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美丽乡村道路美篇免费(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美丽乡村道路美篇篇一
家乡端午节的序曲是从麦梢泛黄开始的,俗谚有“大麦上场,女儿看娘”的讲究,凡是出嫁的闺女,在五月麦收前,都会提着礼品回娘家走走,看看爹娘,问问庄稼长势如何。此时,外婆和当家的女人们就开始着手为端午节做准备了。
今天从集上捎回上好的糯米、大枣,明天去集市或苇塘采买苇叶。我们村就有一方苇塘,春天满塘里紫红的、尖尖的嫩笋,挨挨挤挤地在水塘里疯长。夏初时,满塘挺拔密实的苇杆张扬着绿飘带一样又宽又长的苇叶,妇女们穿了雨靴,叽叽嘎嘎在塘里采苇叶的场景很是热闹,惊得塘里的青蛙水蛇胡窜乱蹦。五月初三四,节日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巧手的奶奶或母亲用花花绿绿的碎角料布片,给孩子们做了形如粽子的香包,里面装着从小商贩手里买来的香料。有的香包做工别具匠心,做了各种形状的动物图案:小红猴戴绿帽,长胡子的小银鼠,红眼睛的小玉兔,胖乎乎的福猪,再在上面绣上福禄双喜、长命百岁等吉祥字,给孩子们用红丝线穿了系在脖子上或缝在胸前;再就是用五色线拧成花花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脖上。有的花花绳上还系着一圈小小的银铃当,孩子一走动一抬臂,那清脆的铃音煞是好听。不过洗脸的时候,那些花花绳就易掉色,弄得脖子手腕红一道绿一道的,但孩子们心里喜欢,也就不大在乎的。
然后是采艾草,细心的母亲在河边采回茂盛的艾草,晒干扎成束,或插在窗棂门首处,或堆在墙角熏蚊子。小时候因我们经常去野地或山里打猪草,母亲还会用泡了雄黄的酒擦抹在我们的脚踝或耳梢,以防毒虫伤了我们。一说到雄黄,大家自然想到了《白蛇传》,许仙的娘子白素贞因误喝了雄黄酒而现形的情景,自然会海吹神聊一些有关鬼狐的聊斋故事。五月初四早上,女人们就泡好了米,备好了枣、豆子等佐料,已煮好的苇叶水淋淋的,散发着清香。吃过午饭,母亲们不歇晌就包起了粽子。我们几个孩子会帮母亲捋一会叶子,一会就不耐烦了,会乘母亲不备,伺机抓一把枣子飞也似的逃了出去。我们家每次都是奶奶帮母亲包,只见奶奶拿起捋好的苇叶,双手的中指和食指轻轻旋出一个弧,掌心里就托着一个锥形的苇桶,然后右手轻轻一撩,白的米、红的豆子就麻溜地进了苇桶,捏几个蜜枣进去,右手再往回一折,苇叶的梢头就严严地盖住了米,最后用备好的丝绳拦腰一系,眨眼的工夫,一个有棱有形的粽子就出现在了眼前。巧手的人包粽子麻溜得很,手笨的可就慢多了,而且包出来的粽子,要么米露在外面,要么粽子松散臃肿,丑得没法见人。奶奶说,凡事没有坏就没有好,干嘛都得用心思,耐着性子学,方可熟能生巧。要看谁会不会包粽子,只需问她粽子有几个角,她若迟疑着说不出来,或着说有五个角,那就露了馅,就会遭人讥笑的。
吃过晚饭,母亲们就开始煮粽子了。粽子下到锅里,水的多少和火候的大小都很有讲究,水过少或火过大,会煮出夹生的粽子来。性急的孩子晚上强打着精神不去睡觉,单等着吃粽子,灶膛下烧火的奶奶总是慈爱地嗔孩子:“急猴儿,忙什么!去睡一觉粽子就出锅了。”孩子们仍不甘心地等着,最后还是斗不过瞌睡虫便睡过去了。
端午的早上,天刚麻麻亮,出锅粽子的香味就弥漫在整个村庄里,孩子们连脸都顾不上洗就站在锅台前,抓起个粽子一把扯开系索就狼吞虎咽起来。那莹白香软的糯米、甘甜如蜜的红枣和苇叶特有的清香,直勾得馋虫儿在抓挠,也就不管形象了,放开肚皮,饱餐一顿。也有一些斯文的孩子,把端午的粽子当“美女”一样来品评,他们把粽子捧在眼前左瞧右看,慢慢地吸吮那丝丝缕缕的香气儿,然后轻解丝绦,慢褪罗裙,待粽子的凝脂玉体呈现在眼前时,仍会强抑嗜欲,轻轻地嗅,慢慢地咬,一口一口细细地消受她的风味。外婆们把捞出的粽子连同给外孙买的印有“五毒”的红围兜装好,打发外公或舅舅赶紧给闺女孩子送去解馋,邻居们互相品尝着各家的粽子,品评着各家主妇的手艺,空气中弥漫着的香气香味总是挥之不去。
