拓展工作范围,全面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逐步建立适当收费机制,形成财政支持、村级补贴、农户付费、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要引导组织垃圾收运处置企业、畜禽粪污治理企业、大型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厕所粪污收集处理服务。引导旱厕改造的用户添加微生物降解菌剂,如厕后及时添加发酵垫料,确保“人粪”不见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责任。镇政府具体组织实施辖区内农村户用改厕工作,对改厕工作实施效果负责,负责日常施工管理。村民委员会要配合企业做好工作方案编制、改厕基础信息登记、施工条件落实等工作,并组织动员村民出工出劳配合施工。
(二)积极筹措配资金,满足改造需要。要统筹用好中央和省级财政奖补资金,要多渠道筹措改厕资金,积极引导农民投工投劳、适量出资,降低改厕成本,满足改厕需要。要积极支持改厕企业发展,协调金融部门,为改厕企业提供贷款,增强改厕企业经济实力。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旨在改变农民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这是一个逐步转变和养成的过程。组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卫生县城创建等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农村改厕的重要意义,加强文明如厕、卫生厕所日常管护、卫生防疫知识等的宣传教育。
(四)强化监督考核,形成工作合力。依据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对各地工作进展、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调度和考核评估,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提出批评,严重的要追责问责,涉嫌违纪违法的交由司法机关处理。加强农村改厕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各村发现问题及时向镇政府反映,要切实发挥综合组织、协调推动作用,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相互支持配合。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农村改厕工作的强大合力。
学校改造工程方案 学校厕所改造方案篇二
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本文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欢迎参考!
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发展步伐,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本着我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绿园区实施,〈幸福教育工程〉提升教师质量意见》为蓝本,顺应课程改革的时代需求,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度落实,创建具有办学特色的品牌学校。
二、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发展”之路,将学校建设成队伍精良、质量较优、管理优化、特色明显、设施先进、校园优美的示范小学。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现代化教育特色学校。
三、校情分析
绿园区四间小学,始建于1946年。原隶属于绿园区城西镇一所村小。20xx年区划以后,划归为绿园区教育局直属管辖。区划后,区政府以及教育局十分重视农村薄弱校的师资建设。几年来,先后给我校进行了校舍加固,配备了部分现代化教学仪器。但是,由于我校基础弱,底子薄,目前,在办学师资上仍然存在很多欠缺。面对师资和办学条件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校一直力求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实施精细化管理,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开发自身办学资源,从而,夯实义务教育的根基工作。并且,深知特色立校的道理,深入分析我校自身现状和优势,力求打造我校的办学特色。
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确立我校办学特色为:一是德育课程一体化,坚持文化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二是围绕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实现快乐学习,主动发展。实施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学校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加大校本教研力度。
四、主要工作和措施
1.优化学校管理
目标:
树立学校文化品牌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历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快乐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理想的学校文化。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争创区级示范学校。
措施: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形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和谐、业务精良、管理科学、务实廉洁、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实施人本化亲情管理,一切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于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2)优化学校物质文化。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变办学现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建设动态的“快乐小屋”“班级文化墙”,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快乐特色。
(3)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在此基础上,打造“我们一起快乐学习,我们共同主动发展”的特色办学,以形成和谐快乐、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提高学校“文化”的影响力。
(4)完善学校制度文化。
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事尽其理的工作环境,以及优胜劣汰、优质优酬的工作氛围。
2.重视德育工作
目标:德育课程一体化,坚持文化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
措施:
(1)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健全校内德育工作系统和由家长委员会、社区文明共建单位组成的校外德育工作系统,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形成德育管理的网络化系统。化大力气研究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培养一支能言传身教、懂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善因势利导的德育工作队伍。
(2)抓好德育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校长、德育教导、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和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承担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体系,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全方位结合,形成师生互动、实践体验牵动、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立体德育教育网络。
(3)深入开展每学期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参加主题班队会、办墙报、主持红领巾广播站,参加读书节、艺术节活动;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责任心、爱心、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
(4)积极开展“文化育人,制度与人,活动育人”的研究。力求做到尊重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主题鲜明与形式活泼相结合,教育引导与榜样示范相结合,创新载体与注重实效相结合,不断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教学改革
目标:
学校将通过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策略。通过对新课标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实现快乐学习,主动发展。实施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学校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加大校本教研力度。
措施
(1)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强化教学管理。
落实教学管理的五个流程环节,制定学科考核制度。教师个人教学管理重视纵向比较,完善各项教学管理机制,研究出真正适合教师发展的考核机制。
