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幼儿园 说课稿万能(大全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幼儿园 说课稿万能篇一
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是人教版教材第 单元第 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 ,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 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
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经济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难点的依据: 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5、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课堂作业: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经济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课教师:×××中学 ×××
这个模板我用过两次,还不错,和大家分享下,以上环节我们都可以照搬。需要注意的是,说课的重点在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的把握不能照搬这个模板的,一定要结合给定的教材,将每个教学步骤说清楚。每次说课教学过程要占到至少一半的时间!
说课稿幼儿园 说课稿万能篇二
本文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又一篇颂月佳作,文中表达了作者赏月时的闲适心情,也从字里行间透出他当时贬官黄州的失意和幽怨,同时也透出一种参禅向佛的宁静心怀。文章起笔交代夜游承天寺的缘由,中间写所见美景,收尾抒内心感慨。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本句写月光月影却不见“月光月影”的字眼,非常形象生动,巧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既写出了月光月影的“形态”,交错纵横的样子;也写出了月光月影的“情态”,像积水那样空灵。读者初一看,还以为是写水中景物,卒句显志,令读者倍觉妙不可言。结尾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儿。连用两个疑问句,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概括整个社会,从而强调闲人少这个中心。教学重点:理解“闲人”的含义;赏析本文优美的意蕴。教学难点:感受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本句中的“闲”字,是本文文眼,既表明自己有闲情雅致,又暗含自己被贬黄州,官职清闲之意,有一箭双雕之巧。
三字教学法:读、品、悟。读分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以声正字,读准每一个字的音;第二层面,以声断句,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切分意群,把握一个句子的意思;第三层面,以声达意,通过朗诵进入文章语境,理解文章内涵,走进作者,真正走进文本;第四层面,以声传情,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领悟作者寄予文本中思想情感,用语音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感染听众。品从以下方面开展,一、品文眼,如本文中“闲”字,通过理解这个字,可以把握作者在全文中寄予的思想情感——悠闲、赋闲、失意。二、品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品析前文已述,不做赘述。三、品中心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儿。品修辞手法,品表达效果,品意义内涵,详情如前文。
初二年级学生学过一些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础,针对于这种情况,采用以下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一、字词交给学生,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孩子学会自主探究,小组交流。二、语句共同赏析,句子理解难于字词理解,让学生找出自己在文章中的发现和阅读体会,先由学生自评自解,老师侧面帮扶,积极引导。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项融归纳和领悟等能力在一起的工作,这对初二学生来说是个挑战,老师设置一些情景,做些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四、学法明确指导,告诉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一)导入(2分钟)创设情境:投影出示几张月夜图片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由古人颂月佳作说起,由复习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
1、小组合作,结合课文注释把握文意。
2、通过反复诵读赏析本文优美的意蕴。
3、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明确学习目标,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课堂上学什么,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初读感知(7分钟)
1、听读课文⑴注意朗读节奏。⑵记住作家和体裁。
2、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师生点评
4、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自然,体会作者感情。
(四)再读明义(9分钟)
1、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2、学生质疑,班级交流。
3、重点检查,夯实基础。
4、对照译文,再读课文。
(五)品读悟情(23分钟)
1、欣赏闲景
2、理解闲人
3、体会闲情
(六)诵读回味(2分钟)要求体会并能模仿范本的妙处。声音要达意传情,能感染自己和他人。
(七)总结升华(1分钟)
苏轼以他卓越的才华、豁达的心胸、积极的人生态度,书写了他令人景仰的一生。让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做一个“闲人”,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欣赏一路的美景。
(八)布置作业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说课稿幼儿园 说课稿万能篇三
《乞巧》是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园地上的一首古诗,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民间故事,都是围绕单元的语文要素展开,训练学生有梯度的复述故事,先是简要复述,再详细复述,然后进行创造性的复述。《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的一首古诗,诗人通过描写人们乞巧的盛大场面来表达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本诗想象丰富且内容较浅显易懂,前两句写的是牛郎织女的传说,后两句描写的乞巧这一传统习俗,画面丰富,充满了想象空间。这首古诗主要是围绕本单元主题“民间故事”而选编的,继续让学生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与情趣,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再次夯实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连接经典诵读的文章《迢迢牵牛星》,也是为了继续巩固这一训练点。
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预习,了解文章大意,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并了解这两首古诗词的大概意思是本课的训练重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借助语言训练,初步掌握品读重点词句、感受文字背后情感的能力,继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 学会简要复述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一些复述的方法。但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往往抓不住重点,复述等同于背诵课文内容;有的在复述过程中条理不清晰,语言不简洁。在教学过程中教我注重铺设“台阶”,更好地帮助学生清楚、有条理、有重点地复述课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阅读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两首古诗词,并了解这两首古诗词的大概意思。
