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介绍草原的导游词150字 介绍草原的导游词400字大全(六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介绍草原的导游词150字 介绍草原的导游词400字篇一
今天来到了张北坝上草原,大家可以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慰藉。张北草原位于张家口西北70公里的张北县境内,由中都和安固里两大草原组成。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您还可以策马扬鞭,弯弓射箭,一展万丈豪情。张北草原是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距北京最近,保存最完好的原始草原,为京西第一大草原,适宜消夏避暑,空气质量好,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每到夏秋之季,坝上草原那蓝天白云下碧绿的草场无边无垠,草高没腰,随风摇荡,翻起层层绿浪。
好了张北草原到了,请大家随我依次下车不要拥挤,注意安全!
大家请看前面就是著名的元中都。那一片残垣断壁昭示着当地也曾是古代繁华的地方。只是随着朝代的更迭变迁已经变得苍凉冷落了。让我们感到时间是无情的,要想凸显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更多的努力。这里的遗址保存完好,布局清晰,为研究中国封建时代晚期都城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依据。该遗址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2年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感觉,大家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的体验。
转眼我们就到了野狐岭,野狐岭也是大家值得游览的地方,这里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曾是成吉思汗指挥金元大战之处。可以说野狐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的舞台上这里从来就没有平静过。1939年张家口沦陷于日寇之手,苏蒙联军还在此与日军鏖战。后来本地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的苏蒙联军烈士,在此修建了墓地、烈士纪念碑,以致哀悼,大家请看前面就是“苏蒙联军烈士纪念塔”。
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张北坝上草原最著名的草原文化——草原音乐节。
大家想象一下宁静的草原融入了带有金属气息的摇滚是怎样的一种氛围?那就是狂躁,极度的释放。张北草原音乐节创造了三个纪录:国内参加人数最多的音乐节·国内整体规模最大的音乐节·国内自驾车族最集中的音乐节!在这里,既可以体验现代都市音乐的快节奏,又可以享受大自然的闲适和清静。大家以后再来草原说不定能赶上。
好了让我们一起走近这辽阔的大草原,走近蒙古包,走近充满蒙俗风情的中都草原去感受浓浓的蒙俗风情吧。
好了现在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一小时后大家还在车旁集合,大家要注意安全!
好了司机师傅人到齐了,可以开车了。
介绍草原的导游词150字 介绍草原的导游词400字篇二
各位贵宾:
大家上午好,今天带大家到草原体验草原民俗,用一首诗来介绍就是,说的蒙古话,穹庐为居家。男儿有三艺,妇孺能飞马。进门便是客,渴了喝奶茶。烧火用牛粪,奶肉不分家。喝酒用大碗,吃肉用手抓。敖包作神拜,户户养牛马。简单的给大家解释一下。蒙古文字就是中间一根棍,两边全是刺,画上一个圈,加上一个点,就是蒙古字。男儿三艺驾驶骑马、射箭、摔跤。后面三句主要介绍的是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热情好客的民风。敖包、牛马一会我会给大家详细介绍啊。一会我们到了景区呢,大家就可以体验一下蒙古族的下马酒,祭敖包,参观一下蒙古包,再给大家介绍几个草原人民的好朋友,说到草原民俗,第一个要给大家介绍的当然就是下马酒了。
下马酒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呼伦贝尔人欢迎宾客都必用美酒相待,以表达自己好客的心情。这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呼伦贝尔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尊贵的`客人来到草原,草原上的主人在献上哈达的同时必奉上一杯下马酒,据说,下马酒是从成吉思汗时代传下来的。蒙古人性格豪爽,喜欢看着客人接过酒后一饮而尽。当然如果你实在不胜酒力,也可用唇抿一下再交还到主人的手中。
下马酒是蒙古族民俗,更是一种文化,从而更能显示出蒙古族是一个豪放勇敢的民族,饮洒也正体现了这个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他们喝酒讲究礼俗,认为“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酒给宾、主带来了隆重的气氛,带来了欢乐,深深表达着蒙古人对宾客的尊敬和深情厚谊。因此,蒙古人向客人敬献醇香的下马酒,也被当作是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
