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模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篇一
1、知识与技能:
成语积累训练。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最后一段,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情感态度:
⑴ 有感情朗读课文。
⑵ 习作训练。
第二课时
一、成语接龙,分类成语
二、复习导入
三、学习新知
1、板书课题。
2、《学习指南》提出学习要求。
3、学生自主学习第五自然段。
4、合作交流:
不明白地地方和你的收获。
5、学习成果汇报:
⑴ 说话训练:
“先……再……最后……”;“不仅……还……”
⑵ 换词法学习:
“凡是”,“统统”,“任意”。
6、朗读指导。
7、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
8、说话训练:
你想说点什么?
9、朗读。
10、质疑:
圆明园到底毁灭了些什么?
11、导读第三,四自然段。
1、读“雨果赞名园”。
2、写作提示:
你想学学大文豪雨果吗?你能为让全人类魂牵梦引的圆明园写点什么吗?
3、片断写作练习。
4、片断写作展示。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篇二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培养学生归纳抽象能力。
2、培养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搜集与圆明园有关的图片、文字解说、录像等资料。
2课时。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1课,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出示目标:
1、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精华?
1、网上查找资料。
2、交流汇报:
⑴从圆明园的布局体会。(众星拱月)
⑵从殿堂、亭台楼阁体会。(理解“金壁辉煌”、“小巧玲珑”)
⑶从景物特色体会。
⑷从热闹街市与山乡村野体会。(理解象征)
3、谈体会:
当你在这园林瑰宝建筑艺术的园中漫步,游玩时,你有什么感受?
4、体会作者的感受。
5、指导朗读。
1、学生总结。
2、教师出示:
⑴善用网上资源。
⑵结合课文重要词句。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用总结到的方法游览网址。
2、自读有关课文内容。
3、讨论汇报:
⑴从“上至……下至”体会历史时代长。
⑵从流散文物的数量多体会到。
⑶从雨果的话中体会到。
过渡:
是啊!这座珍藏着无数历史文物的博物馆、艺术馆对研究我国的古代文明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1860年10月6日,这一座价值连城的圆明园却遭到狠狠的破坏。课文是怎么写的。
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
1、指名读。
2、录像。
3、你觉得侵略者的行为怎么样?
(读文讨论。)
4、你抓住哪些词语体会的。
(闯、掠、毁、烧。)
5、指导朗读。
1、教师显示图片。
2、简介文物流散情况。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不可估量的损失。)
(归纳中心。)
那么你们认为是谁造成了如此的惨况呢?
(英法联军、清政府。)
(讨论。)
写一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1.《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教学设计
2.《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剪枝的学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5.《灯笼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6.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7.《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8.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9.《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篇三
1、知识与技能:
成语积累训练。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最后一段,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情感态度:
⑴ 有感情朗读课文。
⑵ 习作训练。
导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板书课题。
2、《学习指南》提出学习要求。
3、学生自主学习第五自然段。
4、合作交流:
不明白地地方和你的收获。
5、学习成果汇报:
⑴ 说话训练:
“先……再……最后……”;“不仅……还……”
⑵ 换词法学习:
“凡是”,“统统”,“任意”。
6、朗读指导。
7、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
8、说话训练:
你想说点什么?
9、朗读。
10、质疑:
圆明园到底毁灭了些什么?
