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出自 殊途同归的含义模板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殊途同归出自篇一
;林达曾言:“刺破平静水面的锐利冰峰,或许只是冰山的一角。”张定宇坚守抗疫前线和宋丹丹陪伴家人的背后,不仅是两人年岁辗转的不同选择,也是当下无数人面临两难的真实写照——是以坚守事业还是珍惜陪伴的姿态来安置我们的家国情怀?人生海海,殊途同归。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人们的家国情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克己复礼,首先是孝;家国情怀,首先是家。因此宋丹丹且行且珍惜,用余下时光填补早年为追求艺术的亲情空缺。正是为家,才有了闲敲棋子、远山沧海,为家是踏踏实实的中国人认真本分的脚注,“是支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然而泰戈尔有言:“功利主义的人生就像一把没有刀鞘的刀子,锋利但不好看。如果生活这盘菜用这样的刀来切,便是一种让人难以释怀的悲哀。”倘若我们一味追求岁月静好,一心陪伴为家,便为精致利己主义提供了温床,为贪图安逸铺下了沃土。因此“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的为国激情便显得更加有意义。为国坚守应该是时代高歌的主旋律,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具体内涵。
鲁迅先生“愿中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的箴言犹在耳畔,张伟丽格斗夺金后“希望我的国家赶紧度过疫情”的发言催人泪下。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林鸣精益求精,以“我觉得是一种精神,包含我们的自信、智慧”向世界展示沉管隧道领军大国形象。一批又一批医疗队争分夺秒从死神手里抢生命,在祖国形势缓和后,他们的征途是全世界。“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以国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披荆斩棘,行歌万里,方能共筑民族之梦。
我们为家,身后是一个腾飞的祖国,是一个安定的社会;我们为国,面朝的是一个越来越好的祖国,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为家为国看似殊途,统一起来,便是同归。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家庭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山水迢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使接近自我的途径不同,为国为家的选择不同,但都是生命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一种沉甸甸的家国情怀,殊途同归。
(指导老师:
卢军菊)
殊途同归出自篇二
;摘 要:“无为”思想是贯穿中国早期思想发展史的一条主线,更是先秦诸子共同的精神理想。儒道法关于“无为”的思想逻辑和政治内涵虽然不一致,但其实是殊途同归。本文将论述儒道法三家的“无为”思想及其形成原因,并从思想逻辑和政治内涵两方面分析儒道法“无为”思想的不同之处,以此来验证诸子百家的殊途同归。
关键词:无为;儒家;道家;法家;思想逻辑;政治内涵
一、儒道法的“无为”追求及其原因
张舜徽先生在《周秦道论发微》中有言:“吾尝博观周秦诸子,而深疑百家言主术,同归于执本秉要,清虚自守,莫不原于道德之意,万变而未离其宗。”由此可见,“无为”是贯穿中国古代早期思想发展史的一条主线,是先秦诸子孜孜不倦的政治追求。
相比儒家的积极进取,“无为”常被认为是消极的人生态度,是少做事或不做事。“无为”的英文翻译通常是doing nothing(什么也不做)或non-action(非行动),这显然是译者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的体现。加拿大汉学家森舸澜的翻译,effortless action(无需努力的行动)更贴近“无为”的真实含义。“无为”并不是指可观察到的正在发生的事情,而是指行动者行动时的精神状态,一种人的和谐状态,外化到国家,即一种理想的、稳定的政治状态。
诸子会有这样一种共同的精神理想,原因大致有二。其一,中国早期历史上有过一段合乎“道”的黄金时代,即周代。西周时期,天人和谐,“道”规定着人们的礼仪规范和社会地位,整个社会呈现的正是一种“无为”的理想状态。礼崩乐坏之后,社会进入大动荡时期,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社会立场提出各自的救世方案,以期回到理想的“无为”状态。其二,先秦主流思想家“拥有一种根源于中国古老宗教的世界观,在此之中,‘天‘道‘无为和‘德是紧密相连的”。于是,“無为”就成为先秦诸子百家共同的精神追求。
二、儒道法“无为”思想的不同
吴圣正先生曾形象地指出,儒道法三家的“无为”思想分属“天道”“人道”“权道”。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思想逻辑和政治内涵两方面论述三家的“无为”思想。
(一)儒家:德化式“无为”
