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东方小学作文300字三年级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东方小学三年级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之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东方明珠。
2.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还认识了许多的词语,小朋友还记得吗?看谁读得好?(开火车,齐读)
出示词语。
3.读得真好。这节课,我们可有足够的时间来好好地欣赏这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她就是——东方明珠。
二、学习第一小节:
1.东方明珠指什么?在哪里?请小朋友自己认真读读第一小节,读完后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位置、名字、她指谁?)
2.小朋友可真会读书,那你能按照这样的句式来说吗?
东方明珠在,是一座。
或者这样说也可以:东方明珠是一座,它在。
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来说一说。
3.这段话我们读懂了,那你能读好它吗?(指名读)
点拨朗读:
(1)指名读;
(3)是呀,明珠是那么璀璨、那么晶莹夺目,小朋友读这个名字的时候要读得响亮,才能展示出明珠的美丽。
(4)听老师读(第二句话)
(5)谁也能来试试?(指读)
(6)学生自己练习。
(7)齐读第一小节。
三、学习第二小节:
1.拥有这么美丽的名字,东方明珠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想看吗?那小朋友可要睁大眼睛看清楚喽。(出示画面)
2.你看到的东方明珠什么样?
3.出示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1)(引读)是呀,你看,东方明珠这座塔——
(2)小朋友,你想像中的巨人是什么样子的?(高大、威猛、强壮)
(3)那么东方明珠这座塔哪里像巨人呢?(这座塔高468米,在世界上排第三,在亚洲是第一高塔。相当于156层楼房那么高呢!)所以说她“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东方明珠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天地间,她高耸入云,雄伟壮观,现在你能读好这句话了吗?指名读,多形式读。
(4)齐读。
4.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二句:
(1)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东方明珠塔上的灯都亮了,这东方巨人又会是什么样呢?快睁大眼睛看一看吧——(出示图片)
(2)夜晚的东方明珠塔怎么样?
(3)你能用哪些优美的词语来夸夸它呢?(五彩缤纷)(五彩斑斓)
(4)是呀,夜晚,塔上的灯光的确有很多种颜色,而且还闪着亮光呢,这就叫——五光十色。多美呀!
(5)你喜欢这五光十色的东方明珠吗?我想喜欢她的小朋友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好,是吗?(出示第二句)
5.东方明珠塔这么雄伟壮观,这么美轮美奂,真叫人喜欢哪。下面我要请小朋友连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能吗?(出示第二自然段)
(1)自己练习朗读;
(2)指名读;
(3)集体朗读。
三、学习第三小节
1.东方明珠塔高大雄伟,夜晚的景色更是流光溢彩,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世界各地的游人都想来一睹这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的风采,大家看过以后都说:(出示第三自然段)一起读。
2.比较句子。(用上“真”字,说明它名副其实的“东方明珠”。)
(自豪、骄傲)
3.指名读,点拨,要读出自豪、骄傲的感觉。
四、总结板书,齐读课文。
五、生字指导。
1.学完了课文,我们还要来学写几个生字。
2.出示生字:有、是。
3.指导学生观察字形,书空笔顺。
4.师范写,生描红。
东方小学三年级篇二
东方明珠是一年级语文书中的一篇课文,课文的插图反映了上海在现代化建设中突飞猛进的新面貌,黄浦江边的高楼大厦层层叠叠,宽阔的外滩马路上车水马龙,高高耸起的广播电视塔给上海这个大都市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由于平时生活经验的缺少,对上海东方明珠塔的认识还不够。光靠文章的诵读很难体会文中的“巨人“和”五光十色“。
所以上课时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有图片和录象的呈现,孩子们从直观上了解到东方明珠塔的整体形状,对文章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但是学生似乎到了陌生的环境,上课也不是那么活跃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在课堂上出现了几次我提出问题学生没有反映的场面。因为我没有及时的引导所以导致了精彩环节没有显现出来,课堂上少了许多亮点。
这节课学生朗读的时间太少,我也没有范读,这个问题是比较严重的,一年级的课文主要以学生读为主,这主要是因为我没有把握好教学目标,今后在课堂中我要加强读的训练。。
这节课可能自己的估计不足,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没有想象的好,原来一年级分析课文并没有想象的如此容易!
