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作文800字(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三作文800字篇一
愁情
愁情里我首推那国破人非,有愁难遣的南唐后主李煜。在他的愁词中除了那众所周知的《虞美人》中脍炙人口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外,我觉得他在《浪淘沙》中也把愁情写到了极致:“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好一个“天上人间”,潺潺的雨声敲痛了李煜载满忧愁的心,身在异国他乡,只能将昔日的欢乐在梦中上演。在那斑驳的栏杆旁,我仿佛也看到了他的双眸在吟出“别时容易见时难”时闪过的无奈与忧伤。全词让人沉浸在愁的氛围中无力自拔。李煜不是一位好皇帝,但他是一位大才子,他没有建立霸业,但他在中国的词坛上成就了辉煌。或许几千年以后,人们可以忘了其它的君主,可李煜永不会被淡去,因他的愁情。
春情
在中国的诗词里,写春情的很多,柳永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词作总能把一幅清晰的图画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如《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它把那种分别时惆怅、无助的神情传达得淋漓尽致。再如他在《风栖梧》中写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让我们想到那多情、痴情的男子被情所困的落魄和无奈。除了柳永,我觉得晏殊也是一位写春情的高手,如他在《玉楼春》中写到:“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将春情描绘得形象深沉。
豪情
在诗词中写豪情的人也很多,岳飞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把那种壮怀激烈,豪情满志的情怀在《满江红》中抒发得很彻底:“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把一个胸怀壮志,报国无门的天地英雄尽情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在豪情之余,他也有过低落,如他在《小重山》中这样写到:“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里流露出的是无法遮挡的落寞与伤感,但不能就此认为他不是一位充满豪情的爱国大将。相反,这恰恰给他的豪情增添了感人的情韵。
岳飞的豪情犹如空旷的草原和天地相融,而另一位善于抒发豪情的大师苏轼则把它表现为另一种孤傲与无奈。他在《卜算子》中这样写到:“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给人一种苍凉悲壮却寂寥旷远的感觉。但他也写过好多豪情满志的篇章,在《赤壁怀古》中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就表现为一种广袤和洒脱。
走出这宋词的情韵,那份感动将永远铭记。对它的执著,对母语独有魅力的向往是不会改变的。
高三作文800字篇二
每个人的十年,都值得记忆,都值得被记录。成功人士、社会精英的十年甚至一生,自不必说,自然会有人为其立传,赞美之,歌颂之。甚至平凡如流水线上的工人,黄背心的清洁工,人们也会为他们的兢兢业业、持之以恒而钦佩不已。然而,有一个人的十年,是一个自掘坟墓的十年。这里的坟墓二字上,并没有加上双引号,因为它就是坟墓,一个实实在在、真正意义上的墓穴。
二十年前,这个人拥有了一份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平淡淡,日常琐碎。收工归来的一句“哈喽!”,提筷前的一声“三克油!”,相拥而眠的会心一笑,让人觉得安心而舒适。一年后,两人世界里来了一个开心果,从此多了许多欢笑,多了许多操心,生活顿时多姿多彩起来。 而这一切,却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而嘎然而止。