儒家以积极入世、行仁践德为主导思想,查阅资料发现,儒家其实也有对“无为”的议论,并将其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在孔子心中,只有像舜这样的圣人才能做到无为而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辰即北极星,示人以不动之相。孔子一边说“为政以德”,一边将为政者比喻成静止不动的北极星,这一比喻暗含了“为政以德”与“无为”之间的内在关联。后世朱子引程颐等人的话加以注解,“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同样认为“无为”是一种极高的政治境界。孟子表示,为政者应该如“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若能如此,“则智亦大矣”。国外学者安乐哲认为,儒家“无为而治”是与德政相配合的,“无为”和德政乃一体两面,“儒家的理想政治是,君主治天下用不着事事必亲躬,而是通过确立某一积极的榜样以及通过他自己之懿德的神圣影响,引导人民依照某种彝伦规范,去追求道德之完善”。
由此可见,儒家“无为”更强调道德教化在政治中的优先地位,试图通过道德教化和君主个人的人格力量示范感化被统治者,从而使被统治者自愿服从统治,最终实现“无为”,这就是德化式“无为”,符合儒家政治学说的基本逻辑。
与道家的自然式“无为”相比,儒家试图用以德化人的方式在民众间建立一种无形默契。这一默契是维系君民关系的情感纽带,让君主“岿然不动”而天下归于治。相较于法家的法制式“无为”,儒家摒弃严刑峻法而施之以德。德化是儒家“无为”区别于道法二家“无为”的本质。
(二)道家:自然式“无为”
“无为”是道家老庄政治哲学最基本的特征,自提出之始就与自然密不可分。《老子五千言》里反复提到的“自然”,表达了老子对自然的赞赏与推崇。而且,老子“无为”思想的首要含义即顺应自然而为。
正如儒家探讨“仁”时回归人本身,道家探讨“道”,将其从古已有之的“道路”具象表征上升为最高哲学范畴,同样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突破。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并赋予它“自然”“无为”“柔弱”“不争”等属性,其中最根本的当属“自然”和“无为”,二者密不可分,但各自主体和意义不一样。“自然”的主体是百姓和万物,“无为”的主体是“道”和有“道”之君。
老子在《老子五千言》里反复表达了“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和“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是被广为传颂。王弼注:“法自然者,在方法方,在圆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可见,老子认为“自然”的内涵是万物的发展在于自身,而不是来自外界。“道法自然”并不是指“道”之上有更高的自然独立存在,供“道”取法,而是指“道”会顺应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不对这种自然过程加以干涉或强制,这就是道家的自然式“无为”。
与儒法二家相比,道家的特质在于它的“无为”过程是自然发展的,而不是由任何外力推进的。如果儒家是在不断的政治尝试中试图达到“无为”,那么道家就是以自然为本,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期望以一种“无名之朴”的方式达到目的。
老子代表的其实是群体而非个体,代表受过教育、因怀疑文明的价值而选择离群索居的大儒。相比汲汲于世的入世态度,他们更愿意回归小国寡民的状态。一个“有道而无为”的圣人,像天一样“无为而治”,通过“自然”的方式使所有人和事都回归到“自然”的状态,社会也在“无为”圣人的统治下“自然”地获得了“治”,一切无为而有治,这便是老子的治世策略。
因此,老子的“无为”在手段上偏向自然化,一切顺应自然,依“道”行事。
(三)法家:法制式“无为”
法家历来以严刑峻法为治国之策,似乎与“无为”毫无关联,实则不然。
相较于儒道两家,法家更加注重通过建立制度的“有为”达到“无为”目的,将“法”作为规范和衡量人民行为客观公正的准则,如《管子·禁藏》中的“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与《商君书·修权》中的“故法者,国之权衡也”。
如前所述,法家试图通过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法治体系而达到法治下的“无为”。这套体系如同一部无形的机器,维系着国家的良好运转。国家在这套体系下有序运作,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但是,法律体系对君主并不产生约束,只是对君主以外的人行之有效,讲求的是君主的权、术、势,带有强烈的事功色彩。
法家的法制式“无为”顺应了社会大变革的潮流,用社会法则的“法”取代道家自然法则的“道”,既保留了“自然”的客观性,又克服了其抽象性。于是,“法”就成了自然法则的“道”。因此,法制便是法家“无为”区别于儒道的本质。
三、结语
综上,“无为”是先秦诸子百家共同的政治理想,但儒道法各家的政治逻辑和思想内涵并不一样,儒家强调以道德教化和君主的人格力量示范进行“无为”统治,道家认为有“道”而“无为”的圣人可以让社会达到自然而然的“治”,法家则以严厉法制区别于儒道二家。尽管统治方式不同,但是儒道法在“无为”的理想上无疑是殊途同归。“无为”思想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思想,在先秦及后世都有极大的政治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朱熹.四书集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4]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m].北京:中华书局,1982.
