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委工作报告(通用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贺州市委工作报告篇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种困难和考验,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用战略的思维谋划发展,用创新的举措推动工作,用改革的方法破解难题,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任期目标,全市呈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良好局面。
——五年来,我们加快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生产总值从20xx年的184.9亿元提高到425.4亿元,年均增长14.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3.7亿元增加到53.7亿元,年均增长3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从59.3亿元增加到201.6亿元,年均增长2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52亿元增加到116.2亿元,年均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344元提高到19170元,年均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536元提高到5873元,年均增长18.3%。
——五年来,我们强基固本,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顺利实施,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4.3亿元,年均增长27.8%。建成磨思高速公路和思澜、思江等8条二级公路,新增高等级公路835公里,乡镇道路通畅率达97%。糯扎渡、戈兰滩、居甫渡等一批大中型电站投产,发电机组装机容量767万千瓦;糯扎渡800千伏直流送出工程投入使用。重点水源工程加快建设,完成澜沧小坝子等一批水利工程建设,累计新增库容5541万立方米,解决了80.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19个城镇“两污”项目,国家普洱茶监督检验中心、市人防指挥中心和思茅区中心医院投入使用。
——五年来,我们调整结构,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三次产业结构由20xx年的31.1︰30.7︰38.2调整为30.7︰38.2︰31.1。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壮大,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产量达114万吨;茶叶、咖啡、烟草、石斛、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总产值从87.8亿元提高到220.5亿元。普洱被授予“世界茶源”、“中国咖啡之都”等称号。绿色工业快速发展,10县(区)均建立了工业园区,天士力、科茂林化、云南海王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全市工业总产值从92.3亿元提高到284亿元。商贸物流繁荣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推进。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边三县茶祖项目列入全省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成柏联、梅子湖酒店等一批旅游设施,旅游总收入从11.4亿元提高到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从70.7亿元提高到132.5亿元。
——五年来,我们突出特色,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全力推动特色城镇建设,36个乡实现撤乡设镇,23.6万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城镇化率达35.9%。全面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完成1.3万个村庄规划。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进入迎检阶段,荣获 “国家园林城市”、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称号。中心城区新建28条市政道路,建成了文化中心、普洱学院等一批精品工程,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快速推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区。西盟特色县城风貌改造成效明显,镇沅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积极推进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澜沧惠民、镇沅哀牢等特色小镇魅力显现,西盟博航、澜沧老达保等美丽乡村焕发生机。
——五年来,我们汇聚活力,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和农垦属地、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不断深化财税、教育、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集体林权配套改革。组建了市金融办,开展了云南金融支持普洱行活动,成立了富滇银行普洱分行、普洱民生村镇银行和27家小额贷款公司。引进星巴克、康恩贝、金洲等知名企业,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983.5亿元。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8%。中国普洱茶节等节庆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与北京市西城区、吉林省吉林市、老挝丰沙里省、泰国彭世洛市、法国利布尔讷市缔结为友好城市。桥头堡建设纵深推进,孟连(勐阿)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全面启动,勐康口岸获批为国家一类口岸,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xx年的0.8亿美元增加到5.3亿美元,增长5.8倍。
——五年来,我们严格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以建设“森林普洱”为总抓手,大力开展生态市建设,营造林400万亩,新增公益林2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7%,蓄积量增加3800万立方米,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居全省第一。首家中国碳汇经济促进中心落户普洱。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景东县获“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称号。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实施了36个生态移民项目。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中小河流域治理。引进先进技术,实施节能示范项目,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2.1%。
——五年来,我们关注民生,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不断提高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20xx年达73.4%。组建普洱学院和市职教中心。“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新建校舍104万平方米,“两免一补”政策有效落实,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普洱茶功效研究、铁皮石斛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取得重要成果,与中国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市医院、市中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新农合参合率达97.7%。低保、养老等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3亿元,扶持创业7万人,累计新增就业4.8万人。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4.9万套,发放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租赁补贴3582万元,解决了17.3万人住房困难问题。实施了13.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成功承办云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率先在全省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和第一批“户户通”任务。健全了五级治安防控网络,平安普洱建设扎实推进。禁毒防艾工作成效明显,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启动滇西边境片区普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积极扶持移民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累计减少45.3万贫困人口,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
——五年来,我们履职尽责,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建议699件、提案705件。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坚持合法性审核把关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政府科学决策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642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全市政府系统实现电子化办公。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支出下降。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四群”教育等活动,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军政军民、国家安全、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档案、地方志、供销合作、公积金管理、海事、水文、救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刚刚过去的20xx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4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12.2%和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城镇登记失业率4.09%,人口自然增长率6.1‰,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绿色发展喜讯频传。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获批。中国企业家俱乐部20xx绿公司年会延伸至普洱,中坤、东软、汇源、江西金塬等大企业与普洱签订了合作协议。国家发改委批准普洱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水利部确定普洱为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
