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的演讲稿100字(汇总9篇)
要写好演讲稿,首先必须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讲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演讲稿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孝道的演讲稿100字篇一
孔子重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父母在,不远游”,“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中国古语说“父慈子孝”,为什么在论语里,只看到关于子孝的讨论,却看不到关于父爱,母爱的内容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不需要提。尤其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更是爱的深,只是他们很少直白的表达出来而已。
论语没有关于父母之爱的讲述,实属正常,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去讲。需要讲的是对孝的提醒,为什么呢因为“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来说吧,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但是,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我已经十四,五岁了。记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对我的事情样样提醒,我反而觉应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是“该当何罪”啊
大学毕业那一年的夏天,我妈妈去检查身体,得知患了糖尿病,那时她检查出来的血糖值是11。7,医生建议我妈妈马上住院治疗。我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心里非常害怕,因为我知道,肯定是病情严重才需要住院的。我真想马上跑到妈妈的身边紧紧地抱着她,可是,那时我还在学校上课。我无时无刻地牵挂着我的妈妈,尽管她在电话里一直跟我说叫我不要担心,她的病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严重。那是我第一次对妈妈如此强烈的牵挂。因为我很怕改变现状,很怕失去任何的一份爱,所以我要更好的爱我的父母。
自从那时开始,我十分关注我妈妈的饮食,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吃什么对她的病有好处,吃什么对她的病有害,我都了如此掌,还定期提醒她检查血糖值,有时间就多陪在她身边。幸好我妈妈现在的血糖值都很稳定,但每天都要吃药。以后,我一定会更好地关爱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我身边的每一个人。
论语里说,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了解,关心自己的老父老母。我想我现在做到了,至少比以前好了很多。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即:“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曰:“事父母能竭其力”,讲的是:“做子女的侍奉自己的父母应竭尽心尽力。”
孔子主张人们恪守长辈与幼辈之礼,这种当时社会上的尽“孝”之举如今似乎逐步褪色。不少学生认为家长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于是社会上出现漠视父母的案例居然不足为怪。我们要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位学生的自觉行为。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为此,许多学校教育阵地慢慢兴起了“孝道”教育,指导学生学会关爱,体贴自己的父母,学会感恩,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我校在寒假期间,要求学生每天为父母至少做一项家务;过新年的时候向父母说一两句祝福的话等等。这都是学校为了点燃学生心中对父母关爱之情的点滴举措。人贵尽孝。我想,“孝道”教育是每一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论语》,作为一部先圣的经典,带给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是说不尽的,而且越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孔子及其学说的魅力会越真实地展示出来。对于《论语》这本书,正如编者所说的:它是一切炎黄子孙必不可少的人生教科书。
孝道的演讲稿100字篇二
老师们,同学们,你给你的妈妈洗过澡吗?你给你的妈妈喂过饭吗?你给你的妈妈换过尿片吗?你驼着你的妈妈上过学吗?不用问,包括我在内,回答都是没有。可是,在我们岳阳县三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他可以作出肯定的回答,他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陶星哥哥。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孝心是什么?那么今天,我也要用我的演讲告诉大家---《孝心是什么?》
陶星哥哥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面对自己生病的母亲,从5岁起,他就开始料理家务、照顾母亲。早上5点钟,当我们还在梦中时,陶星哥哥已经在给妈妈洗衣、做早饭了;
中午12点,当我们吃着妈妈热腾腾的饭菜时,陶星哥哥还在为生病的妈妈准备中饭;晚上9点钟,当我们吃着零食看着电视时,陶星哥哥还在为妈妈洗头、洗澡。孝敬母亲,他义无反顾;孝敬母亲,他毫无怨言,即使邻居给的一个苹果,他也舍不得吃一口,因为他想到的是她生病的妈妈。
看完陶星哥哥的事迹,我情不自禁地问自己,孝心是什么?它到底在哪儿?