相关热词搜索:;殊途同归出自篇三
什么是感动?从历史到近代,有过的感动是否殊途同归?
足下的古战场,虽然没有《吊古战场文》中古战场的凄凉阴惨,但是站在这片曾经染满鲜血的土地上,一场场暴戾瓷瞧的'血战又在演绎它的腥风血雨——诸葛瞻父子血战绵竹关,顾特在绵竹的流民起义,绵竹人张浚的抗金历程。他们用生命保卫家乡,用鲜血表达挚爱的乡情,就算这些已经成为历史,但他们用生命、用鲜血筑成的感动却永远在历史中前进着它们的脚步。
所以,感动是保卫、流血、是付出生命,脑说。
“齐顷公败于鞍,七年不饮酒食肉,越勾践败于会稽,二十年卧薪尝胆。”
公园白色的塑像,清晰的轮廓,杨锐坚毅的嘴似乎仍在说着慈禧的不是,出众从之头真实上奏当时一手遮天的慈禧,纵然无用,但那份不畏强权、不同流合污的精神却传下来并将永远传承下去生生不息,这种无视至上权力的精神让每一个凝视他的塑像的人却有哭的冲动。
所以,感动是不屈、是坚强、是无视权力,眼说。
殊途同归出自篇四
;摘要:生涯意识的培养始于小学阶段,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将来怎样适应这个社会。生涯意识与近几年出现的人的发展中自我意识方面相关。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身高增力,身体也开始有显著变化,逐渐显露青春初期的征兆;在心理发展方面,喜爱活动、喜欢看偶像电影或電视节目,阅读偶像传记、崇拜偶像的心理十分迫切,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批评他人的行为,荣誉感也特别强烈。所以在教育与辅导上,除了矫正学生的自卑感,发展他们的社会性、排除他们的心理困扰外,还应加强独立性和自律性的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理性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与行为。在辅导过程中,老师应该以耐心、亲切、公正、客观的态度,利用课外活动和团体游戏机会,培养学生勤劳、互助、诚实、尊纪礼貌等思想与行为,使学生将来成为社会合格的劳动者。但要注意的是,一个人的个人决定性因素(比如智力与身体特点)和环境决定因素(比如社区与教育计划)都会对一种生涯产生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对其学生未来的生涯类型和最终的成功体验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一、生涯教育的概述及国外有关生涯教育的发展情况
不少国外学者曾对生涯这一概念下过定义, 但因所处年代或研究角度不同而各有差异。目前,在学术界大多接受舒伯( super)在1976 年下的定义: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的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型态。其实,生涯是指一个人他所有的教育背景、工作情况,甚至家庭,还有他的生活角色,各种经验的整合。它是指个体在其特定年龄阶段所应完成的任务。
在美国和日本的中学普遍开设的生涯教育课程。根据生涯发展阶段的理论,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生涯发展任务,设计一系列适应不同水平的活动和学习材料,以实现各年级的学习目的。
二、在当代小学高年级中开展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一)在我国开展小学生涯教育的现状
1、起步晚、任务重。在我国,生涯教育起步比较晚。主要以就业指导为主,一般开展于高等院校,对毕业生的择业进行临时的咨询,没有从初等教育就开始建立起一套规范、科学、具有完整的课程愿景和课程理念与社会行业配套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2、未能引起重视。在我国大部分学校和家长,包括学生本人对生涯规划也不重视,他们认为中小学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入大学深造,讨论学生的个人生涯发展是大学毕业后的事情。忽视学生生涯发展的教育,使得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职业意识极度欠缺,缺乏生活目标,在事关个人发展的众多关键时期往往缺乏必要的生涯知识,从而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一种责任感,只能依靠父母和他人的建议被动地选择学习的专业和从事的职业,很多学生即便是大学毕业后,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仍旧十分迷茫。
(二)开展生涯教育是学生发展、成长的需要
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显示:孩子成长有7大需要,或者说他们成长过程必需接受7 种教育。其中第五条便是生涯教育。这是帮助孩子们认识人生的教育。我长大要做什么?这个问题不断困扰着孩子。
美国生涯指导专家、生涯发展理论的先驱金斯伯格认为,儿童在11至17 岁之间处于生涯发展的尝试期,是生涯发展的重要而关键的阶段,这之间分别经历了由兴趣、能力、价值观起主导作用的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平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人生目标、自我发展、职业前景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容易受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严重的还会产生心理危机,自甘堕落,无目标,沉迷玩乐又无一技之长。其很可能成为家庭、社会的负担。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干预,甚至会成为有害社会的因素,后果十分严重。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11、12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是勤奋对自卑。如果儿童没有形成勤奋感,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信心的自卑感。生涯教育要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一是让从小孩子树立起生涯意识。而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通过发现自己的优点,选择正确的生涯之路。这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它面向他们的未来发展,着眼于他们的终身发展,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关注就业、规划人生、立足现实,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三)开展生涯教育是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速发展和就业人口的增加,我国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重。