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方案公文格式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报送方案公文格式篇一
一、善于在机构编制管理运行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前几年,我们和其他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一样,在人员编制管理方面是比较被动的,工作运行中我们感到,过去的“数字化”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其弊端十分明显:一是用人单位在编制管理方面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除了单位领导和人事工作人员知情掌握外,其他人员很少了解编制情况。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当事人遇到个人利益受到磨擦后才知情。二是给一些用人单位在人事工作纪律上留下了可乘之机和隐患,包括编制使用上的随意性,尤其是大系统单位,在编制性质、工资、经费来源渠道以及其他方面的弊端较多。三是鱼目混珠,吃财政空饷,长期在编不在岗,既占据编制,又冒领工资,或由所在单位长期领用该员工资。四是退(离)休人员经费来源不清,退(离)休前属于企业的人员,退(离)休后混入财政统发范围等等,使机构编制管理和用人单位在人员变更等相关问题上诸多“后遗症”。所以因为人员身份、入编性质、工资待遇等问题上访、滋事现象时有发生。针对出现问题,我们不回避矛盾、不推诿责任,积极查找属于编办工作环节上的原因,那就是机构编制管理透明度不高,管理比较粗放,编制管理程序的操作性较差,在属于我们掌握的管理资料中表现出“只见数字不见人”的状况。
二、善于探索机构编制管理新模式,把编办工作做实为提高编制管理的有效性,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我们从机制上入手加大管理力度,控制机构编制的增长。从1998年3月份开始,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悉心探索,创立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模式雏形,从可操作性入手,重新设计制作了“机构编制管理证”。新的机构编制管理证除包括机构名称、性质、规格、经费形式等基本内容外,还增设了年末在编人员花名册和退休人员花名册,年度审核记录等内容。在编人员花名册细化到人员的姓名、性别、族别、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和职务等内容。不但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机构的名称、性质、规格、经费形式等内容及变化情况,对机构中在编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也能一清二楚,对机构人员增减、流动状况也可一目了然。这为建立机构编制长效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相关部门工作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另外我们完善机构编制台账资料,重点是建立《机构编制台账》、《组织机构台账》、《退(离)休人员台账》3本台账,台账在表现形式上采取了表、图、文相结合,展示清晰,便于查阅。近几年来,对台帐的内容不断延伸,成为我市组织机构沿革、编制核定沿革、在编人员和退(离)休人员等方面的纵横向史料的宝典。目前已将三本台账的全部信息录入到微机,建立了全市机构编制人员信息库,初步实现了微机化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和规范,为机构编制管理提供基础资料。经过几年的运行和改善,现在我市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实用的“编制实名制管理”模式,包括:实名制登记程序化配套管理、微机化机构编制台账详情资料、强硬化机构编制年度审核与纠正处理。
报送方案公文格式篇二
通过新三定方案调整,我局现内设机构8个、直属事业单位2个(安全生产执法大队、矿山安监站)。行政编制为14名,实有人员14人;工勤编制2人,实有2人;参公事业编制10人,实有6人;全额事业编制50人,实有44人。
(一)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县相关文件规定,严格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坚持凡工作需要调整机构编制必须通过内部调剂解决,坚持“撤一建一”或“只减不增”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
(二)在具体工作中,严把机关、事业单位进人第一关。我局严格按照部门、单位进人须经编办核准人员编制的要求,在确保编制有空余的前提下,按程序办理公开招考或者人员调动手续。严格按程序申请机构编制事项,建立健全机构编制档案和机构实名制管理台账,落实编制实名制管理。局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全部纳入xx县实名制管理统计软件中进行管理,并在编制册和台帐中进行实名登记管理,切实做到机构编制各类统计报表及时、真实、准确。
为加强对事业单位管理,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每年对全县所有登记的事业单位进行一次年检,杜绝抽逃、转移开办资金的行为和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行为,规范事业单位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工作,实时汇总登记管理数据,建立规范的档案库。20xx年我局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年检制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事业单位的年检工作。
严格贯彻落实机构编制各项规章制度,无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
我局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县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与指导下,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业务培训不够,缺乏集中系统培训。
(一)进一步加强机关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按县相关文件规定,确保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实现机构和人员编制“零”增长。
(二)继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控制进人渠道,严格落实人员定编定岗实名制。
特此报告
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xx年12月30日
报送方案公文格式篇三
现将xx单位2021年度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xx_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加强机构编制法治建设和创新管理
(一)执行机构编制党内法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规定情况。
(二)执行“三定”规定和机构编制批复情况。
我局认真履行“三定”规定(方案)规定的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至今没有擅自超越“三定”规定(方案)规定的职责行使职权。我局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均在“三定”方案和编委办核定的编制数、结构比例、领导职数内进行使用,并经区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审批,没有出现超范围用编制的现象。
(三)落实权责清单的情况。
我局坚持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
(四)机构编制监督执纪及问题整改情况。
我局坚决贯彻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有关方针、政策和规定,不断增强机构编制管理意识,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切实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没有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等行为。从自查情况来看,我局机构编制管理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制度健全,程序规范,成效明显,没有发现违反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的情况。
三、突出的工作亮点及工作建议
(一)严格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我局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制度,无超过核定的编制使用工作人员和改变编制使用范围,无超职数配备内设机构或下属机构领导干部。
(二)坚持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
我局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和制度,按时完成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更新上报和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对下属单位的机构编制事宜,均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办理,不越权审批、不越权行政。
四、其他应当报告的重要事项
报送方案公文格式篇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规划编制体系需要应对新形势下城市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下面是有20xx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欢迎参阅。