爱人拉着那个人的手,“亲爱的,看来,我要失约了,不能陪你白头偕老了。我们的孩子,就要辛苦你了。我要先走一步了,我会一直等着你。真希望我们能同穴而眠。”那个人眼神坚定地望着爱人,“你所希望的也是我所希望的。”爱人慈爱地望着丈夫和儿子,喟然长叹一声,轻声吟唱道:“人间爱,天也妒,从此夫儿另一处。罢!罢!罢!天堂里,自有我相护。”
爱人走了,没有撕心裂肺地哭诉,只有撕心裂肺的伤痛。
从此,那个人改名李十年,意在提醒自己要在十年里打造一个穴,一个属于自己和爱人的穴。
阴阳李,李十年的叔父,六十多岁,听了李十年地诉说,背着罗盘漫山遍野地寻找,寻找一方风水宝地。几天后,指着李十年屋后的一处悬崖,哈哈大笑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拿出罗盘,定了方位,作了标记。然后,拍拍李十年的肩膀,绕过屋后,径直走了。
从此,人们总能听到李十年家传出的叮叮当当的响声。邻里好奇,李十年回答道:“造一个冢,安放一些东西。”邻里似懂非懂,面带迷茫地走开了。从此,再也无人关心和提及。以致于后来,李十年家哪天没有叮叮当当的响声,人们才会交头接耳地议论。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五年后的某一天,李十年站在二米多高,一米八宽,五米来深的拱形石窟里,手抚石壁,轻声吟唱,“一千八百日与夜,日不停,夜不歇。洞穴初成,凿断錾子千百根。纵有万般艰和难,昼也思,夜也思。忽有倩影轻飘摇,左瞧瞧,右逛逛。露出笑容,望着我来笑。轻抚我手茧和伤,睫毛下,泪两行。”
转眼又过了三年。一天,村主任带着几名警察大驾光临,闯进了李十年的洞穴。一位高个子,戴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像是他们的头,一言不发地绕过石桌石凳,径直向洞穴深处的石棺走去,借着灯光,仔细地端详躺在石棺里的石像。良久,若有所思地走到李十年的身边,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一挥手,一行人鱼贯而出,绕过屋后,径直而去。
十七岁的儿子立在墙角,不安地揉搓着衣角。
两年后,十九岁的儿子顺利地考上大学。临行前,李十年坐在石棺边沿,儿子跪在石棺前的地上。李十年轻声吟唱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可料年年肠断处,明月夜,小松冈。”
儿子走了。李十年站在石头做成的梳妆台前,望着镜子里满头花白的自己,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着爱人,温柔地说:“十年了,我们终于可以同穴而眠了!”
高三作文800字篇三
曾经的屋檐下,袅袅炊烟冉冉升起,好似调皮的精灵在风中嬉戏,而今归来,却再也寻不到那一抹熟悉的轻盈,再也不能重温旧梦。那飘荡在童年上空的温暖的炊烟。
我们那一片,就我一个女孩子,却整天跟着那些男孩子后面玩耍,淘气。
稻子成熟之前,农人会先用石碾子将草场压平,再洒上一层草灰,再压实。在新稻收上来之前,那宽阔的草场便成了我们的乐园。已上学的孩子带来学校里流行的游戏,于是,一只小小的沙包便成了十几个孩子争夺的热点。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些无理由的追逐打闹。笑声,叫声在草场上空久久盈绕。乡间的风,刮过树梢,刮过田野,也将太阳刮向了西山。一缕缕炊烟便随着风在屋顶上扭动腰肢,一如十七岁的少女般轻盈、灵动。
“哈,我家的炊烟升起来了。”一个小伙伴叫道。“***煮了什么好吃的?”另一个小伙伴问道。“我妈的厨艺可好了,煮的菜好吃极了。”“我妈煮的才好吃了,***炒的菜都不熟。”“我妈煮的好吃!”“我妈……”随着更多的炊烟升起,小伙伴的话题已由煮什么上升到了对自己母亲的维护,那是儿时的我们对母亲最质朴的爱。
“囡囡,回家吃饭了……”“小宝,饭做好了,快回家吃饭……”“小海啊,家来呦……”一声接一声的尖锐的女声划破了炊烟的浓厚,带着饭菜的香味,钻入我们的耳中。“我回去了,明天见……”“我妈叫我了……”我们各自回家,去享受炊烟带来的温暖。
随着炊烟的消散,草场在夜色笼罩下沉默下来。
“吃饭啊,发什么呆呢!”母亲催促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嚼着电饭锅煮出来的饭,却味如嚼蜡,远远没有灶烧出来的饭香甜。
电饭锅,煤气灶,电磁炉逐渐占据了厨房的主导地位,而那升腾曼妙炊烟的灶却难见身影,再也不曾见到炊烟的升起,炊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是炊烟疏远了我们,还是我们疏远了炊烟?