据统计,2010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289万人,呈快速上升态势。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到2020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9. 4 亿,而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是700万至800万个。2010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大约为70%左右, 有120 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 而2011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创新高,预计达到650万!届时将有超过700 万的大学生挤进求职大军, 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生涯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树立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并制定良好的生涯规划,从长远看,早离目标,早作准备它是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措施。
三、在小学开展生涯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确立生涯教育的基本理念
小学开展的生涯教育不等于大学中的就业指导。它不是为了让小学生找到一份工作,而是引导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正确的评价自我,培养他们挖掘自我潜能和规划决策的综合能力,把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小学高年级生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任务。
(二)具体措施
首先是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发挥学校资源的优势,积极、广泛的开展学生的生涯教育课程。重点是向他们讲解生涯规划、生涯与人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意识与能力。保证他们生涯教育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
其次是注重生涯教育的实践环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目标,那么,如何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掌握什么方法?在兴趣的驱动下,孩子们更愿意学习相关知识,老师教授起来也更得心应手。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各种实践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培养创新精神和独立生存的能力。生涯教育的实践方式主要包括校园主题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
校园主题实践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主题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实践,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主题班会、讲座、板报、知识竞赛、个别辅导、案例分析等。社会生活实践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这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吃苦耐劳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1、扩展各种生涯经验的活动
(1)介绍各种伟人传记类书籍,如居里夫人传、富兰克林传、林肯传、雷锋传等,并要求学生仔细研读,写出读后感,或将读书心得讲给同学听。
(2)让学生搜集各种行业工作者的图片,如投递员、码头工人、护士、警察,并在班上进行讨论。
(3)制作有关职业的图片、幻灯片、黑板报。
(4)在课堂上让学生玩配对游戏,即要求学生将各行各业所使用的工具同各行业的典型人物一一联接,例如联接锯子和木匠等。
(5)利用职业界中的专用名词设计“猜字游戏”,让学生填填看。
(6)给学生一系列有关工作者(如警察、司机、老师、售货员等)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就每一张图片说出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并讨论这些工作解决什么问题。
(7)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指导学生穿上各种行业的制服,扮演不同工作角色。然后,共同讨论并说出他们扮演工作角色时的心理感受,以及他们对所扮演的这项工作还想知道些什么,以便指导学生体验所扮演的角色,并讨论这些角色是如何学会的,以及这些角色对个人的重要性。
(8)指导学生对建设、维护与管理学校的不同工作者作描述。
(9)指导学生描写目前社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共同讨论这些问题最好由哪几种行业的工作者解决。
(10)给学生20~30种不同行业的名称,要求他们说出何种情况之下,最需要哪种行业的人来解决问题(例如:当水管漏水、马桶不通时,需要水电工来帮忙等)。
(11)提供一些报刊杂志,指导学生找出打破男性或女性传统分工的典型职业,例如男护士、女医生、男秘书、女司机等。
(12)提供一系列休閑活动的名称,例如登山、郊游、看电影、烤肉、阅读书报等,指导学生说出哪种行业的人经常从事哪种休闲活动。
(13)指导学生以某一行业为题,自行创作儿歌、打油诗、美术劳作或进行戏剧表演。
2、增进自我了解的活动
(1)让学生写“我的志向”之类的作文,并在班上进行交流。
(2)要学生写“我的兴趣”、“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以及“爸妈的工作”之类的作文。
(3)要求学生决策每天的活动,例如什么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先做哪一门功课,什么时候做功课等。
(4)指导学生写日记,将平时令自己高兴、觉得光荣的事情记载下来。
(5)指导学生各自写出经常从事的休闲活动名称,然后相互猜测、共勉。
