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 散文 窗外散文500字优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窗户散文窗外散文篇一
1、初步欣赏“圣家族大教堂”的彩窗,初步了解彩窗。
2、尝试用分割的方法创作自己的彩窗。
3、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 谈话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见过窗户吗?
2、你见过什么样的窗户?
二、 欣赏大师作品——圣家族大教堂彩窗
1、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看一种与众不同的窗户,(ppt1)
2、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窗户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谁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总结:窗户上有很多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形状,看起来像是玻璃被打碎了。其实这是被很多线条分割成一块一块的了呢!
4、你知道这些窗户是装在哪里的吗?
5、欣赏圣家族大教堂的彩窗(ppt2--7)
总结:这是开向天国的窗户,它神圣而斑斓,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的玻璃,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玻璃拼接成完整的窗户,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可以变成五颜六色的呢!非常好看,这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6、你知道这么漂亮的彩窗,是谁设计出来的吗?(了解高迪ppt8)
他是20世纪西班牙的建筑家,被称为巴塞罗那建筑史最前卫、最疯狂的艺术家。
7、还有哪里有这些漂亮的彩窗呢?
8、我们中国人也觉得它非常好看,我们来看一看聪明的中国人也把彩窗用起来了呢!(ppt9--11)
三、了解彩窗的制作
1、这么漂亮的彩窗是什么做出来的呢?(ppt12)
2、这些窗户被什么东西分成一块一块了呢?
2、窗户上都有哪些线条呢?
3、我们也来试一试把完整的窗户分成一块一块的吧!(ppt13)
先用几条长长的线条把窗户分割成几个大的块面,可以是横线条也可以是竖线条。弯线条可以吗?当然可以。一个面块还可以分割在分割,你想怎么分都可以!
4、你喜欢这样的窗户吗?为什么?
5、接下来老师要把窗户变得更漂亮,看好了!(ppt14--17)
老师变了什么魔法?给一块玻璃涂上了红颜色,我再变!仔细看看这块颜色和刚才的那块有什么不同?一块玻璃里可以涂两种颜色。老师用相同家族涂了很多快颜色,那可以用不同家族的颜色宝宝吗?当然可以啊!你看,现在又有了绿色家族、黄色家族的。有的地方还可以空出来不涂颜色,就只留白在那里,有时候空着也是一种美哦!
三、 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分割和用色。
四、 评价、交流
1、 你最喜欢哪扇窗户?
2、 为什么?
五、彩窗的延伸
1.内容设计符合现阶段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知识技能水平,幼儿在故事情境中熟练掌握涂色技巧,同时产生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之情。
2.故事情境贯穿始终,幼儿以主人翁的角色感完成作品,调动了其积极性,较好的达成了目标。
1.故事讲述不够生动,语气稍显生硬,没有亲和力。
2.作画要求不必老师口述,可借助录音以公主的口吻说出来,不仅有强调作用,也增加了童趣。
3.结束部分欣赏彩色玻璃窗时,图片可适当减少,以免造成审美疲劳。
窗户散文窗外散文篇二
1、运用已有的活动经验,用"近大远小"的方法画出窗外的景物
2、培养幼儿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1、关于春天的图片(课件)2、水彩笔,绘画纸活动过程:
看图片,共同欣赏窗外春天的美景小结:窗外有树、人、天空、还有各种建筑物,现在是春天,窗外的景物更美。
3、画画窗外的景色
(1)讨论:自己想通过窗口表现什么?
(2)用什么方法表示近处和远处的景物。
4、自由作画,教师重点指导画面上远小近大的层次上的处理。
5、欣赏幼儿眼中窗外的景色。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窗户散文窗外散文篇三
“窗户上的哈气与冰花”——大班科学活动
乐于关注周围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大胆探究哈气与冰的秘密,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l 幼儿自由讨论自己的发现及问题:“为什么会有哈气?冰花从哪来?”
l 幼儿共同搜集有关信息并相互交流,初步了解哈气及冰花产生的原因。
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兴趣与发现。
l 和幼儿一起进行“冻冰花”的游戏或在科学区投放加热可观察水蒸气的材料,在操作、尝试中进一步感知水的三态变化。
l 欣赏故事“小水滴旅行记”,进一步理解水的三态变化。
窗户散文窗外散文篇四
在玩彩色眼镜的过程中,让幼儿感知、体验颜色的变化,引起兴趣。
每人一副彩色眼镜(幼儿自制)。
1、室内感知体验(教师和幼儿都戴上彩色眼镜看看、说说教室环境的变化,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
师():戴上彩色眼镜看教室,觉得教室的颜色都在变,当我们戴上不同颜色的眼镜,看到的颜色也不一样。
2、户外活动延伸
让幼儿带着彩色眼镜到户外等熟悉的环境进一步感知色彩的变化,且引导幼儿能将变化的色彩名称说出来。教师也可以在教室的窗户上贴上透明的彩色玻璃纸,让幼儿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色彩的变化。
窗户散文窗外散文篇五
装窗户是小班幼儿很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锻炼手部肌肉的精细动作,还可提高手眼的协调性,纸被撕碎时发出的声音以及撕后的形状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但是,在教室里我经常发现地上有被幼儿撕碎的图书,即使我一再强调要爱护图书,可三岁的孩子还是控制不住,这引起了我的反思:能不能用另外一种他们利于接受的方式来改变这种现象。于是,我设计了此次手工活动,目的是想教育幼儿要爱惜图书,要用废旧的纸来撕,撕下的纸片还可以装饰出美丽的图片,并养成不随地扔纸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学习装窗户,粘贴的简单技能,形成对装窗户、粘贴活动的兴趣。
2、养成整洁有序的操作习惯及团结协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1、一个小筐子,里面有废旧画书纸、报纸,胶棒。
2、分组材料放在四张桌子上,分别是:第一组—彩色的路(背景图);第二组—下雪了(背景图);第三组—花瓶;第四组—给娃娃穿衣(废旧饼干盒装饰成娃娃)。
3、音乐磁带《挫冰进行曲》,轻柔的钢琴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二、学习装窗户的方法。
1、教师出示废纸,请幼儿想像怎样变小。
2、教师巡视,从中总结出好方法,及时的教给其他幼儿。
3、幼儿继续练习,教师观察每个幼儿,指导个别幼儿掌握装窗户的动作。
三、学习粘贴的技巧。
1、教师引导幼儿想像怎样把纸片贴到手上。
2、引导幼儿观察胶棒,知道它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四、布置任务,幼儿练习。
1、任务1:铺一条彩色的路。
任务2:贴漂亮的雪花。
任务3:粘花瓶里的花。
任务4:给娃娃穿衣服。
2、在轻柔的钢琴曲中幼儿练习,分组合作。
(1)幼儿自由选择,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教师参与,鼓励幼儿贴的满,贴的多。
(3)引导幼儿想出贴的快的方法:先用胶棒在背景图上抹一小片,再将小纸片贴上去。
五、欣赏作品,共同评价。
1、将作品进行展示,幼儿自由欣赏,给幼儿以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