(二)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糯扎渡电站7台机组发电,云景林纸、佳浩茧丝绸、天恒水泥等企业改扩建项目建成投产,带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5亿元,增长27.5%,增幅居全省第一。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8%。
(三)开放合作成果丰硕。招商引资到位市外资金350亿元。承办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合作特别会议。成功筹办“两会一节”,成交额达6.8亿元,创历史新高。勐康口岸通关运行。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94.6%,增幅居全省第三位。
(四)金融创新成效显著。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01亿元、贷款余额398.5亿元,分别增长21.9%和22.1%,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普洱被列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绿色金融服务中心获批,启动了“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组建了绿色融资担保公司、交通投资集团公司和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五)美丽乡村展现新姿。着力打造了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孟连娜允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城漫滩村荣获全国 “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称号,宁洱那柯里等28个村寨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六)文化旅游蓬勃发展。景迈山古茶园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出了《茶颂》、《狂欢佤部落》等一批文化精品力作。普洱荣获“中国十大最具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称号,景迈芒景景区被列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全市旅游总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三。
(七)惠民实事全面完成。实施20xx年3.6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改造农村危房3.2万户;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34人;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提高15%;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365例;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3万人;解决1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1780公里惠农公路;增设金融惠农支付服务点940个;建成3个社会福利中心、4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农村敬老院;各县(区)均增设2个以上平价蔬菜销售点。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历届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驻普军、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普洱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突出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产业发展不充分,投融资渠道单一;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水平不高,公共服务相对滞后;扶贫攻坚任务艰巨,人民生活有待改善;政府自身建设与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压力下奋起,在开拓中前行,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加快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打下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积累了许多战胜困难的宝贵经验,具备了再上新台阶的有利条件,形成了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只要我们大力弘扬包容开放、团结拼搏的精神,切实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超前的眼光谋划发展,以更大的气魄迎接挑战,以扎实的作风推进工作,就一定能够谱写伟大中国梦的普洱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护是第一政绩、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以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总平台,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总抓手,全力打好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三大战役”,扎实推进产业兴市、产业富市、产业强市进程,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胆先行先试,奋力率先突破,努力把普洱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兵,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锋,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繁荣发展的典范。
今后五年,我们将围绕把普洱打造成国际一流的休闲度假养生胜地、世界级精品小城市和国家级特色生物产业集聚区三大目标,全力以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到20xx年,全市经济总量翻一番,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
——绿色经济在全国的试验示范作用初步显现。认真落实《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发展规划》,紧扣试验示范重点,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着力实施试验示范工程,基本完成存量经济绿色化改造、增量经济绿色化构建,初步探索出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确保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试验见成效,示范出成果,把普洱打造成生态环保的新高地,绿色经济的示范区,休闲度假的养生堂,使普洱在全国的关注度更高、影响力更强。
——特色产业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以建设国家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和休闲度假四大基地为重点,突出以普洱茶、咖啡、生物制造、高原特色食品为主的生物产业和休闲度假养生产业两大主攻方向,扶持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打造知名品牌,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承载力大幅提升。加快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玉临高速公路普洱段建设,全力推进景东—镇沅—景谷—宁洱、思茅—澜沧江桥高速公路建设,建成澜沧机场并投入运营,启动思茅机场迁建,加快玉磨铁路、航运码头、农村公路建设,形成系统完善的大立体交通网络。争取开工建设黄草坝大型水库,加快重点水源和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有效破解工程性缺水瓶颈,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改革开放能量竞相迸发。认真落实好中央、省的各项改革部署,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鼓励各县充分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条例,创新工作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加强口岸建设,全面打通面向周边国家的贸易大通道,加快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围绕现代生物、休闲度假养生、绿色制造和节能环保等产业招商引资,集中力量引进在产业链构建中起关键作用的旗舰型企业和重大项目。
——幸福宜居美丽家园更具魅力。遵循区域协调、统筹城乡的思路,突出规划引领,注重以人为本,加强城镇、土地、生态和产业等规划的有机衔接。坚持“建精品不建废品、建文物不建废物”的理念,彰显舒适宜居的个性特色,推进思宁一体化发展,加快中心城区、县城、特色镇建设,积极创建 “节水型城市” 、“环保模范城市” 和“生态城市”,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注重保留村庄历史风貌和乡土特色,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工程,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让人们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把普洱打造成为中国21世纪的“乡愁”目的地,让世人到普洱回归乡土、寻找乡情、寄托乡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效应充分彰显。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活动,认真实施污染防治和城乡环境治理项目。保护生物多样性,精心呵护每一种自然生灵,全力构建绿色的圣境、植物的王国、动物的天堂,让人们尽情畅饮甘甜的清泉,呼吸清新的空气,沐浴和煦的阳光,让普洱成为世人向往的生态乐园。
