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史》读后感字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读后感模板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科学技术史》读后感字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读后感篇一
李约瑟博士第一次以令人信服的史料和证据,全面而又系统地阐明了四千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展示了中国在古代和中世纪科技方面的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
1954年,李约瑟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轰动了西方汉学界,《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世界上研究中国科技史最完备、最深刻、最具特色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在这本书里,李约瑟博士引用了大量详实的资料,第一次以令人信服的史料和证据,全面而又系统地阐明了四千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展示了中国在古代和中世纪科技方面的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证明了中国的文明在世界科学技术史当中的重要作用。
李约瑟博士的治学方法可概括为六个方面:兼收并蓄古文献、图片与考古史料,实地考察生产和生活传统,模拟实验与技术复原研究,中西比较研究,内史与外史研究相结合,国际大协作。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卷总论,首先介绍全书总的计划,考察汉语及汉字结构,论述中国地理概况和中国的历史,最后阐述几个世纪的中西科学技术交流;第二卷论中国科学思想史和科技发展的思想背景,论述了中国古代哲学各流派和科学思想的演变发展,讨论了有关自然的有机论哲学概念和自然法思想的地位;第三卷论数学、天文学、气象学和地学;第四卷论物理学及相关技术;第五卷论化学及相关科学技术;第六卷是生物科学及相关技术,包括农业和医学;第七卷分析传统中国文化社会和经济结构,讨论知识分子的世界观、特殊思想体系的作用,刺激或抑制科学发展的各种因素,最后回答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发地产生近代科学。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大哉言数,数理精微 ;以农为本,国脉水系;岐黄医术,造福百世;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不仅推动了中国文明的发展,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中国的文献考古证据和图画见证,清楚地向我们显示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发明与发现。
读完这本书,除了佩服李约瑟博士,更多是对我国科学技术史深切的的自豪感。这些历史都表明我们并不比他国差,人的聪明智慧是不会停歇脚步的,终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依然会引领时代的潮流的。
《中国科学技术史》读后感字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读后感篇二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第一部以系统翔实的资料全面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宏篇巨著。这部巨著计划出版7卷,共34册。全书出齐时,将超过4500万字。目前已出版18册。这部著作对中国的科学思想史、各学科专业史,如数学、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及相关技术、化学及相关技术、生物学及相关技术以及社会背景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论证和分析。它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内容之深都是令人惊讶和叹服的。写就这部巨著的就是英国著名的科学有、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当今世界公认的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大师——李约瑟博士。
在这本书中,作者引用大量详实的资料,来证明中国的文明在世界科学技术史当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明非常繁多,李约瑟在这书中,把中国一些著名的技术发明由a到z列到26项。李约瑟说,中国的文献考古证据和图画见证,清楚地向我们显示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发明与发现。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系列科学创始精神、突出的技术成就和关于思考的洞察力。
翻开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每个领域、每个时期都产生过具有巨大影响的'世界名著。世界名著不仅带给我们阅读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思维方式的革命和观念的更新。在名著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位伟人,他们和他们的思想,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然而,对于广大青少年读者来说,普遍存在对名人名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而名著,是人类进步的阶石,它在与物质世界的比照中,体现了精神的价值和力量,这是当代人最需要的精神食粮,也是最深层的素质培养。
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跟西方的人恰恰相反,例如阴阳五行和人体这个系统联系到一起形成了中医,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和王朝兴替,人生以及家族兴衰等等联系到一起,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把天地合道德,人格联系到一起。也许外国人不能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要用筷子这种餐具,按照他的解释:“如果真的饿了,首先想到的`餐具一定是手,其次是身边所带的工具,如刀子,叉子,用筷子,这太不可思议了,因为熟练使用筷子需要很长时间联系才能做到,难道中国人不饿?”用西方的逻辑推导出这个结果的,这不是逻辑的错,而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系统到系统,这两者之间联系也只有中国人,或者说中国古人才明白。
统计工具中,可以用doe找到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却没有一种工具可以告诉你,农历到底是太阳历还是月亮历,还是耕作的计划表,但是农历就这样存在了,而且能告诉你这诸多因素之间是有关系的。也正是由于中国古人这种特定的思维方式,让中国人在科技发展上领先世界上千年。但是从明代锁紧的科举制和清代的文字狱,让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发散性的思维,变得咬文嚼字,从点到点,而近代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改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变得不再是发散式的,而是逻辑的,希望能在同样道路上突飞猛进继而追上和超过西方人。从历史上看,中国人用600年的时间都没能转变这种发散式的,场或波的思维方式,却东施效颦般从西方舶来点到点的思维。
我们目前所面对的体系困境,不如说是另一种对于李约瑟难题的解读。难道,只有将中国人都改造成西方人那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科学的质量管理吗?还是我们需要像日本人那样找到符合自己的发展的道路?我想这答案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