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600字(优秀三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一
外星人是什么样的,我想,让大家画出来的话,也许大家都会画出类似人类一样的生物,即使不是这样,也会画出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如果狗会画画的话,也许会把它画成狗的摸样呢。
因为我们已经熟悉了这个世界,觉得任何事都是理所当然的,好比我们人类是哪儿来的,对于是某种生物进化来的回答,一点也不吃惊,而我不能确定一定是这样的,就算是这样,这种生物又从哪来?创造它的又是谁?创造宇宙的又是谁?创造宇宙的又是从何而来?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我们丧失好奇心的同时,丧失了一种极为重要的探索能力,生命是如此的神秘。
走进哲学的世界,身边的事物都会变得不同,人为什么会说话?鱼为什么有尾巴?都是有趣的,而我们无法理解,无法表达。
看了这本书,我懂得,不管爸爸妈妈帮我把路铺的有多么好,最后还是要我自己走。我要自己扬帆起航,途中肯定会遇到风浪,我要自己顶过去。发现问题,微笑着解决问题。
《苏菲的世界》——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二
五天轮回,哈哈,终于又盼到了周末。
总算可以惬意地躺在床上,把都市的喧闹,繁忙的功课,纷乱的心绪统统抛到脑后,在这夜幕渐合的黄昏中好好享受夜的静。
苏菲在神秘导师引导下,开始思索这两个困惑哲学大师的人类难题。她生平第一次开始觉得自己因思索这样伟大的问题而变得伟大,无论在学校其他地方,人们关心的都只是一些芝麻。
而苏菲做不到。居然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不是太奇怪了吗?苏菲实在想不通,她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却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长相,也不能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人。她甚至不曾选择要成为人。
不用听,一辆载重汽车从楼前公路上奔驰而过,那么急捉和匆忙。飞驰而过的声响,在我心中掠起一路尘土:苏菲世界中的伊甸园、小木屋、花园宴会以及那魔术师的礼帽……这些在脑海里浮现得越来越清晰,变得触手可及。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三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理所当然,这部哲学书让人怀着对生命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们在经营生活的同时学着成为一位思想家。“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听起来简单却神秘莫测无法回答的问题你想过吗?这本书常让我读到一半便问题重重,不得不再仔细地回头。却也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就好像在读一部侦探小说,脑海中不断映出“为什么?”。
百科全书上写有人信仰上帝的存在,可是“上帝是否存在?”
很多人说人死后灵魂会升上天堂,可是“人死后是否还有生命?”
没有书籍能够回答,除了我们思考、思考、再思考。
哲学的种种问题被每一种文化关心着,历史上,有不同的人对这些问题提出过不同的答案。哲学家如同魔法师,用自己的想法,好奇而产生的念头给出不唯一的答案。所以乔斯坦·贾德说:“成为一个优秀哲学家的唯一条件就是要有好奇心。
婴儿,刚刚落于这个世界,对于周围陌生的一切都好奇着,她们闪亮的瞳孔正向世界传递着“为什么”,可惜的是婴儿不会写,不会说,不然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只需提出问题就好,都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困难得多,提出问题是一种创造力,是一种好奇心。
在我们一天天长大时,似乎对世界开始习惯,认为一切理所当然,其实不然,这是我们缺乏了婴儿时代的好奇心的一种表现,我们缺乏了提出好奇心的能力,所以哲学家比常人所多的只是孩子的视角。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