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设计尺寸 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全面屏设计尺寸 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篇一
制作材料:一把剪刀、一双穿过的旧毛袜、饮料瓶、针线、丝绵。
步骤一:先把饮料瓶剪开,再把袜子口朝下套进去,脚跟的地方最好在前,显得好看。
步骤二:为了使更加立体一些将一些丝绵塞到脚跟的地方,使看起来鼓鼓的,形成脸蛋,因为瓶子轻放在桌子上容易倒,接着为了使更稳定,可以在底部装些大米或小麦增加重量。
步骤三:接着用针在小娃娃眼睛的部位安上眼睛,(也可以用扣子代替)
步骤四:接着用线给可爱的小人缝上嘴巴,一个笔筒就诞生了!而且是自制的哦!低碳又环保!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我们缺乏一双去观察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都能够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再说,自己亲手制作的笔筒,岂不是更有意义,说不定用起来的心态都不一样了呢!
全面屏设计尺寸 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篇二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建设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未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富于开拓创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新构架。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过程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技术课程应结合自身的特征,把它落实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本学期开设《技术与设计1》,高一年级5个班同时开课,每周1课时,总课时数20节,其中课堂教学19节,教学评价1节。
第1周 针对新课程特点,探讨教学设想和措施
第2周 统一进行集体备课,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第4周 学术研究讨论
第6周 放假
第7周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哪种技术实验
第8周 对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
第9周 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第10周 统一教学进度
第11周 期中考试
第12周 进行六认真检查
第13周 针对检查结果指出不足,指导如何改进
第14周 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第16周 根据其他地区实施的情况,讨论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第17周 就学生进行怎样的模型制作讨论
第18周 制定复习计划
第19周 期末考查
第20周 进行教学评价
全面屏设计尺寸 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篇三
为落实省国培办《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2016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甘国培办〔2016〕35号)和市教科所《关于组织参加甘肃省2016“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定市教研发〔2016〕53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16年7月起,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实施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理工中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测评和认证等任务,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
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2018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可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工勤人员不参加培训)均要参加“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参加了2015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2015年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不重复参加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二)培训内容及标准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我区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
(三)培训效果评估
“能力提升工程”测评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教师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获得学分、培训结业证书。成绩不合格者,不认定学分。学习完成后可到培训机构的学习和管理平台查看成绩。结业证书全省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由省工程办统一管理。
三、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网络培训学习和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学实践两部分组成。培训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共同研究制定本级研修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骨干培训者培训,开展全员网络课程学习、校本研修及过程性测评;各校(园)要更多地依靠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教师须参加训前诊断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在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应培训课程中进行选学。
四、推进和实施
(一)推进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混合式培训,开展“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式的整合培训,实现个人自学、网络研修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培训机制,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2.由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网络研修(即线上课程学习和研修活动)。参训教师要依据诊断测评结果和自身需求,明确研修主题,选择课程模块,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着眼于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开展线上课程学习。
3.由区教体局、培训机构与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实践,完成线下实践任务,各学区、校(园)要制定本校校本教研计划,教师线下教学实践打分表。
4.依托培训机构,各学区、校(园)负责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施步骤
1.2016.7月,开展集中培训。下发相关通知,组织开展校长、管理者和助学辅导教师集中培训,明确工作流程和任务。
2.2016.8月,参训人员报名、审核。对教师参训资格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教师在国培项目网络培训平台进行报名,并进行学员统计和编班等工作。
3.2016.8月-2016.11月,全员网络培训。诊断测评+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实践(包括统一组织送教下乡等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和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晒课评课和课例征集等评优选先活动等);收集工作简报、工作小结和学情数据等。