(2)以活动实效为追求,认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继续重视师资的培训、落实教学研究课题的确定、实施规划的制订等工作。立足校本,从长计议。统筹安排学期、年度的课程实施计划。高度重视校本研究课题的积累。进一步推进我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区骨干教师教学能力的辐射面,倡导校长、教导深入课堂,组织教学管理。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在坚持上自己专业的课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力争在本校内有效组织开展教学校本培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当好广大教师的带头人、领头雁,并营造好实施有效教学的良好氛围。
(4)以表彰先进为手段,切实加强课改实验工作。学校要把课改工作与学校整体教育工作通盘考虑,全面安排。注重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先进工作。关注各年级的教学质量,继续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强化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校行政领导下,积极开展师资建设工作,制定师资培训工作计划,拟定师资培训措施,并组织认真落实。
(2)大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要保持师资队伍的活力与后劲,应该从长远的战略目标出发,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视后备队伍的建设。积极为在教学上已逐渐成熟,自身又有发展需求的教师搭建舞台,使其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区级层面小有建树。学校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校级骨干教师制度,把在教学工作中踏实学习,努力实践的一线教师聚拢,真正形成学校教学工作的前沿。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要坚持提高思想水平与业务水平相结合;钻研理论与参加实践相结合;队伍的合理结构和动态平衡相结合;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
(3)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5.教育科研
目标:
强化科研兴校意识。立足于课程改革,着眼快乐课堂,力求教育科研有新举措,重难问题有新突破,评价方式有新变化,校本课程建设有新进展,教师队伍科研水平有新提高,。
措施:
(1)完善教科研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领导,建立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三者兼备的教科研队伍。
性地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倡导反思性教学,鼓励同伴合作与互助,为教师提供接受专业引领的机会,努力促进教师由教学单一型向知识型、研究型、学者型的综合方向发展。
(3)实施教育行动研究策略。组织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读读书活动、教育叙事活动,促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反思,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总之,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提高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能力,激发广大教职工主动的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校和谐稳步的发展,为成为我区特色品牌学校而努力。
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是学校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关注师生的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为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的重点,为此,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以人为本,道德为先,发展为本,促进学校办学内涵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关注教师的培养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更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健康地成长。而多年来,我校也一直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因此,我校把“关注师生的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为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重点。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宗旨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将以办学特色为载体,以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从特色学校建设中求突破,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健康成长的乐园。
三、具体的工作目标
(一)、正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创建具有现代化一时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明天,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向世界做准备。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师生的生命和发展,改变师生对学校单一传授知识的看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体系,深入挖掘校园的文化精神,从而使教师重新审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师生的价值取向,以及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以校园的文化建设来促进师生生命与发展。
基本目标就是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班风,带动和促进催人奋进的精神,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关注师生的生命与发展,积极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愉悦、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把我一个中心:即“提高育人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质量上我们一是要抓课堂。要求每位教师要“精心备课、精准教学、精心指导、精简练习;其二:是抓德育,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狠抓班风、学风、校风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尽快地培养出一只既能满足现在教育需求,又能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五)、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创新班级管理,创建学校特色,达到校园有亮点,班班有特色,提升办学品位。
四、遵循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2、整体划分、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
3、校本性及循序渐进的原则。
五、实施运作程序(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3月下旬至3月末,学校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及目的。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一)、打造德育教育品牌。
1、重点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歌》,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健全周会、班会制度,班主任、认真总结一周学校、班级情况,表扬先进,指出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保持优良的校风、班风。同时,健全卫生、纪律检查制度。学校设卫生、纪律监察岗,确保“学生一日常规歌”的执行落实。
2、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专题。
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围绕每月的教育主题开展教育专题活动。如:三月份开展“绿色环保、构建和谐”主题教育实施活动;六月份举办文艺节目演出;七月份可以结合党的生日,开展“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演讲比赛和德育知识竞赛等。除此,我校将计划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绘画展览、主题班队会、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3、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德育的核心辐射作用,把德育融合到各学科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美、意境美、人物美、语言美,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是教学过程也因德育的渗透而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同时每位教师更要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净化学生的心灵,树立学生的荣辱观及道德观。
