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生开学典礼发言稿(优秀3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研究生开学典礼发言稿篇一
很荣幸今天能够作为教师代表欢迎20xx级的新研究生们。在座的多数同学是从其他学校、甚至其他国家来到清华的,祝贺你们在研究生阶段圆了清华梦,也希望你们给清华园带来新的活力,满怀激情地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20年前的8月份,我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阶段学习,当年的景象依然历历在目;而来到清华任教也已经超过了10个年头,还在努力成为一名更好的研究生导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在清华读研究生是怎样一种体验”。
首先,从时间的尺度看,大家今后几年大致会有这样的心路历程。第一年是新鲜,新的环境、新的同学,人生新的阶段从今天就开始了。第二年是紧张,资格考试和科研工作等重任接踵而来。第三年是而立之年,硕士生们已经准备好离开校园施展才干,而博士生们已经成为导师的左膀右臂。第四年是不惑之年,博士生们在科研工作的最前沿心无旁骛,勇往直前。第五年是知天命之年,大家对今后的道路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立志在科研、管理、创业等不同领域大展宏图。当然,此后还可能有第六年、第七年,在清华统称为“延期毕业”。大家不要被这个名字所迷惑,只要你仍然在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在清华多待一年就多享受一年这么好的科研条件、这么美的校园、这么多的美食,没有理由急着毕业。其实,到时候校长们可能更着急,因为研究生宿舍更紧张了。
接下来,和各位同学来探讨一下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截然不同的地方,也是不少同学感到不适应的地方。简而言之,研究生阶段是大家从莘莘学子成长为社会栋梁的过程,因此,清华的研究生们应逐步建立精英的意识,这当然不是指对地位和特权的追逐,而是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勇气。
第一点,我想谈谈责任感。在本科阶段,学习主要是个人的修行,老师们对本科生也是呵护有加。而到了研究生阶段,每位同学会被作为一个成熟、独立的个体来看待,除了要面对自己学习和研究的压力,还要对所在团队以及合作伙伴负责,更要对提供资助的千千万万纳税人负责。从更高的层面讲,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芯片和航空发动机等核心技术,乃至人类面临的环境、能源、安全等难题都亟待各位同学参与解决。有的同学可能会大吃一惊,“我只是想开心地读个清华的学位,这些大事和我真的有关系吗?”是的,研究生制度建立的目的就是荟聚一批杰出的年轻人,在导师的引领下,解决人类面临的最根本性问题。纵观世界各国,可以说“研究生智则国智,研究生强则国强”。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份责任是清华研究生无法逃避的使命。如果你从事科学研究,你的职责是为人类开拓认识自然的疆界;如果你选择公共服务,你的职责是为社会大众谋求福祉。
第二点,我想强调勇气和进取心。本科阶段的学习,有确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而研究生阶段的工作更像是探险,没有人知道终点在哪里,哪条路能够走通,前方有什么危险。导师能够做的,只是判断大致的方向并提供基本的条件,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主动、大胆、细心地去探索。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好学生通常中规中矩,但勇气和胆量稍显不足。不少学生在本科阶段有完美的成绩单,而到了研究生阶段却一筹莫展,不会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不敢迈出走向未知的第一步,遇到困难不知所措,总是想依赖导师和学长。所以,希望同学们始终怀着积极进取的态度去大胆探索,敢于质疑普遍接受的结论,敢于涉足完全未知的领域,敢于发表标新立异的观点。这不仅有助于发掘自己的兴趣、锻炼独立创新的能力,更会让学习和工作的过程充满激情和惊喜。
第三点,要有坚定而从容的心态。即使你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也不意味着你的研究生阶段会一帆风顺。因为如果你的目标是做第一流的学问,或者解决公认的技术和社会难题,那么挫折和失败必将经常伴随着你。我个人体会以下的做法可能有助于面对挫折、坚定信念。首先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注意培养直觉和洞察力,逐渐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其次,要学会享受过程、享受细节,认真体会每一次尝试带来的进步,深信你获得的哪怕每一个微小结果都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次;再次,不要计较一时得失,清华的研究生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机遇和风险承受能力,因此理应洒脱从容,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即使没有达到预期中的高峰,攀登过程中积累的能力、经验和意志品质也会让你受益终身。
同学们,一段难忘的人生旅程即将展开。此时此刻,也许大家盼望一个轻松愉快的研究生之旅,归来之后仍是少年。而我更希望这段磨炼能够给每位同学带来一丝沧桑、带来一番破茧成蝶的经历,让勇气与担当刻在你们的心里,写在你们的脸上。这样,当几年后你们回到综体参加毕业典礼时,可以骄傲地告诉自己,你已经成长为一个“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清华人。
谢谢大家!