5.2016.12月,总结评估。各学区、校(园)上报不少于3期的工作简报;收集本校优质生成性资源目录及光盘;上报教师线下教研评分表;总结2016年度提升工程整体工作,制作和分发结业证书,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
五、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区教体局成立“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人事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研室、电教室共同承担,负责“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推进的规划及方案,统一安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我区“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和测评的具体实施,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制定我区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教研员和中小学校长(园长)等开展相关专题培训,督查我区教师培训、测评过程和培训完成情况结果的运用,报送项目备案材料,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等。
(二)工作职责
1.人事股:负责将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学区、校(园)评先选优、校(园)长评先选优、年度考核,教师评优晋级、职务评聘、骨干教师培养、名优教师申报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2.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培训方案、测评细则的制定,与上级部门、培训机构和各学区、校(园)培训事宜的衔接和培训学员信息的上报等工作,并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3.教研室:负责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课例征集和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形成浓郁的应用氛围。
4.电教室:负责组织各类参训学员网络注册和平台操作,教学课件制作、微课程、电子白板应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和优质课案例资源征集活动,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评优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广泛动员教师和学生依托空间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在线研讨和空间互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5.各学区、校(园):负责培训教师的信息上报、督促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实践评价和组织实施教师的测评工作。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测评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完成测评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监督机制
1.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教体局将把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对学校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设备保证
1.电教室协助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督促学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教师培训提供设备保证和技术支持。
2.各学区按照就近原则,负责安排辖区内已接通宽带网络的大规模学校(园)对口帮扶没有接通宽带网络的学校(园)教师完成培训任务。
(三)经费保障
“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经费由省级统筹安排,纳入“国培计划”经费管理。教师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1.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2.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3.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
5.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6.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运用(教学设计方案)
7.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8.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
9.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总结心得
10.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全面屏设计尺寸 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篇四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名称 建筑设计技术
专业代码 560101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建筑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土建类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走正确的人才成长道路;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民服务,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崇尚科学、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勤奋、严谨、博学、创新"的良好学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了解我国基本国情,民族文化特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懂得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遵纪守法,举止文明。
3、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包括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程管理知识,了解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懂得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以及一定的文学、美学修养。
4、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美学、设计、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设计技术、技能。
法、计算分析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6、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可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写作基础。
7、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慣,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体健康,能胜任未来的工作。
四、主干课程
核心课程:房屋建筑学、力学基础、材料、建筑技术等工程学科。
核心课程包括: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力学、建筑基础、建筑结构cad、混凝土基本原理、地基基础、建筑工程施工、钢结构、工程造价、房屋建筑、高层建筑结构。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验、教学综合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毕业答辩等。
六、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2、开拓社会实训实践的调研,建立产学研、实训实习基地;
3、具体环节参见实践环节教学安排表;
4、具体单项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依据实践性基地教学建设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发展详细制定。