小时候为了能多吃一个粽子,姐妹们还比赛捡麦穗儿呢。一个个小丫头猫着腰,那一双双小手跟啄食的鸡头似的不歇气儿,看谁的小萝筐先冒尖,看谁的胳肢窝下夹抱得麦捆儿多,谁就会得到母亲的奖赏。奖品自然是多得一个粽子,吃起来也就分外的香甜。
记得四川的阿婆来陕探望大妈,她的小蛮背篓里装着端午的粽子,穿州过县坐了火车来,可那粽子咬在嘴里却令人龇牙吐舌,原来那粽子是放了花椒的五香麻辣味儿的。端午节,恰逢家乡的麦收季节和夏令水果上市,果园里或场院中那一树树金灿灿、甜津津的梅杏,那如同胭脂一般的五月鲜蜜桃和红晶晶的樱桃,让家乡的端午又溢满了果香味儿,再加上场院里麦垛儿上嘴里叼着麦秆儿编蝈蝈蚂蚱笼子的孩子和吃得肥嘟嘟的鸡崽,让人觉得端午真是一个丰收喜庆的节日。
如今给我们做香包、拧花花绳儿、包粽子的奶奶已长眠于地下,母亲的青丝也已遍染秋霜。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快要到了,我好想早早地赶回家去,帮母亲捋一些苇叶,亲手包一个浸满乡情的粽子……
关于美丽乡村道路美篇篇二
2014年1月23日小年的夜晚,偶尔有五彩缤纷的烟花爆竹在窗前绽放,纷繁地点亮了过年的心绪,朦胧中思念也悄悄潜入夜色,父亲步履蹒跚地走进我的梦里。
一
过年,在曾经的年代,不知漩漪了多少孩子的梦想。女孩子会盼着穿上新衣服,如蝴蝶般飞出家里,在小伙伴中炫耀着,惹得街坊邻居的阿姨们停下脚步,笑着说:丫头们!穿新衣服了,真漂亮!
说起过年,还有不常吃的美食佳肴。记得小年那天,母亲便早早起床,开始准备过年的粘糕,喜欢赖床的我,却不会留恋温暖的被窝,一早爬起来,尾巴似得跟着母亲。粘糕是我最爱吃的美食,因此会一直粘着母亲,看着那美食新鲜出炉。
粘糕是北方的一种美食,有白糯米、黄糯米、高粱糯米三种,碾成面粉,放上适量的温开水,和面后包上香甜的红豆沙馅,那味道足以让人垂涎。母亲大多是做黄糯米的,黄灿灿的糯米面,做成一个个面饼,再把红豆煮好捣碎成泥,豆沙里放少许的白糖,和面后包上红豆沙馅。一切停当,母亲便把半成品的粘糕,放在已经烧沸的油锅里,眼见油锅里泛起了浪花,薄薄的粘糕立时膨胀隆起,胖乎乎的煞是可爱。母亲生怕炸糊坏了味道,不时地用筷子一块块翻动着,此时的小屋早已飘满馨香,我便满眼是那黄灿灿的美食了。
那一刻,在我心里母亲就是魔术师。一个个半成品的粘糕,在母亲灵巧的手里,魔法般便成了美味佳肴。眼见母亲把“胖娃娃”们捞出油锅,放在早已准备好的竹篮里。那是要放到屋外的大缸里,以备春节拿出食用。母亲见我巴望的眼神,便给我一块热腾腾的粘糕。我心里惦记着大平,就趴在饭桌上托着下巴,闻着香喷喷的年糕,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看,却没有吃的意思。母亲看透了我的心事,把几块粘糕放在一个盘子里。
母亲说:“去吧,给大平送过去,趁热吃酥脆,凉了硬邦邦的不好吃了!”
我答应一声立马端着盘子,一路小跑到了大平家。
开门的大平,见我手里端着粘糕,眼睛里闪着光亮,可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听她家西面耳房里传出:“有人吗?我饿了!我饿啊……”
我们好奇地走进了耳房。耳房里,住着院里一个女主人的公公,死了老伴无依无靠的,变卖了乡下的房子投奔了儿子。可谁想,儿媳嫌弃这位已近八十的老人,不让老人住进房子,在旁边给老人盖了间耳房。老人躺在肮脏的土炕上,屋子里的铁炉子显然是摆设,所以屋子阴冷得很,呼出的气息在眼前萦绕。我和大平走进脏兮兮的老人。老人看到盘子里的粘糕,呆滞的眼神瞬间发亮,指甲里满是污渍,干枯的手伸进了我的盘子,拿起一块粘糕塞到嘴里,狼吞虎咽地吞了进去,噎得他直翻白眼。我刚想说这是给大平的,被大平拉了一下手拦住了。大平细声细气地说:“老爷爷,您慢点吃吧!盘子里还有那,都给您吃好吗?”老人听了使劲点点头,接着又伸手抓了一个粘糕,老人慢慢下咽着粘糕,突然老泪簌簌顺着面颊淌下,嘴里念叨着:“丫头们,你们心善啊!我和你们抢吃的,丢人啊,可是我饿呀!”