4、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队伍向专业化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要发掘本校内在教师资源,加大培养有独特风格的特长教师的力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苦练内功,培养有一定专业特长且满足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一大批教师,确保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加强对教师专业水平及能力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对班主任的培训。抓好班集体建设,树典型、打造特色班级,行之有效地召开班主任例会,班主任间相会交流、汇报,共同提高,以促进班主任队伍向专业化发展。
5、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
建立家长学校,定时召开家长会,班主任要经常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齐抓共管,促使孩子们健康成长。
(二)、以校为本,创新学校管理,搭建校本教研、科研兴校的平台。要创建特色学校,就必须以校为本,以人为本,优化学校管理,搭建教科研平台。
1、规范学校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落实教职员工的岗位责任,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2、进一步转变和创新教育管理观念。
本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以情感激励为手段,重视人、凝聚人、感染人、激励人,切实关心每一位个体的发展和需要,把以“教师发展为本”作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前提条件。从多元、多层面评价教师和学生,使师生们都能感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体验到生命的价值,运用激励的手段保护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师生共同成长。
3、关注课堂,体现自主,要保证一个“质”字。
(1)、重视六课能力的训练。把“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议课、评课”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能力基础提高的切入点,作为教学管理的投入点。
(2)、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向课堂要质量,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每位教师要潜心探索和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用动态、发展的眼观看待课堂教学和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体验,是教育的过程称为是生交往、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构建“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情感交融的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加大校园显性文化和隐形文化建设力度,力求突出“净化、美化、绿化”等特点。我校将把其作为创建特色校的工作重点来落实、实施。
1、显性文化建设,做好校园环境的布置。如:校园、教室、走廊、办公室、会议室及运动场等环境的布置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制作各种文化宣传标语,警示标牌的完善,各类管理制度状况上墙,规范校徽、校歌、校风、校训等都将形成个性化的建设体系。
2、隐性文化建设,结合实际落到实处。
(1)、加强对学生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常规教育。为此,我们将把《小学生一日常规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要求衡量学生言行的内容。各班要利用学科、课堂、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谐、八荣八耻、法制、心理健康、文明礼仪等教育,重点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重点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
(2)、加强教师行为的文化建设。
重点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抓好教职工行为的文化教育,更新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抓好学习型组织构建和教师素养的提高。树立“以德育人、用心育人”的思想理念,以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
(3)、深入广泛地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调节校园文化氛围,打造我校的办学品牌,提高教育服务育人的功能。
为了能更好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实现教育的目的,从而培养和发展孩子们的个性及特长,以便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此,我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开设了绘画、书法、朗读、科技制作、表演等兴趣活动小组,并安排指定教师不定时地对其进行辅导,学校指定专人抓此项工作。我们将对兴趣小组的成果进行展示。如:绘画、正文、作业、手工、书法、手抄报、小制作等,开放学校读书室,为学生搭建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创造机会。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
20xx.11月初----20xx.12月末,为总结阶段。为此,我校将进行认真细致的总结,对创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整改、并进一步完善!对取得的结果将进行展示,互相交流、汇报、评定,同时进行表彰及奖励!
六、工作措施
1、明确特色兴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2、充分认识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的思想,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3、成立特色创建学校领导小组,并做好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把特色项目建设按计划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抓落实,确保特色项目建设工作长期有序高效地开展。
4、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师生的生命及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
6、做好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校园特色。如:校园广播站、校园内设施整齐划一的标语品牌,室内壁廊,教室的设置等,一定要突出主题。
7、建立检查指导机制。要建立特色项目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特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不断完善和丰富活动内容,使特色项目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8、建立考评机制。要制定特色项目建设考评方案,对参与特色项目活动的教师,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考评,并把考评结果和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
9、建立激励机制。要对积极参与特色项目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先进教职员工评选活动,对特色学校建设成绩突出的教职员工给予表彰奖励。
七、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
组长:徐复林
副组长:闫翠红、李道峰
组员:王峰、张珂以及各教研组长
一、现状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区第一小学创建于xx年,是xx区的第一所城市。学校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平方米,学校现有在校生xx人,教职工xx人(其中:专任教师xx人)。
(二)存在问题
1.学校初建时规划前瞻性不够,学校占地面积较小,随着城乡一体建设和进城务工子女增多,学校生源剧增,导致生均面积不足,各种教育教学功能室和学生活动场所不足。
2.部分校舍使用年限较长,形成c级危房,存在安全隐患。
3.学生活动场所狭窄且简陋,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
总之,xx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不高,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无法满足学生对优质资源的需求,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二、项目建设依据
三、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一次规划滚动发展.