国土规划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制定的全国性或区域性国土开发整治规划,是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国土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对资源综合开发、建设总体布局、环境综合整治具有重要指导性,是具有战略性、综合性的地域空间规划。为做好我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立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国土规划的指导作用,统筹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切实解决广东国土开发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二)规划目的:
1.合理配置国土资源, 按照建设和谐广东的战略要求,在广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提出全省国土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和布局,实现广东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2.制定优化整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的方案,通过国土开发利用等重大项目安排,为加快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开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科学规划高效、节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战略途径,统筹协调全省各部门、各地区在未来15-20xx年对国土资源的需求,提出国土资源在部门间、地区间的优化配置方案。
4.研究制定国土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为广东省编制阶段性工作计划提供依据。建立国土规划实施的监督、保障机制,切实发挥国土规划在广东省经济社会各项发展规划中的基础性和宏观调控作用。
二、编制原则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开发与保护并重;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力求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三、规划内容
(一)规划范围:以广东省行政管辖区域为基本规划范围,包括陆域和海域。
(二)规划期限:本规划的规划期限确定为20xx-20xx年,规划基期年为20xx年。
(三)主要内容:
1.揭示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开展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摸清全省国土资源实际情况,重点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容量,提出资源开发战略,确定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目标和措施。
2.提出国土开发空间战略。对全省国土空间结构、功能组织、分区管理和建设引导等内容开展研究,提出空间开发战略。明确规划期全省国土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划分全省国土开发功能区划,对经济建设布局提出指导性意见,以及空间开发的战略目标、实施方案和对策建议。
3.设计国土安全保障体系方案。分析研究全省当前和规划期面临的包括生态安全、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国土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评价全省国土安全的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建立国土安全保障体系的方案。
4.提出推进区域国土开发合作的意见。从泛珠三角以及更大区域范围,审视全省国土开发的作用和影响,分析相关区域国土开发的优劣势,提出优势互补和区域联合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5.国土规划实施的政策与制度保障。研究提出落实全省国土规划政策与制度建设的建议,如规划制度、配套法规、资金保障、重点地区和项目支持政策等。
(四)专题研究:围绕国土规划的总目标,为满足省国土规划编制的要求,设立13个研究专题,分别为:广东省国土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资源需求预测研究,广东省空间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广东省国土资源承载力与生态环境容量研究,广东省土地供求预测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广东省能源和矿产资源保障战略研究,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研究,广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广东省自然灾害防治及对策研究,广东省国土开发决策支持与评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广东省国土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研究,广东省国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泛珠三角国土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各专题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
总体规划编制及其专题研究,要与《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及其专项规划》,以及正在编制的《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其中与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现有专题研究类似的专题,要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做到资源共享和口径一致,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与重复建设。
四、技术路线
(一)理论基础:编制国土规划的理论基础涉及地理学、资源学、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大体分为国土开发的战略和开发模式的理论、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的理论、国土资源空间整合的理论、环境重整理论和国土开发的保障系统的理论等(见附件2)。
(二)技术路线:国土规划的编制通常包括以下9个程序:前期研究、编制工作大纲、现状调研、专题研究、编制规划纲要、规划方案、规划成果、规划报批、规划实施。在规划方案形成的过程中,需经过专家论证、征求部门意见和公众意见以及开展国际交流等环节(见附件3)。
为认真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xx】143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xx府办明电【20xx】97号)和《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x政办发【20xx】101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结合xx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整体推进、优化布局、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的要求,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步伐,提高村庄规划编制水平,把全镇农村规划建设成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原则。科学确定村庄建设布局,确保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小城镇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等相衔接。
(二)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的积极性,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规划符合农村实际,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三)坚持体现民族特色原则。根据各地自然条件、风俗民情、居住习惯等因素,引导农户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建筑风格和建设户型,实现房屋内部现代化与外部特色化的和谐统一。
(四)坚持适度集中原则。积极探索在资源富集地、集市、城镇周边、公路沿线等区域集中规划、建设村庄,鼓励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滞后、地质灾害频发的居住点和小村并入大村建设。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自然环境、资源分布实际,统筹考虑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合理规划布局。
三、目标要求
到20xx年底,用两年时间完成53个村庄编制目标任务,其中20xx年12月底前完成2个行政村总体规划和30个自然村建设规划编制、报批工作,20xx年底前完成1个行政村总体规划和20个自然村建设规划编制、报批工作。
四、编制要求
(一)把好规划政策。
1、村庄规划包括整治和建设两部分,在镇总体规划指导下实施,规划编制或修编应与土地利用、基本农田保护、交通、水利和国民经济发展等规划相衔接,对村庄的性质定位、人口和利用规模、产业布局与发展、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等进行预测和科学规划。
2、村庄规划建设要落实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引导拆旧建新,以整治“空心村”和利用荒山、荒坡地建设为主。占用耕地每户宅基地不超过120平方米,占用荒山坡和拆旧建新每户宅基地不超过150平方米,坚持“一户一宅”,禁止占用基本农田。
3、村庄规划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结合地形,依山就势,不搞“一刀切”,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不大拆大建,以“四通五清六改”(通路、通水、通电、通宽带网,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草炭堆、清粪堆,该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房)为主要内容,立足整治环境,抓好村庄,搞好房屋立面整饰和地坪硬化,拆除闲置旧房,集中建设畜厩,配套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4、低于30户的村庄原则上不做规划,可考虑整村搬迁至附近基础设施条件好的村庄。