相传,成吉思汗有两件心爱的宝物,一件是象牙做的扳指儿,套在右手大拇指上做射箭时钩弦之用。另一件则是雕花的饮酒杯,喝酒时用。然而,成吉思汗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两件宝物,在一次与他自小结义的兄弟札木合聚时却救了他的命。札木合见成吉思汗势力大,就想杀了他,就准备和他合聚时杀了他。成吉思汗在三思熟虑后,终于骑马去了,到了那里,成吉思汗接过来迎宾酒,用扳指一蘸,象牙扳指变了色,成吉思汗耐住火,把酒敬了天,札木合又连敬两杯,都有毒,他大怒,拿出银酒杯来干杯,札木合没办法,只好放弃。就这样,成吉思汗逃过了一劫,下马酒也成为时尚,敬自然三杯酒和下马酒就这样传了下来,这个故事也成为传奇。还有一个传说就是,很早很早以前,女真人的祖先经常用毒酒害死蒙古部的首领。有一次,女真头人将斟满毒酒的玉杯献给蒙古部首领时,其随从亦达木抢先接过酒杯,将无名指伸进酒杯试验是否有毒再向主人敬献,随从的手指刚伸进酒杯,立即被毒液腐蚀成一根白骨。躲过一死的首领为纪念随从的救命之恩,用随从亦达木的名字命名了无名指,并由此形成了用无名指沾酒弹拨的敬酒习俗。
然而每一个来过草原的人都要接受蒙古族最隆重的接待礼仪——下马酒。以示草原人民的热情。其饮法是:首先客人左手端乘酒银碗;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天空,称为“敬天”;然后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地面,称为“敬地”;再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前方平弹,称为“敬祖先”;最后双手端碗,一饮而尽(一饮而尽视为对蒙古族主人的尊敬),意为“苍天永安、大地永安、人生永安快乐”之意。喝完下马酒咱们就要去祭敖包了,我在这里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时,在古代,由萨满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人旺年丰。蒙古族青年男女在活动中互表爱慕之情。蒙古族的祭祀,最隆重的是祭敖包。敖包亦作“鄂博”,是土堆子的意思,即用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土堆。早先蒙古族以为天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特别加以崇拜。由于天地神没有偶像,人们就堆敖包以象征,从而敖包就成了人们的崇拜物。人们通过祭敖包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牛羊兴旺,国泰民安。敖包有盟、旗、苏木敖包,也有姓氏敖包和一家所祭的敖包。每个敖包都有固定的祭祀日期。其数目各地不等,有的单独一个敖包,有的是敖包群,蒙古族地区多在农历七月十三日。祭祀时,先在敖包上插一树枝或纸旗,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旗上写经文。仪式大致有四种:血祭、酒祭、火祭、玉祭。血祭是把宰杀的牛、羊,供在敖包之前祭祀。以为牛、羊是天地所赐,只有用牛、羊祭祀才能报答天地之恩,酒祭是把鲜奶、奶油、奶酒洒在敖包上祭祀。火祭是在敖包前笼一堆火,将煮熟的牛、羊肉丸子、肉块投入其中,人们向火叩拜。玉祭是古代人们以最心爱的玉器当供品祭祀。这些祭祀方式,都是表示对天地的虔诚,祈求天地给人们以平安和幸福。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有的青年男女则偷偷从人群中溜出,登山游玩,倾诉衷肠,谈惰说爱,相约再见的时日。这就是所谓的“敖包相会”了。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巴彦呼硕敖包?巴彦呼硕敖包被称为天下第一敖包啊。巴彦呼硕敖包是呼伦贝尔草原上最古老的敖包,是鄂温克草原最大的官祭敖包,敖包的祭祀是世界上唯一保持原始祭天的方式,每年的农历5月13日,都会在这里举行由喇嘛主持的祭祀敖包活动。12月份,在敖包山下举行冬季那达慕。那达慕有雪地赛马、雪地赛骆驼、马拉雪橇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项目。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草原上的人们》的外景地就在这里。大家耳熟能详的影片主题歌《敖包相会》也正是从巴彦呼硕敖包唱遍于祖国的大江南北。半个世纪在弹指间流过,人们或许淡忘了影片的情节和人物,但《敖包相会》仍在广泛传唱着,"十五的月亮"仍在升起。为了纪念鄂温克草原上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为了纪念鄂温克草原上土生土长的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先生,也为了印证敖包文化从这里扬名,旗政府请《草原上的人们》小说原著作者玛拉沁夫老先生题写了"天下第一敖包"刻在了石碑上。有兴趣的朋友有时间可以去参观一下啊。
那达慕
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之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在蒙古族最早的史书《蒙古秘史》中,便记载了人们唱歌跳舞举行集会的盛况。成吉思汗时代,更有每次战胜敌人之后集会庆祝的传统。开始以单纯的歌舞娱乐形式为主,不久便增添了摔跤、射箭、赛马为基本内容的比赛项目。而且竞技在那达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以“男子三项竞技”(摔跤、赛马、射箭)为主要活动内容的那达慕,在800多年前形成。在那达慕盛会上,只有竞技项目的优胜男子,才能成为最耀眼的明星。现在的那达慕盛会上,除赛马、摔跤、射箭、蒙古象棋比赛外,又增加了田径、球类、拔河、荡秋千、跳板、射击、自行车和摩托车比赛等项目,还有团体操、武术擒拿和民族服饰等表演。发奖仪式更为隆重,有音乐伴奏,由本地区最高领导人和高贵的来宾为获奖者进行颁奖。
蒙古包
现在给大家猜一个谜语:圆圆天窗顶子尖,炊烟升起连云天。拱起屋顶像把伞,气象如意伞上现。网状围墙能承重,一房只需四五片。三尺七寸低梁门,迎客总在正南边。大家猜出来了么?对,谜底就是蒙古包。
