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总结通用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总结篇一
-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技巧 推荐度:
- 餐饮营销技巧与方法 推荐度:
-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推荐度:
- 年终总结的写作方法及技巧 推荐度:
- 工作总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高考化学二卷的功能是协调选择题与其他题型在考查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关系,其特点是突出知识的重点,强调能力的考查,必要时还在所填空格后加以指导语。
化学二卷导致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填空题重点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表述能力,要求考生有敏捷的思维和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表述内容既要准又须与题意贴切吻合;二是填空题答案呈发散性(而选择题仅四个选项),可以克服考生盲目猜估和侥幸得分;三是题中信息曲径通幽,要求考生善于化“隐”为“现”跃过命题者巧布的“陷阱”,故应考时应注意:
填空题形式新颖,思维巧妙,很富有思考性,综合性程度很高,内容跨度大,知识的串联性强,只要抓住关键,搞清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在此基础上题目的新要求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进行有关知识的整体思维,答案就能顺利推出。
【例1】 臭氧(o3)是一种有点腥气味的淡蓝色气体,它具有比氧气更强的氧化性。已知臭氧能使润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反应中有氧气生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
【解析】这是一道以化学基本概念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内容的填空题。根据题意很容易得出o3 + i→i2 + o2这一转化关系,显然反应物中的钾元素在生成物中以何种形式出现,是本题的难点。据钾元素在反应前后价态未变,肯定在生成物中也是+。那么与+结合的阴离子是什么?这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此时,应从题目的字、词、句中挖掘隐含条件,抓住“湿”字这个突破口,就知反应物中还有水参与反应,于是又得出o3 + i + h2o→i2 + o2 + x。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思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题目要求,不难推知x-就是oh-,因而就有:o3 + 2i + h2o = i2 + o2 + 2oh,于是第一空就完成了,后面的两空全部脱离了题目的信息,进入整体思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化合价改变、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由于i-是还原剂,则氧化产物就是i2,这一空较容易。但不能因o3是氧化剂,就不加思索地判断出o2是还原产物,因为o3和o2都是氧元素的单质,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0,即反应前后化合价没变,于是又出现难点,解决此难点,其关键就是看o3里的氧原子获得电子而转变成了什么。仔细观察反应方程式,不难看出o3中有两个o原子形成了o2,价态没变,另一个o原子进入oh,即跟水生成了oh—,价态降低了,所以oh是还原产物,解答第二空的整个思维是把新问题与已学过的旧知识紧密结合,以新联旧,抓住还原产物在反应物中一定是氧化剂,氧化剂中的`元素在反应中一定要得电子导致元素化合价降低的这一关键。
【例2】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某几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盐酸放出的气体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明显减少,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有气体放出,且残留固体质量有所增加,由此可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
【解析】⑴ 以题意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放出气体可能是hcl与nahco3或na2co3或na2o2等反应,且气体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明显减少,但又不等于零,肯定为co2和o2的混合气体,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
⑵将混合固体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固体中一定有nahco3。
⑶残留固体质量有所增加,多数考生认为nahco3 受热分解质量减少,但na2o2与co2、
【例3】2o3若看成一种盐时,又可以写成fe[feo2]2,根据化合价规律和这种书写方法,若将pb3o4,用上述氧化物形式表示,其化学式可写成 ,看成盐时可写成 ,等物质的量的fe3o4和pb3o4分别在一定条件下和浓盐酸反应时,高价的铅能将盐酸氧化而放出cl2,而高价铁则不能,写出fe3o4、pb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解析】这是一道填空型信息迁移题,如果运用简单模仿,2o3、pb[pbo2]2。正确领会题干信息必须遵守化合价分析规则和fe3o4书写方法。因fe3o4中fe有 +2价、+3价,而pb3o4中的pb却只有+2价、+4价。故pb3o4中有一个+4价的铅原子和两个+2价的铅原子。变通思维后不难得:pb3o4氧化物形式为:2,写成盐时为pb[pbo4]。
同理,变通思维可写出二者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3o4 + 8hcl = fecl2 + 2fecl3 + 4h2o pb3o4 + 8hcl = 3pbcl2 + cl2↑ + 4h2o
近几年来,高考填空题中出现了许多“满足关系”和“取值范围”的题目。这些题目形式新颖,创意较高,思维抽象,规律性很强。该类题目大都是内容源于课本,要求学生对化学基本理论透彻理解,熟练运用,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这类题,应该将计就计,首先抓住知识的内在规律,找出对应关系,逐步推理,导出结果。
【例4】在25℃时,若10体积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是碱性,则混合前,该强酸溶液的ph值x与该强碱溶液的ph值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解析】这道题属于强酸强碱混合的ph值计算题,内容源于课本、难度较大。但此题
近几年来,高考题中,年年都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尽管年年形式更换,但其解答的思路未变,这类题往往以图表转化关系出现,反应较多,关系复杂,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跨度较大,文字表达较少,但容量却很多,他的功能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程度和推断能力,该题也是高考题中唯一的一个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对于这类题的解答,首先必须仔细读题看图,在读题和看图过程中能得到某些启示,这些启示就成了解题的突破口,从这些突破口出发,通过边推边验证的方法,紧紧抓住图中的各种关系,即可求得题目的正确答案。
【例5】下图中每方框表示一种反应物或一种生成物(反应中加入的水或生成的水,以及由h加热发生的反应中除去g以外的产物均已略去)。已知a、d、g、h是焰色反应呈紫色的化合物,e通常情况下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f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物质a的化学式是 ;
物质b的化学式是 ;
物质h的化学式 。
⑵d与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⑴a是2co3,b是ca(oh)2,h是clo3
⑵d和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oh— + co2 = co32- + h2o
【例6】在25℃时,若10体积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溶液的ph值与该强碱溶液的ph值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解析】这是一道有关ph计算的填空题,设问方式新颖,打破了常规思维习惯,着重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能力。
答案:强酸的ph值与强碱的ph值之和等于15。如果答卷中表述出强酸与强碱的c(h+)之间的关系或只答出强酸的ph值与强碱的ph值之间的比值,此题评分时计零分或减分。
【例7】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na+、mg2+、ba2+、al3+、fe3+、so42-、co32-、no3-、cl-和i-。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试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后,ccl4呈紫红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由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
④取上述碱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将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s("content_relate");【高考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相关文章: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08-22高考化学解题技巧08-22高考化学解题技巧08-22高考化学实验解题技巧08-22高考化学电化学的解题技巧03-30高考物理常用解题方法及技巧07-11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08-23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08-23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