(二)注重地形地图测量。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由镇人民政府牵头组织筹措资金和委托地形图测量,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技术指导。村庄地形图要以村部为核心,对近期拟定改造整理及新村建设的范围进行测绘,测绘比例尺要求1:500或1:20xx,部分村庄采用卫星图片进行现状图采集。
(三)搞好宣传发动。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让村民参与规划,特别是规划前期、中期、后期都要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规划经报批后要公开展示,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参与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结合实际开展法规宣传活动,普及村庄规划知识,提高干部群众法律意识,使干部群众了解、支持、参与、监督村庄规划工作。
(四)完善规划内容、提高规划编制质量。行政村按“两图一书”(现状分析图、总体规划图和总体规划编制说明书)编制总体规划,自然村按“三图一书”(现状分析图、建设规划图、住房建筑方案图和建设规划编制说明书)编制建设规划。同时,尽量采用《富源县农村民居通用图集》,确保村庄规划工作达到规范要求,真正体现民族民居特色。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按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目标任务,把各个村庄规划编制进行捆绑打包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部门进行规划编制,形成以规划设计单位为主,镇、村委会、自然村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优质、高效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五)抓好规划评审。严格执行《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试行)报批程序,行政村总体规划需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报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人民政府批准;自然村建设规划需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报村委会审核,由镇人民政府批准。
(六)加强规划成果管理使用。村庄规划成果实行档案化管理,并按要求录入云南省村(镇)规划档案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有关精神,统筹安排、科学指导土地整治活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和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耕发[20xx] 号)和市国土资源局的文件精神,结合 的实际,特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以落实“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以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平台,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统筹安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土地整治活动,协调好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二、编制原则
1、依法依规科学规划。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细化和落实《 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xx年)》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的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的全面实施。
2、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3、上下结合相互协调。坚持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充分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统筹安排全区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做到上下衔接;加强部门协调,做好与城乡规划、区域规划、行业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
4、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充分依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专家队伍,加强协作,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做好土地整治规划的咨询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特别要考虑相关利益人的意见,增强规划修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三、主要任务
土地整治规划以20xx年为规划基期,20xx年为规划期,提出20xx年阶段性目标。规划数据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相衔接。
1、全面评价上一轮规划及相关工作情况。全面总结、客观评价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认真研究成功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序推进的意见和措施。
2、深入分析土地整治潜力。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结合规划编制重点,做好补充调查,全面分析测算土地整治潜力,包括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规模、质量、条件和空间分布,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及其节约土地的规模和范围等。
3、开展土地整治重大问题研究。围绕国家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规划目标,结合地方实际,组织开展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土地收入使用、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政策措施等重大问题研究。
4、明确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研究提出规划期间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
5、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布局安排。以土地整治潜力为基础,围绕粮食产能核心区和战略后备区建设、基本农田集中区建设、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科学划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和项目,提出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安排方案。
6、制定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包括经济、科技、行政等措施和手段。重点加强补充耕地管理体制改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的研究,加强制度创新。
7、推进土地整治规划信息化建设。按照“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总体部署,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二调成果,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相衔接,推进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的建设,实现规划成果叠加上图、动态更新。
四、规划成果
1、规划文本。重点阐述土地整治的条件和要求,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土地整治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安排,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点工程,资金安排与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
2、规划说明。简述规划编制的背景,说明规划目标任务、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资金安排等确定的依据,以及规划方案拟定、论证、确定的情况。
3、规划图件。包括土地整治潜力分析图、土地整治规划图,以及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图、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增减挂钩等规划专题图。以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比例尺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相一致。
4、规划附件。包括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基础资料、评审论证材料等。
5、规划数据库。按照国家规定的数据库标准建设。
报送方案公文格式篇五
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和灵魂,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工作的依据。如何评价审计实施方案编制质量?一起来看看!
