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案 人物描写一组教案第一课时(实用七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课人物一组教案人物一组教案第一课时篇一
本片段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课文通过两个方面的描写,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一是从正面对王熙凤的描写,二是从侧面对王熙凤的描写。作者写王熙凤的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人物性格特征分析的方法;
2.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小说中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3.运用所学到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及赏析小说。
三、教学重点运用比较方法分析王熙凤出场前后描写及人物性格特征。
三、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出场及具体语言行动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语
鲁迅先生曾称颂道:“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使传统的思想和写法打破了。”《红楼梦》这部不朽的著作,不仅给我们留下了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还留下了一条栩栩如生的人物事廊,塑造了许多不朽的人物典型。其中作者运用多种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人物,且对众多人物的写法绝不雷同。《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描写人物技法尤为高超,王熙凤出场的文字尤其脍炙人口,细节描写也极为精彩。
(二)快速阅读课文,欣赏电视相关情节
(说明:按王熙凤图象进入影片欣赏,然后返回此页。)
2.然后结合课文的描写去欣赏电视情节,认真思考上面提出的问题。
(三)讨论问题
1.联系电视剧和课本的内容讨论:课文通过哪些描写来刻画王熙凤这个人物?(直击重点,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2.小组讨论读文,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3.小组汇报
(1).正面描写
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一语末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话,就把王熙凤性格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张狂放肆,表现了出来;同时还可以看出她在贾府里的特殊地位。
王熙凤的内心世界。在她会见黛玉时的举止言谈中表现得很充分。“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短短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丰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面面俱到,圆滑之至;“……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怎么继而拭泪——因为提到黛玉的母亲,她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最后又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这个感情的转变。她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待客热情的表白,来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势;一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她对黛玉的关切。
作者就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2).侧面描写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林黛玉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和评价则从侧面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刻画。
(3).外貌描写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丹唇未启笑先闻。”
作品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容貌,在服饰方面,选取头饰、裙饰和服饰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妆扮,既使读者看出了一位贵族少妇的尊贵,也在珠光宝气之中露出了她的俗气;在容貌方面,则着重写她的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外貌所指的内容很广,如容貌、神态、衣饰、风度等等。外貌写得好,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描写人物外貌易犯的一个毛病是“面面俱到”,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头发、衣着等样样都写。
(4).语言描写
找出语言描写的句子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语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人物语言要有个性。这是语言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所谓语言有个性,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二、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语言要简洁明了。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
4.总结人物性格特征:
王熙凤:泼辣、善于逢迎、乖巧圆滑、阴险狡诈(板书)
(四)方法归纳:
人物的描写主要从正面描写及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
正面描写有: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文中的正面描写主要运用了“工笔”的手法。其中写人物是用工笔或是用写意,主要根据人物塑造的需要来选择。
侧面描写:主要有烘托、铺垫、渲染、对比、欲扬先抑等手法。
总之人物要塑造得典型,具性格鲜明,就要运用多种手法,多角度地对人物进行刻画。
(说明:按“工笔”或“写意”进入这两种手法的介绍,然后按“工笔”或“写意”继续进行各种手法的文学与绘画的例子的比较分析。)
在这里拓展介绍“工笔”及“写意”两种手法,介绍其定义、举例子,并用工笔画、写意画来加深学生对这两种手法的理解。
(五)朗读巩固,再次激起学习兴趣
1.再观看电视片段,感受情境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电视,感受一下这个泼辣、圆滑的王熙凤。(课件点击观看)
2.学生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3.汇报朗读
(六)拓展练习:
1.口头作文:
(按“电视欣赏”回到王熙凤的影片欣赏到出现邢夫人处按鼠标停止,解决口头作文的素材。然后再按“课后作业”进入课后作业。)
2.课外作业:
王熙凤这一典型形象,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人,假如这样,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设情景,写一篇想象作文。
题目:邂逅王熙凤
课人物一组教案人物一组教案第一课时篇二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课前准备:观看电影《小兵张嘎》电视《红楼梦》《儒林外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3-5)
一、谈话引入
1.导语:你们看了《小兵张嘎》后,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老师出示《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学生读,正音。3.思考:文章的主要写了什么4.组内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1.组内进行朗读,各组推荐最佳选手进行比赛。
2.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五、拓展:阅读《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
第二课时(13-6)
一、导入
1.一个人,在临死时,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师:我们看看吴敬梓是怎样描写临死地主的?你们快速读课文。
2.简介《儒林外史》
3.简介吴敬梓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
3.交流: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师范读课文,生想象画面: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2.交流,达成共识。
3.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指派小组同学上台读。老师巡视。读读评评,直到读好为止。
四、体会写法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临死前的严监生》两篇短文都刻画了人物形象。前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者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五、拓展:阅读《儒林外史》
第三课时(14-1)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抽学生朗读全文,评议。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思考:短文主要主要写了什么?
