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风骨为主题作文精选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风骨为篇一
在灯红酒绿的浮躁中,在恍若隔世的巷子里,请微风晕开淡淡的优雅,看清丽张开芊芊美玉指,听谷雨合着季节的脚步弹一曲飘逸静心的天籁,哎呀,在这荒漠绝地,怎会有淙淙泉流!在这喧嚣网络,怎会有如此敛内的清雅!
一脸高贵的微笑透着平和优美,行进着一份与世无争的淡然沉静。-明亮的眸子透彻着举千钧如扛一羽,宽广的胸襟收纳着拥万物如拈微毫,捧一盏清欢无邪意念,碾一池墨韵坦荡磊落!
是很深的涵养谦逊着娥眉清波不涌,是悠远的博古通今通透着敛行不骄不躁,是千年的百合幽香着恒常不张扬不炫耀,是深山的四季苦提树吐纳腐枝抽发着新芽。
是的,人这一辈子没有什么是可以仗恃一生的:无论金钱,官阶!唯一个看不见的“平”字:平安,平和,平淡,平静,平衡,平定,平凡,唯携一“平”字,可抵达生命的至美!只要心平了,这世界还有什么不可以恬淡交流呢。-看大智慧或大才华者,像悬在精神深处的浩天明月,用它们的心性照彻了尘世,眼神是慈祥的,脸色是和蔼的,腰身是谦恭的,心底是安宁的,灵魂是淡然的。
大智若愚,朴实无华!-像窖藏了五百年的好酒,不浓烈,不急躁,不悲喜,清雅平稳,素面朝天,高高昂起的是无愧天地的头颅,满身尽显的是潇洒刚硬的风骨。任水在炉火上沸着,心像茶叶,片片浸透葱绿;任春寒在幽谷吆喝着,意平恬静,自以春风浅斟慢饮;任旷世浮华张扬着,眼前平凡,把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放进淡泊生命。
随着优雅的背影。-随着哲理的思维,随着蜿蜒的浪漫,随着敛内的思潮澎湃。多想用我唯一的风骨,泼墨一篇静深水长的不朽诗篇;多想用我羞于启齿的贫瘠,婉约一段幽谷深深的琴韵;多想从那些耐人寻味的厚书中,读出雨夜的雅慧精致。世浮华张扬着,眼前平凡,把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放进淡泊生命。
可此刻我只想:把《宝箱里的十件宝贝》尽披善良,让寰宇大爱无疆;只想把《上帝留下了终极礼物,你我都将是生命的传奇》汇成心曲,在半弦圆满的时候风花雪月;只想把《关于爱情和婚姻的闲话》雀耀灵犀,在烛影的摇光中绚烂多彩;只想把《白马凌尘,天剑长啸》酿成桂花,在金秋甜蜜香裹浓情;只想把《读小说智利地震想到的》杜鹃泣血,在四海善心结缘嘤嘤期待。
撩开岁月流逝的窗维,把那些离殇和疼痛尽丢渐行渐远的红尘。让山花烂漫聆听百灵婉转的轻啼;让泉水叮咚酣美小草吐露生命的讯息。我饮你独醉,情殇成痴。
理智告诉我只能以零的姿态阅读,要淡然世外,不要引火烧身!我带着忧伤的湿来读你,还是被你祭起的大爱无疆烤成了灰烬;我以灰烬的肥来沃土百花,祈盼我的微笑能醉你相思的盛典。不说康桥落红的柔美,不说江南杏花的芬芳,从小桥流水人家踏浪而来,从白云深处有人家踏雾而来,袖边带着清幽,衣角滴着露水,一曲《我的孩子啊,我的钓鱼岛!》惊醒了醉生梦死的霞彩!