(6)指导学生举办“兴趣博览会”,请每一位同学将自己的兴趣说给班上的同学听。
3、开展会社大课堂活动,了解周边社会的现状
(1)指导学生进行农村或社区生涯调查。
(2)邀请村庄或社区内的知名人物介绍他们生涯发展的心路历程。
(3)参观某工厂,观察其整个生产过程,并且分派各个小组分别透彻研究整个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实地操作,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班上展示出来。
(4)提供机会让学生实地访问工作者。
(5)让学生访问父母或亲戚,了解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以及他们的休闲活动。
(6)指导学生访问当地一家商店,如“体育休闲用品店”,并和商店的经营人员一起讨论未来这一行业的发展趋势。
只有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实践,才能真正得到锻炼,才能真正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
最后,在实施小学高年级生涯教育时应注意的几点建议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活动,事先必须经过填密的设计,否则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例如,假如只是带学生们去参观访问,效果则不明显,但是如带学生参观访问之后,回到班上再开展讨论,则同样参观访问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体验,从而达到生涯发展的目的。此外安排这些活动时,可以“多轨齐下”,而不是只针对某一特定内容活动。
4、为了达成生涯辅导的目标,指导活动时辅导教师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
(1)如何针对学生特点挑选适用的活动;
(3)如何协调、规划与评估生涯辅导活动;
(4)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个性与特长。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学生大多已开始形成他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个时候要让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看一看自己适合哪类职业。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方向。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人的智力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发展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智力领域和优势。因此,挖掘他们的优势是一个长期工作。临时性的就业指导无法起到真正了解自己的目的。忠心的希望早日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生涯教育课程,做到未雨绸缪,殊途同归,创设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发展环境,培养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实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想社会。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相关热词搜索:;殊途同归出自篇五
;摘要:自古以来,翻译界关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从未停止,但这些争论似乎只局限在翻译的过程以及语言层面上,异化和归化的兴起将翻译策略的争论从文字层面上升到了文化层面;广告虽是一种信息文体,但广告语言承载了一个国家文化和审美。本文拟在结合广告翻译来探讨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的使用。
关键词:归化;异化;广告翻译;文化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翻译活动,其实质是一项文化交流活动。自古以来,译界关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似乎都只局限在翻译的过程以及语言层面上,翻译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被忽略。至20世纪60年代,翻译中出现了文化转向,于是归化(domestication) 和异化(foreignization)作为两种不同的策略,逐渐成为翻译理论的热门话题。
伴随着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跨国广告日益增多,广告翻译的作用也与日俱增。广告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信息再创作,如何有效地传播文化,表达审美,可以说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归化和异化
1813年,德国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提出翻译有两种策略:“译者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1】这里的“让读者向作者靠拢”所指的就是异化,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指的则是归化。后来美籍意大利翻译家韦努蒂于1995年在他的《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提出:“异化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归化以目的语或者译文读者为归宿。”【2】从而对异化(foreignization)和归化(domestication)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和界定。其实,异化法主张保留源语中与目的语相异的因素,即保持源语的“异国情调”,而归化法则倾向于用目的语本身的要素代替源语中那些相异的要素从而使得译文通俗易懂,更符合目的语的文化和语言习惯。在西方翻译界,真正引发归化和异化之争的是韦努蒂和奈达。