——人民群众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核心,认真落实各项惠民增收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以完善教育文化、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社会保险、养老服务体系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加强依法治市,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普洱建设,巩固发展平等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20xx年工作重点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抓好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1‰以内。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部分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客观使然,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家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之普洱正处于发展转型期,目标确定要兼顾现实与可能;另一方面是我们主动顺应绿色发展潮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保持合理增长,让我们的发展更有质量和效益,让青山碧水蓝天成为普洱永恒的颜色,让普洱人民永享最好的生态福利。
(一)着力抓好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确保绿色发展打开新局面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已批准《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发展规划》,我们要顺势而谋,乘势而上,争取省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支持意见。同时,认真编制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狠抓落实。启动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发挥碳汇经济促进中心作用,发展林业碳汇;组织实施一批绿色试验示范工程,创新促进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绿色经济评价指标和考评办法;认真落实《普洱市发展总部经济的实施意见》,积极引进绿色企业总部,做实做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良好氛围。
(二)着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确保“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把“三农”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加大农业投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加快良种良法推广,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30.4万亩,建设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田,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千方百计抓好“菜篮子”工程,走生态有机发展之路,扩大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基地规模,切实提高自给能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建设一批高原特色农业基地,继续推进生态咖啡园、有机茶园和生态烟叶基地建设,建成12万亩木本油料、10万亩甜龙竹基地;积极推进农产品绿色生产和地理标志认证,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打响普洱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加快发展庄园经济,以特色庄园带动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建成10个以上高规格、高标准、高效益的特色精品庄园。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培植壮大林下种植、林间立体养殖和林下产品采集加工,让林下经济成为广大山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可追溯机制,加强疫病防控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三)着力延伸产业链条,确保转变发展方式获得新突破
打好“三大战役”,扎实推进“产业建设年”活动,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壮大产业经济实力。全力推进绿色工业发展,切实加大投入,着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打造具有普洱标识的名优品牌,延伸绿色加工产业链,加快推进云景林纸3万吨生活用纸、景东力奥年产4万吨核桃肽、高山生物铁皮石斛组培与加工等在建项目,开工建设年加工原烟60万担打叶复烤厂、汇源集团茶叶及果汁加工等项目。强化园区服务,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导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向园区聚集。促进旅游融合发展,着手编制休闲度假养生产业发展规划,开通边境旅游线路,加快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中国普洱休闲养生部落、茶马古城、茶马古道遗址公园、澜沧哈列贾乡村音乐小镇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深度融合,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强化旅游品牌塑造,着力打造高a级景区,增强普洱旅游核心竞争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完成健康服务业规划编制,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规划建设云南省普洱茶和咖啡仓储交易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壮大民营经济实力,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本土企业与外来企业一视同仁,内培外引,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聚集发展,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200亿元。
(四)着力抓好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新增长
牢固树立抓项目、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强化项目储备,严格落实项目推进责任制,着力破解项目落地难题,千方百计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交通方面,完成磨思公路思茅城区段改造工程,全面推进景东至文东段高速公路和澜阿二级公路建设,开工建设澜沧机场,实施黄庄—界址坡、景谷—镇沅国道改造,争取开工建设玉磨铁路,做好玉临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完善水电站库区码头基础设施,建设1400公里惠农公路。水利方面,加快大中河水库思茅坝区引水工程进度,推进江城么等、澜沧南丙河等水库建设,抓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新开工墨江中叶、宁洱温泉河等4件重点水源工程,完成 “五小水利”工程1.2万件,解决1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启动黄草坝大型水库前期工作。电力方面,确保糯扎渡电站全面投产,推动忠爱桥、长田等水电站建设,启动220千伏文华、110千伏芹菜塘等一批输变电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输配电网络。社会事业方面,全面建成市政务服务中心,加快市人民医院、热作学院、市民药所和市殡仪馆等项目建设,争取启动市粮食储备库、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暨民语译制中心建设,新建一个市级经营性公墓,推进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
(五)着力推进城镇建设,确保城乡一体化呈现新气象
坚持走特色山地城镇发展道路,深化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稳步推进城镇上山。增强规划执行力,严肃查处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努力提高城乡建设品位和科学发展水平。积极推进思茅区、西盟县的7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争取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检查,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完善中心城区滨河路、振兴北路等城市路网,争取启动普洱大道西段建设,全面推进中心城区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建成洗马湖、城北两个湿地公园。以景谷和澜沧两个次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科学确定县城的功能定位、规模形态、开发边界,优化县城布局,加快县城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功能、提升形象。加快碧溪古镇、磨黑古镇等特色小镇打造工程,推进九甲、上允、文井等9个镇的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力度,以澜沧景迈和镇沅白沙田等村庄建设为样板,推动西盟马散、镇沅大仓等一批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强化权益保障,提高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成10万农业人口转户进城工作。
(六)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确保聚力发展迈出新步伐