11、导读第三,四自然段。
1、读“雨果赞名园”。
2、写作提示:
3、片断写作练习。
4、片断写作展示。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篇四
(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毁灭来叙述内容的。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识了圆明园,圆明园烧毁之前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板书:美)
(二)学习新课,组织学生自学。
1、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将通过孩子们的自学进一步品读课文2、3、4段,感受圆明园的美。上节课,我们通过大家的推选,邀请了三位自学小组的负责人,他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就将由他们带领大家进一步品读课文。请大家看自学提示。
2、请三位自学负责人到小黑板前,其他的同学也早就选好了自学的段落,请你们到自学小组负责人那里,进行今天的学习。
3、分组学习。学生借助小黑板进行学习活动,并且汇报自己在自学中的收获。
4、按照学习小组的顺序进行汇报。汇报时,由学习负责人选择参加汇报的同学,其他同学面向相关学习小组,听取其他组学习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
5、这三个段学完了,孩子们口中传出的,全是溢美之词,正是因为我们走进课文,用心去读了、才能真正领略到圆明园无穷的魅力。请你用你能用上的最美的词汇来赞美圆明园。
教师小结:孩子们说得真好。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一百五十年才建成。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多少稀世珍宝汇聚园中,才凝结成这座旷世名园。每一个细节,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匠心独运,每一处收藏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听了孩子们的赞美,老师想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圆明园的美:美的心动!孩子们同意吗?读一读这句话。(美得心动。)一起读一读这三个段,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座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万园之园吧!(学生读234段)
(三)师生共学,体会课文首尾两段。
1、上节课孩子们留了两个段给老师讲,老师也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讲好这两个段。今天我发现了,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们走入课文,用心去品读课文,去感悟,我们只要能把自己融入课文,和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鸣,就能真正读懂课文,这样,你们在课文学习中所能生成的东西远比老师能给你们的要多得多。
学生自读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看到的侵略者的兽行读给大家听!(学生自读最后一段中的句子。)
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在读句子的时候,把关键词读得太好了,老师来读也不过如此,我知道这是你们真正读懂了课文,并且很好地表达出了自己情感的结果。
2、孩子们读得太好了,似乎让我们每个人眼前都浮现出了这样的画面。(放映影片)看了影片,我看见很多孩子早已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都想说些什么,我们把自己的感情读入课文,这一次读书,你一定会和前一次读书不一样。(学生在读课文最后一段)圆明园随着侵略者狰狞的大火灰飞烟灭,再也不复存在了,这一个令人叹为观止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随着升腾起的烟雾永远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圆明园毁灭了,她曾经带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回忆,她的美让我们动心、动情,与美得心动相比,她的毁灭,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呢?(板书:毁得心痛)
3、指导学生读好句子:美得心动,毁得心痛!(读两遍)
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三次读书:想想圆明园宏伟的建筑,孩子们读。想想圆明园秀美的园林景观,孩子们再读;想想圆明园无数的奇珍异宝,孩子们再读。
4、课文主要写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整整三个段极力描绘了圆明园的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圆明园太美了,所以美到了极点,她的毁灭就让我们痛到了极点,美到了极点,她的毁灭就让我们恨到了极点。当侵略者的火把圆明园变成一片火海的时候,他们可曾想到,每烧一天,我们五十年的心血,上千年的珍藏就化为了灰烬,当圆明园彻底被毁灭的时候,他们可曾想到这对世界文化史,对整个人类来说,是怎可估量的损失啊!读第一段。
教师小结语:圆明园的美景已经消失,我们痛失了圆明园,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痛惜,留给我们的只是对侵略者无尽的痛恨。这把火可以烧毁有着一百五十多年建造历史的旷世名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这把火可以劫掠走无数的珠宝玉器、妙笔丹青,却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无法焚灭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今天的学习就要结束了,今天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了孩子们用心去读课文带给我的那份震撼,我想听课的老师也会被你们深深地感动。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就能真正领略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最深最真的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篇五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通过话题“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引导学生了解过去,认识未来。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话题,引导参与
1、寻找切入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作者的感受如何?(翻开书)找出来。
3、引导参与:要什么自己的观点,就要有理有据。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课文,然后交流讨论。
二、研究学习,感悟体验:
1、读完这一部分,你觉得需要重建吗?(①需要,因为美……②不需要,因为太宏伟,不容易……)
(一)教学“建筑宏伟”部分策略
1、学生汇报→出示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哪儿最美,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2、指名读(圆明园中,有金碧……山乡村野)
3、(评价:读得真美。)其实,在圆明园美无处不在。(还有吗?)→指名汇报(圆明园很多景物……)
这么美,怎么读呢?→练读→指名读→这些地方有没有去过?→啊!圆明园—真美啊!→此时你最想干嘛?!→怎么美呢?指名说→我真想情不自禁地再次赞叹:啊!圆明园—真美啊!→引读:所以,徒步园内……境界!→圆明园真可谓巧夺天工啊!指名联读这一小节。
4、引读第2小节。
圆明园中还有很多小园,分布……周围。
(边引读边展示:“众星拱月”的示意图)
5、小结并板书:
如此建筑宏伟,说(引读):圆明园的毁灭是……损失!(板书:建筑宏伟,不可估量)
过渡:仅仅如此吗?