七、修业年限:三年
八、建筑设计技术专科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见表1
九、建筑设计技术专科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安排表: 见表2
1、学期的具体教学安排按校历日期适当调整;
2、单门课程教学实施学时按执行校历安排,总学分控制不变。
3、实践性教学环节与实训方式及地点依据课程进度进行实施。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一)专业名称: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二)专业代码:560102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学制:全日制三年
三、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备从事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工程概预算及施工管理等工作的职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建筑室内外装饰工程设计能力的技术技能性人才。
(二)就业面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建筑公司、室内外装饰企业从事室内外设计、装饰咨询、施工以及监理等工作。
(三)就业职业岗位(群)
主要工作岗位:装饰设计员;装饰施工员;装饰监理员;资料员等。
(四)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1)
表1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1
(五)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具有较好装饰艺术审美能力;
(2)具有较强的建筑装饰施工图识图与制图能力;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绘制效果图能力;
(5)具有一定的谈单能力;
(6)具有建筑装饰材料采购、验收和管理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建筑装饰施工协调与管理能力;
(8)具有中小型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能力。
2.能力要求
(1)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独立学习能力;
(3)解决问题能力;
(4)获取新知识能力;
(5)决策能力。
3.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2)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3)人际交流能力;
(4)公共关系处理能力;
(5)劳动组织能力;
(6)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四、毕业资格要求
1.学分要求
2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修满115学分;
2.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取得装饰设计员、装饰施工员、资料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中的一种。
五、专业核心课程及主要项目描述
(一)核心课程描述
1.建筑装饰制图与识图
该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用正投影法绘制和识读建筑装饰施工图的能力,以及解决空间几何关系及其制图的理论和技术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建筑装饰构造
学习民用建筑的平面设计,建筑的剖面设计,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民用建筑构造概论,墙和基础构造,楼地层构造,楼梯构造,屋顶构造,门窗和遮阳构造,单层厂房设计概述,单层厂房构造与设计系列知识。
3.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装饰工程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或各工种的施工操作工序和方法,掌握中、小型施工机具的操作方法及维护、保养措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装饰各项工程施工工艺的额一般规律和基本操作方法,较熟练的掌握装饰施工工艺的操作规律和施工验收规范。
4.建筑装饰设计
建筑装饰设计是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建筑装饰设计技术的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和基本技巧;掌握建筑装饰和环境环境和谐的处理手法;掌握装饰设计人体工程学,并能综合运用色彩、照明、材料、家具、绿化陈设等设计要素。
5.手绘效果图快速表现
本课程侧重于住宅环境、公共设施内部环境的效果图绘制技法,做到设计合理、比例适当、透视准确、色彩明快、手法简练、直观效果好、情调气氛适宜、充分体现设计方设计方案的功能效果。
(二)主要项目描述
1.建筑装饰制图与识图实训
学生通过识读一整套建筑装饰施工图,能认识各种建筑装饰图件,会绘制建筑装饰工程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并能进行图纸会审,将所识读的图纸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3
进行建筑装饰的设计与表现,学生能在计算机上进行建筑装饰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材料材质选配和室内外设计效果图的生成。
3.建筑装饰施工实训
通过实训,使学生具有对常用建筑材料与建筑装饰材料的规格、种类、基本性质和技术标准进行辨认和检测,具有装饰工程施工的技能,能根据不同的环境和要求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进行装饰工程施工,并能编制工程施工说明书、编绘施工图、组织和管理施工。
4.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设计完成之后进行的重要的社会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专业教学进程安排
1.专业教学计划表
4
5
注: 每学期考试课程不多于4门;“3w”表示该课程集中安排3周。
6
2.教学进程
表3 教学进程表
说明:1.素描与色彩实训;2.制图与识图实训;3.手绘效果图快速表现综合实训;4. 装饰工程概预算实训;5.建筑装饰施工实训; 6.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7.毕业考察。
7
3.学时与学分分配
表4 教学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4.理论与实践学时分配
表5 理论和实践学时分配比例表
七、说明
8
全面屏设计尺寸 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篇五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电子整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与维修人员。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维修和检验等技术工作,以及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的采购和销售工作。
三、知识与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与要求
1.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常用元器件与材料的基本知识。
2.掌握电工、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
3.掌握典型电子整机的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与功能电路的作用。
4.了解电子整机生产中所用到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
5.了解电子产品营销知识。
(二)能力结构与要求
1.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2.学会阅读电子整机线路图和工艺文件。
3.能装配、调试、维修、检验电子设备、电子产品。
4.能操作、使用、维护较复杂的电子设备。
5.初步学会对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管理。
6.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
7.初步具备电子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力。