首先要解决审计目标的确定问题,根据《审计法》的规定,政府审计总目标是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每一个具体审计项目,其总目标应当根据该审计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审计机关自身的能力加以确定。具体审计目标是审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包含在审计实施方案的审计内容之中。其次要解决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的依据问题,一方面是审计机关授权审计组审计的文件审计通知书,是编制和实施审计实施方案的前提,是以审计通知书的有关规定为依据,不能超越其授权范围;另一面来源于深入细致的审前调查。再次要解决审计组成员对实施方案的态度问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组和每个成员该如何去做、要达到什么目标、取得什么成果,都应该以审计实施方案的规定为依据;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审计组必须根据审计实施方案设定的事项及其具体目标逐一评价,对已查明的要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结论,对未查明的要说明理由。
一是解决好审前调查的范围和内容问题,审前调查不仅要查阅审计档案重温审计经验,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以前审计情况,还要查阅被审单位相关资料及报表,又要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收集和研究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政策、行业特点及其相关规范要求;走访被审计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开户银行等相关单位,同时跟踪资金流向,拓展延伸审计调查范围,对特殊项目还要实地查看、走访周边群众等进行分析性复核等试审工作来了解有关情况。二是要解决好审计步骤的确定问题,设计审计步骤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实施阶段的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之间的关系,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审前调查了解到的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准备阶段对审计风险评估的结果来合理设计审计步骤。
首先要解决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问题,审计风险的评估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固有风险的评估旨在确定审计项目和各项审计内容存在重大错误舞弊或严重损失浪费问题的可能性。可能性越高的审计内容,其固有风险就越高,对其审查的详细程度就应当越高。各项审计内容的固有风险评估结果,应当作为审计重点确定的重要依据。控制风险的评估旨在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总体的健全、有效性和与各项审计内容密切相关的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审计组应当在审计准备阶段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初步评价。确定审计重点时应将相关内部控制不够健全有效的那些审计事项确定为审计重点。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被审单位的职能、资金流量、资金性质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其次要解决审计范围的确定问题,是指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所属的会计期间和有关审计事项,根据被审单位审前调查发现的问题来确定是否需要在时间上、空间上延伸。
报送方案公文格式篇六
(20xx年编制)的通知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要“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任务要求。
为了更好地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保护发包人、设计人的合法权益,做好应对勘察设计行业收费标准发生变化的准备,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已于20xx年5月初步拟定了《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20xx年编制)征求大家的意见。
由于该《收费标准》今后将作为行业收费指导的重要文件,与大家息息相关,现将该《收费标准》转发给各位领导,望大家高度重视,仔细阅读,并于7月11日18时前将相关意见和建议(比如收费标准的操作可行性、有无缺项漏项等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生产经营部汇总。
生产经营管理部
20xx年7月8日
红色为修改 绿色为删除
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
2014年编制
(试行)
(5月8日定稿)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一总则
1 设计收费原则
1.1 为了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保护发包人、设计人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收费标准。
1.2 本收费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项目的建筑设计收费。
1.3 发包人和设计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本收费标准,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
1.4 建筑设计费应当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
凡在建筑设计中采用本收费标准未涵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或其它科技成果,或显著提高了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设计,发包人和设计人可以在上浮50%的幅度内协商确定收费额。
1.5 设计人承接建筑设计时,发包人有权利了解有关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工期、服务质量以及收费标准。
1.6 建筑设计费应按以下方式支付:
注:如果发包人要求施工图设计文件通过审查后留有尾款,其比例不应超过合同额的5%。
该尾款应在工程竣工设计验收时结清。
如因发包人原因工程停工,应在停工1年内将尾款支付给设计人。
预留和支付尾款应在合同中注明。
1.7 设计人提供的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工程技术质量标准和设计深度规定,满足合同约定的内容和服务等要求。
建筑设计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设计人应当返工。
由于返工增加工作量的,发包人不另外支付建筑设计费。
由于设计人工作失误给发包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1.8 由于发包人原因造成建筑设计工作返工、修改和增加工作量的,发包人应当向设计人额外支付相应的建筑设计费。
2 设计服务内容
本收费标准设计服务内容分为基本设计服务、附加设计服务、专项设计服务及其他设计服务。
2.1 基本设计服务指在建筑设计中提供建筑、结构、设备、电气专业的建筑设计文件及服务,涵盖的设计阶段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性质有实施方案设计(含投资估算)、初步设计(含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不含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施工图预算)三个阶段,也有实施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并提供设计技术交底、解决施工中的设计技术问题、参加试车考核和竣工验收等服务。
