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疫情下的救命恩人心得体会精选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疫情下的救命恩人心得体会篇一
自从新冠病毒在全球爆发以来,各种救援队伍、医务工作者和普通人以马不停蹄的态度全力抗击病毒,他们都是疫情下的救命恩人。无论他们从事医疗、防疫、志愿服务、捐赠物资,还是换房子以保护他人——都在尽他们所能,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陷入困境的人们。
第二段:救援队伍的贡献
救援队伍就像战斗机一样,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中一直奋斗着。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和勇气确保大众的安全。救援队伍的成员们不畏艰险,奋斗在COVID-19最严重的区域。他们在收治病患、研究疫情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始终在此时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第三段: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很多医务工作者一直奋战在COVID-19的前线,他们的奉献令人感动。在医院里,他们的任务是保护病患的生命,并为那些生活终止的人提供安宁。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经常超时干活,在疫情中充当纽带。他们的担当和勇气令我们尊敬。
第四段:普通人的志愿服务
尽管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很多志愿者也一直为疫情下的人们施以援手。他们协助慈善机构筹款、组织活动来传递信息和提供辅助。他们运送食物、药品等,也为孤独的老年人提供陪伴,帮助他们克服危机。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人们可以看到志愿服务者的微笑,感受到社会公正的温暖。
第五段:结论
COVID-19疫情的暴发短短几个月内,人们为彼此提供援助树立了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救援队伍,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以自己的方式为社区的生存和保护做出了极大贡献。 他们对人类的贡献既真实又宏大,证明了人类是坚不可摧的精神和实际力量。
疫情下的救命恩人心得体会篇二
春风吹,暖阳微煦,一年四季在无声中更替。一切都在向美好未来发展,新闻报道传来一个又一个关于疫情的好消息,这将近两个月的抗疫情终于有了胜利的曙光。
之前网络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没有朋友多孤独啊。”“有了也一样。”我看了书中故事(扯经)才知道原来这句对话出自这本书,故事中的很多对话值得深思,其中澈丹与他师父的对话正是如空舟禅师所说“都看得很明白,都活得很不明白”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在看待周边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便装糊涂。和尚大师傅似乎活得很通透,把一切都看得很淡,如此一来那么人生继续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是的,人生确实不一定要有意义,但是我从故事中看到了凡世俗尘中没有的美好。
(困兽)这个故事没有特别印象深刻,只是清晰的记得文中一段话“人们不愿意相信简单的事儿,似乎相信了简单的事儿,自己那点智商就被浪费了,小李很替他们难过”这里我也想表达,我也替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人难过,不相信简单美,错过了该有的单纯美好。
这个假期大家都很闲,但好像又很忙,后半夜的朋友圈特别“热闹”各种情绪不约而同的崩塌,好像都变得特别深情。我发现自己也是这批人中的一员,于是我决定删了*音小视频app,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我说:所有的坏情绪都是*音给的。刚删了这个app的前两天很不适应,我开始找事情做,比如睡前看小视频换成了睡前听书,下午闲着的时候就找些评分上了9.0的电影看,这一行动是看了某一朋友在朋友圈中写的大概意思是:书、电影、音乐,都是别人知识精髓,我们该好好享受,好好珍惜当下的假期。不如意十有八九,比如天气,比如财富,比如爱人,那么去看看吧,看看这本书中的(如何成为一个无情的人)“成为一个无情的人并不难,我要做的 只是坦然)
从看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作者李诞想传达的人生有美,看着看着我在读书笔记上写下八个字“拿起书本,逃离生活,放下书本,面对生活”你说这是负能量也行,如果有一个人说这是正能量,那我便是向阳而活的一个人。
疫情下的救命恩人心得体会篇三
自2020年以来,被称为新冠肺炎的病毒在全球肆虐,每日造成数万人死亡。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少人惊恐万分,但是,我们依然看到了一些人,他们被称为“救命恩人”。这些救命恩人,可能是医护人员、志愿者、捐款人,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为我们的生命和健康保驾护航。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疫情期间,我所看到的一些救命恩人的故事,以及我所得到的一些启示和体会。
第二段: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
自新冠肺炎病毒爆发以来,一线医护人员一直是最为忙碌和辛苦的群体之一。他们在这场战斗中不断奋战,把医院当做第二个家。为了治疗病患,不少医生、护士连续工作几天几夜都不离开医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暴露在危险中,但是他们毫不犹豫地承担了风险。我所感受到的是他们的勇敢、坚定和奉献精神,他们是我们雪中送炭的救命恩人。
第三段:志愿者的付出和爱心
在这场疫情中,还有一群人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着。他们是志愿者,他们可能是社区的保安,也可能是大学生义务值班,为了方便疑似病患能够及时得到帮助,他们在值班期间不离开岗位。他们在安全、防控、宣传等方面,为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他们的付出和爱心,让我们感到心里温暖。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救命恩人。
第四段:捐款人的无私捐赠
除了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还有一类人被称为“捐款人”。在这场疫情的防控中,不少人无论是多富有,都用自己的方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捐款支援医疗卫生系统、捐赠物资,为疫情防控提供了资金和物质保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爱心和互助的力量,也帮助了更多的人,减轻了很多家庭的负担。他们就是我们灾难中的救命恩人。