四、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学校教学和学生室外活动的需要,主要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和学生室外活动场地,项目总面积10040平方米。
(一)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
(二)学生塑胶运动场地建设。
五、项目资金安排
学校规划校舍及运动场地建设概算资金587.2万元。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概算资金325万元;学生运动场地建设概算资金262.2万元。
(一)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
建设面积:1300平方米概算资金:325万元
(二)学生运动场地建设
建设面积:8740平方米概算资金:262.2万元
六、项目实施效果
(一)改变目前教学用房、辅助用房短缺,功能教室无法配备,生活用房简陋,活动场地简陋。
(二)可以满足基本的教育教学用房需求,达到《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为今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撑。
(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为此项目实施可以解决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外来务工家长解决后顾之忧,为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提供优质资源,使进城务工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放心。
七、项目实施措施
(一)规划原则。遵循“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从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出发,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建设方案。从困难地方做起,从薄弱环节入手,紧紧围绕目标任务,保障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设施的基本需要,补齐短缺。
(二)完善制度。学校及时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合理配置资源,不重复,不遗漏,重在提高项目实施效益,及时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学校发展不均衡问题。
(三)加强领导。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总务、财务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解决我校实际困难,改善薄弱环节,提升办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能够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实惠。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输在成长“起点”,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规范程序。校舍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政府招标法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招投标机制和相应的责任机制,建设质量合格、安全实用的校舍。
学校改造工程方案 学校厕所改造方案篇三
到2020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健康标准》),体育课时和锻炼时间切实保证,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完备。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全部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配齐补足缺额、缺岗体育教师;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每个学生基本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普通高等学校全部达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完善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注重实效的学校体育发展格局。
(一)强化体育课程和教学管理。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上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各毕业年级5月底前不得停上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阶段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高等学校要为学生开好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本科开设2年不少于144课时(6个学分),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活动。职业学校应根据学生未来工作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高职高专开设1.5年不少于108课时。学校行政听体育课节数每学期校长不少于4节,分管校长不少于6节,体育教研活动每周不少于1次。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各高等院校,市教科所
(二)积极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各学校要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全面实行每天上午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在班级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寄宿制学校每天实行早操或晨跑制度。切实加强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科学安排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丰富活动项目,提高活动质量,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要特别关心指导病残学生、体弱学生的体育锻炼,保证他们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家长要支持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社区要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体系。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市体育局、民政局
(三)开展多样体育竞赛活动。各学校要建立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制度,广泛开展年级和班级体育比赛,每年要举办一次以田径项目和阳光体育项目为主的运动会或体育节。校级运动会要设计有全体学生参加的项目,学校每年要组织不少于10次的校级单项体育比赛活动。各县(市、区)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生运动会。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继续联合办好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不断完善中小学足球、定向越野、啦啦操、田径、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联赛制度,推动校园足球和其他项目竞赛活动持续发展。
牵头单位:市体育局
配合单位:市教育局、财政局
(四)加强体育特色项目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色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创建工作。各学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体育特色项目规划,开设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运动项目。大力推动校园足球活动,积极开展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持续推进田径、游泳等基础项目,广泛开展武术、羽毛球、乒乓球及本校体育传统特色项目,使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体育技能。通过组建体育兴趣组、社团俱乐部、运动队等形式,落实课余训练工作,各学校要根据实际组建田径队和其他项目运动队,开展常年训练,规模超过1000人的学校要组建田径队和2支以上其他项目的运动队,选拔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积极向市、县输送体育后备人才。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模式。
牵头单位:市体育局
配合单位:市教育局、财政局
(五)大力推进校园足球运动。各地各学校要科学制订校园足球发展规划,将足球列为学校体育课程必学内容,开展校园足球普及、训练、比赛等活动。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班每周至少开设1节足球课,不少于三次以足球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活动,普及校园足球,发展足球社团,培养足球兴趣,不断培育足球爱好者和足球人才。其他学校要立足实际,建立足球俱乐部或兴趣小组。学校要开展校内足球班级、年级的联赛或挑战赛,积极组队参加县、市、省等足球联赛。到2020年,建设完成10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不断扩大足球人口。一级达标高中探索招收足球等体育特长生工作。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体育局、财政局、文广新局,团市委
(六)扎实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认真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健康教育教学课时安排可有一定灵活性,如遇在下雨或高温(严寒)等不适宜户外体育教学的天气时可安排健康教育课。全面普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健康用眼知识,落实每学期至少1次视力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定期检查视力,降低近视率。要加强在校学生传染病防控,严格执行因病缺课报告制度。要巩固学校控烟工作的成效,建立校园禁烟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辅导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率要达到100%。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市卫计委、体育局
(七)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依据《健康标准》,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数据上报率要达到100%。学校要制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规范记录每一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及其评定等级。要认真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等综合评选。完善健全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年度报告和公示制度,重点报告体育课开设、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体育经费投入、场地设施器材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等方面的情况。各级各类学校每年要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由学校公用经费开支,其他学校学生健康检查费用按省定统一标准和办法解决。学生健康体检单位在体检结束后,要进行个体与群体健康评价,并向学生家长、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反馈健康评价结果,分析学生主要健康问题,提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和进一步检查的建议。学生健康体检数据要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配套衔接。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市卫计委、体育局
