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单枞茶的泡法和选法大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单枞茶的泡法和选法篇一
1、冲泡用水:选用天然矿泉水为佳,纯净水、自来水次之。
2、投茶量:7克左右。
3、工具:优质薄瓷盖碗或紫砂壶。
4、水温:95-100度,持续滚开水,在保温状态也行。
5、出汤时间:第一泡一般为洗茶(用壶盖刮去浮上来的泡沫),不饮用。
1-6泡、3-5秒 -12泡、5-10秒 -20泡、10-20秒
不过,不要机械,要用心体会茶。(根据茶叶本质、季节、品种、个人喜好,灵活调整)。
一纳茶,视个人口味,取凤凰单丛6-10克,轻放进茶瓯(壶)里
二高冲,高冲可以让茶叶在水的激荡下,充分浸润,以利于色、香、味的充分发挥。
三用盖鸥盖刮去表层浮沫,接着用沸水冲淋盖鸥盖的边沿泡沫。
四低斟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茶汤和茶香的外溢,也保持茶的温度,也不会发出响声跟泛起泡沫。低斟的过程,尽量将瓯里的茶汤滴滴沥尽,使茶杯里的茶汤容量,汤色,浓淡均保持一致。
1、最好用盖碗盖滚动,使茶转圈,让它活动。
2、每次盖碗茶要滴干,免得有余茶。
3、在公道杯里同样不要留有余茶,要将它分完或倒掉,不可和下一泡相混。
4、茶叶不能久浸,以免苦涩。
注:喝茶时不宜冷饮,不宜空腹饮用。
1、杯泡法。用杯泡:用200ml的大杯(适宜各种材质,玻璃杯最宜),取5g茶叶用90度开水先温润闻香再用开水直接冲泡,一分钟后就可饮用。
2、盖碗法。用盖碗:取3g的茶叶投入中盖碗,用90度开水温润闻香,然后像功夫茶泡法一样,第一泡45秒以后每泡延续20秒,就能品到清新的口味。
3、壶泡法。用壶泡:取7-10g的茶叶投入壶中,用90度开水温润后用100度开水闷泡,45秒-60秒就可出水品饮,这样可以品到清纯中带醇厚的品味。
4、大壶法。用大壶:取10-15g的茶叶投入壶中直接用90-100度开水冲泡。喝完直接加开水闷可以从早喝到晚,味道特别醇厚和清爽。
单枞茶的泡法和选法篇二
将洁净的电热壶注入你选用的水,(一般山泉水为上,井水为中,自来水为次,不过自来水经过过滤的也可以)烧开,将茶具(盖瓯,壶都可以,还有茶杯)用烧开的水冲洗一次,洗干净之后将水沥干,放在茶盘中备用。
在功夫茶的表演程序中,曰:烹泉,净器,温杯,热瓯。
从茶罐中取出8--10克左右的凤凰单枞茶叶,投茶量是盖盖瓯的7--8分满左右(通常冲泡春茶,投量可以适当的多些,但秋茶跟冬茶就不宜过多;(取茶入瓯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把茶叶折断压碎,以利于茶汤醇滑,避免涩口)。这个过程美词曰:“凤凰进宫居七分,白玉瓯里显乾坤。”
将烧开的水(100°)提壶高冲,水要浸满茶叶至盖鸥面。(高冲的作用,是使盖鸥里的每片茶叶,都能因为水的冲力而翻动,充分受热,达到润茶的作用,并促使茶叶析出附在表面的杂质。)用盖鸥盖刮去表层浮沫,接着用沸水冲淋盖鸥盖的边沿泡沫。然后斟出瓯里的茶水,(要把茶汤沥尽以达到净茶的作用。)润茶是功夫茶的独特技艺,其作用可使单从茶热润而发,育华催香。
将第一冲的茶汤倒掉后,用100°的沸水烫杯。烫杯是功夫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能显示功夫茶美感的动作。指的是沸水注入杯之后,用三个手指拿着一只杯,侧置于另一只盛满水的杯中,中指勾住杯脚,拇指扣住杯口,并不断的向上推拨,使茶杯做环形滚动,在开水中刷洗一遍。若双手同时操作,似两只飞轮齐齐滚动,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每一轮冲泡的茶,请客人品尝后,在冲下一轮之前,一定要再次用沸水烫刷净杯。(这样除了卫生之外还能保证杯子的温度以及之后冲出来茶汤的温度。(一般现在使用的是夹子,卫生跟方便)
烫杯之后,马上泡茶。按“高冲低斟”的原则冲泡。即是提壶高冲,将烧开的沸水(100°)注入盖鸥里(此时的水温最多只有97°左右)。冲茶手势要高冲,而茶汤斟进品茗杯时手势反而宜低。此时,泡茶时间的掌握是最关键的一环。从注水到出汤应快进快出为佳,第一遍到五遍是不能再盖碗中停留的,接下来就因茶会越来越淡所以就应该有所停留,具体不能用时间来定的,自己把握!(这是清香型茶的时间,醇香的时间可以缩短一些)如果茶汤浸泡的时间过长的话会很容易导致茶汤浓苦,影响到滋味的淳爽度,也失去了茶本身的味道。如果想提神的话那倒无妨。总结起来,冲泡重在“快”。
斟茶:用食指按住瓯盖,以免茶末随茶汤跑出来,拇指跟中指扶住瓯边,小指勾住瓯底,灵活的用手腕操作。盖鸥要贴近杯口,均匀的循序低斟,控制为三巡。(低斟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茶汤和茶香的外溢,也保持茶的温度,也不会发出响声跟泛起泡沫。低斟的过程,尽量将瓯里的茶汤滴滴沥尽,使茶杯里的茶汤容量,汤色,浓淡均保持一致。在功夫茶表演中,将泡茶,斟茶程序的动作,艺术性地赞美曰:三龙扶鼎盖瓯起,恭手低斟琼浆降,“韩信点兵”点精华,尽善尽美茶文化;“关公巡城”斟茗浆,“同甘共苦”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