第五段:总结与启示
在疫情下的这种特殊时刻,不同的人们用着不同的方式,传递着爱和温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的勇敢、志愿者的付出、捐款人的爱心等等。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救命恩人,为我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帮助。这个时刻,告诉我们,关注、理解和支持我们周围的人,是我们就能更加强大。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抗击疫情,共同守护我们生命和健康的财富。我们要感恩救命恩人,感激他们在我们生命中的存在。
疫情下的救命恩人心得体会篇四
经火速建设,2月2日,备受瞩目的武汉火神山医院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承担这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的救治任务。
这座被赋予神圣使命的医院拔地而起、投入使用,让世界惊奇、让中国振奋,彰显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背后有科技支撑。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一座医院的建设,仅靠“刀耕火种”不可能,这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一大批高精尖、实用的科技成果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各种科技手段迅速集结,于各个领域大显身手,大大提升速度,稳稳保证质量,成为医院“火速”上马,“神速”完工背后一支强大的“奇兵”,也是火神山医院今后快速运行的“骑兵”。
“中国力量”坚定了信心和决心。目前疫情正处于胶着状态,既有好消息,也有些隐忧。关键时刻,信心和决心异常重要。医院建成使用,1400名医护人员,1000张床位,为患者带去了希望,更振奋了人心。
在走向伟大复兴过程中,所有的泪水与欢喜,逆境与坦途、苦难与辉煌都将凝聚成暖流,不断为“中国力量”增添新的耐力与定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
疫情下的救命恩人心得体会篇五
自2020年春节以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一群人默默地奋斗在抗疫的一线,他们就是那些救命恩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每一个普通人的生命,他们用生命的奉献铸就了人性的光辉,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场战争中的感动。
一线医护人员的英勇无畏
面对新冠病毒无处不在的威胁,面对每一位感染者的危险,医护人员却义无反顾地奋战在这场抗疫的前线。他们在最危险的场所为患者奋斗,他们为了救治患者而不顾个人生命安全;他们白衣天使一天不离开,恪守职业操守,坚持攻克这种新型肺炎。每一个医护人员的付出都赢得了人们的赞誉,我们也应该铭记他们默默的奉献和贡献,为他们呐喊助威。
警察身后的“蓝天使”
在抗疫期间,警察们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制定并执行了各类防疫策略,建立并确保社区与小区的防疫隔离,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同时警察们还积极承担防控任务,对各种疫情措施加强监管,对各种防控措施进行较好地落实,大力维护着一线抗疫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权益,我们也应该道一声谢谢!
志愿者的鼎力支持
在遇到疫情的时候,很多人无法像医护人员和警察一样坚守在抗疫一线,他们选择作为志愿者来为战疫做出自己的贡献。志愿者们无论是从社区建设、做好物资采购、或者才具对接等各个方面入手,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们身后的故事和经历,更值得我们深深的感慨,举起大拇指,为他们点赞。
每个人都是守护者
这次疫情防控不仅需要医护人员、警察和志愿者们的方式,同时需要每一个普通人的支持与配合。在整个抗疫过程中,他们注意自我保护以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执行各项防疫措施。人人有责,珍惜生命,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都要扛起责任,树立起维护共同生命安全的危机意识,凝聚起共同战胜恶势力的力量。
总之,在这场战疫中,不同岗位的人们在各自领域内发挥着关键作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人生的价值。感谢每一名奋斗在一线的抗疫英雄,膜拜每一个守护家园的平民英雄,让我们一起为这些无私奉献者们点个赞,用心感受人间真情。
疫情下的救命恩人心得体会篇六
2020年4月26日是第13个“全国疟疾日”,主题是“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古往今来,自然灾害、疾病等因素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翻开人类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个时期都有一段与疾病斗争的历史,千百年来同病毒疾病的斗争从未间断。
据世卫组织报道,截止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影响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截至北京时间4月29日19时32分,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313万例,死亡病例超21万例。各个国家和地区告急,医疗物资紧缺,民众陷入恐慌,世界为之震动。面对疫情跨越国界和人种的国际传播,在全球战疫中需多一点理性少一些“自我”,多一些合作少一些“指责”,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的全球胜利而不断努力。
大道不孤,德必有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举全国之力发起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党和国家一道命令,武汉封城,全国人民“宅家”隔离,白衣战士执甲逆行,蓝色卫士守望相助,社区小喇叭走街串巷,社会义工传递温暖,把“中国力量”诠释,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把“中国速度”展示,千万党员干部“涓涓细流”把爱心播撒。面对国际疫情的严峻,第一时间向世界组织分享“中国经验”,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伸出援助之手,协助意大利、西班牙、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开展疫情防控,在“雪中送炭”的路上必定有“中国红”的身影。
