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通用5篇】
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微信公众平台【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微信公众平台【通用5篇】一
奶奶虽然已经六十岁了,可她并不想落伍。你瞧,她戴着老花镜正真琢磨怎样用微信呢!
“小宝,快来教教奶奶怎样添加好友?”“奶奶,按‘添加’键,就可以添加好友,可以聊天。”在我手把手教导下,奶奶和姑姑视频聊天可高兴了。
这时姑姑发了一个红包过来,我立即点开,告诉奶奶:“你的钱包里有了!”奶奶笑得合不拢嘴:“你快教教我,我也来发一个。”
“小宝,听说这微信还有转账功能。我们就可以不要跑银行排队了。快,教教奶奶。”“好嘞!奶奶,点击‘转账’键,输入你要转的金额,你就可以把钱转给其他人了。不过,奶奶,你要小心,不要上当受骗呦!”奶奶点点头:“那这真是方便!”“是呀,奶奶,您一定要长命百岁,现在的科技真是越来越发达!”
微信公众平台【通用5篇】二
微信成了一个人人都不能缺少的东西,在走路、开车、睡觉……无时无刻,都有人在看着手机。
记得在上一个月,我的手机上不知道是谁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句“不要因为手机,而抛弃了生命”,我点进去发现是一个视频,下面还带有几个字,走路不要看手机。这个视频里讲了一位年轻人在走路,前面有一个水井盖还没有盖上,那位年轻人没有看到,一不小心就掉到了水井里面,一条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陨落了。
我的爸爸也非常的喜欢看手机,他在开车的时候都开着视频看电视剧,再把放手机的壳安装在方向盘的旁边,把手机固定在上面,这样就可以边开车边看手机。你以为这样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并不是!人不能三心二意,要一心一意地做好每一件事,你总不能用一个脑子做两件事吧,这样你会很危险的,简直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微信用得不当,不仅会误了正事甚至会影响安全,如果微信用得恰当,能给我们很大的帮助,要适当的用微信。我们有很多的重要的作业都会发送到班级群里,如果没了微信我们的作业就收不到了。
不要沉迷微信,依赖微信,这对家人和你都不好,请不要被微信迷住了。
微信公众平台【通用5篇】三
每到法庭门口都会看到一个秤的标志。这个秤象征着公平,公正,公开。在这个社会中没有绝对的公平,但作为一个人,我们应为自己争取公平,为了让自己与别人平等也为了让自己活下去。
二十年前的克拉玛依大火,这场看似平常的火灾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当时几百名师生和几十名领导正在组织一次大型活动,火灾发生后有人突然高喊“让领导先走!”几十名领导中无一死亡仅有一名副市长因为逃得慢被烧成重伤后脱离生命危险。但是为他们殉葬的却是近三百名师生。我不禁感到好奇,这样一些官员有什么资格享受着我们纳税人交的税?这样的政府真的值得我们去拥戴吗?口口声声‘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关键时刻却都跑个精光。养你何用?!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2001的9月11日双子塔遭到恐怖袭击,在楼梯上人们紧张,快速,有序的撤离。没有发生任何的踩踏事件。泰坦尼克号沉没前,船上的男人们坚持让妇女儿童老人先走。这些充满骑士精神的男士中就包括当时的世界首富,世界第二首富,泰坦尼克号的设计者,泰坦尼克号的船长……他们愿意用生命来为别人换取公平。遇难者的权利,财力都远大于克拉玛依大火中的任何一个领导。我们这个有十三亿人的天朝天天号称礼仪之邦。但是我们早已放弃了当初的高风亮节,而欧美一向崇尚绅士风度,日韩以及台湾都保留了珍贵的汉文化。***后,中国人的法律意识,文化素养再创新低。我们让中国人自己意识到“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思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微信公众平台【通用5篇】四
【题目解析】
一、关于题意理解
本题与近两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基本相同,都属于材料引出写作要求的材料作文题,考生须在阅读题目中的材料以后,按四个要求写作。
材料首段解释了微信和微博的区别,目的是为引出下面四种人对微信微博等交流方式的不同看法。
题目中的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段文字陈述了“微信”和“微博”这两种交流方式的特点以及因此引起人们不同的看法;第二、三、四、五段文字分别陈述了对这两种交流方式的四种不同态度和观点。
题目中所陈述的微信和微博这两种交流方式的不同在于交流对象不同。微信发布的内容只有朋友圈内的好友才能看到并点评;微博发布的内容可以让所有人看到并点评。
题目中所陈述的四种不同态度和观点应分为两组。甲乙围绕两种交流方式所收到评论的不同结果进行讨论:甲喜欢在微信平台上所收到的肯定评论,乙更喜欢在微博平台上有赞有弹的评论。丙丁围绕两种交流方式不同的空间特点和交流对象进行讨论:丙喜欢微信私密的空间,更愿意与亲朋好友交流;丁喜欢微博开放的空间,更愿意与认知和不认知的博友互动。
从命题者意图看,四人的情感、态度和认知没有对错、高下之分,而写作者本人对这四类人是可以有倾向性的,对他们的看法肯定或否定,或有所肯定、有所否定,都是合乎题意要求的。
二、关于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作文题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容”应指字面上的、表层的意思,“含意”应指深层的抽象概括的意思。
(一)关于材料的内容
1. 因为微信和微博两种交流方式各有特点,所以人们对这两种交流方式看法不同。
2. 因为微信上收到的大多是肯定的评论,所以有的人更喜欢微信。
3. 因为微博上收到的评论具有多样性,所以有的人更喜欢微博。
4. 因为微信的空间私密,交流的对象是亲朋好友,所以有的人更愿意用微信。