认真落实中央、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确保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抓好营改增扩大试点工作,强化财源建设。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 “三权三证”抵押担保,进一步规范土地经营流转,完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创新融资方式,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建立规范的招商引资项目准入和退出机制,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加强与昆明市国际大通道建设战略合作,力争建成普洱茶科技文化中心。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快推进孟连(勐阿)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大争取进出口配额力度,进一步落实好保税、金融、边民互市、通关便利化等政策;完善勐康口岸设施,加快芒信通道建设,积极争取龙富通道列入国家口岸发展规划,加强口岸管理,拓展服务功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继续实施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省区和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提高对外经贸服务水平,支持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
(七)着力加强环境保护,确保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探索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绿色发展模式。严格国土资源管理,科学合理确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快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培育绿色文化,鼓励公众绿色出行,低碳消费。实施好生物多样性、退耕还林、营造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加快生态市、县(区)、乡(镇)创建工作,推动水生态文明试点。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工作。抓好糯扎渡库区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水、空气、土壤等污染监测防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水保方案、取排水许可制度,完善环境损害赔偿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重点加强城镇周边、景区景点、交通沿线的环境卫生整治,提高“两污”无害化处理率。强化节能减排,支持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环保水平,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八)着力繁荣公共服务事业,确保社会发展再获新成绩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布局,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不断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好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加快普洱茶、石斛、甜龙竹等产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突出培养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用好现有各类人才。办好云南省第八次世界同乡大会、第二届国际乡村音乐节等活动,全力推进景迈山古茶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着力打造大型民族歌舞《梦回普洱》等文化艺术精品,全力配合大型人文纪录片《天赐普洱》拍摄工作。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水平,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巩固提升新农合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抓好边境疾病联防联控。适时启动“单独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实施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普洱行动,办好市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推动云南普洱亚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启动农村广播“村村响”和本地广播电视节目“户户通”试点工程,加强电影公益文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农村舆论文化主阵地。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
统筹做好就业帮扶和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加快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全市实现新增就业108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200人。扩大社保覆盖面,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完善社会救助、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20xx年省政府下达我市的 770套公租房、1008户棚户区改造按时开工,完成12920套保障房建设任务。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深入实施滇西边境片区普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普洱市农村扶贫开发新十年行动计划,确保脱贫人口不少于10万人。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大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散居民族和深度贫困群体发展。加快各县(区)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建设,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稳控物价涨幅。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管制度,切实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深入推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打造好“孟连经验”升级版。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快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提高防恐反恐能力,深入推进禁毒防艾工作,巩固提升平安普洱创建成果。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安全、人民防空、人民武装、边防、消防等职能作用,做好外事、侨务、档案、气象、地方志等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确保政府自身建设实现新提升
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落实各项决定决议。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支持市政协多渠道参政议政,增强民主协商的实效性。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着力提高解决率。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全面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依法完善行政程序,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行为,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政风建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和“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进一步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坚决改进文风会风,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一批审批事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实施办法和市委具体规定,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政务督查和绩效管理,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开展跟踪督查,严格行政问责。加大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好“一岗双责”,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不断规范权力运行;加大专项治理力度,从源头上防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滥用职权、权钱交易、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切实把廉政建设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普洱的生态得天独厚,普洱的人民勤劳智慧,普洱的未来无限精彩。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以改革创新的锐气、跨越赶超的志气、敢于拼搏的勇气,牢记使命、倍道兼行,不负众望、不负重托,为创造普洱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贺州市委工作报告篇二
党代会讨论市委工作下面由本站小编为你提供党代会讨论市委工作报告的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9月27日至28日,出席市十二次党代会的代表们认真讨论审议张战伟同志代表十一届市委所作的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主题鲜明、内容全面、指导思想明确、发展思路明晰、措施得当有力,切合济源发展实际。代表们纷纷结合各自实际,畅谈今后发展思路。