(八)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多渠道补充体育师资,鼓励退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体育特长的志愿人员兼任体育教师。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2017年底配齐体育教研员,加强对区域内体育教师尤其是兼职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各县(市、区)要建立分片区体育教研活动,每月制度化开展一次片区集中教研交流活动,不断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各地各学校要配足配齐专职体育教师,村级教学点每年至少交流1名专职体育教师驻点任教。高等学校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要在配齐体育教师的基础上,再配备1名专项体育教师。
保障体育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晋级晋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科学核定体育教师工作量,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每周计2课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每班每学年计8课时、课余运动队训练每次计1课时,寒暑假全天训练一天计6课时,半天训练计3课时。调整学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周末、节假日期间,老师带队或组织学生体育竞赛、展演活动一天计6课时或在本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中发放绩效补贴。体育教师带运动队、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并获得课外活动校级优秀辅导员,任职年限可按班主任工作年限计算。落实体育教师服装费每人每学年不低于500元标准的要求。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每2~3年组织一次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对不能胜任的体育教师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牵头单位:市人社局
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财政局、教育局、体育局,各高等院校,市教科所
(九)加快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加大学校体育设施投入,将学校体育设施纳入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各地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及体育器材配备须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各县(市、区)要把学校体育设施列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增加经费投入,于2017年全面完成《健康标准》测试器材配备。鼓励企业与中小学共建共享体育场所,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所向青少年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具备条件的学校体育场所设施试行对公众有序开放。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给予体育器材资助。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财政局、体育局
(十)整合资源支持学校体育。完善政策措施,采取政府购买体育服务等方式,逐步建立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引导技术、人才等资源服务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等活动。成立中小学生体育协会、青少年校园足球协会等,鼓励专业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定期组织教练员、运动员深入学校指导开展有关体育活动。支持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业等开展多形式合作,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加强学校体育国际交流,加深同港澳台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合作。
牵头单位:市体育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财政局、教育局、民政局,各高等院校,市教科所
(十一)加强学校体育风险管控。落实《福建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和防范机制。完善校方责任险,探索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各地试点探索建立并推行学生体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办法。要将体育活动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伤害应急处置和救护能力。加强校长、教师及有关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学校体育从业人员运动风险管理意识和处理能力。要强化体育安全管理,对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进行安全风险分类管理,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和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体育设施的检查、维护和使用管理,切实保证体育场地器材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使用安全。举办大型体育活动时,要做好应急预案,预防和避免群体性安全事故发生。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市体育局、卫计委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管理责任,切实抓紧抓好。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体育、卫生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强化学校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要成立学校体育管理股室,配备管理人员,加强工作指导、协调、督查等工作。
(二)落实管理责任。财政部门要完善学校体育的投入政策。发展改革部门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项目建设。教育部门要将学校体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加强监督管理和指导。体育部门要把学校体育作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在技术、人才、场地和体育组织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协调体育师资的配备,会同教育部门搞好师资岗位培训。机构编制部门要合理确定编制数量和结构。卫生计生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做好健康教育、学生体检、应急救护培训等。共青团组织要配合教育部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宣传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手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新闻宣传力度,总结交流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学校体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力度,在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力时要对学校体育给予倾斜。各级教育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根据需求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学校要保障体育工作的经费需求。各级教育、体育部门、拥有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要设立课余体育训练专项经费。各校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体育支出,并随公用经费标准的提高而逐步增加。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发展学校体育,多渠道逐步加大学校体育投入。
(四)强化考核激励。各县(市、区)要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教育部门与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按照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强化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项督导。定期开展以保证体育教学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为重点的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对长期不能开足开齐体育课、不能保证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学校进行通报,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县(市、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
学校改造工程方案 学校厕所改造方案篇四
一、施工单位必须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5月30日印发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臵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通知要求,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万平方米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1-5万平方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5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且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施工单位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人要进行安全教育,使工人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了解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熟悉安全标准规范、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及时发现、处臵和报告事故隐患,达到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工人自我防范能力,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三、工程监理单位应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试行办法》对工程实施监理。
(一)工程监理单位应编制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安全监理规划,明确安全生产监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确定具体的监理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
(二)项目监理机构的总监理工程是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第一责任人。总监理工程师应当根据工程项目规模,工程结构确定安全监理人员数量,明确安全监理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