我和大平虽小,可也听邻里的大人们议论过,那刁蛮的儿媳常常骂老人:老*死的东西,干嘛不早死啊!
眼见盘子里的四块粘糕,一会儿工夫被老人吃掉了。我和大平走出了耳房,那户人家传出了朗朗的笑声。
我和大平站在寒夜里,有股刺骨的寒风袭来,我们打着寒颤,身子在瑟瑟发抖。这个冬天好冷。
于是,我拉着大平快步跑回我家。母亲见我们聋拉着脸,心生纳闷:“这是怎么了?这脸拉得像苦瓜了!”母亲知道了事情原委,叹了口气说:“唉!丫头们,这世上的人不一样,你们长大就知道了!”
大平听了母亲的话突然说:“阿姨,今晚我和秋实睡行吗?”母亲说:“行,回去和你妈妈说好,阿姨给你捂上热被窝!”再看大平早没了人影。
那晚,我和大平好像长大了很多,躺在热炕头儿上,大平把被子裹得紧紧的,我们默默的对视着,在彼此温暖的眼神中,找寻着自己,又在迷离中进入了梦乡。
后来的日子,我和大平隔三差五,从家里拿些吃食给老人。可是,老人却没能熬过正月,就在星星点点的鞭炮声中,就在儿子、儿媳、孙子、孙女的呼天抢地的干嚎声中,静静的离开了人世。那间耳房便派上了用场,摇身一变成了她家的储物房。
二
过年的记忆,如一株常青藤,不经意会缠绕你的思绪,又掠过你的眼眸,温暖着你的心境。
记得是腊月二十八那天,我和大平从院子出来,准备出去找同学玩儿。走到胡同口,二单元的姚大妈,穿着厚厚的棉衣,手揣在棉袄袖里,眼睛盯着胡同尽头张望着。眼见街坊邻居的孩子们都回家过年了,大妈定是想念二儿子——嘎子。
嘎子哥,其实一点不嘠,人也很有趣,爱和我们小孩子开玩笑。入伍前,他的铅笔素描画得很好,居民大院的小姑娘们,都成了他的素描人物。有一年临近过年了,我去大妈家串门,碰巧家里来了客人,我见人多,不好意思进去,想把伸进去的腿退出来。这时,嘎子哥喊我:“小妹,转过头了!扶着门别动啊!”于是,我按照哥哥说的扶着门,一脚在外一脚在里看着室内。大概有十几分钟吧,嘎子哥手里的铅笔沙沙沙作响,只见我梳着羊角辫子的形象跃然画纸上。他笑着说:“喜欢这新年礼物吗?”我当然喜欢了,拿着素描肖像,蹦蹦跳跳地跑回了家。
第二年的年末,嘎子哥因了素描出色,被部队应征入了伍。他走的那天,姚大妈的房门上,贴了醒目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红红的对联,嘎子哥带着大红花,穿着军装很英武,也很正式地给街坊长辈们敬了军礼,风风光光上了军车。三个院子的街坊,男女老少都来送他,就如家人个个笑容满面,唯独姚大妈暗自落泪。
那年三十的晚上,大院里,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不绝于耳,从姚大妈家里,传出了悠扬的手风琴声,还有男女生对唱《敖包相会》,那浑厚、磁性的,那温婉、优美的声线,悠扬在院子里的各个角落,也吸引了大院的大人、孩子们,他们放下手里的鞭炮,走近窗前静静的聆听。后来才知道,是嘎子哥的同学们,怕大妈寂寞和她一起度过了热闹的除夕。
三
过年,曾有外婆的剪纸装点的记忆。那年年前,年过八旬的外婆从乡下来我家过年,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外婆身材娇小,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可她心态依然年轻,她会用乡下老人少有的护肤用品,穿着干净利落的涤卡老式大襟衣服,花白的头发梳得服服帖帖,戴着时髦的紫红色尼龙手套,那鲜亮的颜色足以让人关注。在大院里,外婆很有人气,街坊邻居都喜欢和开朗的外婆搭讪。