玉川产业集聚区的代表们认为,报告提出“坚持工业强市、旅游富民”的思路和举措,为我们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代表们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要进一步突出产业集聚区的平台载体作用,实施千亿级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和循环可持续发展;要深化改革,完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实施兼并重组,实现工业创新发展;要更加重视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注重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储备,为工业发展输送创新型人才队伍。
沁园、北海代表团的代表们认为,报告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是一个提振精神、鼓舞人心的报告。特别是报告中提到的“容错清单、免责清单”,极大地鼓舞了干部士气,激励广大干部积极作为,敢于担当。代表们建议,要加大对高中教育的扶持力度,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的现状,适当提高公办幼儿园的编制数量,优化教师结构。要将企业家培养和技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发扬工匠精神,助力工业企业做大做强。
玉泉代表团的代表们认为,报告提出“把握大逻辑,贯彻新理念,努力把济源建成又富又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符合济源实际。玉泉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因地制宜,通过政府引导,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人居环境,建立健全卫生机制,提高居民自身素质,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代表们表示,要坚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继续保持干事创业激情,营造更加强劲的发展氛围,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王屋代表团的代表们认为,党代会报告起点高、定位准、措施实,鼓舞人心。代表们说,要持续做大做强王屋山景区,突出开发与保护并重、景致与文化互动,协调理顺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景区开发的关系;要进一步完善王屋山景区的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打造以愚公移山和道教文化为内涵,以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民俗风情、农旅结合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品牌,带动“三产”服务业发展,实现群众增收;要持续加强山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山区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邵原代表团的代表们说,党代会报告提出“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代表们建议,要规划建设从沿南太行线九里沟至邵原镇神沟村黄孤线段的道路,实现与山西省析城山景区贯通。这将有利于形成贯通豫晋的南太行旅游大格局,进而推动全市旅游发展实现大提升。要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山区水资源保障力度,彻底解决山区群众吃水难、用水难的实际困难。
坡头代表团的代表们建议,要将小浪底北岸新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作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出台配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理顺机构编制、干部体制问题。在全域旅游发展中,要突出龙头、精品线路建设。积极争取呼南高铁路线改线,加快济源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提升济源的辐射带动能力。
12月20日,参加市六次党代会的市直机关党工委代表团的代表们怀着对松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踊跃发言,畅抒己见,对报告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讨论。
代表武胜国说,党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根本性组织制度,既总结过去,又正视现在,更着眼未来,大会将对未来工作把脉定向、明确指导思想、制定发展方略,确立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作为参会党代表,肩负着组织的信任和全市人民的重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履职尽责,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认真完成好党代会各项任务,确保大会圆满成功。
该报告讲政治,自觉清醒坚定。通篇紧扣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思路清,切合松原实际。提出的对未来五年工作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准确抓住了松原振兴崛起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和制约松原发展的主要矛盾。重发展,远谋善为近施。对未来五年工作的安排部署,既有战略层面的考量,又有操作层面的抓手,充分体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责任和担当、求真务实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有定力、懂规矩、听招呼、守底线,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坚决服从市委领导、维护市委权威。要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明确振兴崛起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认清松原经济较为艰难的症结,树立坚定的决心和信心,肩负起自身的历史使命。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按照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四铁”“四讲四有”干部,努力营造干事创业好环境,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要坚持正确的人生观,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脑中有弦,眼中有活,心中有民、有责、有戒,分清公与私、是与非、义与利,牢记使命,心怀敬畏,力争在生态振兴、转型崛起的伟大实践中展现精彩人生。
代表曹广成说,报告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市委团结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建设松原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以宽广的视野全面审视松原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松原发展的新要求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新期待,对全面推进改革发展、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等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报告突出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凝聚人心。高度概括了我市过去五年最为突出、最有影响的六个方面重点工作,简明实在,实事求是,并对五年来工作实践感受最深、针对性最强、最具指导意义的四条经验进行全面总结,统一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凝聚了共识。二是鼓舞人心。报告定位准确,确立了今后五年的总体工作目标,抓住“一个统领”,建设“两个城市”,打好“三大战役”,实现生态振兴、转型崛起,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既符合中央和省委对松原发展的工作要求,又充分体现出松原发展时代特征。三是提振信心。报告提出未来五年的工作具体、重点突出,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措施顺应时代潮流,反映党员共同意志,体现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愿望,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迅速把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松原更大突破的实践中来。特别是要重点抓好全面落实“两个责任”,推动形成管党治党强大合力;强化监督执纪,真正用纪律管住大多数;坚持执纪为民,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深化标本兼治,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四项工作,不断开创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代表李岩说,报告开篇提出“生态振兴、转型崛起,为全面建成‘两个城市’、让全市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而奋斗”的主题,不仅是报告的题目,更是对松原未来五年发展的谋划。报告以“一个统领”“两个城市”“三大战役”为脉络,为如何全面建成绿色产业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指明了方向。求真务实。报告对过去五年全市工作从七个方面全面客观地进行了回顾,数字翔实。每项成绩都具体扎实,都是市委和全市人民一道勠力同心,克服诸多困难所取得的。松原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受国际原油量价下滑的严重冲击,“一油独大”的局面逐渐改变,生态振兴、转型崛起主基调就是针对全市的发展现状而提出的战略部署。
思路清晰。报告对未来五年松原的发展谋划科学客观,既体现了与中央相关政策和省委部署的一致性,又与松原发展实际相契合,“一个统领”“两个城市”“三大战役”构想进一步完善和丰满。松原要着力加强绿色产业城市建设,加大绿色农业产业基地的扶持力度,延伸绿色产业发展链条,在逐步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的同时,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环境保护。松原是非常宜居的城市,保护好蓝天绿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障有力。全面加强新时期党建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松原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和民生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实现报告规划的美好蓝图,必须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反腐倡廉,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鼓舞士气。相信在市委的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一定能建设好我们的幸福家园。