那曾经只属于炊烟的风景,随风而逝。
当我赤脚屋檐,暮色沉重,表情里没有笑容。
是否能再重温旧梦?把那梦好的梦珍藏在心中。
高三作文800字篇四
好友家对象开了个理发店,之所以说是对象,因为那是好友跟之前的老公离婚了,这个是后来重新找的,两人还没有领结婚证,所以只能暂时称之为对象。
好友的对象今年新开的理发店,店里生意也不是很景气。很早之前就和另外一个朋友说,腊月里弄头发的时候,去好友的理发店弄。就在今天中午,另外一个好友打电话问我,去不去做头发,我说,白天有点忙,晚上吧。
下班回来,那个好友打电话说,芳的店里人有点多,她还没开始做,问我去不去。我心想着那就去吧。
可是,一路上我就在想,去了干嘛呀,现在的头发本来就不是很短,也没想着再剪剪什么的,至于烫发啊,染发啊什么的,自己也没心思做,去年拉过得头发也挺直的,就没想着再拉了。
最后让好友给洗了个头发。临走的时候给好友发了十元的红包,好友也没有收,说算了吧。
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想着让好友收起来的,本来想着都是朋友间做生意的,彼此照顾一下,可内心深处却还是觉得有些舍不得。这么多年来,在头发上花的钱真的不多,除了去年腊月做头发花了一百多,后来就没再在头发上花过钱。
这么多年来,要说没钱,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但总是觉得舍不得。
有时想想,自己舍不得做头发,舍不得做好多事,也不是真的没有,有时候说舍不得,只是习惯了,习惯了去节省,习惯了舍不得。
所以,有时候真的是本性使然吧!
高三作文800字篇五
我的外公
外公不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只是一个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普通而又平凡的农民。然而,他却是我心存感激和尊敬的人。
外公已经70多岁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但是精气儿却非常好,背也不驼。他那双宽大粗糙的手长满了厚厚的老茧,正是外公一生辛勤劳动的烙印。
每年放寒、暑假,我都会去外公家玩。每天清晨,当我懒懒地起床时,外公已经披着一身浓雾锄完地回来了,这时,外公出发前生的炉火也燃得旺旺的;每天傍晚,非要我跑到地里喊上好几遍,他才乐呵呵地挽着我走在乡间的暮色中。
外公是个闲不住的人。农闲时,他在屋前屋后种植了各种果树,有梨树、葡萄树、枇杷树、核桃树……一有空,他就会给果树剪枝、松土、施肥、治虫子。看着外公脸上细细的汗珠,我忍不住说:“外公,歇歇吧,您都出汗哪。”“没关系,干活哪有不出汗的?””可是您已经老了,是爸爸、妈妈不管您吗?”外公蹲下来抚摸着我的头,“那倒不是,可是我还硬朗着呢!再说,我最高兴的事就是整天忙着干活儿,今天想着明天。人一辈子,不能什么都不干,不然怎么过日子?”是啊,如果不是外公辛勤劳动,我怎么会一年四季吃上甘甜的水果、新鲜的蔬菜?外公的话给我深深的启发。从那以后,我学习比以前更认真、更刻苦。每当我想要偷懒或者放弃时,外公的话就会在我耳边响起:“今天想着明天。人一辈子,不能什么都不干,不然怎么过日子?”难道我们每个人不都应该这样吗?