外婆有一双灵巧的手,她有一手绝活儿——剪纸。在乡下时,外婆就用自己的手艺,把屋子的各种笸箩都贴上剪纸画,把小屋装点得很有生活气息。快过年了,外婆让父亲买了大红纸,然后摊开红纸,整整齐齐折叠好,再拿出剪刀剪了福字、喜鹊登枝、生肖等栩栩如生的画面。让人吃惊的是,外婆根本不认识字,却能剪出“吉祥如意”等喜庆的字样儿。她把那些剪纸窗花,贴到干净的玻璃窗上,顿时让屋子有了浓浓的年味。街坊邻居看到我家窗户上,绽放着喜庆的窗花,对外婆的手艺赞不绝口。外婆自然喜上眉梢,于是,会送人家一份窗花,说是送福给人家,很快大院居民家的窗子上,都贴上了喜气洋洋的窗花。
那个年,外婆这位民间艺人——“剪纸外婆”名声在外了。她还为我的小伙伴们剪了自己的生肖,那时,她们都羡慕我,我也为有个心灵手巧的外婆自豪。
可是,外婆总要走的,我和小伙伴们却有些不舍。临走时,我们抹着泪水,望着外婆驼背的背影远去……
十几年后,伙伴们都长大了。我们相见时,过年的记忆有许多,可她们唯独清晰地记得“剪纸外婆”,她们也都珍藏着外婆给她们的生肖剪纸。
……
过年,曾经的记忆,一幕幕的人情画卷;回眸中,那些人有的已不在,可温情依然;过年,念想,一年年、一代代,沿袭传承……
关于美丽乡村道路美篇篇三
腊月将尽,岁末年尾,忽然没理由的倍觉疲倦,决定到母亲家小住。本是冷风迎面的日子,下午却忽然阳光灿烂,明亮的天气带给人刹那的温暖,遂漫步田野。田间小路窄狭而逼仄,只是冷冬中的麦苗透着一股坚韧,踏过去依然挺立如前,走来十分自在,远处高大的梧桐高举着突兀的枝丫,弥漫着淡淡的雾霭,脚下的土地松软软的,枯草只余短短的梗,没有寥落的感觉,整个田野素净而勃发,让人倍觉安谧。偶尔有拉着耧埋头劳作的农人,给静寂的天地平添一个个活动的剪影,他们永远是土地上活跃的主角。不时会遇到一个个凸起的土堆,那是一方方坟墓,却没有阴森森,依然一片静谧。
村庄中到处有衰草的痕迹,幼时淘气的河沟已经干涸,却深深转了几个弯已是平坦无比,周围仍然是纷乱的植株,但并不觉得荒芜,许是人们的返家的喜悦掩盖了,真的,往日只见老幼的小巷因了年轻的人们忽然热闹了几分。
父亲的小院和后面的楼房比起来低矮而简单,矮矮的围墙上蔓延着几株仙人掌,泼辣辣的阳光照进来异常亮,山楂和柿子树静默着,庭院被母亲收拾的干净整洁,正屋前四个老人悠闲地搓着麻将,那一份迟缓和慎重让观看的人倍觉辛苦,大大小小的人聚了一圈,孩子们在人缝中钻来钻去,玩的很开心。
父亲还没到家,年关是喜事聚集的时间,各家都忙着为孩子张罗娶亲下聘,父亲今天去为三叔家的小堂弟下聘去了,听母亲说,父亲这几日一直为邻居们忙这个。我埋怨父亲年龄那么大了不该再忙乎这些事,邻家的婶子却笑说没父亲可不行。正说着,堂弟的车到了门口,三叔,父亲,堂哥走下车,已是醉醺醺,堂弟打开车后箱,小孩子一拥而上,喜糖瓜子被哄抢完毕,大人们则问询喜期和安排经过,三叔的话匣子打开来,人群不时爆发一阵阵笑声。
夜幕降临,黑黑的庭院上空星星稀疏的闪烁着,宝宝很可爱的说姥姥家的星星比家里的多而亮,围着地锅吃晚饭很是暖和,父亲却在正屋里看新闻,这是他的必修课,母亲常调侃他小人物偏要关心国家大事,父亲却说母亲不懂国家大事也关系着百姓生活,这话确实有道理。其实了解新闻虽然是父亲的习惯,但他更多的是想通过这些来关注我们的如今和未来。
躺在床上,隐隐约约听到父母在谈论一些家庭琐事,我们每一个家庭的悲喜都时时牵扯着他们的忧欢,左右着他们的心情。隐隐听到的是一声声轻微的叹息,我却已经恍惚入梦。夜间模糊的意识里电视里传来铿锵有致的戏曲唱腔,知道父亲还没有入睡。朦朦胧胧里又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身边的被子被轻轻的往上拉了拉,我知道是母亲担心我和宝宝冻着。很多时候我们能够酣睡,正是源于母亲无声的守护,不知道母亲可曾睡过一个安稳觉!