(三)技能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初级证书(或其他同等级证书)、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初级证书(或其他同等级证书)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无线电装接工中级工证书、家电产品维修工中级工证书等,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含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三项;选修课主要是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各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建议课时数在指定的课程范围内选择或另开课程。
(一)文化基础课程(必修)
1.德育(177学时)
(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法律基础知识(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4学时)
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哲学基础知识(49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语文(225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数学(198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英语(252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计算机应用基础(132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选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
6.体育与健康(16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7.物理(102学时)
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力学、电学、振动和波、热学和光学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其基本规律、一般计算和应用、分析方法,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专业课(必修)
8.电工基础(109学时)
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作用;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特性;了解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能对给定的电路进行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能绘制信号的波形图,掌握中级以上装配电工应知理论知识。
9.电工基础实验(47学时)
了解电工仪器仪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常见电工仪器仪表;能运用电气测量技术检测调试一般电路;能对测量数据进行一般处理,并能绘制实验曲线;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技术规范;能对一般的电气线路进行故障分析与排除;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10.电子工程制图(60学时)
理解电子工程图的投影原理,了解图样表达方式的种类和方法,了解《机械制图》、《电气制图》的国家标准,了解尺寸标注、公差标注、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能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能绘制、识读一般复杂程度的电子工程图样,能绘制电子产品装配草图。
11.电子线路(150学时)
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和外特性;理解各种基本的模拟与数字单元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能定性分析各种常用电子线路并能说明电路中每个元器件的作用;能计算简单电子线路的参数;了解通用集成电路(ic)的性能特点,能画出常用ic应用电路;能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及有关资料并合理选用。
12.电子线路实验(75学时)
能熟练操作各种常用电子仪器;能熟练搭接实验电路并用各种测量仪器对电子线路的各种参数进行检测与调试,能正确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能绘制各种测试曲线;能分析并排除典型电路故障;能编写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13.机械基础(60学时)
了解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牌号与用途;了解公差与配合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解机械运动基本原理;了解常用机构和机械零件的种类、性能;能正确使用常用测量仪器与工具。
14.传感技术及应用(45学时)
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熟悉典型压力、温度、光电传感器的外特性,并能根据使用要求进行查表选型;掌握几种常用物理量(如长度、速度、压力、温度、磁场等)的测量方法,会分析典型传感器的应用电路。
15.电子产品结构工艺(60学时)
理解环境对电子产品的影响和产品可靠性的概念;了解电子设备的三防、散热设计、减振、屏蔽的基本知识;掌握元器件布局、走线的知识;掌握印制线路板设计的步骤、方法;掌握工艺文件编制原则、要求。具有根据电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能力;能对典型电子产品进行结构工艺分析;能调试组装、中等复杂程度的产品整机。
16.电子整机原理(102学时)
本课程按电子整机产品类型分为三个选修模块。
(1)音响设备
了解音响设备中常用电路的组成、功能并理解其工作原理;了解音响技术中特殊元器件或部件的用途、构成及工作原理;能识读音响设备的典型整机线路图;能合理选购、搭配及布置音响设备;能通过对故障现象和检测数据的分析来判断故障部位,能说明产生故障现象的原因。
(2)数字视听设备
掌握典型数字视听设备的组成原理;了解光盘机和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特点;了解典型数字视听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能读懂典型数字视听设备的整机线路图;能通过对故障现象和检测数据的分析判断故障部位,能说明产生故障现象的原因。
(3)彩色电视机
理解电视图像光电转换的基本原理;了解色度学基本知识;了解电视信号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参数;了解彩色电视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电路的功能;理解pald制彩色电视的编码和解码原理;理解彩色电视机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彩色电视机主要元器件、电路和整机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了解电视机一般附属电路的功能与工作原理;具备测试彩色电视机元器件、单元电路和整机性能指标的初步能力;能读懂典型彩色电视机的整机线路图;能通过对故障现象和检测数据的分析判断故障部位,能说明产生故障现象的原因;了解彩色电视机的有关新技术。
17.电子测量仪器(68学时)
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用途、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现代智能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能根据被测对象正确地选择仪器;熟练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能对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维护。
1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85学时)
了解单片机技术的特点、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熟悉mcs-51单片机芯片的基本功能和典型应用实例;能正确操作、使用单片机开发系统;能说明常用指令、寻址方式、接口的特点及用途;初步具备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调试、检测、维修的能力。
19.专业英语(68学时)
了解科技英语的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和构词法的基本知识;增加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难度的专业英文资料;能用英语书写个人推荐信、专业介绍等简单的应用文;能进行简单的专业英语方面的交流。
(三)集中实践教学项目(必修)
20.钳工实习(30学时)
能按初级钳工的规范要求对工件进行锯割、锉削、划线、钻孔、攻丝、套扣、套形、装配;能熟练使用千分尺、卡尺、角尺等常用量具。