风骨为篇二
错过了桃红梨白,错过了绿肥红瘦。采菊东篱下,一锄落英,一筐秋风,两瓢冷冷的夕阳。闲来无事,静坐溪旁,聆听飞花落水,清风入怀的声音。山水是画卷,残阳是闲章,越是水瘦山寒,秋越是有了她的风骨。一幅画,一章字,一首歌,一篇散文,也宛若有了秋的风骨,沉稳沧桑,温润奇绝。喜欢读白落梅的文章,更喜欢白落梅这三个字,总觉得是那么美,那么亲切,仿佛前世见过似的。“秋水文章,落梅风骨”这八个字,更让人神魂颠倒,一见就爱上了,不能自拔。
如白落梅一样,我也要有点风骨吧。最近身体臃肿得很,年轻时的小蛮腰渐渐变成虎背熊腰,又慢慢变成水桶腰,跑也跑不起,跳也跳不了,那潇洒如风一般的感觉,早已一去不复返。佛家的过午不食挺好的,一个月来坚持,竟然习惯成自然。不过还真有了神效,突然有了身心俱静的感觉。晚上再来半个小时的郑多燕减肥舞,屏幕前码字造成的腰酸背痛,脖子疼,随着一身淋漓的大汗,发散开去不见了影踪。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静止,动静相生,身体刚健。每天清空自己的心,不染不着,回归清静。一杯茶,一卷经,几本诗书,安然度日。闲暇时,浪迹山水放牧心灵。任清风穿透身体,烟水漫过胸膛,山色在心底氤氲。
身子有点风骨不容易,文字有点风骨,更不容易。古人说,精辟简练就是风骨。去掉脂粉气,去掉娇喘声,去掉娘娘腔,有铁马金戈,沙场点兵之气。说到底,就是萧杀吧。是不是很严肃,心中有点杀气,就是风骨了呢?我想应该不对。美文大师朱自清,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结果饿死了。这就是风骨吧,没有接受救济的.欲望,饿死也不怕,随缘。朱自清是柔的,文章柔美,身子骨,也是柔美的,并不见的有绿林好汉的豪气。佛门弟子,一切随缘,身心柔软,无欲无求,无贪嗔痴慢,从来不说什么风骨,却是八风吹不动,我心似磐石。
是不是心中孤傲,就是风骨呢?自古文人相轻,你看不上我,我看不上你,清高,骨子里有一股傲气,不与旁人同流合污,不与俗人为伍。我想,这也不是风骨吧。终究表现出一股不可亲近的傲气。傲气,就是佛说的我慢吧。我慢成风骨了,岂不笑死人。
雪里的寒梅,是有风骨的,虽然柔软,虽然美丽,虽然还有那么一点娇媚。秋霜里的菊花,是有风骨的,那花蕊,更是娇柔得不得了,柔弱得甚是看不见一丁点儿傲气,只是在冷冷的霜里面,绽放得热烈而已。池塘里的莲花,是有风骨的,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但莲花却是长在污泥里,开在池塘里的,就是在江河湖泊里生长,也只长在浅水且有淤泥的地方。可见,风骨是柔软的,不是那种阳刚之气。风骨也是隐忍的,以柔克刚的。
刚强,是靠近死亡的。凡是动物,一死亡,就会僵硬。活着的,有生命力的,都是柔软的,春天是柔软的,孕育着生命,春草是柔软的,一派生机,新发的树叶是柔软的,新生的婴儿是柔软的。老子说:天下之至刚莫过于柔。所谓风骨,就是一种至柔,一颗柔软的心,一种隐忍和坚持吧。
风骨,不是狂傲,不是阳刚,也不是清高,而是佛陀所说的无欲,老子说的至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想,这种无欲之刚,这种至柔,就是真正的风骨,其他的种种风骨,应该都是对风骨这个词的误读。
人生当是:秋水文章,落梅风骨,不言风骨,而自成风骨。
风骨为篇三
文人的风骨是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的节操。面对生死决择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很轻松地为自己找一个续命的方法和理由。但是他没有,他准备用自己的陨落唤醒四万万国人沉睡的灵魂。他的那一根骨已不再是他自己的那一根骨,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为有了这节操,国人才行得正,坐得直;因为有了这节操,中华民族才在生死存亡中挺起了倔犟的头颅。
文人的风骨是海伦·凯勒在严重的生理缺陷下而达到文学巅峰的无畏。尽管她又聋又瞎,但异乎寻常的勇气与毅力,让她在困难面前变得异常强大。而无畏便是这勇气与毅力的载体,是无畏让困难变成了历练,是无畏让她在面对困难时还能发出欢快的笑声。没错,这就是风骨,它能让处于劣势者成功,它能让失败者微笑,它能让成功者继续奋力前行。
回首绵延期了五千年的文人风骨,它是岳飞为民族大义舍身忘我的忠义,它是郁达夫身陷孤岛却拒绝与侵略者合作的正直,它是史铁生身患残疾却笔耕不辍的坚强。