不论三个阶段或两个阶段的设计服务均为完成全过程的基本设计服务,其设计收费为“基本设计收费”,基本设计收费为最低收费标准。
2.2 附加设计服务指发包人委托设计人承担的基本设计服务之外的工作,包括设计总包管理、绿色建筑设计、bim技术应用、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设计等服务,其设计收费为“附加设计收费”。
2.3 专项设计服务指发包人委托设计人提供室内装修设计、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设计、幕墙深化设计、特殊照明设计、钢结构深化设计、金属屋面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声学设计、室外工程设计、地(水)源热泵设计等专项设计服务,其设计收费为“专项设计收费”。
1 基本要求
1.1 成本费用预算是一项综合性预算,它的编制工作一定要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从严、从紧,处处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原则。
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应以目标成本费用为依据,并与预算年度内其他各有关专业紧密衔接,与成本费用计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的口径相一致。
1.2 年度生产预算主要指在年度内完工的商品产品产量预算,它是编制商品产品成本预算的基本依据。
人工预算和技术组织措施预算等资料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重要依据。
1.3 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重要基础。
1.4 为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占有率,成本费用的高低将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
因此,降低成本费用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降低成本费用的措施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保证。
1.5 预算年度内一切成本费用支出,包括预算期内商品生产(含根据预算安排和管 理上的需要,在预算年度内期初、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和非商品生产所需的成本费用,都应纳入年度成本费用预算。
1.6 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应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加以选择。
在各项消耗定额费用预算和有关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可按企业成本费用计算的方法,采用直接计算法编制。
在各项消耗定额、费用预算和有关资料不很齐全的情况下,可以增产节约措施预算作为调整计算的依据,采用因素测算法编制。
1.7 实行一级成本核算,车间不计算成本,也不进行成本指标考核的企业,由企业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按一级核算的要求直接编制全公司的成本费用预算。
实行分级成本费用核算,分车间计算成本的企业,可分两级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由车间、部室分别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后,由企业财务部门汇总编制全公司的成本费用预算。
2 用直接计算法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2.1 集中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即由成本主管部门直接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2.1.1 分项目进行成本预算。
2.1.1.1 原材料、自制半成品项目。
根据企业制定的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消耗定额,结合计划节约的措施要求,按照年度生产产量预算计算其消耗定额,编制“单位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半成品成本预算表”。
2.1.1.2 燃料和动力项目。
根据设备动力部门的外购及自制动力计划和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中耗用的燃料和动力消耗定额,结合预算期内所采取的节约措施要求,计算预算期消耗总量和总金额,编制“单位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半成品成本预算表”和“动力费预算表”。
2.1.1.3 工资、应付福利费项目。
根据企业制定的产品工时定额和经过劳动力平衡后计算编制直接人工预算。
2.1.1.4 制造费用。
凡是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标准或定额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或定额计算编列。
对于没有规定标准或定额的,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有的可根据以前年度平均水平,查定一个标准或定额据以编制,有的可参照上年实际并结合计划节约费用的措施要求,加以预计确定。
2.1.1.5 废品损失项目。
根据产品生产的废品率及其成本,扣除废品残值后计算编列,原则上此项预算数必须小于上年实际数,同时应制订相应的措施。
2.1.1.6 其他
2.1.1.6.1 对于不经常生产的零星外委工作,可根据预算年度的情况,结合历史统计资料分别对人工、材料估算编列。
2.1.1.6.2 试制的新产品应根据设计的工、料定额计算编列。
在暂无定额资料时,可比照同类型产品成本预算资料,按类比的方法折算编制。
2.1.1.6.3 除商品产品外,其他各种生产类别所需要的工、料费用,也应根据工时、材料消耗定额、工程预算、费用预算等逐项计算。
2.1.2 单位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
对上述各成本项目,按产品类别分别计算各种产品负担的份额后,列入“主要产品单位成本预算表”制造费用的分配按成本费用核算中采用的分配方法。
2.1.3 总成本预算和商品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
2.1.4 非商品产品生产成本预算的编制
非商品产品生产主要指自制设备、自营土建工程、工业性作业等。
2.1.4.1 自营土建工程在落实款源、确有资金保证的前提下(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安排,必须以优先充分安排生产周转所需资金为前提),根据建筑设计部门提供的设计图纸、按照地方建筑预算标准,分项目编制自营土建工程费用预算,报经事业部批准后,列入非商品产品成本预算。
2.1.4.2 自制设备供本企业基建使用的,视同商品产品列入成本预算。
2.2 分级编制成本预算。
一般分为两级,即车间或分厂一级、厂部一级。
两级编制成本预算通常是先由厂部成本预算主管部门组织车间编制成本预算,再由厂部汇总编制全厂成本预算。
2.2.1 车间成本预算的编制
2.2.1.1 辅助生产车间成本预算的编制。
辅助生产的成本预算,应根据商品产品生产、其他生产任务和各种辅助劳务消耗定额编制。
首先编制辅助生产费用预算,然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2.2.1.1.1 辅助生产费用预算的编制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各种不同费用项目,选择不同的方法,确定预算发生额。
有消耗定额的项目,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可按预算期的预算产量、单位产品(劳务)消耗定额和计划单价计算。
没有消耗定额和开支标准的费用,如低值易耗品、修理费等与产品产量增减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以及一些相对固定的费用如办公费、水电费等,可根据上年资料和预算年度节约费用的要求测算。