21.电子整机装配实习(90学时)
了解常用元器件和材料的规格、型号及基本特性参数,能正确检测、合理选用常用元器件;掌握整机装配工艺的基本理论;了解电子整机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及其新技术、新工艺;了解表面安装技术;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工具、仪器仪表及专用装接设备;掌握电子整机的手工焊接、装配、调试、装接检验的基本技能;能识读电子整机生产的技术文件。
22.电工技能训练(30学时)
熟悉并能正确使用常用配电设备、电工仪表、电工工具;熟悉并能正确进行导线的连接和恢复绝缘、以及照明灯具、开关与插座的安装;初步具有识读一般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的能力;初步掌握电工基本操作工艺和基本安全知识;了解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以及常用低压电器元件和一般设备的型号、规格与功能;了解与电工技能有关的技术规范。
23.电子技术技能训练(60学时)
了解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一般过程;能阅读电路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能借助手册查阅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的有关数据;能正确选择使用元器件和材料;能熟练地装接电子电路并使用电子仪器进行调试;解决电子电路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能对所制作电路的指标和性能进行测试并提出改进意见。
24.电子产品检验实习(30学时)
了解标准体系的原理;了解电子产品检验的一般概况、检验标准(gb和gb/t)及方法;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理解典型电子整机产品性能指标检测方案;能正确处理测试数据和填写规范的检验报告。
25.电子整机维修实习(90学时)
能理解典型电子整机的基本原理及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能读懂整机电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和装配图;能叙述典型电子整机的一般维修方法和各部分的维修流程,能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部位,熟练运用各种维修方法与技巧查找并排除故障;掌握常用维修工具和仪器设备的功能及使用方法;能熟练拆装实习用整机;能注意维修安全,并能正确填写维修报告。
注:电子整机维修实习中典型整机的选择应与《电子整机原理》课程所选内容一致。
26.单片机应用综合实习(90学时)
了解单片机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能说明单片机编程的一般方法,能熟练使用单片机开发系统,能用汇编语言编制并调试一般性程序,能用单片机实行对典型应用电路的控制。
27.岗位综合实习(360学时)
能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使自己的专项技能熟练程度有明显提高并达到企业的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了解电子整机生产的全过程和各阶段的生产工艺要求,能编写生产实习报告或产品设计论文。
(四)集中实践教学项目(选修)
28.收音机装配与维修实习(30学时)
理解普通收音机的基本组成原理,能叙述收音机各功能电路的作用,能根据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工艺文件组装并调试收音机,能查找与排除收音机的一般性故障。
29.电话机维修实习(30学时)
能理解电话机的基本原理及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能读懂电话机的电原理图、印制电路图和装配图;能叙述电话机的一般维修方法和各部分的维修流程,能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部位,运用各种维修方法与技巧查找并排除故障,能正确填写维修报告。
30.电热与电动器具维修实习(30学时)
了解电阻式、红外线等电热器件及温控器件的作用与性能,掌握电饭锅、微波炉、电风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按操作要求对这些器具进行拆装,能够使用常用仪器仪表进行检测,能正确判断和排除常见故障。
31.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习(30学时)
能叙述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与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与性能,能正确装配计算机软、硬件并进行调试,能对计算机的一般性软、硬件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
(五)选修课程
32.文学艺术欣赏(30学时)
本课程可有以下几种选项:
(1)音乐欣赏
了解简谱与五线谱乐理知识,了解欣赏音乐的三个阶段,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了解常见歌曲与乐曲的体裁;了解中西常见乐器;能理解音乐语言,领会歌曲内容。
(2)美术鉴赏
了解美术欣赏的基本知识,了解美术的基本特点和种类;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要素等常识;了解美术作品常见的几种表现方式;能赏析中外名画,能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的美进行欣赏。
(3)诗词欣赏
了解诗词的特点及一般阅读、欣赏诗词的方法;理解各个历史时期名家名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流露的思想感情;了解诗词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各种流派的风格特点;了解诗词创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33.会计学基础(30学时)
了解会计学原理的基本知识,了解会计核算体系的一般内容和具体方法,理解会计业务的处理程序,能编制工业企业主要会计报表。
34.市场营销(45学时)
了解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发展及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企业的四种主要营销策略。
35.办公自动化(45学时)
理解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和意义,能建立一套基本办公自动化系统,掌握传真机、复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和维护现代办公设备,排除传真机、复印机的常见故障。
36.英语口语(68学时)
能听懂比较规范的英语和日常生活用语,能进行一般的会话,能用英语简单描述企业情况和工作环境,介绍产品和工艺,询问或回答商业信息。
37.英语资料阅读(51学时)
了解科技英语的一般语法知识,能借助字典简明扼要正确翻译电子类科普性英文资料。
38.多媒体技术(68学时)
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技术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能正确使用常用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软件。
39.材料与元件(51学时)
了解常用的电子材料的特点及应用;掌握阻容元件的种类、特点及应用,掌握阻容元件的命名、标识;了解电感元件、电接触件的应用;掌握晶体管种类、特点及应用;掌握常见的各类集成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理解传感器件、显示器件、压电器件、电场、声控器件的原理及应用;能结合电子材料和元器件的特点,理解其应用的要点。
40.电机与电气控制(68学时)
掌握控制用电机及常用低压电器的性能、结构、用途;理解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能用常用仪器仪表对电气控制线路进行检测,能分析、排除一般的电气控制线路故障。
41.开关电源(51学时)
理解开关电源系统的组成原理和技术特点;了解开关电源技术中功率变换器(dc/dc变换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pwm开关变换器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技术指标;了解开关电源最新软切换技术的原理、特点;能叙述开关电源的特点、指标及工作过程;会简单估算主要元器件的技术参数及电源功率、效率;能分析比较常用开关电源的性能、特点,会利用常用或专用设备维修开关电源的常见故障。
42.公共关系(51学时)
了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理解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和实施步骤,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共关系的作用;能进行简单公共关系的策划,了解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