(三)审查施工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和岗前安全教育的活动记录及真实性。
(四)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安全强制性标准,并提出审查意见。
(五)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及落实情况。
(六)审查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和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超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电工和金属焊割作业等特种人员资格。
(七)审查施工总包单位、分包单位(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管理协议或合同,督促总、分包施工单位落实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
(八)审查施工单位的逐级安全技术交底。
(九)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制止违规作业。
(十)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重点进行安全巡查检查,每天不少于一次。发现违规施工和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签署复查意见,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暂停令,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督机构报告。
(十一)检查施工单位提供的起重机械设备、钢管及扣件、漏电保护器、“三宝”的检测检验报告。
(十二)督促施工单位开展安全自检工作,复核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验收手续并签署意见。
(十三)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作业,项目监理机构应当单独编制安全监理实施方案,并进行旁站监理。
四、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基本规定
(一)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制定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经理部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编制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施工方案,且将该工程项目涉及到的所需防护料具列入施工计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二)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分级负责制。
(三)施工前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施工前应逐项检查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用品的落实情况,未经落实不得施工。
(四)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五)高处作业前,应由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均应涂刷防锈漆和面漆,且以黄黑或红白相间的条纹标示,盖件等以黄或红色标示。
(六)施工中若发现高处作业存在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七)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可放在临边和洞口附近,也不可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设施,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余料和废料及时清理运走,不得随意乱放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严禁抛掷。凡有坠落可能的物料、工具,均应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以防跌落伤人。
(八)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及时清除水、冰、霜、雪,并应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防冻措施。暴风雪及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及时修复或更换。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雷电等恶劣天气,不应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九)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应预先设臵避雷设施,高处作业时有条件的,可设臵联络信号或通信装臵。
(十)用于高处作业的防护设施,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实施。
(十一)防护棚、脚手架等搭设与拆除时,应设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十二)高处作业安全设施应做到防护严密,操作安全,牢固耐久,重复使用。
五、临边作业的安全防护
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高度低于0.8m时,应搭设临边防护栏栏杆。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和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面高度为1.2m,下杆高地面高度为0.6m。坡度大于1︰2.2的层面(坡度大于25°),防护栏杆上杆应高1.5m,下杆高0.75m,并加挂密目式安全网。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设臵栏杆立柱,栏杆立柱应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牢,立柱距离不大于2m。防护栏杆的材料,一般使用钢管,钢筋型材等多种。当使用不同材料作栏杆时,除需满足力学条件外,其规格尺寸和连接方式应符合构造要求。钢筋横杆上杆直径不应小于16mm,下杆直径不应小于14mm,栏杆柱直径不应小于18mm,采用电焊或镀锌钢丝绑扎固定。钢管横杆及栏杆均采用直径48mm、壁厚3.5mm的管材,以扣件或电焊固定。以其它型材如角钢等作防护栏杆杆件时,应选用强度相当的规格,以电焊固定。
学校改造工程方案 学校厕所改造方案篇五
文明校园建设是高校的一项基本建设,既包括环境条件的改善,更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通过抓文明校园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使学生发扬主人翁精神,在一系列活动中加强思想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下面是有学校改造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发展步伐,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本着我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绿园区实施,〈幸福教育工程〉提升教师质量意见》为蓝本,顺应课程改革的时代需求,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度落实,创建具有办学特色的品牌学校。
二、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发展”之路,将学校建设成队伍精良、质量较优、管理优化、特色明显、设施先进、校园优美的示范小学。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现代化教育特色学校。
三、校情分析
绿园区四间小学,始建于1946年。原隶属于绿园区城西镇一所村小。20xx年区划以后,划归为绿园区教育局直属管辖。区划后,区政府以及教育局十分重视农村薄弱校的师资建设。几年来,先后给我校进行了校舍加固,配备了部分现代化教学仪器。但是,由于我校基础弱,底子薄,目前,在办学师资上仍然存在很多欠缺。面对师资和办学条件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校一直力求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实施精细化管理,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开发自身办学资源,从而,夯实义务教育的根基工作。并且,深知特色立校的道理,深入分析我校自身现状和优势,力求打造我校的办学特色。
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确立我校办学特色为:一是德育课程一体化,坚持文化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二是围绕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实现快乐学习,主动发展。实施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学校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加大校本教研力度。
四、主要工作和措施
1.优化学校管理
目标:
树立学校文化品牌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历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快乐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理想的学校文化。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争创区级示范学校。
措施: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形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和谐、业务精良、管理科学、务实廉洁、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实施人本化亲情管理,一切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于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2)优化学校物质文化。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变办学现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建设动态的“快乐小屋”“班级文化墙”,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快乐特色。
(3)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在此基础上,打造“我们一起快乐学习,我们共同主动发展”的特色办学,以形成和谐快乐、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提高学校“文化”的影响力。
(4)完善学校制度文化。
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事尽其理的工作环境,以及优胜劣汰、优质优酬的工作氛围。
2.重视德育工作
目标:德育课程一体化,坚持文化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
措施:
(1)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健全校内德育工作系统和由家长委员会、社区文明共建单位组成的校外德育工作系统,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形成德育管理的网络化系统。化大力气研究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培养一支能言传身教、懂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善因势利导的德育工作队伍。
(2)抓好德育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校长、德育教导、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和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承担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体系,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全方位结合,形成师生互动、实践体验牵动、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立体德育教育网络。