孝心是什么?它到底在哪儿?到着满脑子的疑问,我问妈妈。妈妈坐在灯下,笑而不答,手里忙碌着的是给奶奶赶制大毛衣,天冷了,奶奶要加一件毛衣啦。哦,我明白了,这不就是妈妈的一片孝心吗?
孝心是什么?它到底在哪儿?带着一丝丝头绪,我去问爸爸。书房里,爸爸正在接外公打来的电话,平时粗声粗气的爸爸,这会儿也变得毕恭毕敬,温文尔雅,口里还不停地说着:嗯,对呀,对呀。哦,我明白了,这就是爸爸的一片孝心啊!
孝心是什么?它到底在哪儿?带着一分分好奇,我去问姐姐,姐姐悄悄躲在厨房里,正轻手轻脚地洗着自己的衣服。听到我的问题,姐姐对我说:嘘,轻一点,爸爸妈妈太劳累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爸爸妈妈轻松一下。哦,我明白了,原来这就是姐姐的一片孝心啊!
孝心是什么?它到底在哪儿?我终于明白了,孝心就是对父母的关心啊!
他就在时时刻刻,一点一滴的小事里,远离父母的时候,给他们打一个电话,逢年过节的时候给他们一声亲切的问候,离开家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深情的拥抱,父母劳累的时候送上一杯浓浓的热茶。哪里对父母有关心,“孝心”就会出现在哪儿!
老师们,同学们,听完了我的演讲,你一定能告诉我孝心是什么?它到底在哪儿?不是吗?
孝道的演讲稿100字篇三
百行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是一首动听的歌传诵至今,孝是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悠悠五千年,长江黄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动天的古老传说。从西汉的董永卖身葬父,东汉的黄香扇枕温衾,三国的孟宗哭笋,到今天的山里女子佘银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顾残疾母亲。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他们给予我们心灵太多的震撼和感动,他们是我们心灵的浸润剂。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但是孝不仅死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行动。那么孝到是什么呢?孝是沉香不怕艰难险阻,排除万难一定要救出母亲的赤子之心,孝是许士林为了救母亲磕红的额头,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远见。
从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无论什么时候,孝都不会过时,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朋友们想一想是谁用虬劲的手臂,为我们撑起一片无邪的天空,没有风也没有雨,是谁赠我们傲翔的双翅搏击长空。我们 始终飞不出那一双牵挂的眼神。回想一下吧,来自深夜的一声咳嗽,是否叩醒你们沉睡的心灵,你们是否听到筋络退化的声音,是否听到皱纹肆意绽放的声音,是否听到黑发脱落的哀怨。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伟大的父母。当我们渐渐长大,已不再需要父母的扶搀。怎可忘记,父母曾因为给我们撑起一片天,背影已变的衰老,憔悴已布满的双眼。
因为孝我们才有了这和谐的社会,因为孝才是我们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孝不仅是我们应该尽的义务,更应该是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和爱。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动人的乐章,那是大树对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蓝天中飘荡,那是对蓝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况我们人呢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年,时代的骄子,更应该把孝付诸于行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不要等到父母他们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终老,亦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天地。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筑永恒的孝心,留下生命永恒的奇迹。
孝道的演讲稿100字篇四
如果我来问你:你对你的长辈是否孝顺?我想你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我很孝顺啊!然后你可能会举例为父母买这买那,做着做那的。我只能这样说:随着现代社会的一步步发展,而你对孝心的含义的理解在逐步退化。
现代社会的人对孝的概念大概是这样的:我每天奋力拼搏,到每次回家看望父母时,用自己的能力所换来的回报,为父母多买一些礼品,让父母高兴,者随时对父母小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看来,孝是无形的,重要的是你有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父母,而他们的年龄在逐渐走向生命的末端,他们所能做的越来越少,每天只有陈守的寂寞,他们真正想要并不是你所谓的回报他们想得到的仅仅是你能陪陪他们,和他们聊聊,聚一聚,仅此而已,可是为什么我们却总是你不知道呢?
