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寻找桃花源作文500字 寻觅桃花源作文(4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寻找桃花源作文500字 寻觅桃花源作文篇一
我失望地叹了口气,又继续背诵。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怎么又变了呢?我不禁皱了皱眉:“渔人怎么能这样不守诺言,而把这些事向外人提起呢?”我小声地自言自语。再次回到现实中时,想到这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人与人之间那尊重,理解到哪去了呢?
记得有一次放学,我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在一条小路的拐角处,一辆自行车被撞到在地,骑车的是个中年妇女,而撞人的是个其电动车的小伙子。小伙子见撞了人,刚想道歉,而那妇女其二话不说,当即破口大骂:“你个神经病,有没长眼睛啊……”尽是一些粗俗的脏话,叫人作呕。而小伙子见此情形,也发起火来,一边叫骂,还一边挥舞这拳头,那声音好似野兽的咆哮。当时,人们把那个小小的路口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却没有一个上前劝阻……
我伤心地闭上了眼睛,人之所以高于禽兽,正是因为人是有礼仪的,可是现在呢?这都到哪去了?……我的心如刀绞的疼啊!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呼——终于背完了。我躺在床上,发呆。我猛然想到,我的童年是多么美好,真想回到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年代,也不用惦记这人世间的冷漠与残酷。我的桃花源,或许只有在幻境或是梦境中才能见到了!
此时,我忽然觉得,我就像那个走出桃花源的渔人,一遍又一遍地寻找桃花源,却再也寻不到了……
寻找桃花源作文500字 寻觅桃花源作文篇二
近日,学完《桃花源记》一课后,再看周臣画的插图,方觉得周臣笔下的“桃花源”实乃人间仙境。
看,插图右下角是一片清澈的`溪水,溪水奔流于石间,激起朵朵雪白的小浪花,一叶扁舟横于溪上,真有“野渡无人舟自横”之趣。
溪流上方,是一小山,山上怪石嶙峋,相互辉映。棵棵青松生于岩石之间,盘根错节,或立或卧,盘曲多姿,显得苍劲有力。
再看图右上方,一座大山高入云霄,山上峭壁耸峙,峰陡如削。片片松林点缀其上,更显高山的苍茫雄伟。
在画的西北部分,处于群山之中,是一片农家之景。尽管作者用色较淡,显得模模糊糊,但隐隐约约仍可见到那熙熙攘攘的人群。男女老少,衣着举止各有不同。
座座农家小院,间间茅草小屋,平旷的土地,交错相通的田间小道,以及茂盛的郁郁葱葱的树林,连绵的远山。加上雾缥渺,仙境一般,更显神秘。
美丽的桃花源,神秘的人间仙境!
寻找桃花源作文500字 寻觅桃花源作文篇三
挺有意思的是,小学那会儿刚背《桃花源记》,借着简短的翻译,轻轻松松将其理解为一个寓言故事:捕鱼人没有遵守桃花源中人的提醒,即“不足为外人道也”,不但做标记还告诉了太守,因此“遂迷,不复得路”。直到初中再背这篇古文才知道真正的深意,这是开在每个人心中的一片桃林。
以前背总是很富有想象力,想象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人,移步换景穿过这样梦幻的地方,躬腰迈入连通两个世界的狭小洞口,于是看到平坦的土地上坐落整齐的房屋,鸟语香莺歌燕舞,村落间冒着炊烟,有着孩童的欢笑,苍翠的树林投下摇曳的阴影,田野里有两三人埋头耕作。
我况且为之向往,何况陶渊明呢?
那是个黑暗冗杂的时期,整个朝局和社会都被泡在肮脏的污泥中,有姓则是国家动荡中最无辜的受害者。生活在如此水深火热的混乱中,因而人人都向往着一片洁净的平等的、远离苛捐杂税和战火烽烟的这么一个地方,要叫无边绝望中生出希望来。
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恐怕也是在寻找一片宁静的人间,然而百姓疾苦声常在,混乱破败的社会常浮现于眼前,有看事不由已无能为力的痛苦,渴望的东西毫无迹象远在天边。于是桃花源便带着陶渊明愤懑和内心一隅的向往出现。
桃花源美好安宁,也只是虚构,却还是由现实催生的仙境,它的神秘也是苦难中的人最了然于心的事物,它的本身也是一座在废墟上建立的乌托邦。
陶渊明目睹世事六十余年写下此篇,人生思考的结晶在此凝结。又想到他竟没能在现实中触摸到写下的桃花源,也是遗憾。文章最后两段的人物情绪确实不好拿捏,然而让读者回味无穷。多神秘的地方!
寻找桃花源作文500字 寻觅桃花源作文篇四
在可以嗅到栀子花香气的午后闲暇,闲散地倚靠着床阑,微偏着脑袋,侧想起桃花源的幻妙,随意取出一本书,任目光如丝丝流水淌过每一页,独自体会着那些精妙句子中的况味……
我想起了那个踩在菁华岁月尾巴上说出“生命是袭华美的袍子,却沾满了虱子。”的张爱玲。她的书唯美的令人心痛,她所描绘的世界,悲怜而又是支离破碎的。让人仅仅抚摸着那些文字都会觉得苍白无力,甚至连字里行间浸渍的都是不尽的泪水。她的书掩卷回想,仍是带着抽离现实的感觉。不觉潸然。
读余秋雨,是恬然,更是身心的舒畅,字字珠玑,呈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简明的`浮世绘,他穿梭于万丈红尘之中,抑或说是在古文明与现代之间架起桥梁,一点点蔓延至心渊。余秋雨予文字以各种姿态,或是娴雅端坐闺阁悉心描眉,或是伫立于青崖边豪情吟诗,或是乘着一叶扁舟在水乡的温柔情怀里荡漾。如同一朵朵释迦牟尼座下的莲花,在他的笔尖处绽开,晓悟禅机般了然。
朵朵落红如阵阵破碎的心扉,诵不尽一首“再别康桥”,那个痴情而潇洒的男子如同他的文字,清秀而又靡丽。他像是被遗弃了的时光的过客,被丢在了轨道旁,孤独的纪念甜美的回忆,一人沉醉。他的文风宛若一片暗香浮动的花瓣,幽幽地使人沉沦其中。
他们是岁月的拾荒者,拾起那些流年斑斓的碎片,充斥自己的心。也无暇去涉足繁尘中的是是非非,偏也是这份“无暇”让他们具有了那种超然俗世的空灵与美好。
我本是于茫茫人世寻找桃花源的踪影,却在栀子花香的午后寻到了这些入桃花源的捷径,一点点的走入他们的作品,那里是如天堂般圣洁的净土。他们的语言像是最为透澈的水晶,折射出一颗颗不染纤尘的心,泛着微茫的白光,开启了桃花源的大门。
于是,我焚香净手,燃一柱檀香,平复喧嚣中微澜浮躁的心,择一本书,轻轻摩挲着扉页,静静走入那满目芳菲,隽秀盎然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