(3)深入开展每学期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参加主题班队会、办墙报、主持红领巾广播站,参加读书节、艺术节活动;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责任心、爱心、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
(4)积极开展“文化育人,制度与人,活动育人”的研究。力求做到尊重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主题鲜明与形式活泼相结合,教育引导与榜样示范相结合,创新载体与注重实效相结合,不断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教学改革
目标:
学校将通过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策略。通过对新课标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实现快乐学习,主动发展。实施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学校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加大校本教研力度。
措施
(1)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强化教学管理。
落实教学管理的五个流程环节,制定学科考核制度。教师个人教学管理重视纵向比较,完善各项教学管理机制,研究出真正适合教师发展的考核机制。
(2)以活动实效为追求,认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继续重视师资的培训、落实教学研究课题的确定、实施规划的制订等工作。立足校本,从长计议。统筹安排学期、年度的课程实施计划。高度重视校本研究课题的积累。进一步推进我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区骨干教师教学能力的辐射面,倡导校长、教导深入课堂,组织教学管理。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在坚持上自己专业的课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力争在本校内有效组织开展教学校本培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当好广大教师的带头人、领头雁,并营造好实施有效教学的良好氛围。
(4)以表彰先进为手段,切实加强课改实验工作。学校要把课改工作与学校整体教育工作通盘考虑,全面安排。注重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先进工作。关注各年级的教学质量,继续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强化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校行政领导下,积极开展师资建设工作,制定师资培训工作计划,拟定师资培训措施,并组织认真落实。
(2)大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要保持师资队伍的活力与后劲,应该从长远的战略目标出发,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视后备队伍的建设。积极为在教学上已逐渐成熟,自身又有发展需求的教师搭建舞台,使其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区级层面小有建树。学校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校级骨干教师制度,把在教学工作中踏实学习,努力实践的一线教师聚拢,真正形成学校教学工作的前沿。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要坚持提高思想水平与业务水平相结合;钻研理论与参加实践相结合;队伍的合理结构和动态平衡相结合;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
(3)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5.教育科研
目标:
强化科研兴校意识。立足于课程改革,着眼快乐课堂,力求教育科研有新举措,重难问题有新突破,评价方式有新变化,校本课程建设有新进展,教师队伍科研水平有新提高,。
措施:
(1)完善教科研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领导,建立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三者兼备的教科研队伍。
性地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倡导反思性教学,鼓励同伴合作与互助,为教师提供接受专业引领的机会,努力促进教师由教学单一型向知识型、研究型、学者型的综合方向发展。
(3)实施教育行动研究策略。组织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读读书活动、教育叙事活动,促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反思,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总之,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提高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能力,激发广大教职工主动的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校和谐稳步的发展,为成为我区特色品牌学校而努力。
一、现状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区第一小学创建于xx年,是xx区的第一所城市。学校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平方米,学校现有在校生xx人,教职工xx人(其中:专任教师xx人)。
(二)存在问题
1.学校初建时规划前瞻性不够,学校占地面积较小,随着城乡一体建设和进城务工子女增多,学校生源剧增,导致生均面积不足,各种教育教学功能室和学生活动场所不足。
2.部分校舍使用年限较长,形成c级危房,存在安全隐患。
3.学生活动场所狭窄且简陋,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
总之,xx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不高,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无法满足学生对优质资源的需求,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二、项目建设依据
三、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一次规划滚动发展.
四、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学校教学和学生室外活动的需要,主要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和学生室外活动场地,项目总面积10040平方米。
(一)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
(二)学生塑胶运动场地建设。
五、项目资金安排
学校规划校舍及运动场地建设概算资金587.2万元。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概算资金325万元;学生运动场地建设概算资金262.2万元。
(一)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
建设面积:1300平方米概算资金:325万元
(二)学生运动场地建设
建设面积:8740平方米概算资金:262.2万元
六、项目实施效果
(一)改变目前教学用房、辅助用房短缺,功能教室无法配备,生活用房简陋,活动场地简陋。
(二)可以满足基本的教育教学用房需求,达到《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为今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撑。
(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为此项目实施可以解决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外来务工家长解决后顾之忧,为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提供优质资源,使进城务工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放心。
七、项目实施措施
(一)规划原则。遵循“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从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出发,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建设方案。从困难地方做起,从薄弱环节入手,紧紧围绕目标任务,保障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设施的基本需要,补齐短缺。
(二)完善制度。学校及时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合理配置资源,不重复,不遗漏,重在提高项目实施效益,及时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学校发展不均衡问题。
(三)加强领导。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总务、财务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解决我校实际困难,改善薄弱环节,提升办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能够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实惠。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输在成长“起点”,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规范程序。校舍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政府招标法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招投标机制和相应的责任机制,建设质量合格、安全实用的校舍。
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是学校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关注师生的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为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的重点,为此,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以人为本,道德为先,发展为本,促进学校办学内涵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关注教师的培养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更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健康地成长。而多年来,我校也一直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因此,我校把“关注师生的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为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重点。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宗旨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将以办学特色为载体,以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从特色学校建设中求突破,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健康成长的乐园。
三、具体的工作目标
(一)、正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创建具有现代化一时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明天,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向世界做准备。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师生的生命和发展,改变师生对学校单一传授知识的看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体系,深入挖掘校园的文化精神,从而使教师重新审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师生的价值取向,以及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以校园的文化建设来促进师生生命与发展。