他们的要求是如此简单,你感到他们心中的热切期盼了吗?你感觉到了吗?那只是你从不在意。
在平时电视的公益广告上经常有这样一段:一个老爷爷,整天一个人在家忙碌着,每当儿子打来电话时,一问其生活情况,老爷爷连忙应答:“家里挺好的,不必担心,好好工作,有空啊,你……你回家看看吧!”儿子只是厌烦应答:“知道了,知道了……”这是简简单单的一番对话,但儿子也感受到了父亲的思念与孤单,可是却从不在意,即使能够记得,也总是因为工作的繁忙一拖再拖,这是多么“无情”的作法,这只能是他们的心里感到越来越孤单,我想:还是把手上的工作放一放,多陪陪他们,不要让他们在感到孤单了。
多回去看看吧,不要让他们孤独了;回去看看吧,不要让回家的路把你看做一个陌生人;多陪陪他们吧,他们想要的仅此而已,不求你丰厚的回报。
世界上丢了什么都不重要,陪陪父母吧,这是最重要的!
孝道的演讲稿100字篇五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间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价。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孝道的演讲稿100字篇六
20__年5月13号,是母亲节,我例行的给妈妈发了信息,祝她节日快乐。问了她的近况之后,由于妈妈不擅长发信息,就没有再多说,本来是想晚上等她闲着的时候给她打个电话的,结果下午逛街去了,一逛就是晚上了,已经九点多才回来,逛街的疲惫早已压过了打电话的念头,母亲节就这样过去了……
其实之前我对此感到的只是有点愧疚而已,心里总是这样想,今天不打的电话,改天总会打的,每天这样拖着,导致的结果就是几乎一周就只打了一次电话而已。今天一口气读完了《孝心不能等待》这本书,心里涌现的是深深的自责。
看了作者在母亲垂危时对母亲细致入微的描写,感触颇深,在这个经济压力超大的社会,我们总是看重物质多过感情,总是想,我只要给父母足够的钱,他们就会开心快乐;或者现在没有经济基础的会努力赚钱,想着总有一天会想给父母好的生活。我们总是想着以后,将来有能力的时候再给他们好的生活,好的条件,这样的想法其实没有错,但是有没有想过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莫不如着眼于现在,现在就尽自己的能力尽孝心。
其实孝心很简单,很容易,对于我们来说,一通电话便可温暖人心;一份节日的礼物就可让父母开心好多天;在家的时候少玩些游戏少看些电视,多陪父母说说话;节假日的时候抽出几天旅游的时间来回家探望父母,就已足够。就想歌里唱的这样,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是多么简单却温馨感人的画面!
现在我们的父母只有一个孩子,最多有两三个孩子,我们把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了求学上,很少时间能回家,毕业了大多数人也会选择在大城市发展,我们的父母就成了“空巢老人”,每天他们的孤独寂寞没有人能知道……我们小时候生病了,遇到麻烦事了,总会有父母为我们撑腰,现在他们生病了,遇到麻烦事了,我们又做了什么呢?我们连他们最基本的嘘寒问暖都不能保障,更别提心灵沟通了。
所以,让我们把孝心大声说出来吧,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更多的关爱父母,关爱自己的家人!不要等到晚了再后悔!