(二)教学“奇珍异宝”部分策略。
(板书:奇珍异宝)←学生汇报自己轻轻读一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放图片音乐(是这样的吗?)→真是令人惊奇!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过渡: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不可估量的地方厦宫,而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仅仅是残垣断壁。(出示)
6、指名朗读→放录像→望着这熊熊燃烧的火焰,你想说些什么呢?→(是的,他们像野兽,比野兽还野兽;他们像豺狼,比豺狼还凶狠)齐读。
7、我们了解了圆明园的过去,学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对要不要重建圆明园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指名说。
8、教师总结:从1860—20xx,141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其实细细想来,要不要重建圆明园显得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牢记历史!为让火烧圆明园这样的悲剧永不重演,让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三、创设情境,笔练延伸
1、此时此刻,你一定还有千言万语在心头,把它写下来吧!
2、课堂反馈并适时总结:是啊!列宁曾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同学们,努力吧!
(——此课曾获溧阳市小学语文优秀课评比一等奖)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篇六
1、通过阅读、感悟、欣赏、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兴趣;初步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理解:
⑴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⑵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⑶ 是谁让这座闻名世界的宏伟建筑毁于一旦。
2、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
1、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
2、准备好课件。
(出示三句话,朗读句子。)
4、今天的学习,你想问什么或想知道什么?
⑴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在“瑰宝”“精华”下加点,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你懂吗?──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精华: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⑵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⑷ 是谁毁灭了圆明园?
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通过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结合资料、想象画面等方法,自学课文,有困难,前后左右可以商量商量。
2、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⑴ 布局精妙: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众星拱月……。”
② 谁能结合这幅图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众星拱月”?
(课件出示“圆明园全景”。)
③ 圆明园的设计真可谓是匠心独运。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⑵ 建筑风格炯异: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① 说体会。
(殿堂的华丽、楼阁的精巧、买卖街的热闹、村野的幽静。)
② 想看看这些雄伟、精致、典雅的建筑吗?
(播放课件。)
(如果学生说不出什么体会,可以让学生看了以后再说。)
③ 谁想来读读这段优美的文字。
④ 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园中许多建筑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① 园中的建筑是根据什么来的?
(引导学生归纳:仿照各地名胜,根据诗人的诗情画意,依据外国建筑。)
② 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抓住其中的一个景点,结合你们搜集的资料,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老师先示范一下。我仿佛看到八月十五的夜晚,西湖的水面如镜子般平静,一轮皎洁的明月倒映在平静的湖面,多迷人的景色呀!)
③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真实的画面。
(播放课件。)
⑶ 小结:
你们觉得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圆明园的建筑艺术?(风格炯异、各种各样……)
⑷ 引读“漫步园内……境界里。”
① 你们注意到这几个词了吗?(在“漫步、漫游、饱览、流连、幻想”这些词下面加点)说说你对这几个词的理解和体会。
③ 女同学、男同学比赛读。
⑸ 小结:
圆明园布局精妙、风格各异,当然称得上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⑴ 说体会。
⑵ 想不想开开眼界,目睹一下这些奇珍异宝?
(播放课件。)
⑶ 怎么样,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呀!
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⑴ 然而,在1860年,这一座由无数能工巧匠付出了几个世纪的辛劳而建成的圆明园,这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看──(播放课件:火烧场面。)
⑵ 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⑶ 带着你们的痛惜、带着你们的仇恨,读好这段话吧。
⑷ 读、评、议“1860年……毁掉”:
(在重点词下加点,说说感受。侵略者的贪婪、霸道、野蛮。)
⑸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里疯狂地抢掠,实在抢不走的就毁,毁不掉的就烧,无情的大火连烧三天三夜,我们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园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是谁毁了它。
(英法联军,清政府。)
⑹ 小结:
是啊,国弱被人欺,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现在,你理解这句话了吗?
⑴ 出示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损失!”
⑵ 说说感受。
你觉得要重建圆明园吗?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