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模板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篇一
- 相关推荐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措施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措施是管理学的名词,通常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你知道怎样写措施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欢迎阅读与收藏。
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为有效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的发生,制定以下预防控制措施:
1、 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 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 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4、 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适的消毒剂以适当的方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
5、 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6、 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7、 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1、 手术室通向外走廊的门应当关闭。手术室通向内走廊的门尽量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 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3、 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4、 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5、 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6、 手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7、 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8、 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1、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连续进行换药操作的医护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手卫生消毒。
2、 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先换清洁伤口、再换感染伤口、最后换隔离伤口。特殊感染病人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严格进行隔离并做好自己防护。
3、 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4、 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充分告知医生自己的健康状况。过敏、糖尿病以及肥胖都有可能影响手术方案以及后续治疗。
戒烟,在吸烟患者的身上更容易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强烈建议术前跟医生聊聊切实的戒烟计划。
不要在预定的手术切口附近剃除体毛。采用剃刀的方法剃除体毛很容易刺激皮肤,从而增大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概率。
当发现医护人员试图用剃刀去除体毛时,说出你的反对意见。
询问在进行手术前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提醒医护人员在检查伤口之前清洁他们的双手,使用流动水加皂液或者酒精手消毒剂均可。
禁止参与护理或者前来看望的亲友触摸伤口或者覆盖在伤口上面的敷料。
亲友在看望前后都要洗手,使用流动水加皂液或者酒精手消毒剂均可。
出院前详细询问伤口自己护理的要点。
在做伤口自己护理的前后都要洗手。
出院前需明确回家之后发生问题而需要寻求帮助的紧急联系人。
一旦发现感染症状,比如红肿、疼痛、流脓或者发热,立即联系医生。
让我们对患者进行科普教育,医患共同配合,把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1)患者切口皮肤引起感染。开放性损伤患者由于其皮肤的完整性受到了损伤,屏障功能被彻底破坏,皮肤丧失了正常的防御功能,而导致细菌进入机体引起切口的感染;闭合性损伤患者,在进行皮肤清洗和消毒时,处理不规范,导致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增加。
(2)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异常。外伤患者由于创伤的影响,会出现组织出血、缺血、水肿等反应,这些反应会导致巨噬细胞在局部向微生物趋化聚集而导致炎性反应。
(3)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开放性损伤患者一般都伴有局部血管损伤、脏器破裂、穿孔等,由于突发的创伤和大出血,患者的血容量急剧下降,导致机体的低抗力下降,增加了切口感染的风险。
(4)术中因素。术中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不规范、植入物灭菌不合格、组织创伤大、止血不彻底、局部有积血积液、有死腔或失活组织、手术时间长、留置引流等均可引起手术切口的感染。
(1)患者自身的皮肤状况。由于患者自身携带有致病菌,当皮肤清洁不彻底时,导致皮肤细菌通过切口进入组织引起感染。
(2)污染的外伤伤口、感染的病灶、空腔脏器病变。病灶上的细菌通过器械、敷料及手术人员的手向周围组织散布,污染正常组织。
(3)手术人员的操作带入。由于洗手不规范、术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手套污染、手套破损未及时更换、手术人员自身携带致病菌等。
(4)手术室空气。由于急诊抢救时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的配合,降低了手术问空气的质量,增加了切口感染的机会。
(5)随手术物品带入。由于手术物品过期、灭菌不合格、物品在保存的过程中被污染等。
s("content_relate");【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相关文章:
重点感染部位的预防与控制措施06-25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06-25医院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06-25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03-11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06-20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06-25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06-25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06-25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