孝道的演讲稿100字篇七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可是看看社会的一些现象,想想现在人们的一些作为: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可是当他成家立业之后,却将父母断然抛弃,让他们孤苦怜仃的艰苦度日;父母费尽心血地将他们培养成才,可是,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却认为父母地位卑微耻于与其为伍,而毫不留情的不认双亲;为了照顾自己的家室妻儿对老父老母不闻不问……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听到,或者我们本身就在做的真实情形,真的令人寒心。
也许,每一位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你们忘了,忘了真主的定然,忘了索命天仙的召唤,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走对我们的挂念和他们的口唤,留给我们的是永久长远的懊悔,和难以了结的孝愿。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岁月间隙的承接,“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追悔,“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古兰经》: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们中的一人或者两人在你的堂上达到老迈。那末,你不要对他俩说:“呸”不要喝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你应当毕恭毕敬地服待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象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你们的主是最知道你们的心情的,如果你们是善良的,那末,他对于常常悔过者是至赦的。
听,这是真主安拉的声音。赶快为你们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礼拜后的一个好都尔,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道家常小菜;也许是听他摆以前的事,做个耐心的听众;也许是任他们唠叨,撒气;也许是一件新衣;也许是一双鞋垫……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价。
报答父母的恩情即便背着父母徒步朝觐往返七次,亦不能尽,所以,穆圣说:“天堂在母亲的脚下。”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我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孝道的演讲稿100字篇八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中坚力量。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如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 “三行”,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战国时期,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理论基础,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南宋的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道德规范。综上可见,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孝道文化,社会文明的力量。孝,狭义上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上说,就是孔子说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感恩,狭义上说就是感激父母,广义上说,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会,感激祖国,感激所有帮过自己的人。孝与感恩是以孝敬父母为基础的孝道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内在的品质,感恩是孝的体现,是人外在的品行。孝与感恩是思想,是态度,是文化,是行为,是素养,是文明。
几千年前,孔子曾写出一部被誉为“使人高尚和圣洁”、“传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经》,千百年来被视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其推崇备至,产生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力量,成为独特的中国孝道文化。
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内涵可以从如下五方面来理解: 敬养父母。这是对双亲而言。敬养父母是人类的天性。孔子认为:“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说,父母培养教育子女,子女奉养父母,这是人类一种天性。又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种表现,只有这五方面全部做到,才称得上是能侍奉双亲的孝子,也才能算是真正体现了人的孝亲的圣洁本性。
毛主席在战争年代,曾提出忠孝问题,他说我们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个人,孝于某一个人,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就是最大的孝。把“不独亲其亲”、“老吾老”的传统美德,熔炼、提升为革命传统美德。在这种思想道德观念指导下,许多革命烈士通过尽“忠”去实现尽“孝”,积极投身革命,解放全中华的父老双亲,使其从根本上改善政治、经济地位,实践了“最大的孝”,体现了最大的忠。新中国成立以后,进一步继承发扬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宪法中不仅将赡养父母列为儿女的义务,而且在公共福利事业中,建立、发展、壮大了社会主义的敬老事业,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将孝道文化精神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以报效祖国和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广大青少年应具备的广义的“孝与感恩”的崇高品德,是传统美德现代化的需要。
感恩教育,传承孝道文化。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责任,是做人的修养与觉悟。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
感恩是人类社会最朴实的情感表达,是社会道德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提倡诵读《论语》、《孝经》、《礼记》、《弟子规》等传统经典,使人们特别是未成年人从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养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最后,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传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真正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谢谢!
孝道的演讲稿100字篇九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心里却盘算着最近一直不太景气的。
一个小女孩走了进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仔细地寻找着,过了一会儿,出神地盯着一条蓝宝石项链看。
“我想买给我妈妈,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她说。
店主狐疑地打量着眼前有一双清澈眼睛的小女孩,问:“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马上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袋,小心翼翼地打开,然后将钱摊在手心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不待店主回答,她又说:“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想把它当做礼物送给妈妈。我很长时间没见妈妈笑过,我相信妈妈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她肯定会笑得特别的好看,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认真地听完,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然后对小女孩说:“拿好啊,小心点。”说完拍拍小女孩的头,微笑着目送小女孩满心欢喜、连蹦带跳的身影回家去。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年轻的妈妈,衣着虽简朴但不失韵致,她有一双蓝色的大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里买的吗?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妈妈说:“我女儿只有几枚硬币,这条蓝宝项链却货真价实,她绝对买不起的。”
店主笑了笑,一脸的灿烂,轻轻地从妈妈手中接过礼品盒,精心地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回了妈妈的手中。
妈妈愕然。
店主说:“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孝心无价,更何况,她还付出了她所积攒的一切。”
“谢谢。”年轻的妈妈含泪说完,又笑了,有一滴泪在她眼角绽放光芒,晶莹剔透,就像蓝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