晨光熹微,就听到有人和父亲在说话,是远门的堂哥过来了,听父亲和他低声的叙着家常,说着儿女的工作和生活,而后是他谦逊的感谢,父亲的谦让。躺在床上,觉得这一切似曾相识。小时候常常在年关到来,深夜和晨起总有人来,或者拆借或者偿还,屋子里常常荡漾着唏嘘和感慨。父亲还是那么慷慨,用关心和信用默默帮助着身边的人,也许这是最本色的农民素养。我时时觉得对父亲越来越需要仰视了。
母亲还是一刻不停的忙碌着,这在她已经成了习惯,我只能坐在旁边陪她说话。发现母亲说起往事不再流泪,很欣慰,也有些吃惊,小心的询问,知道这个冬天是父亲在小心翼翼的呵护着母亲。几十年来,一直看到的是母亲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爱和付出,这使父亲得以在工作中无所牵挂。我看到过母亲的劳累,也目睹了她的隐忍,知道她一直全身心的成全着父亲。但有些辛酸和委屈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如今看到父亲人前人后那么周到的为母亲着想,也就明白了母亲在往事里不再难过的缘由。母亲的勤劳宽容成就了一家人的幸福,而父亲的豁达体贴化解了母亲的沉疴。真好!
依旧疲倦,但倍觉心安!
关于美丽乡村道路美篇篇四
琐 忆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主要通过日常的对话与独白来表现人物的由小见大的写人方法。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及琐而有纲、琐而有序、琐而有归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鲁迅先生的七次对话或独白。
2.难点: 鲁迅先生的两句诗对表现鲁迅的性格、组织琐事、结构全文的作用。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语补释:
*睚眦必报:哪怕是极小的怨恨也一定要报复。睚眦: 发怒时瞪眼睛,引伸为极小的怨恨。*众口铄金,积毁销骨:p19注②
*毁谤: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诬蔑。
*妄加揣测:指胡乱地估量推测。揣:估量,忖度。测:推测,料想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喻明指骂甲而暗骂乙。
*惴惴不安:形容因为害怕或担心而不安定的样子。惴惴: 恐惧、担忧的样子。*不期而遇:没有事先约定而出乎意外地碰上。*消尽散绝:完全消散了。
*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作调查研究,滔滔不绝地乱说一顿。*尽心竭力:投入整个身心,使出全部力量。*从容不迫:不慌不忙,非常镇静。*游刃有余:p24注①
*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梦魇: 梦里遇见可怕的事情而惊叫、呻吟。
混淆乾坤: 把男女的界限搞乱了。乾:(天)代表男;坤:(地)代表女。乾坤是八卦中的两卦。
时弊: 社会上一时较有影响的弊病。
机缘: 机会与缘分。
攀附: 旧时指投靠有权势的人,以求升官发财。
大防: 大的明显的界限。
掌故: 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作者简介: 唐弢: 原名唐瑞毅,笔名晦庵、风子等,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鲁迅研究家。1913年出身于浙江镇海县一个农民的家庭,靠亲友资助求学只念到初二,16岁考入上海邮局任职,后参加工人运动,担任文艺宣传工作,组织读书会,1933年在鲁迅影响下从事散文与杂文创作,1959年任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至今。
背景简介:
1、本文写于1961年鲁迅先生八十诞辰,外文出版社主办的英文杂志《中国文学》要作者写篇纪念文章,后写成此文同时发表在《中国文学》9月号和《人民文学》9月号上。
本文引用的两句诗出自鲁迅1932年写的七律《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2、关于本文,作者曾说: “回想建国以来,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大多强调鲁迅先生品质中战斗的一面,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一句阐发得比较充分;但是关于他对同志,对青年的爱就强调得很不够。我认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在不同方面的两种表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对敌人恨,对同志必然是爱。所以我想在我的纪念文章里应该两方面都讲一讲。三十年代我作为一个青年,曾经和鲁迅先生有过一些接触,亲身感受过他对青年的关心爱护,因此,想从后一方面多说一些,这就是我写《琐忆》时的指导思想。
解题
文章以“琐忆”为题,“琐”字在这里有两重意思: 一是表明文文章所记,都是一些“小事”;二是表明这类“小事”很多,文章所记的,仅是其中一二。这标题不仅提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表明了作者的选材意图──以小见大。这是回忆性纪念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
预习思考题: 1.本文所记的七件事,可以分为几类? 2.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小事组织成一篇文章的? 3.文章的侧重点在哪一方面? 4.找出文中作者的议论和鲁迅面貌举止的描写。5.本文怎样做到琐而有纲、琐而有序、琐而有归的? 6.试用两种方法分段。两种不同的分段思路: 第一种,以鲁迅的诗为纲,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17自然段)鲁迅先生爱护青年,平易近人,体现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第二部分(18─28自然段)记述鲁迅先生对敌人的蔑视和“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斗风格。
“如果把这段话看作是他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解释,那么,‘横眉冷对千夫指’呢? 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是决不宽恕,也决不妥协的,也许这就是有些人觉得他不易接近的缘故吧。”这是一个过渡句群,前一个句子承上,后一个句子启下,还同前文“有人议论”等句相照应。