计算公式:
本年费用预算数=上年预计数x(1-节约比例)
其他预算中已有现成资料的费用项目,如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等,可根据其它预算的有关资料编制。
2.2.1.1.2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发生的一切费用最终是要按照为各车间、部室提供的劳务数量分配到各单位,各单位据以纳入成本计划。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应根据受益原则,分别不同的受益程度,谁受益谁负担。
受益多多负担,受益少少负担。
分配方法可采取计划成本分配法等。
动力车间分配到各车间的动力费,应按各车间使用的、经过动力车间转换的动力数量和计划成本或厂内计划价格计算分配。
2.2.1.1.3 辅助生产车间兼做商品产品生产任务的,应按商品产品编制成本预算,作为工厂商品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2.2.1.1.4 各生产车间直接使用的,不经过动力车间转换的能源(燃料、动力),应由各车间直接列入成本预算。
凡经过动力车间转换的能源(燃料、动力),则应由动力车间编制计划。
2.2.1.2 基本生产车间成本预算的编制。
基本生产车间成本预算的内容主要是按照生产产品的品种及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编制车间成本预算。
首先编制车间直接成本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
然后编制车间产品成本预算。
2.2.1.2.1 车间成本预算的编制
车间直接成本费用,应按成本项目计算,分别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工资、职工福利费等。
计算方法与前述集中编制成本预算(指第2.1.1条款)相同。
对于由辅助生产车间按月转给基本生产车间的费用,在编制预算时基本生产车间可按定额耗用量和厂内计划单价计算编列。
2.2.1.2.2 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
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按本方法第4条款的要求执行。
制造费用的分配与成本费用核算所采用的方法相同。
2.2.1.2.3 基本生产车间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
根据以上计算的车间直接成本预算数和制造费用预算数,确定各种产品的车间单位成本预算数。
根据产品单位成本预算和产量预算,计算各种产品总成本,最后汇总编制车间按成本项目计算的产品成本预算。
2.2.1.2.4 编制车间成本费用预算时,应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用不同的方式。
如果企业是按对象原则设置车间的,各车间直接计算本车间成本,就可编制各车间的成本预算;如果企业是按工艺原则设置车间的,则要看车间之间半成品成本的核算方法,在平行结转方法下,是不计算前一车间转来的半成品成本的,各车间只编制本车间的加工成本预算。
而在逐步结转方法下,则要计算前一车间转来的半成品成本。
2.2.1.2.5 各车间的商品产品预算,除了反映直接从事生产的商品产品外。
还应包括为商品配套需要而生产的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等项产品。
2.2.1.3 各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劳务,承办单位应按成本项目编入车间成本预算,转出的产品、劳务在成本表内表明“转出”数;委托单位在汇总编制本车间成本预算时,在成本表内表明“转入”数(一般是自制半成品、动力费),以免全厂汇总时重复。
2.2.1.4 各车间成本预算的编制按本方法第5条款要求进行。
2.2.2 全厂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
2.2.2.1 厂部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审查和汇总各项综合费用预算,然后按规定的明细项目确定预算数,据以编制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预算。
各项目的具体预算方法按本方法第4条款进行。
与此同时,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还应对各车间上报的制造费用预算进行审定。
2.2.2.2 将制造费用、材料、自制半成品等计划成本费用的差异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能直接确定应计入某产品的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按受益原则分配计入。
2.2.2.3 汇编全厂产品成本费用预算
2.2.2.3.1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预算
根据各车间的产品成本预算,在采用逐步结转法时,将最后一个车间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加上应负担的各种计划差异,即为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采用平行结转法时,则要将各车间相同产品的单位成本汇总算出产品的车间计划单位成本,加上应分配的各种计划差异编制。
2.2.2.3.2 总成本预算和商品产品成本预算
根据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和预算产量编制按成本项目计算的总成本预算和按产品类别计算的商品产品成本预算,可比产品成本部分还须根据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和预算年度单位成本,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计划降低率。
2.2.2.4 编制全厂成本费用预算
根据各车间成本费用预算和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预算等资料扣除厂内周转的重复数编制。
费用预算中的`材料、燃料、动力费可用经验测定法测定,也可以直接根据物资和动力部门提供的全年周转额预算和计划单价计算,填列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和动力数额;根据劳动工资预算,填列工资及福利费数额;根据固定资产折旧预算,填列折旧数额;根据资金借款计划,填列利息支出数额;根据其他有关费用预算,填列其他支出数额。
3 用因素测算法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3.1 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根据企业确定的目标成本费用进行初步试算结果向各车间、部室提出降低产品成本的预算要求,各车间、部室也应向所属班组提出要求。
3.2 车间、部室根据有关部门和班组提出的增产节约措施,制定本车间、部室的增产节约措施项目预算。
3.3 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汇集各车间、部室上报的增产节约措施项目预算,进行分析研究,综合计算增产节约措施的经济效果及其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汇总编制产品成本节约预算。
3.4 根据求得的产品成本预算节约额和上年实际产品成本资料,分别项目调整计算,确定预算年度分成本项目的产品总成本预算;再根据预算产量,确定单位成本预算;同时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计划降低率。
计算结果如达不到目标成本规定的降低指标时,则应进一步挖掘潜力,拟订新的增产节约措施,以满足目标成本费用的要求。
4 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预算的编制
4.1 一般要求
为了加强对费用的管理,贯彻分级管理的目标成本费用责任制,各项费用计划应按归口分级管理的原则,先由归口管理部门编制预算,再由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审核平衡后汇总。
各种费用预算应根据《成本费用管理办法》第3条款规定的费用明细科目的内容和要素,以及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有关规定,结合企业费用变动的规律计算编制。
具体编制计划时,各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再细分项目进行管理。