韦努蒂是异化翻译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应该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即“刻意在目的语的文本中,在风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文之‘异’”。【2】他提出,异化翻译彰显了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独特性,加强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促进了文化交流,这正是翻译的目的所在。从政治角度,他认为奈达所主张的归化翻译抹杀了原文本的特色,是一种“文化侵略”。
而归化翻译的代表人物尤金·奈达则坚信,语言具有同等的表达力,他说:“翻译,就是在目的语中以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3】奈达先后提出“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的概念,认为翻译应该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力求使译文读者在读译文时能产生和原文读者读原文本时相同的感受。归化翻译可以说将源语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降到了最低,从而大大减轻译文读者的负担,更好地达到交流和理解的目的。
其实,归化和異化的侧重点和目的是不同的,前者侧重于译文的读者和目的语的文化,旨在实现译文读者更好的理解;后者侧重于原文的作者和源语的文化,旨在实现不同文化的特性共存。然而作为翻译的两种策略,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在翻译的过程中,到底使用哪一种策略,关键要考虑哪种翻译策略更有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加强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理解。
三、广告翻译
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语言是广告的根本,广告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广告要求语言既要简洁生动,又要内涵丰富,有鼓动性,从而达到传播信息、刺激消费的目的。因此要想使一种广告语言在异域文化的表达中也具有同样的效果,那么就势必要将它所涉及的文化,风俗等因素考虑在内。这时,对归化和异化的选择便尤其重要。
下面简单列举一些归化和异化的广告翻译,来看一看这两种策略的具体选择和应用。
归化的广告翻译。例如:一则诺基亚广告:“connecting people”。异化法会直译成“联系人类”,听起来毫无创意。在中国,大家都知道 “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如将这则广告归化译成“科技以人为本”,可以说符合我国的国情,中国的消费者很容易就会接受。又如,苹果电脑的广告:“apple thinks different” 的两种译文:苹果电脑,与众不同;苹果电脑,不同凡“想”。虽然前面的异化翻译也把原广告的意思说明白了,但其效果却远不如归化译法。“想”与“响”谐音,不同凡“想”既体现了汉语独特的修辞效果,也大大增加了广告词的创意。再来看几则中文广告的归化译法。“好迪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句广告语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比较强调群体意识的观念,大家都说好那才是好。但西方人更注重个人意识,张扬个性与独特,所以,翻译成“houdy is great for all”是不可取的,而归化译成“ houdy feels great for you!”,方为首选。还有一则:随身携带,有备无患;随身携带,有惊无险。 (速效救心丸):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归化的译文虽然没有保留汉语的结构,但套用了一句西方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习语,可以说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消费者的心理,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
异化的广告翻译。例如:“the customer is god.”在汉语中被译成“顾客是上帝”便是异化译法。众所周知,“god”一词在西方人和中国人的心中所引起的心理反应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中国人中却很少信奉基督教,而西方几乎人人信仰上帝,人们的交际用语中处处可见“上帝”的影子,像“oh, my god!”“ god bless you!”等。异化译法成功地使中国人了解了西方的信仰和文化。“we take no pride in prejudice”,这是《泰晤士报》的一则广告语,它源于奥斯汀的著名小说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这则广告的异化译文是:“对于您的偏见,我们没有傲慢”。很显然中国的读者未必都知道《傲慢与偏见》,但这种译法既体现了报社虚心纳谏的精神,也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西方的文学名著。
四、启示与反思
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广告翻译中归化策略的使用远远要多于异化策略;其次,归化的广告翻译中,汉英远远多于英汉,而在异化的广告翻译中,英汉又远远多于汉英。至于第一点,笔者认为这和广告的文体特点有关。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把文本体裁分为“表达型”、“信息型”和“呼唤型”三类。广告属于呼唤型文本,其文本核心是读者层,旨在引起一定的读者效应。因此,侧重于译文读者和目的语文化的归化翻译策略更适合于广告翻译。
但对于第二点,笔者认为这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目前,许多翻译者进行英汉翻译时,大都采用异化方式,而在汉英翻译时又往往采取归化的策略,翻译的重心和立场似乎总是以西方的语言和文化为主导。回到本文刚开始对归化异化的探讨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代中国,虽然异化之风甚盛,其声音大有盖过归化的势头,但国内的许多学者所主张的异化大多是“欧化”,西方文化中“中国化”的现象却少而又少。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文字源远流长,但却鲜为外国人所知,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保持中国自己的文化特色,坚持自己的文化价值取向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eugene. & charles r.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刘重德,“欧化”辨析——兼评“归化”现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