风骨为篇四
今天,我读了穷人的风骨这篇短文后深有感触,也被故事中的主人公那高洁的灵魂所感动。
这篇短文讲的是:一位农民是我的学生的家长,正好碰见了我,就托我捎一些钱给他闺女。他的那一沓钱拿出来后却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这时我才发现那一沓钱最外面的是一张一百元,里边有两张二十元和一张十元,剩下的便是厚厚的一沓两元、一元的零钞了。他边数嘴里念叨:怎么会少了一张5元的呢?显然他有些着急了。看到这些零钞,我突然想起几十年前爸爸给我送钱的情景,便忍不住想帮那个农民垫上那5元。我对他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我吧。”农民有些迟疑,最终还是给了我。我回到办公室后在搭上自己的5元后,再把零钞都换成了整钞转交给了那位学生。没过多久,那位农民又找到了我,掏出了5元给了我。说他看了闺女的信,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开始我百般推辞,说:“5元的事,算了吧。”但家长却很认真,半天推搡后他好象生气了,把5元塞到我手里,说了几句简单的客气话后就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最后作者说道:“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贫穷的风骨是什么。
贫穷是一座破旧的花架,但穷人的强劲风骨的支撑使它繁花簇拥;贫穷是一片灰暗的夜空,但穷人的高洁灵魂使它繁星满天;贫穷是一块贫瘠的土地,但穷人的执著耕耘使它绿意葱茏。
风骨为篇五
;1970年3月,我在安徽军天湖农场被重新逮捕,住进了上海提篮桥监狱,关押在八号楼。八号楼又称病号楼——在上海市监狱的编制序列中,称为八中队。其中关押的犯人,大都是狱内其他中队送来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以及从监狱医院出院后还需继续治疗者。四月中旬起,我被编入“未决组”——组内大都是原关押在市内各看守所尚未判决的罪犯。这些人患病后,当时也由监狱医院负责治疗。
壹
明天就是“五一”劳动节。
狱中的一年有四大节:“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如果在劳改营,再加上一个中秋。对囚犯而言,过节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开荤,吃肉。犯人们把猪肉称作“老表”,其确切意义不明,总之是十分亲切的意思。那些在监狱中住了一二十年的老犯人,有一句顺口溜:“吃官司有三盼:理发,洗澡,吃老表。”不过,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话。那时,每个月还允许家属给狱中囚犯送一定量的食物,狱中食品尚不算十分匮乏。到了“文革”期间,为彻底清除囚犯的“资产阶级享乐思想”,和狱中的“资产阶级法权”,严禁送入任何食品。于是,理发洗澡之类与口腹无关之事,便远远地退到后面。“吃老表”,自然成了犯人朝思暮想的至盼。
下午二时,掌握犯阿维在监房对面的窗口前说了声“大家出来活动活动”。于是,每一扇铁门中懒洋洋走出了三个人,在本小组范围的走廊内,缓慢地兜起圈子。
狱中,犯人小组长的官称是“掌握犯”,这是因为犯人都属于“无产阶级专政对象”,理所当然不能享受带“长”字的称呼。于是就起了这么个不伦不类的名称。同时,每层楼还有一至二名“事务犯”——大组长,整幢楼还有数名“总事务犯”。
窗外,阳光明媚。这一排监室是朝北的,因此,到了下午,就会有一抹西斜的阳光射进来,照在每一个走到窗前的囚犯的脸上,那一缕缕皱纹,就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原来因少见阳光的灰白的面孔,又增添了一层缺血的淡黄色。
每个人走过窗前,都会情不自禁地转过头,深深呼吸几下。广阔蓝天下的空气,真是太好闻了,特别是在过节之前。记得前几年,关在看守所的时候,每到过节前几天,往往可以听到院子里杀猪时猪的叫声。尽管那叫声异常凄厉,但进入犯人的耳朵,却觉得特别舒服。监狱内听不到这诱人的声音,但在空气中,仍然似乎可以闻到若有若无的肉香。这样,兜圈子的人的心情,仿佛也变得好了起来。
脚下,走了一圈又一圈。纷繁的思绪,刺得我的头越来越痛。
走廊尽头,传来一阵尖锐的哨子声,一个沙哑的声音在喊:“开水来了!”