二、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交流:你觉得王熙凤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老师在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欣赏从电视剧《红楼梦》中剪辑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片段,使学生进一步直观地感受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3.出示句子:让学生通过句子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
4.你喜欢王熙凤吗?喜欢,说说原因;不喜欢,也说说原因。
三、直击重点、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1.抓住正面描写语句体会
2.抓住侧面描写句子体会
3.抓住外貌描写句子体会
4.抓住语言描写句子体会。
描写人物语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人物语言要有个性。这是语言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所谓语言有个性,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二、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语言要简洁明了。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
四、拓展:课外阅读《红楼梦》
课人物一组教案人物一组教案第一课时篇三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3、体会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4、利用学会的写作方法进行片断描写训练。
1、体会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2、利用学会的写作方法进行片断描写训练。
课件
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1、查找课外资料,了解作者。
2、自学生字词,给下列带点字加上正确的读音,多读几遍。
3、借助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4、读文,说说小嘎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将体会以读书卡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文中语句
描写方法
我的感受
1、
2、
3、
师板书课题 《人物描写一组》
师:从题目中你了解了什么?(这一课由几个片断组成,都是描写人物的)
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课中描写人物的方法,还要学习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片断描写。
1、出示一组词语,指名读
2、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多媒体出示:
1、释题:小嘎子——活泼可爱又调皮的小男孩。
2、大家自由读课文,想想这个片断讲了什么事?
导读提示:(多媒体出示)
(1)边读边画出描写小嘎子摔跤的动词“△”;
(2)边读边想象他俩摔跤的情景(同桌交流);
(3)同桌两人交流一下,这些动词用得好不好?好在哪?
4、生画,师巡视。
5、全班反馈。(板书:放、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钩、摔)
6、指名同学上台表演俩人摔跤,全班畅谈:演得如何?演员交流表演心得。(均结合课文评说)
7、总结:作者运用一系列准确有序的动作词进行描写,结合心理活动,把一个机灵顽皮的小嘎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可见动作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为了写好嘎子,作者煞费苦心,结合作者资料,了解成功塑造人物的方法。(板书:善于观察、注意积累、描写得当)
1、播放《小兵张嘎》影片中另一个精彩片段,指导仿写。
2、出示要求:
①仔细欣赏精彩片段;
②描写片断时用上不同的动词;
③尝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可选择项)
3、播放片段。
4、生写,师巡视
5、评价学生习作
回家后,修改自己写的片断,并给片断加上开头、结尾,使之成为一篇完整的习作。
课人物一组教案人物一组教案第一课时篇四
1.通过品读描写外貌、语言的句子,感悟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能在今后的习作中学习运用。
3.激起学生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教师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欣赏《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
2.请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红楼梦》,师随机补充作者曹雪芹的资料。
3.课件出示贾母、王熙凤、林黛玉的图片,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揭题,读题
2.生齐读课题。
(二)了解大意,初步感知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将课文读通读顺。
②借助注释,读懂文章。
③思考:“凤辣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2.词语正音
纳罕 标致 打量 拭泪
神妃仙子 彩绣辉煌 放诞无礼
转悲为喜 敛声屏气 恭肃严整
今儿泼皮破落户儿
3.交流:“凤辣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4.小结过渡:这仅仅是我们初见王熙凤留下的第一印象,想要进一步了解她,还得让我们跟着林黛玉进一次贾府。
(三)进一步感悟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1.品读描写王熙凤出场的句子。
(2) 课件播放王熙凤出场时的录音。
(4)两次引读后,提问:听到这样的笑声、说话声,你想说什么?
(5)过渡:正寻思着,此人已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2.品读描写王熙凤穿着打扮的句子。
(1)课件出示句子: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皱裙。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读,师正音。
(5)请一生用这样的方式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6)生挑自己喜欢的句子,用同样的方式读一读。
(7)关注这段语言文字,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8)师生合作朗读。
(9)提问: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
4.图文对照,品读描写王熙凤外貌的句子。
(1)课件出示王熙凤的图片,生欣赏。
(2)课件一一出示: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
(3)师读上联,生读下联,注意节奏的快慢。
(4)女生读上联,男生读下联,注意读出韵味与节奏来。
(5)提问: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
6)抓“美”和“威”两字,为对联加上横批。
(四)深入感悟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1.过渡:在《红楼梦》一书中,王熙凤被称为“语言学家”,下面就让咱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她的说话艺术。
2.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找找描写王熙凤语言的句子。
4.交流句子,请三名学生各读一处。
5.再读第一处语言,品弦外之音。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第一句。
(3)提问:你听懂王熙凤的意思了吗?