基本目标就是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班风,带动和促进催人奋进的精神,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关注师生的生命与发展,积极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愉悦、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把我一个中心:即“提高育人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质量上我们一是要抓课堂。要求每位教师要“精心备课、精准教学、精心指导、精简练习;其二:是抓德育,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狠抓班风、学风、校风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尽快地培养出一只既能满足现在教育需求,又能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五)、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创新班级管理,创建学校特色,达到校园有亮点,班班有特色,提升办学品位。
四、遵循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2、整体划分、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
3、校本性及循序渐进的原则。
五、实施运作程序(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3月下旬至3月末,学校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及目的。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一)、打造德育教育品牌。
1、重点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歌》,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健全周会、班会制度,班主任、认真总结一周学校、班级情况,表扬先进,指出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保持优良的校风、班风。同时,健全卫生、纪律检查制度。学校设卫生、纪律监察岗,确保“学生一日常规歌”的执行落实。
2、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专题。
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围绕每月的教育主题开展教育专题活动。如:三月份开展“绿色环保、构建和谐”主题教育实施活动;六月份举办文艺节目演出;七月份可以结合党的生日,开展“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演讲比赛和德育知识竞赛等。除此,我校将计划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绘画展览、主题班队会、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3、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德育的核心辐射作用,把德育融合到各学科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美、意境美、人物美、语言美,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是教学过程也因德育的渗透而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同时每位教师更要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净化学生的心灵,树立学生的荣辱观及道德观。
4、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队伍向专业化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要发掘本校内在教师资源,加大培养有独特风格的特长教师的力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苦练内功,培养有一定专业特长且满足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一大批教师,确保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加强对教师专业水平及能力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对班主任的培训。抓好班集体建设,树典型、打造特色班级,行之有效地召开班主任例会,班主任间相会交流、汇报,共同提高,以促进班主任队伍向专业化发展。
5、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
建立家长学校,定时召开家长会,班主任要经常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齐抓共管,促使孩子们健康成长。
(二)、以校为本,创新学校管理,搭建校本教研、科研兴校的平台。要创建特色学校,就必须以校为本,以人为本,优化学校管理,搭建教科研平台。
1、规范学校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落实教职员工的岗位责任,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2、进一步转变和创新教育管理观念。
本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以情感激励为手段,重视人、凝聚人、感染人、激励人,切实关心每一位个体的发展和需要,把以“教师发展为本”作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前提条件。从多元、多层面评价教师和学生,使师生们都能感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体验到生命的价值,运用激励的手段保护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师生共同成长。
3、关注课堂,体现自主,要保证一个“质”字。
(1)、重视六课能力的训练。把“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议课、评课”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能力基础提高的切入点,作为教学管理的投入点。
(2)、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向课堂要质量,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每位教师要潜心探索和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用动态、发展的眼观看待课堂教学和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体验,是教育的过程称为是生交往、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构建“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情感交融的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加大校园显性文化和隐形文化建设力度,力求突出“净化、美化、绿化”等特点。我校将把其作为创建特色校的工作重点来落实、实施。
1、显性文化建设,做好校园环境的布置。如:校园、教室、走廊、办公室、会议室及运动场等环境的布置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制作各种文化宣传标语,警示标牌的完善,各类管理制度状况上墙,规范校徽、校歌、校风、校训等都将形成个性化的建设体系。
2、隐性文化建设,结合实际落到实处。
(1)、加强对学生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常规教育。为此,我们将把《小学生一日常规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要求衡量学生言行的内容。各班要利用学科、课堂、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谐、八荣八耻、法制、心理健康、文明礼仪等教育,重点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重点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
(2)、加强教师行为的文化建设。
重点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抓好教职工行为的文化教育,更新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抓好学习型组织构建和教师素养的提高。树立“以德育人、用心育人”的思想理念,以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
(3)、深入广泛地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调节校园文化氛围,打造我校的办学品牌,提高教育服务育人的功能。
为了能更好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实现教育的目的,从而培养和发展孩子们的个性及特长,以便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此,我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开设了绘画、书法、朗读、科技制作、表演等兴趣活动小组,并安排指定教师不定时地对其进行辅导,学校指定专人抓此项工作。我们将对兴趣小组的成果进行展示。如:绘画、正文、作业、手工、书法、手抄报、小制作等,开放学校读书室,为学生搭建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创造机会。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
20xx.11月初----20xx.12月末,为总结阶段。为此,我校将进行认真细致的总结,对创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整改、并进一步完善!对取得的结果将进行展示,互相交流、汇报、评定,同时进行表彰及奖励!
六、工作措施
1、明确特色兴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2、充分认识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的思想,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3、成立特色创建学校领导小组,并做好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把特色项目建设按计划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抓落实,确保特色项目建设工作长期有序高效地开展。
4、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师生的生命及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
6、做好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校园特色。如:校园广播站、校园内设施整齐划一的标语品牌,室内壁廊,教室的设置等,一定要突出主题。
7、建立检查指导机制。要建立特色项目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特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不断完善和丰富活动内容,使特色项目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8、建立考评机制。要制定特色项目建设考评方案,对参与特色项目活动的教师,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考评,并把考评结果和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
9、建立激励机制。要对积极参与特色项目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先进教职员工评选活动,对特色学校建设成绩突出的教职员工给予表彰奖励。
七、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
组长:徐复林
副组长:闫翠红、李道峰
组员:王峰、张珂以及各教研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