第二种,按结构分,见后结构特点。
第二课时 小结:
一、语言描写──对话与独白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全文的材料实际上是鲁迅先生的七次谈话(对话与独白)1.代人挨骂(1─8自然段“对话”)2.自夸国大(10自然段“独白”)3.自惭浅薄(10自然段“独白”)
4.替人补靴与进化论(10─17自然段“对话”)5.攀附阔老(19自然段“独白”)6.禁止同泳(19自然段“独白”)
7.“官批本”──皇帝免冠(20─27自然段“对话”)
这些事,对于鲁迅只是些零星的细微琐碎的生活小事,所以叫做琐忆。
在课文里鲁迅前四次谈话表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体现了鲁迅对青年的关怀、爱护和帮助;后三次谈话着重表现了“横眉冷对于夫指”的精神,体现了他对敌斗争的坚决,体现了他的战斗风格。两个侧面合起来表现了鲁迅的伟大人格。从整体看着重表现鲁迅对青年的关心和爱护。前四次谈话固然是这样,后三次谈话虽然说的是对敌斗争的事,但作者还是强调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教育,使人感受到鲁迅对青年的关心爱护。
这三次对话与独白的描写很有特点: ⑴具体而不空洞──亲身所闻,亲眼所见。⑵交代介绍与谈话有关的时代背景、事件始末、听者反映,使读者对谈话有更充分此了解。⑶综合运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手段,使人物声态并作,真切如见,更加有立体感。
二、结构特点──琐而有纲、琐而有序、琐而有归
本文标题为《琐忆》,所写的材料也确实很“琐”,一“小”二“多”,又交代了谈话的来龙去脉,又旁及许多事件及典故,全文形虽散而神聚,线似隐而实现,井然有序。
“纲”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它概括了全文的基本内容。“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作为一个伟大作家全部人格的体现。”“写照”就形象说,“体现”就精神说。对这两句诗的阐发,使文章纲举目张,七个材料都紧凑地统一到对鲁迅伟大人格的回忆中去。
“序”也就是在结构上贯穿线索是“近人”(鲁迅究竟是“近人”还是“难以接近”)。
第一段介绍初识前就将这线索点出,作为全文的铺垫。介绍了初次会晤后,第九段指出鲁迅给人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接上了这根红线,下面着重叙述鲁迅对青年的关怀,是“近人”。18自然段承上启下,指出有人觉得他“不易接近”,是因为他对敌人决不“宽恕”与“妥协”,进而将文章推进到有关“横眉”的内容,28自然段是全文结尾,没有顺势收在鲁迅对敌人斗争的材料中,而是作者“如坐春风”的抒情,仍归结到对广大青年的爱护与关怀上,贯穿线索仍在起作用。
第二种段落分法,可围绕“近人”这一线索分为四段: 1.“不敢接近鲁迅”(1─8自然段)2.“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9─17自然段)3.“有些人觉得他不易接近”(18─27自然段)4.“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28自然段)“归”,末尾一段,以一个亲身聆听过鲁迅先生教诲的青年的身份,由衷地抒发了对先生感激之情,情真意切,溢于言表,把文章的格调顺理成章地归结到了“纪念”的旨意上,使文章琐而有归,成为纪念文章的上品。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与鲁迅交往的几件琐事,表现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永久怀念和感激的心情。
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开头说:“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这句话中“写照”与“体现”两个词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分析:“写照”就是画像,鲁迅先生给自己画了个像,是指形象而言;‘体现”就是某一事物具体地表现出某一种精神,是就精神而言。
(二)“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分析:“意料之中”,作者曾写过杂文,都被“叭儿狗”误认为是鲁迅的作品而使鲁迅受到攻击,为此,作者心里深感不安,“想见而又不敢去见”鲁迅。一次与鲁迅不期而遇时,鲁迅果然说:“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作者认为确实要“挨他几下了”。
“意料之外”,鲁迅不但没有训斥作者,反而与他亲切交谈,笑起来了,与作者原来的想法完全相反。这段文字恰当地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方法,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生动地表现了鲁迅的亲切热情,平易近人,敌人的造谣不驳自败。
(三)作者在谈到自己和鲁迅先生多次交往的过程中描写了鲁迅先生的肖像,即“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这段肖像描写,写出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性格与精神?
分析:表现出一位坚定、沉着、勇敢、顽强的战士性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四)这段白描式的肖像描写,运用移就和象征手法,借头发的形像,表现鲁迅倔强的性格,不屈的斗争精神,它穿插在写鲁迅先生平易近人的章节中,目的是写“平易近人”,却着力写他的“倔强”,这不矛盾吗?
分析:作者紧接着写道:“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就是解答,说明鲁迅先生平易近人,并不是由他个人的性格所决定的,而是由于他是站在培养同反动派进行斗争的青年力量的高度来接近、关怀青年的。揭示了鲁迅先生“俯首”精神的阶级内涵和时代特点,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狮子、猪、羊、小溪、烂泥塘各比喻什么?引用鲁迅先生这两段话有什么作用?