2从古诗词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复述和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3在古诗词中, 再次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与情趣,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一、检查反馈。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里我运用智慧课堂里的教学模版的转盘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听音乐,来猜一猜是哪一篇民间故事,目的一是考察学生对读过的民间故事的掌握情况,二是以游戏形式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然后顺势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民间故事的特点。我顺势过渡,民间故事大家都喜欢,许多诗人还把它写进古诗词中,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中的民间故事,先来学习《乞巧》。
二、新授。
环节一1检查反馈。在学习古诗之前,我还是进行了课前检测,同样运用了智慧课堂上的互动试题,目的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清楚课堂上我的授课指向。
环节2解乞巧。诗题是一首诗的题眼,因此先让学生理解诗题。
环节 3诵乞巧。播放视频《乞巧》,通过范读,学生自由读,师生承接读、个人展示读等多种形式,让学会在读中感悟诗中所寄托的美好情感。
环节4讲乞巧。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看图试着用两三句话给大家讲讲这首诗。这里的简单复述是为任务二的创造性复述搭建了一个训练的平台。那么这样的故事大家听着过瘾吗?我问学生,出示任务二,让学生对诗中的某一处进行创造性的复述。这个是本节课的训练重点也是难点,有了前面的“台阶”,学生再次“添油加醋”。这种梯度式的训练,由简单到复杂,易于学生掌握。最后通过智慧课堂的学科工具让学生把打乱的故诗按照顺序排列好,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背诵,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完。从始至终作为教师的我,努力做到轻轻松松教语文,快快乐乐学语文。
环节5两翼教材链接的是《迢迢牵牛星》。落实一课一得,让学生继续练习复述故事。通过视频播放吟诵《迢迢牵牛星》让学生知道读古诗有方法。还可以吟诵,古人有四声法,就是一二声的字读得慢一点、长一点,叫平声;三四声的字读得快一点、短一点,叫仄声。
三.说板书设计。
针对此首古诗的板书设计,我决定用学生的语言来进行组织,一是精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二是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通过用学生的语言来组织板书,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进而领悟诗情。
四.说反思。
说课稿幼儿园 说课稿万能篇四
1、 教材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画嗅觉》。
2、 教材分析:
本课属“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是《五味瓶》《感受声音》等课的延伸与继续,它与画味觉、画声音、画情绪、画性格等构成一个系列。这个表现感知的系列旨在通过联想、想象用色、点、线、形等美术元素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为学生丰富情感体验、表现感觉感受积累知识与方法。从心理学上讲,嗅觉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活动,并相互融合得到一种个性化的新感觉。美术与嗅觉形成色、嗅联觉。本课就是让学生在嗅觉感受的刺激下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色、点、线、形表现自己对各种气味的嗅觉感受。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知各种气味的特点,进一步关注和了解嗅觉。
能力目标:能用各种工具以不同的色、点、线、形表达不同的嗅觉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情感。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各种工具画出不同的色、点、线、形,表现各种嗅觉感受。
难点:嗅觉如何用色、点、线、形表达。
《画嗅觉》是抽象的。新课程提出要求改变单一、高深、繁多的专业化倾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习内容变得鲜活充实,易于掌握,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富有人文气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采取了互动型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为在创设情境中讨论、体验;在欣赏中比较、探究学习技法,以解决难点;在展示评价中获得成功体验。
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用色、点、线、形表达味觉与声音,同时对于点、线的种类、性格、排列,色彩的冷暖、情绪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毕竟画嗅觉与画味觉和声音还是不同的,它是在画味觉与声音上的提高与拓展。怎样用色点线形表达出各种嗅觉感受,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点拨,引导他们在创作抽象画的同时体验其中的乐趣。因此,这堂课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下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是在教师创设的有关情境中,通过感觉、联想和想象,来完成造型表现。
学前准备:
a.、要求学生阅读一些有关嗅觉的名句,如“暗香浮动月黄昏”“一阵微风吹来,荷花的清香,宛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两岸的麦子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而来。”……并亲身体验这些气味。
b、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带有气味的物品,可以是大自然中的,可以是生活中的,(如花卉、水果、醋、酒、香水、中药等)放在不透明的容器中。带好水彩、水粉、彩色铅笔等所需绘画工具。
设计意图:有目的地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亲身体验不同的嗅觉,是上好这堂课的情感准备。富有家乡特色和乡土气息的词句能滋润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联觉。多元化的嗅觉体验有利于学生的联想和创造。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激趣导入,初步创作——欣赏作品,指导创作——自主选择,再次创作——展示评价,分享创作。
(一)、激趣导入,初步创作:
1、星期天,我经过麦当劳门口,一股浓浓的香味吸引了我,顿时我的口水就流出来了,你们知道我闻到了什么味道吗?可以抢答。(熟悉的生活情景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转到嗅觉上,“闻到了什么味道”激活了感知储存)面对学生各种回答,我只是说“我把答案画出来,你们猜一猜,到底是什么?”顺手拿起水粉笔饱蘸橙色点个很大的点,淡黄色画几条短线。 (看点线猜物既让学生感悟到实物与色点线形的联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2、学生猜完后我追问:①你是怎么猜到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色点线形。(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确嗅觉是可以用色点线形表达出来的)②你还想到了什么?(启发学生根据气味作联想)③是什么心情?(引导学生感悟情感在嗅觉中起着一定的支配作用,比如对同一种香味,有的人是喜欢,有的人是厌恶,由于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色彩,如果把嗅觉与情感剥离,只剩下实物的气味,表现的内容就单调、不感人了。)请你在最短的时间里用色点线形画出快乐的薯条、汉堡、圣代等。(引导学生用线条、形状的变化、夸张来表现,这既是对二次创作的铺垫,也是对点线性格的承接。)学生尝试作业。
3、画完后请学生简单谈一谈画中色点线形表达的意义,教师及时肯定小结:这些简单的色点线形就是你根据气味所想到的东西和你当时心情的表现。那么,这些简单的色点线形怎样更好地表达你的嗅觉感受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一学。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的先导”。这个导入环节通过“猜一猜”“画一画”“说一说”三个步骤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嗅觉的兴趣,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了解嗅觉与视觉中的色点线形是如何相通的,同时通过初次作业,增强了学生画嗅觉的信心。
(二)、欣赏作品,指导创作:
1、思维拓展,启发创作:
(1)、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令你难忘的嗅觉呢?请你们谈一谈为什么难忘。能够用哪些色彩来表示?
