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初一到初七(通用3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春节初一到初七篇一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的传说有很多种版本。
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后来人们发现“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不仅传说神奇,由来更加神奇。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
于是,春节,就这样来了。
春节初一到初七篇二
家乡虽是个农村小镇,但她跟城市一样,每年过春节,同样喜气洋洋,红火而热闹。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这一天,家家都要大扫除,擦天花板﹑擦窗户﹑擦地板﹑清洗家具,一样都不能少。按习俗,把屋子清洗干净后,还要把旧符换成新的。据说,把新符贴在墙上﹑门窗上,可以驱鬼镇邪,保平安。
大年三十过除夕。这天晚上要吃团圆饭,在外地工作的人都回来了。年饭很丰富,平日里不起眼的大蒜此时却备受人们的青眯。因为在我们这里流传着一句过年的俗语:“吃大蒜,有钱赚。”孩子们最高兴,因为这一夜可以穿新衣服啊!要买许多鞭炮,还有那种细长的玩意儿,拿在手里点上火,就会“咝咝”地发出火红而美丽的光,燃到尽头为止。说实在的,虽然好玩,可我天生不太喜欢这东西。别人家的孩子都玩得起劲,我却在旁边看。
这天晚上可热闹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红的春联门上贴,家家户户的灯都亮了起来,整条大街都被映红了,到处充满光明,充满温暖。宁静的小镇像个睡醒的孩子,顿时活跃起来。晚上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鞭炮声像赶集似的从四面八方响起来,迎来了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老早就有文游队伍从街上走过,有社区的锣鼓班﹑学校组织的鼓号队﹑舞蹈队,他们穿着各形各色的服装,看得人们眼花缭乱。这支队伍还要绕全镇走一趟,为全镇人民送去新年的祝福。人们提着大包小包,带上一双大桔,上亲戚朋友家拜年,有的则去逛庙会。铺户都关门了,没有几家照常营业的。
孩子们欢喜得合不拢嘴,衣兜装得鼓鼓的——里面全是压岁钱。男孩子们用这些钱去买鞭炮,买赛车。在祠堂门前铺上一条长长的﹑曲折的赛道,三五成群地玩起了遥控赛车,围观的人们呐喊助威。胜利者举起他的宝贝四驱车欢笑起来,失败者不服气,再比上一场。
到了正月初六左右,多数人都回到外地继续工作。正月十五,元宵节。晚饭后,孩子们提着会唱歌的灯笼满大街走,老人们提着纸灯去逛庙会。灯火辉煌,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除夕夜。温馨和快乐把每个人的心塞得满满的。
正月十九,春节活动正式结束。春节像个快乐而豪爽的女孩,大笑着走来,又大笑地离去,人们的生活又步入了正轨。
春节初一到初七篇三
一阵阵“砰砰”的响声,一朵朵绚丽的烟花,一声声欢乐的呼喊声,划破了天空,响彻了云霄。新年的祝福踏着轻盈的步伐来了!
妈妈告诉我,爷爷要来我家过年,我高兴的说:“好啊,好啊。今年的零食不用愁了!”爷爷每次来我家时都会给我买好多零食。
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爷爷。果然不出我所料,爷爷左手一个兜,右手一个兜,兜里全都装着我最喜欢的零食。
我坐在电视旁边,边吃着零食边看电视。我心里想要是每天都这样就好了。不知不觉太阳公公下山了,月亮姐姐约着天上的星星妹妹‘过年’去了。这时妈妈说:“该包饺子啦。”说着便把白菜陷和和好的面端在了桌子上。爷爷和爸爸走了过去,边笑着边包饺子。我很好奇,便凑上前去,求妈妈教我包饺子。首先我把面片放在手掌心,用勺子挖上一点馅,两个小手在两边使劲一捏,一个饺子包好了。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包。
饺子包好了,我的脸上出现了一些汗珠,我用手去擦汗。爷爷见我,哈哈大笑起来,紧接着,妈妈和爸爸也笑了起来。“你们笑什么”我说。“你去照照镜子不就知道了。”“照镜子干什么。”我心里想。当我来到镜子面前时,我也‘扑哧’一下笑了。原来我在擦汗时把面擦在了脸上,成了一个小面人。我决定报复他们,先找谁下手呢?哦,妈妈笑得最欢,就先报复妈妈吧!我抓起一把面,往妈妈脸上抹,妈妈还以为我和她亲近呢。我哈哈大笑起来,爸爸和爷爷也笑了起来。妈妈才知道我在她脸上抹面粉。妈妈也抓起一把面粉朝爸爸走去……
我们边吃着饺子,边看春节晚会。晚会上有让人开怀大笑的小品、有让人潸潸泪下的歌曲、有让人充满信心的舞蹈。我最喜欢看的是郝建、马丽主演的《扶不扶》演的是在一个除夕夜,一位老太太摔在了马路边,郝建好心去扶她,却被老太太误会了,但郝建并没有走,并耐心的解释。可老太太不相信,没办法郝建只好演了边回放,最后还是警察来解释清楚的,老太太这才相信。忽然一阵阵“砰砰”的响声,哦,原来是邻居家放鞭炮了,一个个烟花在天空绽开,像一个五彩缤纷的蘑菇,像一个金色的巨大的花衣。我不禁从心里面感叹道:“好美啊。”看完时我跑进家里,睡觉了。这一天就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
第二天,我们一家早早起床去拜年了。大人们在那喝酒吃菜。“来来来,我敬你一杯,祝你万事如意,身体健康。”“谢谢,谢谢,我祝你事业有成。”“来来来,都干!”而我,准确来说是爱玩的我,草草吃过饭便和一群小朋友去放鞭炮了。我放着鞭炮,忽然我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我找来一个小药瓶,在里面装满火药,又在瓶盖上凿上一个眼,插上火药芯,然后我拿出香点燃了它。我迅速跑出十几米,‘砰’一声巨响过后,我走过去一看,一个小坑出现在了地面上。这威力比开天雷强多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坐着车跟着父母走了。在车上我问父母:“爸爸妈妈你们小时候是怎样去拜年的?”“我们小时候过年,是步行去拜年的,而现在呢,开着车。这说明社会在进步,祖国在发展。你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哦。”我回答说。
回到家,我写下了一时的感受:又过了一年,我们成长了,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