分析:狮子喻强大的国家,猪羊喻弱小的国家,小溪喻青年,烂泥塘喻夸夸其谈的学者。通过比喻,形象地说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政治腐败,国力衰弱,经济落后的情况下,自夸国大是极其危险的。青年人单纯、热情,虽阅历浅薄,但积极向上,比夸夸其谈的学者故弄玄虚,借以吓人要好得多。同时,有力地证明鲁迅先生对青年谈话重在言传身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是一贯的。
(六)本文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和抒情,在记叙中夹入一些称颂鲁迅先生的富有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请找出来,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开头引用两句诗后对两句诗的评价,起到点明题旨的作用;有关鲁迅是否“不易接近”的议论,为写第一次见面作了铺垫;对于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抒情性的议论,不仅深化了“平易近人”的内容,而且深入到有关鲁迅思想发展的探索,揭示了他“俯首”精神的阶级内涵和时代特点;第二部分开头的抒情性的议论,把对“横眉冷对”的叙述集中到战斗风格上来,并深化了对“战斗风格”的认识,然后过渡到写鲁迅先生的谈话;最后一自然段的抒情,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激。热爱、怀念之情。这些抒情议论,能使主题阐发得更集中,更明确,而且还有利于各部分的衔接和过渡,如果把这些抒情议论抽掉,全文就只剩下几件琐碎的事了。
(七)本文除了第9自然段肖像描写外,还有几处适当地穿插了对鲁迅的外貌和举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写鲁迅解剖自己思想变化时,穿插了肖像描写:“鲁迅先生沉默了,眼睛望着远”方。”表现了鲁迅先生对现实的深切忧虑和对青年的深切希望。
写到鲁迅揭露敌人“对外屈服,对内束手”时,穿插了动作描写:“鲁迅先生站起身,在屋子里踱了几步,转身扶住椅背,立定了。”逼真地写出了鲁迅在敌人面前的“居高临下”,“从容不迫”,表现了对敌人的极端蔑视。
作者多次描写了鲁迅的外貌和举止,能使读者如见其人,更形象地写出了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
(八)每一次谈话都是谈一些小事,作者怎样以小见大表现深刻的主题,使读者看来觉得亲切、可信。让我们共同来分析讨论作者是怎样写的。
请同学阅读1~9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不曾和鲁迅相识的时候,对鲁迅的印象怎样?
——认为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不敢去接近他。
(2)后来又为什么想见鲁迅?这时作者的心情又怎样?
——因为作者写的文章反动文人认为是鲁迅写的,骂起鲁迅来,作者想当面致歉,但害怕鲁迅责备,心里惴惴不安。(3)“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这话怎样理解?“意料之中”指什 么?“意料之外”指什么?
——“意料之中”指作者听了鲁迅说:“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哩。”的话之后,认为鲁迅要骂他了,心想果然不出他先前所料。“意料之外”指后来鲁迅对作者的态度十分亲切,和他原先想的完全不一样。(4)“半晌疑云”指什么?
——指作者刚见到鲁迅时心中认为会挨骂的疑虑。
(5)文章写作者见鲁迅之前为什么作了那么多交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些交代的文字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交代了事情的背景:为了进行斗争,鲁迅“不断更换笔名”,看文章“专靠嗅觉”的人施展叭儿狗的伎俩攻击鲁迅。这样才能使人明白为什么会产生作者写文章鲁迅挨骂的事。另一方面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用作者对鲁迅的误解(先是不敢接近,后来想见又惴喘不安,见面之后还暗暗想:“这回可要挨他几下了”)反衬鲁迅的平易近人,使文章跌宕多姿。
(6)第9段议论的要点是什么?这样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段里的议论有两个要点。一是引用“能增,才能爱”这句话,以阶级分析的观点深刻分析了鲁迅对自己战友的平易近人的态度产生了他对敌人的恨,使读者更深刻理解这是鲁迅爱憎分明的伟大人格的体现。一是把鲁迅和许多伟大人物类比,用发展的观点指出鲁迅平易近人是他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鲁迅思想成熟,才能在处事待人上这样平易近人,才能“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的议论帮助读者更深刻理解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不是一般的态度,而是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有助于对后边几次谈话的理解。
(九)提问:在记述鲁迅第二、三次谈话之前,作者有一段议论,它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对理解这两次谈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段议论指出鲁迅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的态度是亲切的,热情的,平等待人的,这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另一方面的具体表现。这一段议论还指出鲁迅教育青年的方式是“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帮助读者理解以后几次谈话的特点。
(十)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二、三次谈话的内容,然后提问:这两次谈话用什么方式教育青年,体现鲁迅思想的什么特点?
