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画教育论文通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国画教育论文篇一
-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推荐度:
- 美术《中国画草虫》教学设计 推荐度: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推荐度:
-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 推荐度:
- 文学是灯作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国画是中国独特的一个艺术形式,在长久的历史沉淀中完美的融合了许多奇幻的元素,在国画这种兼容生长的状态下,诗词无可避免的和国画联系了在一起。这两者的结合碰撞出完美的艺术韵律,从此诗词和国画就组成了一种新的载体,内在精神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虽然是不同的形式不同的体裁,却可以共同传达出作者心灵深处的感悟。无论是国画还是诗词都是我国的民族文化瑰宝,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殿堂。在王维的一生中这种表现是很突出的,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代张舜民曾经也说过“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所以在国画的传承中,往往总是让人感动并且无限向往之,总是能够发出内心的情感,幻想出优美的画面。
:国画;诗词;文学素养;教学渗透
国画的意境总是在缥缈的笔墨之间跃然纸上,又在惊鸿一瞥之间,走进学生的心理,一切那么猝不及防又那么让人欣喜。在国画教学中让学生领略和体会人和自然之间的奇妙联系,很能提升对诗词文学的感悟,一卷雪夜骡夫冷暖,一卷凌寒独绽孤傲,还有残荷听雨、野渡横舟当然还有坐而论道等等。国画总是能够在简单抽象的笔起笔落之间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思考,有许多的相似又有各种的不同,在对国画的画卷难以解答问题,就会学习去找诗词来填补这种遗憾的空缺。
(1)国画是最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绘画水平的一种特有的绘画艺术形式,不管是在绘画的工具、绘画的题材选择、绘画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带着熟悉而独特的东方民族韵味和特有的中华民族的特征。国画教学要抓住国画和西方画的各种区别,无论是本质结构,还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包括审美观念和生活习性都是有很大的区别。首先中国画是一种特有的绘画语言形式,其次,国画都有高度集中和浓缩下的人文精神或者哲学观念,饱含着一个时代的缩影,囊括着一个阶段的历史缩影甚至作者的生存时代背景。所以在初中的国画教学中,一方面强化学生的绘画技巧以及绘画工具的选择等硬件的具体操作,另一方面才是更重要的,就是文化素养的渗透,怎么去了解历史、时代、民族的传承、诗词文学中的内在精神。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2)国画大家吴冠中说过:“美术界大部分画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作品情怀和境界上不来,这是我的心里话。”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初中的国画教学实践中。在我国目前教育系统许多的国画教学过程中,都有一种偏颇,从小学国画、初中国画、高年级的国画、课外兴趣班的国画学习都有一样的通病,太偏向对于国画绘画的各种基础理论还有绘画的方法技巧的教学,对于诗词文学的基本素养、国画传承的精神内涵、东方艺术的审美认知却严重的忽略。往往在国画教学上“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由于在教学方式上的问题,使学生对国画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学生会觉得国画学习很困难,很难学到融会贯通,只是学习了单纯而不系统的绘画技巧,找不到绘画作品的内涵意义。呈现出来的现象就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照虎画猫的形式艺术,缺少了国画的精神面貌,找不到文学素养,难以表达思想和价值观。
(1)在传统画卷画作中自习研究品味,深入的感受国画笔墨之下的精妙之处。国画经历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长久冲刷和洗涤的过程,各种的优胜劣汰和兼容并蓄,拥有自己独立特行的艺术形式,积累宝贵的笔墨技巧和作画基础常识,所以对古代各个时期的画论的深入参考和揣摩是很有必要的。无论是谢赫的《六法论》还是荆浩的《六要论》国画教学都应该熟知,在国画教师的知识传授讲评中,要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明白国画的经典技法形式,然后对照自然的万事万物来表达内心的世界,让笔墨在纸上画出心声,绽放出国画该拥有的生命和生机。在教学实践中详细的分析国画该有的如诗词一般的韵律节奏感,如何传达出动人心魄的精神意境。(2)在遵循原有技巧的模式下,绝对不能忽略国画的灵魂和本质,本末倒置就会失去灵魂,使国画教学缺失国画的内涵。诗词就是国画在教学中的基础教育,国画的精髓和幽深意境向来总是和诗词相生相伴,所以便离不开对诗词的教学。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这很难分辨出是诗词还是画,如同画卷上的诗,每一句诗又是一幅画。如此的完美,看到了怎样的荒凉。所以诗词文学素养就是通往国画这个殿堂的通途,对学生的教学中学生不能理解中国文学的文化沉淀,没有基本的文化基础底蕴,那么就很难画出国画的灵魂。(3)对国学经典尤其是诗词文学的熟悉和运用,试着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将诗词意境加入到作品里。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中,诗词和国画犹如孪生兄弟,总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和异曲同工之妙。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言:“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词和国画本有着各自的艺术领域,却很难找到两者之间的明确界限,可能原本也就划不清所谓的界限,所以才有“诗情画意”这种表述方式的存在。在国画的教学中强调画和诗词的思维相通,意境相融。借助眼前看见的来超越有限的框架,不能仅仅满足外物的诱惑和表达,可以抽象的联系意境。“危楼高百尺”“飞流直下三千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些诗词文学中都没有具体的变出一种实在的现实,没有人去测量楼的'真实高度,也没人探究飞流到底有多么长,上青天的感觉也不曾有真的体会。但是在朗朗上口的阅读中就能身临其境的感受那种作者的灵魂。这就是国画教学需要体会的,也应该是国画学习者所值得借鉴的。现在国画绘画的教学中,对于文学素养以及文化底蕴的缺少是值得认真探究和反思的教学问题。不能仅仅只是为了所谓的国画形式,学着用理解诗词等文学作品的思维方式,去选取合适的题材作为国画雏形,避开尘世的低俗,不断地在创意中提高对国画教学的风格和步调。(4)保持一个正确的心态,有一颗热衷并从容的心。在初中学生在课程不断繁重的学业任务下,怎样保持学生对国画的专注度和兴趣是很重要的,面对各个学科的学习,国画是一个可以静心的艺术形式,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和气质,也能保持一颗创新和进取的心,培养不一样的视觉特性,对问题的分析能有独到的见解和不一样的思维突破口。保持国画的独特性和纯洁度,传统文化艺术不断被现代文明冲击,挟裹着西方文化的各种复杂成分,许多国画的教学开始偏离了历史文明的轨迹,许多国画的教育者都在做着多种多样的研究和探索。如果过于激进的追求与西方艺术的融化,而忽略了诗词文化素养的融会贯通,将对民族文化是一种亵渎。
综上所诉,国画是有灵魂的,有自己的生长法则,以历史当纸,诗词为墨,技巧心境作笔。谱写着中华艺术的赞歌,不拘于外物的点滴变化,不追求一花一叶的丝丝入扣,只在简约和抽象下,寥寥数笔,甚至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复杂的颜色。同样能深入灵魂,值得深思。
[1]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2]邹跃进,诸迪.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32-138.
s("content_relate");【国画教学中的诗词文学素养渗透论文】相关文章:
公共参与核心素养在政治教学的渗透论文07-31诗词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融入论文08-06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中怎样落实论文09-01感恩教育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渗透论文08-15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论文07-13数学教学如何渗透六大核心素养01-26艺术教育在国画教学的应用论文07-29论古代文学视野下的中国画创作论文07-12国画艺术创作中笔墨元素探析论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