外公不仅如此爱劳动,而且生活中非常节约,讲卫生。他穿的衣服都发白了,还舍不得扔。他的凉鞋甚至看不出原来的“庐山真面目”,上面不是用胶布粘着,就是用扎丝缠着……外公家尤其干净,谁见了谁夸。就算是猪圈、鸡舍,他每天都要扫上几遍,没有一点乱草和粪便。
我不必再问外公这又是为什么,他多年不改的习惯,让我知道,人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现在我又长大了两岁,外公身体依然健康,仍住在农村,继续做着他力所能及的事。外公那双长满厚茧的手和朴实的话语,连同他劳动时的汗珠以及缠着扎丝的凉鞋,都会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因为,我爱我的外公,他用他最平凡的言行告诉我: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高三作文800字篇六
刚一推开院门,悬在门楣上的吊铃便“当啷”一声响了。呵!满园花卉一齐笑盈盈地向我们涌来,(写花卉“笑盈盈”,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满园花开的情景表现得生动形象,且突出了人物看到花卉时喜悦的心情。【拟人修辞】)只闻得阵阵清香,沁人肺腑。那簇笼在门边的不正是一株枝繁叶茂、金花满绽的“七里香”吗?你看她鲜艳夺目,异彩纷呈,简直是一座“花山”。
穿过婆娑的木槿树、紫丁香、桂竹香等花卉荟萃而成的花径,便来到主人的房门口。此时,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出来,他正是我们景仰已久的风陵渡中学离休老教师尚森海老先生。
“我来了,还带来个小记者——我们文学社的社员。”李老师向尚老介绍。尚老慈祥地打量着我,示意坐下。
“尚老课教得好,花育得好,我胡诌了几句打油诗,请指正。”
李老师递上诗笺,尚老欣喜地戴上花镜,朗声读起来:“《育花吟》其一: 甚色能如花色俊,何香能比花香馨?栽花岂止为观赏,欲与英雄较艳春。好!好!立意高,写出了崇高目的。其二:埋头抚育促苗发,喜睹枝枝吐嫩芽。不负流光功自有,精诚所至满天霞。……是这样,是这样,道出了真情实感。”他不住地点着头,会心地笑着: “真是珠圆玉润,出手不凡哪!”
李老师谦虚地说:“过奖了。”
“走,看看去。”显然尚老的兴致被激了起来,我暗自庆幸李老师的诗所起的催化作用。
打开后门,一座小花园呈现在我们眼前。西面是苗圃温室,放满了各种盆花,有像绣球的,有像金星的,有刚萌芽的,有已裂唇的……不到10平方米的地方,就上上下下摆了100多盆花。除了温室之外,更多的是露天苗圃。
看着那一畦畦精心培育的花,我不禁惊诧地问:“尚老,一共有多少株?”6000余株。” 啊,竟如此之多,这得付出多少心血和精力呀!对于一个70岁高龄的老教师来说,谈何容易? (描写“我”听了尚老培育花卉6000余株后内心的惊叹,突出了尚老育花的不易。
沿西面屋绕到前院,屋檐下亭亭玉立着一株苍翠欲滴的高茎植物。我正诧异,不知是何花,尚老已高兴地解释道:“南国奇葩——丹顶芭蕉!”那腔调、神情,绝不亚于一个珠宝商在得到一顶皇冠时的快意、自豪。
接着他步人花丛,一会儿捧起这朵紫红的嗅嗅,一会儿托起那朵粉白的笑笑,好像妈妈捧着孩子的嫩脸边嗅边说:“这叫‘杏黄’,你们闻,有熟杏的香味。”
我们走过去一嗅,果然浓香中有一股甜杏味直透心牌。各色各态的奇花异艳,实在难以尽述,真是“造化钟神秀”!