很快,随着沓沓脚步声,一列劳役鱼贯而入。两人一档,一前一后,抬着一个大水桶,每隔几间监室放下一个。
开水,在监狱内是被叫做“无米稀饭”的。许多人都端起缸子,大口大口喝了起来。我则用它的热度,治疗我在农场落下的风湿痛。我很快脱下上衣,把滚烫的水缸烙在赤裸的背上。火热的灼痛感,迅速在我背部的皮肤和肌肉上传递开来,同样伴随着一种刺骨的快感。
这时,阿维来到我门口,他看了一眼趴在地上的我,皱着眉嘘了一口气。阿维今年二十五岁,也是反革命犯,被判了七年刑。细长个子,瓜子脸,一说话就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有一种少女的媚态。据说,两年前他刚入狱不久,就曾揭发过一起狱内著名的“反革命集团”案,立了大功。因此这一年多来,他都痴痴地等待着每一个节日,期盼狱中在节日前后召开的“宽严大会”,向往着能得到减刑的宽大待遇。自从我来到这个组,阿维对我还不错,即使在其他犯人必须关在小监室的时候,我也可以和他一起,在本组七个监室门口的走廊之间跑来跑去。
“是吗,他来了就热闹了。”阿维也顿时兴奋起来。
岁月流逝,今天的人们,对孙大雨这个名字,也许已经相当陌生了。但在上世纪中叶,凡是读过一点书,经常看看报纸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一个不知道孙大雨的。他的出名,不仅因为他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教授,更因为在“反右”运动中,他又是中国右派分子中,特别负有盛名的一位。在这场被称作“引蛇出洞”的运动中,孙大雨是唯一由最高领导御笔亲点,逮捕法办的右派分子。只要翻翻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就可以发现,在该卷所有指名道姓的右派分子中,孙大雨是被点名最多的一个。可见当时的最高领袖对他的注意程度。
孙大雨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院。三十年代初归国,历任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教授。他在三十年代,加入梁实秋、徐志摩等人倡导的文学团体“新月社”。出过诗集,又致力莎士比亚作品的研究和翻译。对于他的学术成就,当时圈内人士曾有评价,说是中国一共只有一个半莎士比亚专家。孙大雨算是一个,其他加起来只能算半个。
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孙大雨远赴陪都重庆,一面教书,一面从事抗日。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和国民党当局政见不合,他和新月社旧友闻一多等人,一起参与倡办了中国民主同盟。四十年代后期,又担任了左派的上海大学教授联合会主席。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美国总统杜鲁门的特使魏特曼将军来中国调处国共两党纷争,孙大雨以上海大学教授联合会主席身份递交声明,力言国民党已丧失中国民心,希望美国政府不要再给予支持。然而,1950年初,上海大学教授联合会在当局指示下改组,孙大雨被免去了主席职务,在五十年代的“民主改革运动”中,孙大雨更成了被批判的对象。
有意思的是,和所谓“旧社会”过来的大部分知识分子不同,这些年来,孙大雨不仅没有通过不间断的“自我批判”,求得“新社会”的容纳。他对于强加给自己的“批判”,始终是不服,甚至对抗的。别人指责他“反动”,他就骂别人是“反革命”。1957年鸣放的时候,在一次会议上孙大雨又说,当年曾批判过他的某某某、某某某是“反革命”。结果是过了一段日子,《人民日报》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孙大雨如此谈整风”。接下来“反右”开始,全国报刊“批判右派分子孙大雨”的文章铺天盖地。在最高当局授意下,那几位被他骂作“反革命”的先生,联名向法院控告孙大雨“诬告”,孙大雨就此被判了六年徒刑。六十年代,他刑满释放,蛰居上海市南市区昼锦路旧宅。“文革”中,在劫难逃,在遭受红卫兵批斗时,不堪凌辱,奋起以老拳还击,又被抓了起来。
相关热词搜索:;风骨为篇六
王维前期的诗秉承盛唐诗歌的一般主题,多表现对游侠生活的向往和对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还有对黑暗政治的抨击。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选了15首王维的诗。他是这样评价王维诗的:“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秀”是“隐秀”,针对艺术意象中的象而言。“所谓‘秀’,不是要作家堆砌辞藻,雕章琢句,而是要善于把一些难以描写的景象,十分生动,十分逼真,十分自然地再现出来,使人有如耳闻目睹、亲临其境一般”。“词秀”指语言要秀美。“雅”指诗风雅正,清雅。“调雅”指诗风高雅。“词秀调雅”主要针对诗的艺术而言,即“风”。而“意新理惬”主要针对诗的内容而言,即“骨”。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境界高雅:“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又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一句一字,皆出常境”。其意与苏东坡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内涵相同,也是一种“风骨”。殷璠认为王维诗中有这种“风骨”。