(2)、现在我们来看一组作品,看看他们最难忘的嗅觉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多媒体展示《茉莉花真香》、《辣》、《难闻的焦味》《腥味》《奶奶煎中药的气味》等,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从不同色彩的点线形上展开想象自由谈一谈。
(3)、根据学生的各种回答小结:不同的味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选择的色调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的欣赏,最主要是帮助学生完成画嗅觉的第一个步骤:色彩的选择。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与拓展学生的色彩表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步创作提供参考和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2、比较欣赏,探究创作:
(1)、这些简单的点线形怎样处理才能更好地表达嗅觉呢?我们再来看一组作品:
先看一幅《臭》的图片(课件),仔细观察后请说一说:作者运用了什么工具?作品中的点线形是怎样处理的?引导学生回忆点的聚散、疏密等排列方法。
再看第二幅《草莓的香味有点甜》(课件),提问:和第一幅相比,作者在工具和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表现出来的效果怎样?引导学生联系画味觉的方法。
最后我们再看一幅《妈妈的香水味》(课件):你看得出这幅图是怎样表现嗅觉的吗?这种方法你会吗?说说看。
(2)、教师小结:看了他们的作品,我们知道了点、线、形的种类、方向、排列的不同,表达出的效果也就不同了。你还想怎样表达你的嗅觉感受?一会儿我们创作的时候可以大胆地表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展示的作品是根据技法分类的,分别介绍了水粉、彩色铅笔、水彩这些工具的运用和技法的表现,为学生的技法学习提供了范例。如果说上面的第一次欣赏是解决色彩选择的,是从广度上突破学习难点。那么这次的欣赏是从深度上解除学习障碍,在赏析中了解灵活运用不同色彩的点线形,这种技法的学习是更接近学生创作发展区的,是为下面画好嗅觉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为第四个环节中学生评价服务,为他们提供评价的范本。
(三)、自主选择,再次创作:
1、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作品,你们想不想再来画一画嗅觉?画之前先想一下,这种气味能让你联想到什么?会产生什么心情?你打算用哪些工具和方法来创作?
2、媒体揭示作业要求:(请同学们任选一题)
(1) 按照你欣赏的作品,重新画一画《麦当劳的香味》。
(2) 闻一闻你收集到的气味,然后把它画出来。
(3) 画出回忆中喜欢或讨厌的气味。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自主选择作业要求给学生创作带来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欣赏、讨论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大胆自由地表达。
(四)、展示评价,分享创作:
1、请先画好的同学把作品贴到“我很棒”的展示板上。
2、相互猜一猜各自画的嗅觉,并说说猜测的理由。对争议大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评价一下:我认为这幅画表达的嗅觉是……;我是这样认为的……请作者自评然后再互评,这样一种嗅觉我认为还可以这样表现……
3、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与评价作精要的点评。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互评可能争议会大一些,因为每个人生活体验与色彩感觉都不同,但正是这种争议,学生思维的变化与冲突会是一次思想上的再创新。互评与自评两者相对照,对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理解与深化创意更有帮助。但评价环节主要还是为了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提高审美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应力图引导学生从不够完美的作品中找到优点,找到完善作品的更佳方法,让学生越学越愿学,越学越会学,越学越有审美眼光和创造精神。
(五)、总结:透过你们的画面,透过你们的色点线形,我闻到了各式各样的气味。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知道是什么让你们的色点线形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你的嗅觉吗?媒体展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黑格尔(德国哲学家)。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借助观察与想象的双翅,在美术的天空自由飞翔!
(六)收拾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