代表徐淑红说,报告统揽全局,高屋建瓴,谋划松原未来发展的新思路,顺应了干部群众的新期待,吹响了松原转型崛起的新号角,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好报告。同时,该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与科学合理的谋划,使我们看到了松原在困难和压力下努力前行,成绩取得来之不易;看到了松原未来发展充满生机和希望,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看到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新要求的原则体系和重点任务的布局安排,让人明确方向,干劲倍增。
全市组织部门将以落实党代会精神为统领,深入谋划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组织工作,在服务大局上做文章、在提高科学化水平上花力气、在增强组织工作满意度上下功夫。同时,在进一步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实际,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着力抓好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基础、人才队伍建设这个重点和部门自身建设这个主题。主动融入全市“生态振兴、转型崛起”大局,紧扣“干部、组织、人才、自身建设”四个轮子做好“抓规范、抓精细、抓特色、抓提升”四篇文章,强化“思想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四个创新,为顺利实现市委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代表尹大庆说,过去五年松原克服众多困难,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增长,全力破解“一油独大”的突出矛盾,多元产业基础逐步夯实,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发展活力有效释放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性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政治生态清正廉明,可以说,这五年松原发展有目共睹广大市民得到真正的实惠。今后我们要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中心工作目标,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时机,创新发展,早日将宏伟蓝图变成松原美好现实。
代表陈晓东认为,报告通篇文风朴实反映松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实事求是,剖析问题不回避、不遮掩,提出奋斗目标科学具体操作性强。报告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优势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经济合部门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今后要在报告精神的指引下继续围绕主导产业研究谋划招商引资工作,加强产业链招商和新兴产业招商,更加注重项目谋划的成熟度、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项目建设的实效性,推动产业集聚、振兴发展,在转型升级中增强发展实力。
车承林、韩少武等代表在会上发言。
12月20日,参加市六次党代会的宁江代表团的代表们围绕李相国所作的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李岩参加了讨论。
代表高明芬说,报告思路清晰、内容丰富、举措有力、指导性强,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的作风,用数字和事实说话,讲成绩恰如其分,谈问题实实在在,说任务切实可行。宁江区将按照市六次党代会的总体安排部署,强化措施,深化改革,开拓进取,重点抓好结构调整、绿色农业、改革开放、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助力全市生态振兴、转型崛起。
代表田宇说,报告以生态振兴、转型崛起为指针,充分肯定了五年来的工作成就,提出了全市未来五年发展战略。今后,宁江区组织工作要着力抓好思想政治建设。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教育党员干部坚守信仰、信念,强化看齐意识,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坚持德才兼备品德优先原则,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着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找准党建工作切入点,丰富基层党建工作内涵,强化服务职能。
12月20日,市六次党代会开幕式结束后,参加会议的市直系统党委代表团的代表们,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政治热情,讨论了李相国所作的工作报告,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畅谈了体会。许晓明参加了讨论。代表们认为,报告通篇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彰显着执政为民的浓浓情怀。报告回顾成绩振奋人心,分析问题客观全面,总结经验弥足珍贵,规划未来催人奋进,是一个集中全市智慧、体现党心民心、顺应时代发展的好报告。
代表苑志新说,听了李相国所作的报告感到振奋人心,深受鼓舞,报告实际上是吹响了松原经济发展的号角。报告提出未来五年突出“健康松原”建设,非常符合国家卫生事业发展战略方向。市卫计委将借本次党代会的东风,强化措施,全面推进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行分级诊疗、家庭医生制度,完成市中心医院异地新建、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让全市人民受益。
代表勾长明说,报告对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提出五年内建成省级示范校的目标,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将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以奋发有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克服发展瓶颈,推动全市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新突破。
代表李向彬说,报告真实地反应了过去五年我市发展历程的不平凡,特别是市委、市政府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在财力不宽裕的情况下,竭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体现了为民的宗旨和爱民的情怀,对未来五年全市发展提出生态振兴、转型崛起的战略打法非常符合松原实际。市财政部门将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科学谋划财政各项工作,创新实干、担当作为,确保完成党代会明确的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两个城市”贡献力量。
成就鼓舞人心,梦想催人奋进。10月15日下午,参加市第五次党代会的代表们分成10个代表团,就罗永纲同志代表中共通辽市第四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
代表们认为,市委工作报告客观全面地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发展经验,高屋建瓴地描绘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目标定位明确,举措务实可行。通篇贯彻了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以及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要求,抓住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既符合通辽发展实际,又顺应人民群众意愿,是一个凝心聚力、振奋人心、引领发展的好报告。
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要建设自治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设独具优势特色的产业基地,建设自治区向东、向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各民族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代表们认为,今后五年,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五年,是充满机遇的五年,也是充满挑战的五年。发展目标非常切合通辽实际,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为全市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全市上下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绿色化,创新引领、开放转型、务实担当,加快建设“六大产业基地”,着力打造自治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向东向南开放的桥头堡,努力建设各民族和谐幸福美好家园,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通辽的新胜利。
代表们纷纷表示,要紧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工作报告,全面准确把握报告精神实质,抓好贯彻落实,在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通辽的新胜利中发挥更大作用。
贺州市委工作报告篇三
市委书记杨爱国在市委第七届第十一次全会上指出,2021年组织实施各项工作,为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尚志建设的新征程开启了良好的局面和良好的步伐,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1)专注于经济建设中心,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完善供给体系、提高供给质量为主要方向,围绕做好三大文章,把握两头两尾,打好经济基础,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率。