预防“疟疾”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需科学施策精诚合作。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社会发展、宗教信仰分门别类,受价值观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防控措施上有区别。近期,全球战疫的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团结合作方能战胜“疫魔”,只有科学应对才能有效控制蔓延。中国人民在战疫期间总结出的“中国经验”就是,要协调一致听指挥,团结一致保民生,切实用理性的科学思维应对疫情防控的问题。面对经济停摆、产业链条断裂、基本民生不能保障的风险,个人与个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树立“一盘棋”思想,降低贸易往来门槛、发展合作产业、积极互补不足,走出一条优势互补,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道路,切实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抗击“病毒”是一项常态化的任务,要平战结合精准发力。“病毒无国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不能因为人为设置的障碍而“肆意妄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表明,抓好日常预防是重中之重,戴口罩、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这虽然看似“小事”,却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所在,要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平时。在疫情严重的地区,采取战时化管理,一方面保障要做到战时标准,医疗物资、设备等要全,各类保障要到位;另一方面就是要遵守纪律,坚决服从组织统一调度,把最精锐的力量放到抗疫的战场上,把最好的物资用到最前线。目前国际上疫情传播形势严峻,采取“中国经验”把疫情控制在有效范围内是当前抗疫的良策,坚决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切实把疫情防控的措施落到实处。
战胜“病毒”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要理性包容众志成城。纵观人类与疾病搏斗的历史,“疟疾”“天花”“炭疽热”“禽流感”等一一被消灭,我们会发现战胜病魔不断进步的总是人。战胜疫情的“中国经验”启示“共享共生”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法宝,“道不远人、人无异国”“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这些无不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因为人类发展的历史是理性的,人类战胜病魔的精神是理性的。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面对疫情一味“甩锅”“指责”、推卸责任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要把有限的力量用在无限的人民情怀中,用到全世界共同抗击疫情的实际行动中。举全球之力,举全人类之力众志成城战疫情,在抗击疫情的路上,用理性和包容的态度迎来战疫必胜的曙光。
同住地球村,同是地球人,为了美好的明天,共克时艰战新冠,全球战疫必凯旋。
疫情下的救命恩人心得体会篇七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减少人员聚集,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某某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根据上级防控工作紧急通知,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校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以杨良广校长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分工,及时处理上级下发文件、任务,并制定《xx小学20xx年春季推迟开学预案》。
开学前学校统一封闭管理,不提前开放,同时学校安排专门人员对校园的所有办公室、教室内外、厕所、垃圾箱等进行了消毒,不放过一个死角。
学校利用电子屏、悬挂条幅等形式进行防控宣传,同时通过班级群、公众号、微信等网络渠道做好所有学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向孩子开展安全和卫生防疫教育,了解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
做好学生的管控,没有特殊情况坚决不能外出,防止学生聚集,最大程度降低疫情扩散风险。学生放假期间实行疫情报告制度,对所有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动态跟踪摸排。
依托人人通、优教通教学服务平台、学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微视频、微课答疑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搭建“空中课堂”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势汹汹,防治形势异常严峻。我们全校师生和家长携起手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严格遵循上级指示,扎实做好各项防控防护工作,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
疫情下的救命恩人心得体会篇八
下午好!
阳光彩虹,风风雨雨,900多天我们一起走过。十二年寒窗苦读,我们拖着疲惫的双腿走到了今天,但我们仍然不能停下。高考这座龙门,只等我们逆流而上,纵身一跃!今天我们聚这里,郑重地参加“誓师大会”。
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十年,今将试锋芒!
我们要相信:最困难之日,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时。我们要忘记昨天的光荣和遗憾,让冲刺的每一天都成为此生刻骨铭心的纪念日!不放过每一点疏漏,不放弃每一分希望,无悔无愧的过好接下来的每一天,这,便是我们要做的!
同学们,想要和得到之间只有两个字的距离,那就是做到;
同学们,一路拼搏,只为了不再后悔!
同学们,为了父母期待的眼神,为了老师信任的目光,更为了证明我们不是懦夫,拼吧!