[6]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相关热词搜索:;殊途同归出自篇六
;摘要:生育文化在人类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是祖先崇拜,西方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是上帝崇拜。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有着类似的精髓,如重视人口繁衍、注重家庭伦理、反对淫乱等。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分别支撑着中国和欧美人口的持续发展,为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和欧美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传统生育文化的诸多理念至今仍然值得借鉴,不应简单地将其斥为“封建”、“愚昧”而加以全盘否定。
关键词:生育文化;中华;西方;祖先崇拜;上帝崇拜;繁衍;伦理
生育文化是指人类在婚育繁衍方面形成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制度和道德等。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医疗水平都很低,人类的夭折率高,平均寿命短。同时,大型天灾人祸常使得人口剧减。现存的民族经过长期摸索各自建立起了有自身特色的生育文化,这些生育文化支撑着民族的持续发展。本文将对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作简要分析。
一、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
中华家庙、祖宗祭祀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早在夏商时期,一套完整而系统化的祖先祭祀仪式已经形成。扎根于每个家庭的祖先崇拜将个人责任与利益跟繁衍高度挂钩——养育孩子一方面是对祖先尽义务,另一面关系到自己身后的祭祀——,并且上升到宗教的高度,奠定了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基础。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的儒家学说接续了祖宗崇拜的文化基因,进一步认为“孝”首先意味着生育传嗣、延续香火,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深入人心。
从公元一世纪开始,基督教开始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并在后来成为了欧洲的主要信仰。基督教维系着“一神论”观念,从而保持着以上帝崇拜为根本的宗教信仰。基督教的教义中多次提到了上帝要求信众“生养众多”,虔诚的基督教徒认为生养繁殖是上帝创作的计划,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生儿育女是教徒的使命。
总之,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是祖先崇拜,西方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是上帝崇拜。
二、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的似之处
(一)都高度重视并鼓励人口繁衍。
中西方的传统生育文化均把人口繁衍放在重要地位。《礼记·昏义》提到:婚姻是“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强调了生育的传宗接代的目的。《孟子·离娄》更是明确提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此可见,在中华传统生育文化中,生育传嗣在某种程度上是“孝”的最高体现。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多处提到“生养众多”,例如,“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 ”(《圣经·创世记1:28》)、“我要眷顾你们,使你们生养众多,也要与你们坚定所立的约”(《圣经·利未记26:9》)。基督教坚决反对同性恋,认为“这本是可憎恶的” (《圣经·利未记18:22》)。另外,《圣经》中明确指出上帝将胎儿也视为人——“那造成我在母腹中的,不也造他吗?造我们在母胎里的,不是同一位吗?” (《圣经·约伯记31:15》),因此基督教反对堕胎。基督教对同性恋和堕胎的坚决反对起着鼓励人口繁衍的作用。
(二)都注重家庭伦理,反对淫乱。
家庭在生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生育对家庭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中西方的生育文化不约而同地注重家庭伦理。由于淫乱会严重影响生育能力,降低生育质量,中西方的生育文化都坚决反对淫乱。中华的传统生育文化可以浓缩为两句话: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的家庭关系得到大力提倡,而淫乱行为则受到普遍唾弃,甚至会受到家族内的私刑。基督教各派均遵循的《圣经》十诫均也把“孝敬父母”和“毋行邪淫”放在重要地位。基督教的教义也对夫妻关系做出了规定,如“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正如基督是教会的头;…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圣经·以弗所书5:22-28》)。
三、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的意义
(一)保证了民族的持续发展壮大。
在物质条件差、大型天灾人祸不断的古代,许多曾经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民族都彻底灭绝。在这种情况下,华夏民族和欧洲大陆的各民族不但没有灭绝,反而得到了发展壮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西方的传统生育文化功不可没。
(二)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社会道德。
在中西方生育文化中,家庭伦理道德都是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家庭是社会的基础,规范家庭伦理道德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社会道德。父慈子孝是华夏传统的家庭观。这种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子女的父母的孝敬扩展到全社会就是孟子所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基督教教义中也规定了家庭关系和睦,并认为应将其扩展到全体基督教徒之间的相互关爱。