(4)指名读第二句。
(5)提问:除了夸林黛玉之外,她又夸了谁?
(6)指名读第四句。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读?
(9) 教师小结板书:八面玲珑
7.学生表演王熙凤的另外两处语言,师生共评。
(五)拓展提升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1.过渡: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中,这王熙凤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美中含威、八面玲珑。其实想更全面地了解王熙凤这一人物,光靠咱们今天的这篇课文可不够,老师推荐大家在课外认真阅读《红楼梦》第十四回。
2.课件出示《红楼梦》第十四回:
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子,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治。
这几天以后,宁国府上下家眷见到她都是服服帖帖的了。
4.师小结:从以上片段中,我们又看到了王熙凤的另外一面。曹雪芹真不愧为一代大师,他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的描写,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王熙凤这一人物的形象。其实,《红楼梦》中的人物个个性格鲜明,生动形象,要想领略她们的风采,走进《红楼梦》,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六、板书设计: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外貌: 美中含威
语言: 八面玲珑
……
教师简介
沈黎黎,任教于北仑区蔚斗小学。08年撰写的论文《谈语文课堂中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获宁波市二等奖,08年11月参加北仑区语文新生代上课比赛获二等奖,09年3月参加北仑区语文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
设计说明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第七组第一篇课文中的一个片段,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第三回。根据选编的课文特色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文章以近代白话文的形式出现,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在教学时,情境的创设犹为重要,动人的音乐、唯美的画面等等,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自主发现、逐步感知白话文的语言特点,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将“读”进行到底,从而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课人物一组教案人物一组教案第一课时篇五
一、基础练习
根据要求给下面词语分类(写序号)。(6分)
①身材魁梧 ②神采奕奕 ③鹤发童颜 ④浓眉大眼 ⑤视死如归
⑥鞠躬尽瘁 ⑦骨瘦如柴 ⑧舍己为人 ⑨目瞪口呆 ⑩愁眉苦脸
用于描写人物外貌:( )
用于描写人物神态:( )
用于描写人物品质:( )
二、补充下列成语。
1、“小嘎子”是作家_______的儿童小说《 》中的主人公,课文选取了_____________的片段,写出了嘎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中的主人公,课文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片段,写出了严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凤辣子”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 》中的人物,课文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片段,写出了王熙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三篇文章在人物描写上各有特点,《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在________上很有特点,《临死前的严监生》在_________极富特点,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通过___________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凤辣子”形象。
二、阅读在线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盏,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shòu sòu),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àn dìng)。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náo ráo),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dāng dàng):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钓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bié biè)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 用“/”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字。
2、 这段话中有好些类似“猴儿似的”词语,巧借动物写出人物的特点,很有特色,请你找一找,摘录下来。
3、 请用“○”圈出描写小嘎子摔跤时的一系列动词。
4、 请用“﹋”画出描写小嘎子心理活动的句子。
一、2《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徐光耀的中篇小说《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 )的《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 )的《红楼梦》。
二、读下文,用横线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特点的3个句子,用曲线画出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1个句子。
我的哥哥叫李为。一双乌黑乌黑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使人感到他很机灵。可那厚厚的嘴唇又让人感到他很老实。他一思考问题鼻子尖就渗出汗珠,爸爸说他是牛变的,要不怎么总是鼻子尖上冒汗泥?哥哥虽说不是牛变的,却有牛的一般的犟劲,不管遇到什么难题,他一点也不屈服,一定得攻下来。
课人物一组教案人物一组教案第一课时篇六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破绽、侄儿、穿梭、郎中、媳妇、辉煌、风骚、打量、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帕、严监生、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理解带点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体会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三个人物的鲜明特点。
3、学习并运用抓住语言、动作、外貌、心理刻画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擞、绽、扳
2、读通读顺课文,抓住题目,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自读课文,勾画小嘎子与胖墩儿摔跤的动作、心理,思考批注,小嘎子是一个( )的人。
4、自读课文,勾画胖墩儿的动作,思考批注,小胖墩儿是一个( )的人。
5、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小胖墩儿?为什么?作者用了( )的写作方法刻画人物特点。
动作:站、围、蹦、抓、揪、推、拉、拽、顶、扳
(争强好胜、机敏顽皮、富有心计)
站、塌、合、转、抓、挠、揪、别、推
(沉稳、憨厚老实、以实力胜对手)
小嘎子小胖墩儿
作者把小嘎子,小胖墩儿进行对比描写,用小胖墩儿的沉稳,老实反衬小嘎子的争强好胜、富有心计、机敏顽皮。
1、选读喜欢的语句、语段。
读写迁移练习:
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第二、三回合
五、转换移,训练运用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监、侄、郎。
2、读通读顺课文,说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自读课文,勾画严监生的行动描写及旁人语言描写,思考批注,严监生是一个( )的吝啬鬼、守财奴。