呼伦贝尔草原蒙古族牧民的传统住房是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语称“格日”。说起蒙古包的构造,那真是简单极了。但它是以最简洁的手法和最省料的工艺完成了一种极富于表现力的创造。蒙古包建筑奇特、明快,既实用又美观。草原辽阔,风雪大,圆形蒙古包阻风力小,包顶不积雪;由于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徙,蒙古包拆、搭方便,省时省力。蒙古包壁用柳条编制,用皮钉钉成可折叠的“哈那”。一般蒙古包有5个“哈那”。包顶是直径l米的天窗“陶那”,连接“哈那”和“陶那”的是用2米多长的柳条制成的椽子——“乌尼”,各结合处都以皮条紧缚,成为伞架形,外覆毛毡,用牛毛绳缚紧,门向南开。蒙古包里饮炊和取暖用的铁炉,蒙古人称之为“吐勒克”,炉筒从天窗伸出。
蒙古包还有急事的功能啊。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过去很少有钟表,他们创立了自己的蒙古包计时法。蒙古族牧民利用蒙古包上的天窗观察时间。他们根据从蒙古包上的天窗射进蒙古包内的阳光落下的角度,能够准确的断定时间,据说误差不超过5分钟。在蒙古包周围还画有12个生肖图,而且方位是固定的,具有一定的含义。比如,鼠在蒙古包的北部,而且在鼠的图像下放着最值钱的东西。
马头琴
马头琴的琴首雕有纤丽的马头,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一种弓弦乐器。这种弓弦乐器,相传成吉思汗时期就已在蒙古草原流传,因琴头以马头为饰而得名。琴箱用松木制成,蒙马皮或羊皮;弦两根,琴弦和弓弦均用马尾;音量较小。马头琴表现力丰富,善于演奏抒情乐曲,据说有的不给小驼羔吃奶的母骆驼,听到了感情深沉的马头琴声,竟然感动得掉下眼泪去哺育小驼羔。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先生出生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是成吉思汗大儿子朱赤的后代,在从事马头琴艺术创作的50余年来,在蒙古民族传统马头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起到了杰出的贡献。为马头琴做了三次革新提高和发展。创作的经典马头琴曲有《草原连着北京》、《草原赞歌》、《万马奔腾》、《初升的太阳》等等,喜欢的朋友有时间可以欣赏一下咱们大师的创作啊。
长调
长调,蒙古族在长期游牧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几种民歌的总称,也是蒙古音乐草原风格的标志。长调之乡就在咱们呼伦贝尔的陈巴尔虎旗。长调是蒙古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牧区。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优秀的长调民歌有流行于阿拉善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呼伦贝尔的《辽阔的草原》,锡林郭勒的《小黄马》、科尔沁草原的《威风矫健的马》等等。蒙古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尤以游牧文化最为灿烂。而蒙古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2005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咱们著名的音乐家宝音德力格尔就是长调文化的奠基人啊。
三河牛
三河牛体格高大结实,肢势端正,四肢强健,蹄质坚实。三河牛是多品种杂交后经选育而成的。三河牛产奶性能好,年平均产奶量为4000千克,谢尔塔拉种畜场的8144号母牛,1977年第五泌乳期(305天)的产奶量为7702.5千克,360天的产奶量为8416.6千克,是呼伦贝尔三河牛单产最高记录。三河牛耐粗饲,耐寒,抗病力强,适合放牧。呼伦贝尔也是很多大企业的奶源基地,比如伊利啦,光明啦,雀巢啦。
三河马
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草原人民的好朋友,也就是马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曾养育、生存过拓跋、匈奴、鲜卑、金、女真、蒙古等众多马背民族。他们在此发展壮大,或称霸中原,或驰骋欧亚,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在这些马背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也创造了繁荣的养马业,并培育出了闻名中外的优良马种——三河马。为什么叫三河马呢?因为它主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三河——海拉尔河,克鲁伦河,哈拉哈河地区,所以叫三河马。三河马外貌清秀,体质结实,动作灵敏,具有奔跑速度快、挽力大、持久力强等特点,是优良的乘挽兼用型马。与河曲马、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马。三河马是俄罗斯后贝加尔马、蒙古马及英国纯种马等杂交改良而成的,后期又相继引进盎格鲁诺尔曼、盎格鲁阿拉伯、英纯血等种马,进一步杂交改良后形成。据说,已有100多年的驯养史的三河马,最多时有14种血统。具有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抗寒力强、耐粗饲等优点。三河马以外貌俊美、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抗寒恋膘、抗病耐粗、性情温顺、速度快、具有良好的持久力而著称,是国内各马匹品种中的佼佼者,和国外品种亦敢比高低。
呼伦贝尔羊