(三)奠定了中西方文明的根基。
人口是文明的基础。也是文明的载体。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f.a.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1988)提到:“我们可以做人口稀少的野蛮人,也可以做人口众多的文明人。如果将人口数量减少到10000年前的水平,人类也保不住文明。实际上,即使将已获得的知识储存在图书馆里,如果没有足够的人从事广泛的专门化和劳动分工所要求的各种工作,人们也不能够利用这些知识。”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分别支撑着中国和欧美人口的持续发展,为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和欧美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人口长期居于世界第一位,其经济、科技、文化也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大大推动了中国和世界的科技进步,儒家学说等中国传统人文学说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长城等古代建筑至今仍举世瞩目。华夏文明也曾遭到多次破坏和蹂躏——如五胡乱华、蒙元灭宋、满清入关等——但都没有被彻底征服和摧毁,传统生育文化所带来的人口优势是关键因素之一。
虽然欧洲长期处于黑暗的中世纪,也历经战乱、瘟疫的巨大破坏,但其顽强的生育文化使得其文明得以延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欧洲的人文与科技得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传统的生育文化仍然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得到坚持,欧洲各国人口尤其是英国人口得到快速增长。人口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使得大规模移民和开发新大陆成为了可能,大批以英裔为主的欧洲人大量向美洲、澳洲等新大陆扩散,并且繁衍出庞大数量的后代。工业革命后,西方文明开始在全球占有主导地位,英语也由一门不起眼的地区方言发展成为了世界语言。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人口是文明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
四、客观、理性地对待传统生育文化
不可否认,传统生育文化中也有一定的糟粕。而且,时过境迁,其中的某些内容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因此,有人将传统生育文化贬为“封建糟粕”、“愚昧落后”而全盘加以否定,这是有失公允的。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客观地看待传统生育文化,充分肯定其为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的传承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核心思想,例如其大力提倡的重视家庭责任、父慈子孝、反对淫乱等观念对现代中国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仍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的女权运动逐渐走向极端,演变成了“性解放”风潮,对西方传统生育文化全盘否定。性解放主义者反对一切道德伦理约束,反对男女的分工,鼓吹性与婚姻分离、淫乱不该受到谴责,还大力主张娼妓合法化、同性恋合法化。性解放动席卷欧美,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性解放运动既导致西方社会离婚率剧增、大量家庭解体,又使得性病数量大大增多,同时还破坏了社会道德,间接地导致了社会治安恶化。另外,性解放运动使得欧美多国的生育率急剧下降,导致了后来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使得许多欧美国家被迫大量雇佣移民(而移民的大量涌入又导致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目前,西方社会已经开始对性解放运动进行反思,不少有识之士发出回归传统生育文化的呼声。
西方世界已经为全面否定传统生育文化而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其深刻的教训值得中国吸取。我们应该客观、理性地对待传统生育文化,要摒弃其糟粕,但不能全盘否定生育文化本身,而是应该吸取其精华并使之在现代社会发扬光大。
五、总结
殊途同归,生生不息。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虽然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具有类似的精髓。对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和理性地对待中国文化,也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同时对当今中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和人口政策的调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安希孟.家、国、同胞,与天下万民——中西哲人及基督教的家庭观 [j].宗教学研究,2005(01)。
[2]高红艳.中国传统生育文化依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02)。
[3]刘忠良.大国危途——民族兴衰与人口政策再思考[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4]严梅福,张宗周.中国古代生育心理思想研究[j].心理科学,1996(03)。
[5]易富贤.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z].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7]易富贤.生活作风与国家兴衰[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7(05)。
[8]周全德,海文卫.刍论儒学与基督教在生育文化方面的同与异[j].人口与发展,2009(增刊)。
作者简介:杜杨(1984-9-)男,职称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汉互译,中西文化对比。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