4.2 各项目的确定
4.2.1 工资:根据预算年度企业能够达到的工资总额和车间厂部定员表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临时抽调在行政管理部门助勤人员、全厂性仓库人员、工会人员的人数、工资标准等分别计算编列。
4.2.2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按规定的工资总额与规定的计提比例计算编列。
4.2.3 差旅费: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助勤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贴,按工作需要出差人数和规定的差旅费标准计算编列。
职工及其家属的调转、搬家费,患职业病的职工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宿费、伙食补贴等根据实际情况估算编列。
4.2.4 办公费:根据有关的开支标准,参照统计资料,分明细项目计算编列。
政工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料、照像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阅费、厂报编印及稿酬费等,根据合理需要和节约原则编列。
4.2.5 折旧费:根据年度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确定编列。
4.2.6 修理费:根据在用固定资产使用状态,参照企业固定资产修理计划和以前年度修理费用支出实际情况资料预计编列。
因调整设备而需要发生的设备调整搬迁费用,按搬迁预算和节约原则编列。
4.2.7 物料消耗:机械、动力、运输设备运行和工艺用油脂,应按企业有关设备保养制度的规定,计算设备的加油、换油周期,给油品种定额、单价,计算编列。
冷却剂、擦拭材料、标记用笔、油漆、清洗用煤油、汽油、洗涤剂、砂条及其他材料,也应列出品种、数量,参照历史资料确定限额。
润滑剂应考虑回收、再生、利用情况,适当扣减降低的费用。
4.2.8 董事会费:根据开支需要或有关预算编列。
4.2.9 咨询费:根据企业批准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咨询计划计算编列。
4.2.10 审计费:根据实际需要并结合上年情况估算编列。
4.2.11 诉讼费: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预计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估算编列。
4.2.12 排污费:按照规定缴纳的排污费用比例编列。
4.2.13 绿化费:按预算年度绿化项目预算编列。
4.2.14 税金:按照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计算编列。
4.2.15 技术开发费:按照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预算编列。
4.2.16 无形资产摊销:按规定摊销比例编列。
4.2.17 业务招待费:按预算年度业务需要本着节俭原则编列。
4.2.18 仓库经费: 按上年历史资料和预算期实际需要编列。
4.2.19 保险费:按预计进行财产物资投保金额及保费比例编列。
4.2.20其他支出:如水电费、运输费、取暖费、警卫消防费、会议费、职工交通费、劳动保护费、租赁费、环保卫生费、坏账损失、存货盘亏(减盘盈)、产品“三包”损失、试验检验费、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利息净支出、金融机构手续费、汇兑净损失、装卸费、包装费、广告费、展览费、委托代销手续费、销售服务费、包干费用等,根据本年实际情况、以前年度历史资料和国家有关规定编列。
报送方案公文格式篇七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_理论和_三个代表_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按照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加强我市农业农村人才工作调研,了解掌握全市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着力营造有利于农业农村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社会环境,为推进科学发展,奋力进位赶超,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调研内容
调研的主要内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伍建设情况。具体是:
1、人才基本情况。各类人才总量,职称、技术等级分类,学历分类,年龄分类,岗位分布,行业分布,高层次人才等情况。
2、人才政策和待遇落实情况。人才发展规划、政策制定、执行情况,人才待遇落实情况,人才对工作、生活、创新创业创优环境的满意度等情况。
3、紧缺或急需人才情况。紧缺或急需人才的需求岗位以及岗位要求、专业要求、学历要求、特长要求等情况。
4、人才流动情况。近三年人才流入和流出情况,流动人才的学历、专业、行业、流动原因等情况。
5、人才培养情况。近三年现有人才的培训情况,包括培训机制、培训方向、培训效果等情况。
6、人才引进情况。近三年人才引进情况,包括引进人才的数量、层次、专业等以及引才政策、引才力度、引才方式等情况。
7、人才使用情况。现有人才作用发挥情况,人才激励、保障措施落实等情况。
8、存在问题及原因。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留住以及管理和服务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人才积极性的主要问题、引起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引进人才的主要障碍等,查找人才工作在观念、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9、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就人才工作政策、办法、措施等,提出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三、调研分工
此次调研分2类,组成2个调研组,分别开展调研。
1、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农业局、市局办公室,配合单位:局机关各部门、局属各单位)
2、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农业局、市农业局科技教育科,配合单位:局机关各部门、局属各单位)。
四、调研方法和时间进度
调研主要采取发放统计表和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准确把握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现状,形成基础数据;在充分掌握本类别人才数据和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形成综合调研报告。
整个调研活动安排1个多月时间,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准备阶段(10月20日前完成)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明确工作任务,并制定具体的调研工作方案。
2、组织调研阶段(11月15日前完成)。各单位通过发放统计表和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组织开展全面、广泛、深入的调研。
3、研究分析阶段(11月30日前完成)。对人才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对调研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
4、形成成果阶段(12月10日前完成)。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分析论证,修改完善,形成书面综合调研报告,并与人才花名册和基本情况统计表(含电子版)同时分别上报市农业局办公室和科教科。
五、组织领导
六、几点要求