《东方明珠》一课的记忆——08年下学期轮流课反思
景行小学 曾凡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作为一名新教师,第一次站在众多领导和老师面前上了《东方明珠》这一课,心情难免激动和紧张,现在我就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东方明珠》描绘了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歌颂了我国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辉煌成就。通过我对学生的课前了解,知道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对东方明珠塔的认识不够,甚至有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东方明珠塔是什么,可谓一无所知。所以我在设计教学课件时,先让学生边听课文朗读边看东方明珠塔的多媒体录像。小朋友就很快的把握东方明珠塔的整体形状,并对东方明珠塔有了一个总体印象。对文章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尤其是文中对“五光十色”这个词语的理解,借助了录像和图片,学生一下子就能和五颜六色区别开来。这样,我少费了口舌,学生有很好的理解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读中感悟,与作者产生共鸣,领略文章的中心。
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篇课文,无论从图画上,还是从语言文字中,都能让学生感受“东方之珠”的辉煌、亮丽。因此,教学本课,我既注意到课型特点,更注意到教材的特点,课上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一读就懂。所以我在指导朗读时,多媒体屏幕上课文和相应的图片一起出现。让学生在朗读体悟时有感可依。例如学生读到“头顶蓝天,脚踩大地”时,就读出了气势,这和图片的引导作用分不开。此外,课上用了学生自由大声朗读,男女声分读,小组赛读,指名读,愿意的学生站起来读……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在课中读的次数多了,背诵也就水到渠成。这样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增长了见识,加强了对书面语言的感受程度,这和《新标准》的要求是相吻合的。使学生达到了“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兴趣”。通过读去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对“东方明珠”的赞美之情。
三、重视识字、写字的指导。
生字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学生字笔顺,然后书空,再观察田字格位置,这样学生对生字就掌握了整体。最后通过教师范写,学生自己描写练写学会生字。课上分两次学完九个生字,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还通过奖励东方明珠卡片表扬写得好的学生,口头鼓励写字欠佳的学生来激发了学生的写字热情。
上完课以后,感觉自己还存在许多问题:
1、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不能及时的给以学生一些表扬,这样不能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2、上课准备充分,没有对问题的设计作多种的预设,以至于上课遇到问题时让我措手不及,甚至打乱了自己的教学思路。
3、上课时还比较稚嫩和生涩,不能放开自己,在这方面还要多加练习,克服困难,争取做到大胆、大方。
4. 这节课学生朗读的时间太少,我也没有范读,这个问题是比较严重的,一年级孩子还小,对一些词语的理解不够到位,因此读起来还有些困难,这时教师的范读显得极其重要。今后我一定加强这方面训练。
经过这次轮流课,我在磨课、上课的过程中在老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同时也了解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不断思考。这次轮流课也让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是我成长历程的一盏指明灯。
上完这一课,我发现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生活经验缺少,对东方明珠塔的认识非常的不够。所以课堂上我运用了东方明珠塔的多媒体,展示远景、近景、远景、特写,以及华灯齐放的上海夜景等等一系列的美图,使学生对东方明珠有了感性的认识。在朗读上,我利用了多种朗读方法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设计自由读书,学生这时的读必定是从内心体验出发,结合生活经验,展开丰富想像,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对于读书的指导,我还利用了播放明珠塔的图片,让学生受到感染,促使其对语言有细腻地感悟。另外,一年级的小朋友好动,热情,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我在朗读中设计了加动作朗读的方式,即激发了孩子读书的兴趣,又通过动作加深了对词句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表现能力,一举多得。所以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东方小学三年级篇三
学期初,我们利用教研学习时间,组织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及相关资料。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使本组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学习,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体会到:当一名语文教师不易,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不易,不加强学习,是必定要在新课改中落伍,甚至被淘汰的。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旧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广大教师已基本能适应语文教学改革。教师们都能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每位教师每课都有新教案,教案突出了精讲、实用的特点,做到了书本结合,既备知识,又备教法、学法。课堂教学突出了“导”字,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注意了老师自身素质的建设,积极鼓励老师和学生多阅读。再结合学校的午间阅读,在孩子阅读的同时,我们的老师也进行了相关的课外阅读,从而提高了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3、进行了基本功的训练。结合学校的要求,我们组的老师在有空的情况下,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每个人都完成了学校的要求。使基本功得到了提高。
4、本学期,广安区进行了教育展,我们年级的集体备课本,老师基本功练习本都进行了展览,得到了好评。
成绩我们应该肯定,但不足和缺点我们更应进行反思。
1、虽然本学期我们加强了写话、写段的训练,但仍有个别教师不够重视,忽视指导,只停留在表面,实质效果不大。
2、阅读教学仍然没有落到实处,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达不到大纲要求。班级性的语文活动少,存在活动有形式而效果不明显的弊端。
3、建议:依据学段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把低段的写字、口语交际、写话落到实处。多给孩子阅读的时间,少做一些作业。
东方小学三年级篇四
1997年7月1日,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的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国力增强的表现。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国标本苏教版选编了这篇课文——《东方之珠》。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
“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课文的语言简洁、优美,对香港的介绍层次非常清晰,把香港这个世界著名的大都市风貌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发挥形象直观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 多媒体辅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到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优美的图画,也为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词语做铺垫。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激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力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特点,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4.情境教学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设置了一个“扮演播音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 合作学习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如何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并且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呢?在整个充满灵性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在读中自悟,自己悟出课文中蕴涵的情感,感悟出学习方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在说说、读读、评评中,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一遍读都具有目的性和指导性。
引导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并在授课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运用图片、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通过视听材料和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带入文字描绘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体会到香港的繁华与美丽。本课通过让学生扮演播音员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读等方法,增强学生朗读课文的趣味性,同时通过学生自己收集的图片或文字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养成课前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这一课需用三个课时,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
1. 认知目标:学会生字,理解词语,感受香港的繁华、著名、迷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续练、讨论、评价、欣赏、背诵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符合本课的特点,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学习具有趣味性、审美性,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体会“东方之珠”的美丽繁华,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1.复习旧知,巩固新知.
