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享成长故事作文500(优质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分享成长故事作文500篇一
我从四年级开始喜欢读书。上了四年级不久后,老师叫我们买书看,来摘抄好词好句。我刚开始看书,就觉得不好看,字密密麻麻的。但为了写作业,就勉强看书。后来,我才发现书的重要性,我们现在读书是为了将来,如果读不好书,将来只能做个又辛苦,工资又不高的小员工;如果读得好,将来有可能做上老板,收入又多,又不怎么辛苦。从那次起,我就开始认真看书了。
有一次,妈妈叫我出太阳就晒衣服,下雨就收衣服。我口头上答应了。我晒了衣服,下雨的时候,我只顾着看书,忘了收衣服。突然,弟弟在楼下大声喊:“下雨啦!下雨啦!”这时,我才反应过来,然后,才情不自禁依依不舍地地放下书,去收衣服。收完衣服,我赶紧继续读。那时,我真像一只饿了几天的食肉恐龙,贪婪地读着。然后,便,陶醉在“知识海洋”里,快乐地“游”着。
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我还在看我喜欢的那本书,弟弟在楼下喊我下去吃饭,我没听见。因为我正在用阅读的方式来读书。弟弟喊了很多次,我都没听到,还要爷爷“亲自驾到”叫我吃饭。
我很快乐,因为我正在贪婪的地“吃”着“知识糖果”。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这句话是陈寿说的。,读书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的。我认为,没有了书就像已经没有了半条命。读书对写作文也是十分重要。书就像作文的好助手,读书读得多,作文自然写得好;不读书,作文写得再通顺也没用。常读书,要成为一个习惯,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坚持读书,坚持认真思考,才能做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
分享成长故事作文500篇二
秋的叶落满了窗棂,许是记得,也是这样一个秋季,拾了一本书,绘了一窗故事,有了一次邂逅,便满身书香。
初秋里的绿意,是深深的黛青色。看云卷云舒,自得缥缈,突然想起了一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似曾相识的感觉向我袭来。
我迫不及待地翻起前些时日友人送的席慕蓉的《七里香》。虽偶有翻看,记了一些优美隽永的小句常挂嘴边,兴起时也低眉读上几句,不过是在闲来无事的时候,终是不在意的。 仲秋,忙于学习。老师布置了几篇作文,有几句小诗镌刻在文章里,竟没想到,一向作文并不出众的我一下成了焦点。那清净的文字在文
章里像溪流汩汩,捧来细读回味悠长。当老师和同窗的溢美之词映入我的眼帘,我感到骄傲,才意识到诗句意境的美妙,便开始认认真真捧读起诗集来。
细细捧读下,那低眉颔首,细眉轻皱的少女,那悠悠水波似的情思和惆怅在我心里徜徉;那棵开花的树,那思念的每一朵叶,那“月华衣我以华裳”的青春,踏月而来,带着书的芬香,沁进了心里……
晚秋以后,算是沉醉在书的海洋中了。我爱慕蓉诗里怅惘而明丽的心绪;我爱沈从文《边城》《龙朱》《虎雏》里纯净而纤美的人性;我爱川端康成笔下的千重子,薰子……那宿命般纤细而细腻的美;我爱卡勒德·胡赛尼见过的《灿烂千阳》《群山回唱》,还有那追风筝的少年散失在阿富汗尽头的梦。我爱三毛的流浪,爱大冰的江湖,爱“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古城的阳光”,爱青山七惠《一个人的好时光》,还有那最温暖的《夏日庭院》……它们让我乐观、敏感、纯净地看待这个世界。
那个记忆里的秋天,拾了一本书,盈满了一窗故事。
分享成长故事作文500篇三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家庭式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
在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家风故事。宋代的司马光,虽管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子女的培养。他所著的《训俭示康》传至当今,还告其子曰:“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的儿子们,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可见一个好的家风对一个家族有多大的影响!不但是中国,外国人也对家风十分重视。
曾任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且富有,但他仍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独立,决不让他们依赖父母。儿子失业后,一边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说到家风,我的身边有这么一件事儿。在我奶奶家边上,有一户张姓人家,儿子四十来岁,我叫他“张叔”,他的老父母七十多岁。一般在农村里,像他这个年纪的人,都爱抽个烟呀,喝个酒呀,赌个博啥的,可是张叔却从来不去。有一次与他闲聊问起他原因,他很从容地对我说:“在农村,每逢节假日或者农闲时节,村里的人就聚在一起喝酒、赌博。可是我的老父亲从来不去参与,并且从小就告诫我说:‘赌博不能碰,赌博会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准吸烟,烟有百害而无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伤身。’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我也就养成了不赌博、不吸烟、少喝酒的习惯了。”这,应该也算是良好家风的一种。
好的家风,就应该将其发扬光大。
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王守仁先生曾经在家训《示宪儿》中这样写道:“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在此,我将这两句话与大家共勉。愿好家风渊源流长,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