豪言壮语,我们无须再说;为理想打拼,我们不能不做。让我们燃烧,让光荣的火炬点燃梦想;让我们搏击,让腾空的希望展翅飞翔。让幸福挂满父母的脸庞,让微笑镌刻在老师的心上,让雄心和智慧在六月闪光,让心中的梦想在六月张开翅膀!我们信心百倍、备战高考!我们激情澎湃,决战六月。我们顽强拼搏,为实现青春的梦想;我们团结奋进,为共铸母校的辉煌!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一三届全体学子向老师们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并真诚的希望我们在九十一天后的高考中,功不唐捐,金榜题名!
谢谢大家!
疫情下的救命恩人心得体会篇九
一次猝不及防的病毒来袭,让今年春节的我过得很不安生。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新闻。在一条条新闻中,我慢慢懂得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的原因,因为我们有中国的脊梁和中国精神。
钟南山院士今年已经84岁的高龄了。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却选择了临危受命。没有丝毫犹豫,就像当年面对肆虐的非典。匆匆出发,奔赴战场,那一张在地铁的照片,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全国人民。今天,看到一个采访,钟南山院士眼含热泪,激动地说:“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度过难关的。”下方的评论更是让我不禁泪目:“我不知道院士您为什么会眼含热泪,我只知道这眼泪重若千金,它是老爷子一个人的,也是十四亿人民的。”是的,您不是孤军奋战,您的背后站着的是十四亿的中华儿女!
在昨日,有媒体报道,武汉多个小区居民在齐唱国歌。一人起头,百人千人纷纷相应,歌声响彻云霄。这是怎样的一种凝聚力,怎样的一种信念,怎样的一种团结与彼此信任!
有人说,中国人民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总是会变得异常团结与不可匹敌。是的,中国人民在面对危机时,是真的会因为难以置信的凝聚与团结而获得巨大的力量,从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我们的中国,我们的中华民族,真正做到了,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我们,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取得胜利。
再到春暖花开时,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希望着这一天快点到来。
疫情下的救命恩人心得体会篇十
疫情如虎,很多医护人员,暂别父母妻儿,千里驰援,向着武汉“逆行”!
甘如意是湖北荆州公安县斑竹垱镇杨家码头村人,老家距离范湖分院300多公里。春节前夕,她已回到老家。疫情发展迅速,没有私家车,公共交通已经中断,年轻的女孩毅然决定,骑自行车回去!“黑夜中我很害怕,但是,医院需要我,患者需要我,我必须赶到!”2月3日下午,靠着导航、单车骑行了4天3夜,1996年出生的女孩甘如意终于到达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
和甘如意一样马不停蹄赶往武汉的,还有从成都出发的黄维。
1300公里的“逆行”路程。于2月1日下午1点,顺利安全抵达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
“防控疫情阻击战,不是武汉一个城市的战斗,是需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才能打赢的战斗!不管有多难,我将与你们一同面对!加油,武汉!”黄维说。
“我决定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慷慨激昂的医生誓词令人感动。
他们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少年,树立起了伟大的榜样,致敬他们面对疫情毅然挺起的中国脊梁!
《老师请回答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课》连线带领北京医疗团队奔赴武汉的马靖主任,她分享了在战疫一线的许多动人故事,如蒙曼教授所讲,这场疫情中的医生、记者、教育工作者,甚至在家自行隔离的我们都是“逆行者”。我们每个人都竭尽所能的去发光发热,为抗疫斗争增添力量!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艰难时刻,钟南山院士、无数医务人员、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纷纷走到前台,直面病毒、主动请战、一线战斗……中华儿女多奇志。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浇铸起了一道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铜墙铁壁。他们是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值得点赞,值得仰视。仰视这道“风景线”,我们看到了充满大爱、闪耀希望的光芒。当湖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后,84岁高龄、经历过sars的钟南山院士又一次站在了台前;15名医务人员拯救病人,不顾个人安危,最终感染上了病毒;1名长时间辛勤工作后的医务人员,摘下口罩时,满脸都是创伤;全国无数医务工作者主动请战,支援武汉抗击病毒一线,截止1月28日,已经有30支医疗队一共4130人已经到达湖北开展工作,还将有13支医疗队大约1800人能够到达武汉……都说“大爱无疆”。这些行动无一不彰显大爱,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源泉。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欣慰地看到,出院人数在日见增多,隔离效果在逐渐显现,治疗措施在日渐精进……形成一幅动人的战斗画卷,成为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仰视他们,就好像看到了人间大爱的广阔、生命不息的希望。
寒冬会过去,春天会如约而至爱,汇聚能量爱,战胜病毒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不会白费,等乌云散开,我们一起去武汉看樱花,一起去迎接新的春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他们是奋斗在一线的英雄,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的人。在这里向一线医务工作者致敬,你们辛苦了!防疫期间大家一定要勤洗手,不聚会,少出门。如果一定要出门的话,必须要戴好口罩。武汉加油,相信我们一定可以齐心协力,战胜疫情!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会,少出门,向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为武汉人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