5. 因为微博的空间开放,交流的对象包括认知和不认知的,所以有的人更愿意用微博。
(二)关于材料的含意
微信与微博是当下最流行的交流方式,考生可从这两种交流方式出发,围绕交流方式谈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1. 有的人喜欢能得到更多肯定与赞美的交流方式。
2. 有的人需要能有多样性评论的交流方式。
3. 人有不同的交流需求,有人渴望在私密的空间内交流,有人期待在开放的空间里互动。
4. 网络的多样交流方式满足了人们不同的交流需求。
三、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主要看是否围绕“微信、微博/交流方式”来谈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一)符合题意
只要围绕“微信、微博/交流方式”来谈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属符合题意。
(二)基本符合题意
如果只是开头、结尾或文中其他部分提一下“微信、微博/交流方式”或与之相关的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主体部分与之无关;或者离开交流方式,只谈“表扬”“批评”或“私密”“开放”等,属于基本符合题意。
(三)偏离题意
离开“微信、微博/交流方式”,离开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仅谈“空间的大小”“时代”“如何评论”等,属于偏离题意。
如果考生只抓住了材料中的“朋友”“信息”“氛围”“开心”等,但不联系“微信、微博/交流方式”来谈交流结果、交流空间或交流对象,则为偏离题意。
四、关于角度选择与立意参考
(一)角度选择
考生可以从第一段选择角度,也可以从第二、三、四、五段文字中任意一段(甲乙丙丁四种观点中任意一种)选择角度,也可以综合四种观点选择角度,没有优劣之分。可以从材料的内容选择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含意选择角度,没有高下之分。
单一角度:
1.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甲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2.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乙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3.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丙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4.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丁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及认知
复合角度:
除了以上所列的单一角度之外,还可以任选其中的两种、三种甚至四种观点综合作为写作的角度。(说明:列出的甲乙丙丁四种观点,根据“自选角度”的要求,考生任选两种、三种、四种亦是可以的。)
(二)立意参考
1.直接评论甲观点,微信朋友圈中得到多数点赞,能愉悦身心,是值得提倡的人际交流方式。
2.对甲的看法商榷甚至质疑,交流中若只在乎表扬,容易使人忘乎所以,满足现状,不利于更好地成长或发展壮大。
3.直接评论乙观点,交流中有批评、指责、嘲讽,才会有自我反思、调整、进步。
4.评价乙观点,微博中表扬批评等多种评论俱存,有利于自己客观、理性去分析认知自己转发或发表的各种信息。
5.从丙的态度看,喜欢一种比较私密的交流方式,向往一种与亲朋好友相处的舒适、亲密的生活。
6.从丁的观点看,乐意置身于一个开放的交流环境,缘于开放交流的种种好处,诸如广泛接触,有利于拓宽视野,择善而学,相互包容,和谐相处,等等。
7. 比较微信、微博的点赞,分析其可信度,微信限于朋友交往,得到的表扬或出于礼节;微博亲疏不拒,获得的肯定多发自肺腑,由此告诫人们理性对待点赞,网络外的交流亦然。
8. 如何对待微博的表扬与批评,也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因为交流方式的开放性,收到的评价会更加客观真实,有益自我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夸大其词的追捧或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不负责任的攻击,都有可能,`需要擦亮眼睛,辨别真伪。
微信公众平台【通用5篇】五
听到微信,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吧,没错,我就是其中一个。
微信中有很多功能,比如:朋友圈、支付和头像,有时心情好,就改名;心情差,就找朋友聊天;有时我发个朋友圈,一小时内一百多个赞,我的天哪!我的朋友也太会点赞了吧。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出去打篮球,打好了我们就去买点饮料,突然发现,钱没带够,难道我就这样被渴死吗?在这“危急关头”,我说:“哎呀,我们是不是傻,我有微信啊!”朋友说:“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刚打开微信钱包的时候,看到只有两块钱,我赶紧叫妈妈给我转点钱来,妈妈说:“要钱干嘛?”我说:“买水。”说完不到一分钟,妈妈转来五十块钱,朋友说微信还可以“救急”啊。
城市大了见面不易,有了微信,见面都不是问题,只要视频聊天就可以见面,都不用大老远跑出来了。但是被骗也很简单,我妈上次冒充一人加我,跟我聊天,妈妈说:“小朋友,你家里人叫什么名字啊?”我说:“我为什么要跟你说,你是谁?”我看到她名字没改,我说:“妈妈,你冒充骗子连个名字也不改。”妈妈说:“哎,你咋知道我是你妈?”我说:“你名字没改。”
有了微信虽然方便,但是也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不要乱加人微信,不要被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