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艺术类报名系统优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武汉体育学院艺术类报名系统篇一
●提前批可报外区示范性高中,第一批起只能填本升学区具有该批次招生名额学校,不能报外区。
●第一志愿只能填公办高中或民办高中,允许为空,但不可填择校。
●第二志愿起可填择校,也可填公费志愿。
●提前批公费(或民办)和择校(或自筹经费班)志愿分别可填等于或小于3个。
●不同录取批次之间的志愿互不影响。
●末位考生志愿序号直接显示该校最低录到了第几志愿考生。
●末位考生分数不等于该校的最低录取分数,前者是从时间上最后被该校录取的考生成绩。
武汉体育学院艺术类报名系统篇二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代码:130309四年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代码130309)是以戏剧影视学、文学、新闻与传播学等相关学科为基础,探究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艺术规律的专业。武汉体育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办于2009年,2015年本专业获立湖北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试点改革”项目,201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增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广播电视领域节目主持与策划方向)。该专业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师资队伍;拥有300平米演播厅以及20间普通话测试标准机房,能充分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毕业生分布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凤凰卫视、各省市级媒体及腾讯体育、爱奇艺等新媒体领域和相关单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培养目标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备广泛文化知识、艺术水准和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体育解说评论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机构从事播音主持及其他语言传播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播音主持艺术概论、艺术概论、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业务、电视播音主持业务、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综艺节目主持、新媒体视听节目主持、体育解说评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体育社会学。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毕业)。学生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代码:130305 四年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代码130305)是以戏剧影视学、文学、新闻与传播学等相关学科为基础,探究广播电视节目传播与创作理论、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与制作规律的学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集理论知识与创作技能于一体、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于一身的媒体专业人才。武汉体育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创办于2012年,依托新闻传播学省级重点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或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目前,该专业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师资队伍;拥有自办媒体实验室、电视演播厅、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和摄影摄像等专业实验室,能充分满足教学实践需求,全面培养应用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着眼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学科与产业前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纪录片导演、频道与栏目策划、节目采访制作,以及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机构从事各类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体育社会学、艺术概论、广播电视导论、新媒体概论、广播电视写作、视听语言、广播电视编导概论、电视编辑、摄像基础、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毕业)。学生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武汉体育学院艺术类报名系统篇三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创办于1953年,原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院校,2001年9月改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学校占地面积1820.6亩,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学校坐落在秀丽的东湖之滨,依山傍水,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先进,文化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还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并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最初名称为体育艺术系,2006年更名为体育艺术学院,2012年更名为艺术学院,是全国同类院校中最早成立艺术学院并开办体育与艺术类相关专业的学院之一。艺术学院设有舞蹈表演(体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大众艺术体操方向)、表演(服装表演、健身健美、武术表演方向)、舞蹈学(舞蹈表演与教育方向)、运动训练(体操、艺术体操项目)四个本科专业。
艺术学院下设体育舞蹈、健美操、舞蹈和艺术体操、艺术学、体操5个教研室。学院现有教职工70余人,分别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韩国建国大学、乌克兰国立体育运动大学等。教师团队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20人,有博、硕导24人;有国际级裁判5人、国家级裁判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5人。学院现有本科生、研究生1700余名,是全国同类院校中规模最大的学院。
学校是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开设音乐与舞蹈学和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相关专业,涵盖体育舞蹈学、体育表演与音乐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训练学四个二级学科方向。
学校先后挂牌成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fig国际体操学院、亚洲体操联合会亚洲体操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操运动协同创新平台、国家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湖北省体育舞蹈研究生创新基地、湖北省中小学体育艺术类运动项目研究指导中心。
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不断更新高等教育理念,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2%以上。
武汉体育学院艺术类报名系统篇四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2001年之前,学校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院校,2001年9月改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学校坐落在秀丽的东湖之滨,依山傍水,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先进,文化底蕴浓郁,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
学校占地面积1400亩,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000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同时,还举办了独立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有在校生近6000人。学校现有2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分别是: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武术表演)、舞蹈表演(体育舞蹈、健美操、大众艺术体操、模特表演方向)、舞蹈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英语、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运动康复、康复治疗学、特殊教育、应用心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育技术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其中有3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20门,获批2个省级教学团队。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医学等8大学科门类,涉及11个一级学科,有湖北省和国家体育总局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其中,体育学一级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两次参评全国高校学科水平评估,均排名全国第三,是湖北省属高校参评学科中唯一进入全国前三名的学科;心理学是省属院校同一学科中唯一获批的“湖北省十二五重点特色学科”;新闻传播学和音乐与舞蹈学是“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
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是全国最早培养体育学研究生的单位之一。目前,拥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2个,共有博、硕授权点18个,是全国硕士生培养规模最大、专业点最多的体育院校之一。2006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学校取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2011年学校获得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和知名教练员。专任教师、教练员中有高级职称人员400余人,教师中入选“楚天学者”计划7人,省突出贡献专家10名、新世纪高层次人才4名、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3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务院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评审组成员2人。
学校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中心)6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平台2个。多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奥运攻关课题,以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和国家发明专利,为我国和学校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体育成人教育学刊》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
学校竞技体育特色突出。汉城奥运会上,学生张香花一举获得1枚银牌和1枚铜牌,结束了中国划船项目与奥运会奖牌无缘的历史,开创了体育院校学生在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先河,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学校“体育事业贡献奖”。自1988年以来,学校培养输送和在籍学生运动员先后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共获得金牌130枚,银牌22枚,铜牌29枚;亚洲三大赛(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获金牌83枚,银牌17枚,铜牌13枚。其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校培养输送和在籍的学生运动员共取得6金2银2铜的好成绩,在北京残奥会上也取得2枚金牌。学校培养出了像张香花、杨威、程菲等一批在奥运会和世界重大比赛中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为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境)外近60个教育、体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全国近30个省市体育局和行业体协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取得了实质性合作成果。2012年,学校成立亚洲体操培训中心,2014年,国际体操联合会授牌学校成立了全球唯一的国际体操学院。此外,学校还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对外合作办学涵盖语言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四个层次。
学校的校训是“公勇诚毅,学思辨行”。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为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党中央、国务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引领,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体育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运动项目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