第一,谨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始终收紧疫情防控的弦,坚持平战结合,做好疫情防控的正常工作,不放松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确保疫情不会有大规模输入和反弹。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加快建设新的产业体系。以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个资源,认真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更大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多点支撑、多产业并举、多元化发展的4以3产业体系,产业振兴带动全面振兴。
第三,积极培育经济发展动力。加强抓项目是抓发展的共识,紧跟43产业体系,按照规划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按照地图、精准对接,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拉动作用强、财税贡献大、就业多的优质项目,增加经济增长的动力。
第四,着力完善创新发展体系。扭转供给侧结构改革,注重需求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努力巩固、增强、升级、畅通,开辟堵点,弥补不足,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二)协调城乡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平衡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按照一城崛起,多点保卫,全面繁荣的总体思路,加强农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加快形成城乡互联互通、优势互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全球规划、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尊重城乡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编制《尚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构建城乡平衡的空间结构和产业互补链,因地制宜、布局紧凑、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第二,建设功能完善的主城区。加强尚志镇中心城区主战场和主阵地建设,加快东浦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升级,优化主居住区、工业园区、商业区和教育医疗区的空间布局,努力打造宜居、经营的现代主城区。
第三,建设特色宜居宜业城镇。坚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突出重点、加强支撑的原则,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完善公共服务、强大产业支撑、优良生态环境的新型特色产业城镇和著名文化旅游城镇。
第四,全面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严格执行四不摘要要求,加强产业、就业、消费等后续扶贫措施,实时监控、及时帮助、防止扶贫,巩固扶贫成果与农村振兴的有效联系。
(3)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强宏观思维和顶层设计,重点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深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为促进尚志经济社会乘风破浪、稳步前进赋予强大动能。
第一,延伸招商引资触角。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深化实践招商分局模式,重点面向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广泛采用现场招商、园区招商等多种方式,实行网格化、地毯式跟踪对接,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准确性和命中率。
第二,营造开放包容的环境。继续深化商业体制改革,全面实施证照分离,着力推进照后减证,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坚持承诺即开工的审批模式,不断实施店小二服务体系和管家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智能政务1/6项目实施,不断推进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改革,逐步扩大政府服务大厅无差别受理事项覆盖面,加快打造网上随时办、全球就近办、简单快捷办的一网通办尚志版。
第三,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经济开发区升级步伐,编制完善园区详细规划和产业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园区土地,促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有序。积极争取资金,推动开发区新区扩区、市政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尽快落地。
(4)努力促进成果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它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做好民生实事,弥补民生不足,让人们感到更充实、更安全、更可持续。
第一,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落实德育人的根本任务,促进教育的优质发展,全心全意做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推进学前普惠教育发展,全面启动尚义幼儿园等4个公共园区招生。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步伐,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区域联盟发展,促进资源共享。加大高中教育普及力度,突出职业教育专业化、特色化,培养高素质尚志建设者。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兜底线、织密网、强机制的要求,着力构建全民共享、城乡统筹、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城乡低保审批制度,不断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
第三,促进居民就业增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搭建就业双向服务平台,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就业平等化目标。全力发展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生成新的就业岗位。
第四,创新市域社会治理。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责任、群体援助、社会协作、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尚志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期的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学东莱活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坚决防范解决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挑战。
第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认真准备迎接第二轮中央环境保护检查员。继续做好环境安全工作,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扎实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推进散煤替代改造,加强现场粉尘控制,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贺州市委工作报告篇四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建年度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202x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合202x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xxxx万元,保障人口达xxxxx户,xxxxx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xxxx人,支出资金xxx。xx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xx%。x—xx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xxx名、困境儿童xxx名、散居孤儿xxx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x—xx月对全县xxxx名xx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xx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xx。x万元,202x年我局将争取在全县x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构建民事名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设施网络,扩大农牧区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面,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组织服务机制。
2。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
3。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贺州市委工作报告篇五