研究生开学典礼发言稿篇二
大家好!我是来自工程物理系的博士生李延武。今天,美丽的清华园又迎来了他新的主人,从今天开始,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都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清小研。作为一名老生代表,请允许我,对各位“清小研”的加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不知不觉,我在清华园已经度过了九年的时光。在这个园子里待得越久,你就会越发感受到她的美,越深地爱上她。咱们的校友季羡林先生曾经把清华园比作“一幅母亲的形象”、“一首美丽的诗”。清华是极美的,我特别喜欢在傍晚的时候在园子里慢慢地走,慢慢地看:从老馆,到同方部,到荷塘,你仿佛能听到钱钟书誓扫图书馆的豪言,仿佛能看到梁启超做题为君子的演讲,仿佛正在读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每一个人物、每一篇故事、每一段历史,都在你的眼前交织,时于其外,若在其中。大家有时候不妨放下自行车,在园子里静静地走一走、看一看,好好感受一下这个园子无处不在的震撼与感动。
第一个故事,属于化学系的博士生曹玮。我有一次参加特等奖学金分享会时,听到了他的故事。当时,已经发了20篇sci的他,回忆起一年级那段低迷的时光时,说:“有很长时间,每天晚上我都认真地考虑过退学的问题,我想回家陪我爷爷一起种地,也能逍遥自在养家糊口;或者我明天就跟老师摊牌,说我认为这个东西没有前途,我再也不想做了,再也不想无意义的尝试了。但是每天早上醒来,总是觉得谈放弃时日尚早,应该再去拼一拼,试一试。”不断地试验,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再不断地试验。终于有一天,曹玮一次偶然的尝试获得了成功,从此迎来了学术成果的爆发。
第二个故事,属于汽车系的童之磊学长。我在15年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听到了他的故事。回忆起创业的往事,他说,当年母亲觉得他们既辛苦又困难,总是劝他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但他觉得,数字阅读是他最热爱的事情,如果没有做下去,一定会终生遗憾。童之磊学长说,他们的“制胜法宝就是坚持,就像打井,选准一个地方一直往下打,打不出水来,也打出油来;打不出油来,打到底一定能打出岩浆来!”讲这故事的那年,他的公司中文在线在深交所上市了。
第三个故事,属于我和我身边的同学们。12年我们开始尝试以自己学生的身份,邀请诺奖得主来清华。发出的多轮邮件都石沉大海,但是大家没有放弃,还是不断地拟方案、改措辞、找联系。大半年过去了,到13年,第一位诺奖得主终于受邀。至今,我们已经邀请过12位诺奖得主来到清华园与同学交流。由于与嘉宾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今年,我们已经能够主动联系,帮助一些同学到诺奖得主所在的实验室开展短期访学。我们这些学生,与诺奖得主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期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在清华这所伟大的园子里,拥有一段无悔的研究生生活。希望我们都能,为梦想,坚持住!
谢谢大家!
研究生开学典礼发言稿篇三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xx级院研究生新同学开学典礼。在此我代表院党委、院行政机关及全院干部职工对20xx年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昨晚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是从社科院的角度今天要给大家讲点什么。就以三句话与大家共勉“希望大家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度过三年研究生时光”。
热爱专业快乐学习。曾经我的一个学生对我讲:“我不喜欢法学。”我问:“不喜欢法学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考研呢?”学生说:“是我爸爸让我考的。”读一个不愿意读的专业,做一件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怎么会快乐学习呢。因此要快乐的学习,前提是要喜欢学习、要热爱你的专业。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快乐的学习就要转变学习的心态。人生苦短光阴似箭,如果把你宝贵的光阴浪费在一个你不喜欢的领域里,是非常可惜的。所以这个事情大家要思考一下。只有喜欢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做到快乐的学习。
调整心态快乐生活。有个学生,我约他讨论论文开题报告的事情,他说:“我就周六、日有时间。”所以如果以这样的心态读书,怎能读好,兼职比学习重要,老板比导师重要,这种错位的学习是不可取的。一个人一生能不能有所成就,能不能贡献多一点,成就大一点。取决于每个人的资质。但每个人的时间、是一样的,上天的安排很公平,如果你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一件正确的事情。那你的生活是充满光明的。如果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一件错误的事情。那你的生活是非常灰暗。做事情不要错位。当今社会诱惑太多,人们也比较浮躁,因此我们要把心静下来,首先你要明确我们的追求是什么、自己的定位是什么。自己的生活不要听从别人的安排,不要看到大家去经商,我也去经商,大家做兼职,我也去做兼职。不要看到没考研的同学一个月挣多少钱。所以大家一定要把心收回来、静下来。用三年的时间好好读书。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
我们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情。生活里,不要认为生活就是下过大雪的北方草原白茫茫的一片,了无生气。生活是五彩缤纷的,自然也有阴晴圆缺。我们如何调整心态,要多看事情的积极面,多看乐观的一面。社科院在办学方面有自己不利的一面,也许我们校舍没有其他学校宽敞、居住环境没有其他学校舒适。这些硬件设施我们与其他学校存在差距。但我们社科院绝对有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对大家有利的一面。我们有一大批科研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有给每一位学生提供科研实践的平台。有充足的图书资源和后勤保障。所以不利的一面会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便。而有利的一面会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真正的科研型人才。因此要求大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如对于同一半杯水,悲欢主义者说:“可惜,就剩下半杯了。”乐观主义者则说:“太好了,还有这么多水啊,”目前各大学都在争取办成“研究型大学”,他们的目标正是我们的初衷和现状。研究生,你们是学生但是已是研究型人才了。所以大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融入社科院的氛围。
另外,我们一直在不断的加强、充实我们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信息网等公共资源,并以各种可行的方式来满足同学们对图书资料的需求,尽可能为同学的学习提供最大的便利条件。
最后,希望大家在某省社会科学院过一个充实、快乐、留给人生美好记忆的三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