看完前院的花,尚老突然神秘地说:“到另一个园里再看看。
另一个园子?我暗中狐疑,难道尚老还有琪草、瑶花、姚黄、魏紫叫我们观赏吗?于是,我们紧随其后,急急向另一个园子走去。一进园门,我惊呆了。果然是飞霞流彩,溢红滴翠。那一畦畦的“紫平绒” “杏黄玫”,根本就不是一般凡态的花,更不用说那艳艳的“世界大红”——她们约有1米高,一株株顶部都戴着碗口似的大花冠,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恰似一群仙子在欢迎嘉宾,又如一池风鸟在喜迎贵客到来。她们扭动着柔软的腰肢,轻歌曼舞,散发着浓郁的清香,实在荡人心魂,不禁使我陶醉于这花的海洋、花的世界。尚老不停地为我们介绍这些奇葩绝艳,连手被花刺剧破了都未觉察。
李老师看到尚老着了魔的神态,笑着说:“尚老真是‘爱竹不锄当户笋,惜花犹护压头枝’呀!”
听后,我脑瓜一转,惊奇地问:“尚老70岁高龄,何以还要务花劳神?”
“哈哈哈!你问这个嘛,那我就要正告‘大记者’了。”尚老直起腰身好像一个花国王子,对着他的群臣快活地演讲起来,“爱花就是爱美,爱美就是爱生活,人人都爱美,爱生活,我们的社会不就锦上添花、蒸蒸日上了吗?人活七十古来稀,在有生之年,我还要为美化环境做点奉献呢!”说着,他指了指那盛开的盆花,神采飞扬地说:“这是准备送给永乐宫的,这是准备送给敬老院的……”
看了花,我心旷神怡;听了尚老发自内心的声音,我更如受春雨滋润,收获之大实在是始料未及。尚老离休志不休,人老心不老的美好灵魂,崇高的精神境界,真使我景仰不已,,受益无穷。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正是尚老的真实写照吗?情不自禁地我又高颂起李老师的《育花吟》来:“其三:香花若火争奇妍,草木得濡焉肯闲?梦寐唯求春意满,芬芳倍敬舜尧天。”把这些诗都献给尚老,不是更合适。
高三作文800字篇七
公伤股,门官歼焉。
以兵家所不耻的姿态,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一败涂地。从古至今,口诛笔伐之声不断,毛dong ze更是称此为“蠢猪式的仁义道德”。然而,宋襄公的做法当真没有可取之处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宋襄公也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他以春秋战争礼的形式,坚守着商朝遗民的贵族精神;以隆重的仪式,坚守着大国的尊严、霸主的气度。
首先,从文化层面上解读,宋襄公此举是贵族精神对这个礼崩乐坏时代的抗争。西周到春秋,诸侯争霸仍以贵族式的车战作为主体。“结日而定,各启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这本就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礼制。而宋襄公作为商超遗君则更为注重对礼的维护,“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虽亡国之列,不鼓不成兵”。
所以,以兵家出奇制胜、战无不用的原则来要求当时的宋襄公,的确是苛刻了些。倘若将泓水一役作为标志,在往后的诸侯兼并、朝代更迭,近现代的世界大战中,“礼”的约束作用愈发削弱。当人们为获胜而走向极端暴虐的时候,礼作为一种规范,就又会彰显出它的现实意义。宋襄公所维护的不是无用的条条框框。
除了坚守礼制、维护传统的胜利,宋襄公作为一国之主、春秋五霸之一,于他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诸侯割据的情况下保持大国的地位。
泓水之战来源于会盟时楚国的轻蔑侮辱,既如此,此战是宋国的“体面”之战。战争礼所带来的仪式感正契合了这一背景。宏观或微观的主体,需要仪式感来彰显尊严、责任与意志。
于今而言,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中,lingdao人注重自己的言行,以求展现得体的国家形象。而在国内,设立各种法定节假日、纪念日,也无不是希望借助仪式的力量去延续传统、彰显民族的气节与精神。而这些举措与宋襄公所为又有何异?
泓水之战本是一场普通的战役,胜负乃兵家常事,之所以被后世如此批驳,根源在于宋襄公败给了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败给了一心求胜的后人。
《公羊传》评价其“临大事而不往礼”,《史记》评“宋襄公有礼让也”。隐去战争本身,我们能看到一个有贵族精神的君王,在烽火狼烟中维护着国家的尊严,这本就是一种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