王维在《别綦毋潜》诗中说:“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他说的“江左风”指东晋以来的俊逸清新的诗风,而“建安体”则指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风骨。可见王维主观上也是追求风骨的。
王维前期的诗秉承盛唐诗歌的一般主题,多表现对游侠生活的向往和对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还有对黑暗政治的抨击。这些诗内容深沉充实,气魄宏伟奔放,笔力刚健苍劲,有一种浩气之风骨。
在安史之乱前,王维的诗歌在风骨特色上主要表现为一种豪气干云、挥斥方遒的意象。他写的有关边塞,游侠等诗歌,寄托了“济苍生,忧社稷”,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表现了英雄气概和爱国热忱,显现了积极、乐观、刚健的民族精神,字句铿锵有力,气势汹涌澎湃。如《少年行》,富有狭义精神的英雄少年慷慨磊落的风度和行为跃然纸上;又如《夷门歌》,诗人在诗篇中歌颂了“屠肆鼓刀人”和“夷门抱关者”的慷慨,表现了他对国家的忠心耿耿;再如《燕支行》、《从军行》和《陇西行》等,写出了将士的奋身杀敌,报效国家,气魄雄壮。他把渴望建功立业的激动心情,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都寄托于诗中,诗风豪迈,这就是浩气之风骨。
王维后期诗主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虽然今人对王维后期的生活评价,大多持否定态度。但我认为他这一时期的诗作仍蕴涵着“风骨”,那是一种逸怀的美。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清新流畅,浑成自然,追求在自然境界中发现自我又忘掉自我的超然境界。王维用他独特的视角,把自然写得“诗中有画”,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它们身上,赋予其顽强、高洁的生命力,“一字一句,皆出常境”。表现了诗人极高的艺术修养和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其间并无颓废怯懦之意。他把自己的苦闷心情和理想寄情于大自然中,赋予了山水田园灵气,平添了生命的活力和向上的精神。
他写的.寄情山水的诗看似平淡,却内涵丰富。有体现顽强生命力的,如《辛夷坞》,在诗人笔下,辛夷花是无限美好的,生在深山幽涧之中,随着春天的来临绽开了秀美的花朵,可是没有人欣赏它的颜色,甚至根本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它春来自开,春去自落,尽管如此,它仍有顽强的生命力,不求赏识,遗世独立;又如《鸟鸣涧》,在这幽静的夜里,人们似乎连细小的桂花从树上落下都能察觉,葱郁幽深的春山,万籁俱寂,这时,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是那样皎洁明亮,以至休息的鸟儿以为破晓,在这寂静的山谷里发生清脆的鸣叫声,从诗中能感受到生命的节奏和韵律。有歌咏和平、美好、幸福、自由生活的。如《山居秋暝》,诗中将秋天傍晚雨后的山村景色完美的融合,给“新雨后”的“空山”增添了活力;又如《春中田园作》诗中描写了一幅春日欣欣向荣的景象,充满了青春活力;还有《鹿柴》、《渭川田家》、《新晴野望》等,这些诗中有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蓬勃生机,对人生的深切体悟,超越心灵的体悟。
王维有极高的音乐和美术修养,在他诗歌中,往往能看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听到神奇的音乐。无论是大漠绮丽的风光,还是山涧幽美的景色;无论是战场上的喧嚣声,还是山涧清澈的泉水声,树林里鸟儿的鸣叫声,在王维诗中都表现得“皆出常境”。
王维山水诗字字平淡,“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清淡中见深意。他把情感理想寄托于自然山水中,给山水赋予了活力,在自然界中表现自我,忘掉自我,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体现了其纯朴高洁的品质。这种境界就是一种逸怀的风骨美。
总之,王维的诗为时为事,坚实刚健,抑扬顿挫,思想感情或跌宕起伏,或超然物外,既有一种浩气的美,又有一种逸怀的美,有一种逸怀浩气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