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祈祷和平作文600字优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们祈祷和平篇一
认知:
1.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懂得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
情感:
1.对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残杀无辜的罪行感到愤怒,同情在战火中受煎熬的小朋友。
2.向往和平美好的生活,愿意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
行为:
1.主动关心国内外形势。
2.为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属课程标准六年级部分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育学生要热爱和平,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在饱受战争创伤之后,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认识到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近些年来,各国也开始重视对下一代进行热爱和平的教育。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更应该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热爱和平的教育。今天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和平时代,没有经过战争的硝烟,也体会不到和平对人类的宝贵,因此有必要通过这课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的环境,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热爱和平的情感。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知道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生活的情感。战争分为正义与非正义,我们反对非正义战争,但同时又支持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安全被迫进行的自卫性质的正义战争,歌颂为正义而战的人们。我国目前也强调加强军队建设、巩固国防。学生对此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本课以两幅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照片导入 新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照片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通过让学生观察照片,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非正义战争的痛恨之情和对战乱中人们的同情之心,从一开始,就为本课的讲解创造一种情感氛围。
教法建议
本课应给学生讲清三点。
1.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都是爱好和平的,和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课文通过一个普通中国女孩的一封信,说明这一观点。教师在讲解这一部分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中国的这个女学生并没有受到战争的侵害,她为什么感到忧虑?以此体会这个少女对人类和平事业的关注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并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新中国少年儿童应有的态度。第二,为什么一个普通中国女孩的信会赢得那么多国家元首的赞扬和重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是希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2.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
课文以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为例,说明战争的野蛮性和残酷性。关于抗日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残杀中国人民的事例,学生从电影、电视、书籍、展览中看到不少,并不陌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再说一些,也可以列举二次大战中和近些年发生的两伊战争、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中给人们带来灾难等事实,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从而激发学生对战争的厌恶与仇恨之情;感受今日和平环境的可贵。
3.为了争取和平,许多人为之奋斗了一生,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新中国的少年也要为和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三
认知:
1.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懂得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
情感:
1.对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残杀无辜的罪行感到愤怒,同情在战火中受煎熬的小朋友。
2.向往和平美好的生活,愿意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
行为:
1.主动关心国内外形势。
2.为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知道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具准备
1.课文录音。
2.录像带(南京大屠杀片段人
3.投影胶片(讨论题、战后景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你们知道当前世界上哪里还有战争吗?
2.投影(战后景况)。
提问:你们看到这战后的景况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我们看到战后到处是一片废墟,尸横遍地。无辜的儿童成了孤儿,在那里啼哭。我们感到这情景十分悲惨,为他们难过。
我国河南省有一个13岁的小女孩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她渴望和平,憎恶战争,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二、学习课文;分析明理
1.听录音,看课文。
2.提问:
(1)小女孩为什么给许多国家元首写信?
(2)小女孩的信为什么赢得那么多国家元首的赞扬和重视?
小结:小女孩给这些国家元首写信是为了促动他们用自己的权力制止战争、扑灭战火。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强烈愿望。她的愿望受到了许多国家元首的赞扬和重视,说明世界人民和我们一样希望和平,反对战争。和平是人类的共同心愿。
板书:世界人民期望和平
3.了解战争对中国的创伤。
(1)过渡语: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创伤,中国人民饱受太多的战争之苦。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是大家都知道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日军又进一步侵占了我国的华北,同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开始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2)放录像(南京大屠杀片段人
小结:看到我们的同胞,被集体射杀、火焚、活埋,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我们心如刀绞,愤慨万分。但是,在战争中惨遭不幸的又何止南京一座城市!
4.提问:你看过哪些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日战争的电影或书籍?说说侵略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的事例。
小结:同学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日战争的情况了解得还比较清楚。侵略战争使成千上万的人丧失了生命,流离失所,使无数的孩子成了孤儿,在死亡线上挣扎。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灾难。
5.介绍白求恩、宋庆龄的事迹。
(1)过渡语:许多善良的人们为了争取和平,制止战争,奋斗了一生,有的还献出了生命。
(3)提问: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这样做?
(4)宋庆龄奶奶为什么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
小结: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伟大的和平使者宋庆龄奶奶,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善良的人,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努力奋斗了一生。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应为维护和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辨析讨论.指导行为
1.投影讨论题。
小结:热爱和平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帝国主义还存在,还有极少数的人侵略本性不改,总想发动战争。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随时准备迎击敢于来犯的敌人。为此,就要有人民的军队,用强大的国防来保卫我们的祖国,防止敌人的侵犯。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和平,使我国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2.开展“我们渴望和平”的活动。
从最近的报纸和电视中了解国际间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国际上发生了什么大事?就感兴趣的某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同学们都很关心国内外大事,所以了解了许多国际上近期发生的大事。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外国元首也不断来华访问,我国同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这说明我们的国家、人民热爱和平,与各国人民友好相处。
板书:
四、总结全课
热爱和平,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是我们大家的共同愿望。课后我们每个人给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来表达我们的心愿。让我们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努力吧!