1、填表,体会人物特点
旁人语言
严监生动作
手指头的变化
摇头的变化
大侄子语言
伸出两个指头
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语言
越发指头紧了
狠狠摇了几摇
奶妈语言
指着不动
闭眼摇头
赵氏语言
点一点头
2、讨论写法的精妙
从手指、摇头的变化描写突出焦急与吝啬的加剧,突出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3、指导读出人物特点。
1、摘录人物描写传神语句。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
2、读通读顺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3、自读课文,勾画王熙凤的外貌、语言,思考批注,王熙凤是一个( )的人。
4、讨论:全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5、赛读课文,看谁能读出人物性格特点。
1、外貌
头上戴着……;项下……;裙边……身上……。一双丹凤三角眼……
(风骚妩媚、笑里藏刀、刁钻、狡黠)
2、语言
(1)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口齿伶俐、阿谀奉承)
(2)……我一见了妹妹,一人都在他身上了……竟忘记了老祖宗……(见风使舵)
(3)……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
(使权弄势,炫耀特权)
运用了正侧面描写。肖像描写与语言描写正面突出王熙凤的特点;林黛玉的思忖、纳闷与贾母对王熙凤戏谑谈笑的评价,侧面烘托了王熙凤的特点。
练习提纲
1、摘录人物外貌,语言的精美句三处。
2、同步迁移练习:同步阅读299页《孔乙已》《周朴园》《翠翠》
课人物一组教案人物一组教案第一课时篇七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板书课题:人物描写一组。)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
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大家将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准确读流利。
哪一组先来?尽管我们只是初步读了课文,但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还是可以看出,这一组人物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再次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要把每个词、每句话都读懂、读明白。然后小组间,可以试着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同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尝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在短文中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
(2)你所阅读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标注在课本上。
(3)想象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刚才大家相互讨论切磋研读成果的场面可谓是热火朝天呀!。哪一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研究成果?你们组汇报的是对《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学习情况。准备用什么形式来展示给大家呢?读书、表演一听就很精彩,赶紧开始吧。
通过刚才的表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现在,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两个人物,在大脑中活现出他们的形象来。
通过起先精彩的表演和现在会心的朗读,我想,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一定活在同学们的心中。那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小胖墩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关于小嘎子,可以填上聪明、活泼、调皮、顽皮、灵活等等;关于小胖墩儿,可以填上沉稳、憨厚、诚实、老实等等。).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小胖墩儿?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人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活泼,调皮,小胖墩儿沉稳,憨厚,只要读过这段文字,相信对这两个人物就会过目不忘。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呢?用了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作用?你们回答得非常好!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孩子们,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再次走进并亲近这两位朋友。
哪一组同学再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你们要汇报的是关于《临死前的严监生》的学习情况。主要汇报形式是有感情的朗读。非常好,你们读出了当时的严监生焦急的加剧与吝啬。
“……总不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越发指得紧了。”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没了气。”
──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严监生人都将死,仍恐费了灯油,是多么吝啬。你们非常会学习,读得更是声情并茂,让老师想到了《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情景。《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严监生》两篇短文都刻画了人物形象。前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者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作者在描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片段,是怎样描写的呢?那一组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你们想通过学做小老师的方式来展示你们的学习情况,好主意,开始吧!真是一群合格的小老师,你们直击重点,带领大家探究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有关语句。让我们先来读读语言描写中那些精彩无比的句子。
“一语末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作者就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 只有两句,让我们一起来读。黛玉纳罕道:这些人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林黛玉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和评价从侧面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刻画。
板书:小嘎子、严监生和王熙凤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及描写方法。
小嘎子给人的印象是顽皮机敏、争强好胜,永不服输。作者抓住了小嘎子的动作、心理来写的,还运用了不少修辞方法。
严监生非常吝啬贪财,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来写的,尤其是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的细节。
王熙凤很泼辣很张狂,这从对林黛玉和贾母的侧面描写可以体现出来;说话见风使舵,这从作者正面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来。
孩子们,学了这一课你们又和收获呢?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人陪伴我们慢慢长大,父母、老师、同学……这些人很值得我们记录下来。课下请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写出你最想记录的一个人。写出他(她)的特点,字数150字左右。" 谢谢大家!
板书
小嘎子 严监生 王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