1、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本次调研活动是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建设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事关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意义重大。各单位各部门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抓好落实,扎实开展好调研活动。
2、要把握原则,实事求是。调研活动要坚持尊重事实、准确判断、客观评价的原则,尽可能用数字、比例和典型事例说明问题。统计数据要全面、真实、准确,综合调研报告数据要翔实,事例要完整,分析要透切,提出的对策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要认真细致,务求实效。各责任单位要精心谋划好调研活动各个阶段的工作,调研人员要树立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掌握好第一手资料。要善于捕捉各种信息,坚持对热点难点问题探本寻源,拓宽调研工作思路,提高调研工作质量,确保调研活动取得实效。
报送方案公文格式篇八
国土规划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制定的全国性或区域性国土开发整治规划,是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国土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对资源综合开发、建设总体布局、环境综合整治具有重要指导性,是具有战略性、综合性的地域空间规划。为做好我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立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国土规划的指导作用,统筹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切实解决广东国土开发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二)规划目的:
1.合理配置国土资源, 按照建设和谐广东的战略要求,在广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提出全省国土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和布局,实现广东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2.制定优化整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的方案,通过国土开发利用等重大项目安排,为加快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开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科学规划高效、节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战略途径,统筹协调全省各部门、各地区在未来15-20xx年对国土资源的需求,提出国土资源在部门间、地区间的优化配置方案。
4.研究制定国土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为广东省编制阶段性工作计划提供依据。建立国土规划实施的监督、保障机制,切实发挥国土规划在广东省经济社会各项发展规划中的基础性和宏观调控作用。
二、编制原则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开发与保护并重;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力求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三、规划内容
(一)规划范围:以广东省行政管辖区域为基本规划范围,包括陆域和海域。
(二)规划期限:本规划的规划期限确定为20xx-20xx年,规划基期年为20xx年。
(三)主要内容:
1.揭示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开展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摸清全省国土资源实际情况,重点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容量,提出资源开发战略,确定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目标和措施。
2.提出国土开发空间战略。对全省国土空间结构、功能组织、分区管理和建设引导等内容开展研究,提出空间开发战略。明确规划期全省国土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划分全省国土开发功能区划,对经济建设布局提出指导性意见,以及空间开发的战略目标、实施方案和对策建议。
3.设计国土安全保障体系方案。分析研究全省当前和规划期面临的包括生态安全、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国土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评价全省国土安全的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建立国土安全保障体系的方案。
4.提出推进区域国土开发合作的意见。从泛珠三角以及更大区域范围,审视全省国土开发的作用和影响,分析相关区域国土开发的优劣势,提出优势互补和区域联合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5.国土规划实施的政策与制度保障。研究提出落实全省国土规划政策与制度建设的建议,如规划制度、配套法规、资金保障、重点地区和项目支持政策等。
(四)专题研究:围绕国土规划的总目标,为满足省国土规划编制的要求,设立13个研究专题,分别为:广东省国土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资源需求预测研究,广东省空间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广东省国土资源承载力与生态环境容量研究,广东省土地供求预测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广东省能源和矿产资源保障战略研究,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研究,广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广东省自然灾害防治及对策研究,广东省国土开发决策支持与评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广东省国土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研究,广东省国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泛珠三角国土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各专题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
总体规划编制及其专题研究,要与《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及其专项规划》,以及正在编制的《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其中与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现有专题研究类似的专题,要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做到资源共享和口径一致,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与重复建设。
四、技术路线
(一)理论基础:编制国土规划的理论基础涉及地理学、资源学、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大体分为国土开发的战略和开发模式的理论、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的理论、国土资源空间整合的理论、环境重整理论和国土开发的保障系统的理论等(见附件2)。
(二)技术路线:国土规划的编制通常包括以下9个程序:前期研究、编制工作大纲、现状调研、专题研究、编制规划纲要、规划方案、规划成果、规划报批、规划实施。在规划方案形成的过程中,需经过专家论证、征求部门意见和公众意见以及开展国际交流等环节(见附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