明确:用有趣的比喻,体现了鲁迅思想的成熟、深刻,说明问题的深入浅出。看问题不单只看现象,还看到本质(对夸耀“地大物博”的分析);不光看表面,还要看实质(对“自惭浅薄”的青年的鼓励)。
(十一)我们分析一下鲁迅第四次谈话,先理解两个问题:
1.“进化论牵制过我”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片面理解进化论,认为青年一定比老年进步,后一代一定比前一代进步。不问青年表现怎样都为他服务,做了像为青年补靴这一类事情。)
2.“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易,这是后来的事”这句话怎么理解?
(指青年也有倒退落后的不进步的。)
老师可进一步明确:鲁迅的思想经历了由进化论到阶级论的变化过程,所以后期他能用阶级观点、辩证观点来看问题。
(十二)老师启发:18段以后这一部分是用鲁迅的三次谈话表现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的。我们先分析一下18段中的议论,看看作者怎样分析鲁迅这一精神的。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一段议论的要点。
同学讨论后老师明确:作者先指出“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精神的含义是:对待敌人,对待已完全站在敌对阶级立场上的青年,是决不宽恕,也决不妥协的,接着从三方面加以阐发:
(1)指出“横眉冷对”是鲁迅斗争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立场的概括,也就是从本质上肯定了鲁迅对敌人无情的斗争精神和坚定的立场。
(2)概括了鲁迅的战斗风格:讽刺(显示威力)、幽默(闪烁着智慧)、深刻(独抒新见,入木三分)。这体现在杂文和谈话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的谈话。
(3)分析了鲁迅的战斗风格形成的原因。由于思想的成熟,鲁迅在对敌斗争中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由此形成了他的战斗风格的特点。
老师小结:作者对鲁迅的战斗精神和战斗风格的分析,使我们能更深刻理解鲁迅,能更透彻理解下边几次谈话的精神。这一段的议论和第9段关于平易近人的分析,第10段关于亲切、热情、平等待人的态度的概括,关于“用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启发青年人的介绍,把鲁迅在多次生动、形象的谈话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作了理论的升华,使读者更全面、更深刻、更概括地认识鲁迅的伟大,也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深化。
(十三)请同学朗读鲁迅第五、六次谈话内容。然后大家分析这两次谈话各体现了鲁迅怎样的战斗风格。
明确:“攀附阔佬”的故事体现了讽刺的风格。反驳禁止男女同泳体现了幽默的风格。
(十四)老师启发:我们可以深入分析一下鲁迅思想的威力来自什么,用什么方法驳斥敌论:
1、国民党政权依赖美国结果被人家扔弃,却还在大吹大擂宣传,鲁迅讲攀附阔佬的故事是运用什么方法揭露其丑态?我们试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丑态。
明确:国民党的做法就和要饭的一样——恬不知耻。鲁迅在这里是运用了类比法,这一类比实在生动、形象,把国民党政府堂堂正正的画皮剥开来,还他一个“要饭的”可鄙面 目,讽刺得实在深刻。
2、鲁迅用什么方法驳斥反对男女同泳的谬论?我们试简练概括这种人的表现。
明确:鲁迅运用的是引申法(归谬法)。从这种做法引申出荒谬的结论——人人“一律戴上防毒面具”使人看出这些假道学者的迂腐,说得实在幽默不过。
(十五)分析鲁迅的第七次谈话。先听录音然后回答问题。
1.这次谈话体现了鲁迅怎样的战斗风格?
明确:体现了观察、分析问题的深刻、入木三分。
2.我们再深入分析一下这次谈话鲁迅从哪些方面来揭露、批判国民党的检查官的倒行逆施,从中体会他观察、分析问题的深刻。
明确:鲁迅首先指出这种做法是一种“骗子的行当”,揭穿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手法。其次指出他们是吃了“讹首”的肉,不得不如此,暗示这是国民党收买的御用文人有意颠倒是非。最后深刻地揭露国民党这种做法的卑怯心理和垂死挣扎的本质。
鲁迅这样的批判使人看到他在对敌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居高临下、从容不迫的大将风 度,洞若观火的犀利眼光。他提出“官批集”的建议,虽是带点戏谑的话,但却可看出他在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心和乐观精神。
(十六)提示:我们分析一下最后一段的抒情,思考几个问题:
1.听了鲁迅的谈话,作者什么感受,把有关的词语找出来加以分析。(头脑清醒,精神百倍,心情舒畅,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到:
作者是分明感到看问题更清楚了,精神更振奋了,斗争的信心更足了。)
2.作者从鲁迅的谈话中得到什么?
(得到了勇气和力量,产生了热爱生活、热爱正义和真理的思想感情。)
3、结尾和开头怎样照应,在表现主题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的议论是理性的概括,结尾的抒情是真实感情的流露。二者的结合使读者 既认识到鲁迅精神、人格的伟大,又感受到他的作风,他的教诲的亲切和平易近人;二者的 照应体现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作者对鲁迅的怀念,使琐碎的、短短的几次谈话形成了一种力量,一股感情,使人永远地怀念、崇敬伟大的战士——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