板书设计
十三
世界需要和平
天,依然蓝, 横尸遍地。
只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看,那荒芜的田地!
水,依然绿, 看,那光秃的山林!
只是散发出一股腥气。 是谁造成了这一切?
我们忘不了, 是战争!是那无情的战争!
忘不了9·11恐怖袭击, 我们不愿战火纷飞,不愿炮声轰鸣!
我们忘不了, 我们不愿硝烟弥漫,不愿横尸遍地!
忘不了悲惨的阿富汗难民。 还我们一片蓝天,
在那战火纷飞的地方, 还我们一片宁静,
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世界需要和平!
我们祈祷和平篇二
和平,是许多人都渴望的生活。但是却有人要制造战争,破坏和平。
弥漫硝烟的战场,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特别是最近的伊拉克战争。那天,我打开电视机,一幅幅惊心肉跳的画面立刻映在了屏幕上:在一所医院里,一个个小孩躺在病床上哭喊着,从他们的那双大眼睛里可以看出绝望;在某车站,产生了大爆炸,炸死了许多人。那里堆满了尸体,有的炸断了手;有的炸断了脚,还有的炸断了头……当时,我就想: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就不会出事了。
罪恶的子弹。你不要再出现了!你永远消失吧!你让全世界的人都憎恨,因为你是那么无情,你让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和平,还有多久还能永驻人间呢?我真渴望和平!世界需要和平。
我们祈祷和平篇三
“在黑暗的理性萌发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以及视觉。”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开篇,引用了英国桂冠诗人约翰·贝哲曼的这句话,为整部电影奠定了情感基调。
1943年夏天,布鲁诺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柏林,告别了小伙伴,同家人一起,随着升了职的父亲来到一所乡间大宅。家里总有纳粹军官进进出出,父亲特地请来的家庭教师不厌其烦地向他和姐姐灌输第三帝国的种种知识。然而布鲁诺对这一切都不感兴趣,他渴望和同龄人一起玩耍,一起享受童年。透过窗户,他看到远处有一个“农场”,那里有大人和孩子穿着条纹睡衣在劳动。直到生命的终点,布鲁诺也不知道,这“农场”其实是集中营,他的父亲正是那里的最高长官,那些人穿的也不是什么条纹睡衣,而是囚服。
可对于一个8岁孩子,真相重要吗?布鲁诺曾天真地问过父母,为什么“农民们”要穿着条纹睡衣劳动,为什么“农场”里的烟囱总是冒出极其难闻的浓烟,为什么在自家厨房劳动的“穿条纹睡衣的老人”突然不见了,但没有人愿意告诉他真实的答案。在童心的驱使下,布鲁诺费尽心机,一次次逃出家里的大院子,向着“农场”飞奔。在那里,隔着铁丝网,他找到了与自己同龄的孩子希姆尔。他们几乎天天相见,布鲁诺总是带着玩具和食物,然后微笑地看着希姆尔狼吞虎咽。布鲁诺庆幸再次有了朋友,可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通往终点的路。
影片中有两次握手令人战栗。一次是布鲁诺在士兵的恐吓下,否认自己给希姆尔食物并声称从不认识这个犹太孩子,希姆尔为此遭受毒打。为了挽回友谊,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布鲁诺天天带着不同的玩具去“农场”老地方等待自己的朋友。坦承自己的错误后,他得到了希姆尔的谅解,穿过铁丝网,两只小手紧紧握在一起。第二次则是在影片的结尾,为了帮助希姆尔找到失踪的父亲,布鲁诺毫不犹豫地换上“条纹睡衣”爬进“农场”,就在四处寻找时,一群士兵将他们赶进“淋浴室”。他们互相安慰着,突然毒气扑面而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黑暗中,两只小手再次紧紧相握。罪恶被大雨涤荡,布鲁诺和希姆尔,他们永远8岁。在那灰色冰冷的岁月中,在充满死亡气息的集中营里,这样的场景,带给观众的震撼,用言语不能袁达。
这不是第一部,也不会是最后一部以孩子的视角来打量战争,打量大屠杀的电影,或许,人们不断重提这样的故事,只是希望往事不再重演。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集中营那扇沉重的铁门已经宣告着一段历史的尘封, “条纹睡衣”依然默默倾诉着人性中的善与恶,在这个种族冲突依旧不断的世界里,或许唯有孩子紧握着的双手才能带给人类和平和解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