课一开始,我就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并让学生结合画面去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导读课文,引导实践.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会通过出示地图,引读课文,让学生朗读,然后用指导观察法,在观察中初步了解香港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第二至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最想去哪里玩?”引导学生以旅游者的身份,用旅游者的眼光读课文看香港,我以学定教,从学生的意愿出发确定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借助图片,课前收集的资料,或者播放香港的录像片,让学生扮演播音员,对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段进行朗读。然后用鼓励欣赏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再组织大组交流,品味课文意境。在朗读和交流中,重点让学生品味本课优美语言,感受作者对香港的赞美与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香港、对祖国的情感。
在二至五自然段中,“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是本课的理解难点,教学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让学生们结合画面,这样便能轻而一举的理解这些词语了。
第六自然段也就是本课的中心句“香港真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贯穿全文。从而使情感有浅入深,由弱到强,抒发对香港、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和实践都是相结合的,脱开书本后呢,可以开展“香港”专题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行选题,或组织专题学习交流活动,可以开展小报展览,图片展览。或者“我爱香港”的专题汇报活动。
同时,我会充分发挥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作用,给学生简单介绍香港的工业体系,商业区,还有天坛大佛、宋城、九龙城寨公园这些旅游景点等。这是为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铺设桥梁,达到抛钻引玉的目的。
现在我说一说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潜水湾 —————— 迷人
东方之珠 海洋公园 —————— 举世闻名
铜锣湾 —————— 热闹
夜晚 —————— 灯的海洋
整篇课文是从“潜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夜晚”这几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我会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总结概括出这几个景点的特点给板书出来。
我这样设计板书呢,可以让学生们一目了然的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5
东方小学三年级篇五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作文:美丽的东方明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上海的东方明珠游玩,我可高兴了!
早就听说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设计者将十一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通过三根直径九米的擎天立柱串联起来,充满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情画意。今天能有机会见到,也算大饱眼福了。远远望去,东方明珠在周围高大建筑的陪衬下好像一点也不雄伟壮观,可等我们走近它时,才发现东方明珠高耸入云、雄伟壮观。
我和爸爸妈妈买好票后,就乘着电梯上去了,刚开始,我有点紧张,妈妈对我说:“别害怕,你不是常说自己是个勇敢的'孩子吗?这里的设施很安全的,你不忘初心!”听了妈妈的鼓励后,我渐渐放松下来。这时,电梯到了第一个球体,宽敞的大厅里,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地上铺着一层大理石,还有许多艺术品摆设在里面。我慢慢走到窗户边,透过玻璃我往下望去,看见行人密密麻麻地走在大街上,只有手指头般大小,可真有趣!
接着,我们又来到第二个球体参观了。第二个球体比第一个大得多,里面有许多游人在参观,再往下望去,地面上的人就跟小蚂蚁似的。这时,已经夜幕降临,全城的灯光都亮起来了,那五彩缤纷的灯光把上海点缀得格外美丽,远远望去,整个上海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不夜城”。我们继续参观,来到了最高的球体。陆地上的车和人已经看不清了,我用望远镜眺望远景,发现一栋栋高楼大厦就像积木一样,汽车就像蚂蚁一样在爬行,而行人就像比蚂蚁还小的虫子一样。到了晚上9点多钟,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东方明珠。
啊!东方明珠真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庄严而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