今年以来,县党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农村振兴工作决策部署,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新旗帜和总体起点,实现五坚持,促进农村五振兴,加快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一)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协调五大振兴。根据《中共县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推进农村振兴五个专门班实施的通知》的要求,我县成立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专门班,每个班由2个班组成—3名县级领导同志为组长,2名—三个部门牵头推进单位。省、市、县农村振兴战略规划(20xx年)各工作专班对比—20xx年)农村振兴五班重点任务清单部署要求明确重点任务,建立工作分类账,制定实施计划,加强工作调度,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实施。目前,五个工作班都召开了调度会议,制定了工作规则,完善了工作机制,确保了农村五振兴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坚持农业基础,促进产业振兴。首先,继续扩大现代农业。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培育一乡一产业专业镇7个,一村一产品专业村196个,初步形成五大特色种植板块;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实体,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2516家,家庭农场3639家,大型种植户406家;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6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37家;95种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注册农业相关商标108个,罗汉参、青山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羊肉汤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甜瓜、桃子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围绕扩大和加强单养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制定并发布了《单养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意见》、《羊肉汤产业三年实施意见》、《羊肉汤产业实施意见》展三年实施方案》,同时与江苏省农科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青山羊产业研究院,把肉羊产业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二是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观光型农业新业态,建设了方乘田园、君信农业、立源菌业、绿禾庄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余处;获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打造省旅游强乡镇3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1个;21个村被认证为中国;淘宝村;,46个村获评市级电子商务专业村,全县农村电商企业达到356家,今年实现电商交易额305亿元,同比增长9。6%。三是全面推进农村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六位一体;土地流转保障措施,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4。84万亩。其中,50亩以上成方连片土地流转面积达23。7万亩,20xx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为20。3万亩;今年在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资格认定、股权量化、股权设置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基础上,探索创新机制,农业农村局、中国人民银行支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银农互动;助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试行)》文件,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
(三)坚持引育并重,推进人才振兴。一是突出人才支撑,壮大乡村人才队伍。组织开展了;技能培训田间课堂;新型职业农民;等;短平快;式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致富本领。截至目前,共开展培训26期、6200人/次,为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农民奔康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加大农业农村人才选派力度,聘任江南大学焦爱权教授为第五批省派科技副县长;目前第四批269名县派第一书记、13名下派村支部书记已对接入驻包帮单位。今年招募的36名;三支一扶;人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已全部派到18个乡镇,每个乡镇2人。二是突出政策引导,全面掀起返乡创业高潮。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加强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政策》,充分利用在外能人多人口红利;大的优势,在去年成功举办;绿叶对根的深情;——我县游子对话家乡暨全县返乡创业签约活动的基础上,今年举办了;君心归处是吾乡;——第二届返乡创业大会,签约返乡创业项目239个,合同总投资额184亿元。截止目前,共设立在外返乡创业服务站24个,签约项目295个、总投资324亿元,返乡创业人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1529家,带动就业8975人。
(四)坚持铸魂塑形,推进文化振兴。一是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四心;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创新开展;农村垃圾分类;乡村夜话;孝善敬老饺子宴;新时代文明实践银行;四个品牌工作,被《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卫视等媒体相继进行典型报道和刊发评论文章,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目前,全县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22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9处,市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18个,力争今年全县90%的村庄创建为县级以上文明村。二是丰富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基本实现了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县502个行政村乡村文体广场、文艺队伍实现全覆盖。建设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点(村史馆)22个,培育乡土民间文化能人、文化活动带头人1000多人,20xx年初全县62个村举办了乡村春晚。
(五)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振兴。一是突出连片打造,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全县22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每个片区含4—6个村庄)进行重点打造,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80余个,其中a级示范村达到50个,a级示范村覆盖率12。8%;紧紧抓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目前全县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55个,合并村庄269个,涉及人口8。2万人,复垦土地约1。8万亩,节余挂钩指标1。4万亩。今年正在实施的增减挂钩项目43个,合并村庄196个,涉及人口8。4万人,可复垦土地2。3万亩,节余挂钩指标1。7万亩。同时对具有文化特色的村因地制宜打造,聘请了北京绿十字规划公司,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以旧修旧,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以不同风格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二是突出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全县22个乡镇(街道)配建保洁队伍,城乡全天候不间断保洁、生活垃圾随产随清,垃圾日产日清,卫生保洁实现城乡全覆盖。镇驻地已建成污水处理站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污水处理站18个。全部完成20xx年全县4500户改厕任务。三是突出统防统治,大力开展污染源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88%,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6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90%。大力推进;绿色革命;,完成植树造林5。1万亩,新增省级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居4个,全市创建森林城市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大力推进水源地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三级河长定期开展巡河行动,水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
(六)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
一是突出激励保障,促进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对全县502个村党支部进行了评星定级,评定出五星级党支部92个,四星级党支部240个,三星级党支部141个,二星级党支部25个,一星级党支部4个,评选二星级;头雁;书记7名、一星级;头雁;书记37名,参照试用期公务员落实经济待遇,7名二星级;头雁;书记月增资915元,37名一星级;头雁;书记月增资300元,激发村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二是多举并措,持续壮大经营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经营性村集体经济,鼓励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兴业,通过发展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利用招商引资政策、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依托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对接市场需求、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目前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万元,60个村突破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