大家来到呼伦贝尔都品尝过这里的羊肉了么,咱们呼伦贝尔羊是不是很好吃呢?呼伦贝尔草原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是世界著名的高原牧场,草原上均为多年生草本优质牧草,无污染,营养丰富,呼伦贝尔羊形成并繁衍于此,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耐寒耐粗饲,能够抵御恶劣的环境,善于行走采食,保育性强,抓膘速度快,羔羊成活率高,肉质好且无膻味,呼伦贝尔羊产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新巴虎右旗、陈巴尔虎旗、和鄂温克族自治区旗,数量260万只左右,也是该区产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著名品种之一。呼伦贝尔羊体格强壮,结构匀称,由半椭圆状尾(巴尔虎品系)和小桃状尾(短尾品系)两种品系组成。有这么几句话形容咱们草原上的羊啊,头顶工艺品,脚踩黑宝石,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黄丸,尿的是太太口服液。简单解释一下啊,头顶工艺品就是我们羊的羊头可以做工艺品,脚踩黑宝石就是我们草原的下面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吃的中草药,喝的矿泉水就是说我们草原上的草营养丰富,种类繁多,还有丰富的矿泉水,连羊都跟着享福,可见咱们这草原羊不但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还有装饰作用,功能多多呀。咱们的呼伦贝尔羊吃的是草原上的羊草,羊草叶量多、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各类家畜一年四季均喜食,有“牲口的细粮”之美称。牧民形容说:“羊草有油性,用羊草喂牲口,就是不喂料也上膘。”没吃过的朋友可要抓紧时间了。
忌打狗和对狼的禁忌习俗
在呼伦贝尔草原,凡是游牧的蒙古人家,都养着2个以上的狗,而且这些狗的个头都比较大,样子凶猛。蒙古人认为,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尤其在游牧生活中,狗是其主人的好帮手。所以,蒙古人对狗充满了人性化的关爱。在日常生活中,到牧民家做客或相互串门时,要在蒙古包的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看住狗后再下马,以防狗扑过来咬伤人。不能见狗咬,就骂狗打狗想。这便是打狗要看主人之礼。
在远古时期,狼是部分蒙古人的图腾。所以,呼伦贝尔的蒙古人忌讳直呼其名。蒙古人称狼为“赤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蒙古人都避讳这种叫法。如必须要说到狼,则要用别的词来代替。因而有了“野狗”、“天狗”、“阿布该”(那东西)、“可十白的东西”等各种代名词,现在呼伦贝尔牧区主要称狼为“脑海”(狗)。
敖鲁古雅鄂温克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旅游区位于根河市境内,面积40平方公里,分1个主体区、6个分区,主体区位于根河市西郊的敖鲁古雅部落内,
由3个鄂温克猎民家庭组成。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的三少民族之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杨树林茂盛的地方”之意。"鄂温克"在鄂温克语中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分布于中国、俄罗斯两国的跨国界民族,在中国境内约有3万人,生活在内蒙古的人数接近90%,其余的散居在黑龙江及新疆。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在300多年以前从列拿河一带迁到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当时有700余人。在列拿河时代,他们就开始驯养和使用驯鹿,后来由于列拿河一带猎物少了,他们便顺着石勒喀河来到了大兴安岭北麓的额尔古纳河流域。他们常年生活在深山密林,穿兽皮、吃兽肉,住“撮罗子”,受外界影响较少,在解放前基本仍处于原始公社末期氏族公社的阶段。解放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彻底结束了不分冬夏穿兽皮、餐风露宿的原始生活,在奇乾建立了奇乾鄂温克族乡人民政府。1965年9月1日,35户鄂温克猎民敖鲁古雅河畔安家,实现了定居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传统上以狩猎为主。由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在生活、生产中大量使用驯鹿,所以他们又被称为"使鹿部落"。仙人柱是鄂温克猎民住的圆形帐篷,汉语称"撮罗子"。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我国最后一个游猎民族的代表者,仍保留着最传统、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地政府将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的森林文化、驯鹿文化、饮食文化、狩猎文化以及传统的“瑟宾节”和宗教活动、婚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等,同现代旅游相结合,开展了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家庭游。“瑟宾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呢?“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每年6月18日到19日,鄂温克族自治旗群众都要欢度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瑟宾节”,数以千万计的各族民众兴高采烈地参加节日期间举行的赛马、夺宝、抢枢、搏克、拉棍、拔河和赛骆驼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朋友们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可与猎民同吃同住,还可参与猎民的生产生活,捕鱼、狩猎,饲养驯鹿,在原始自然的生态中居住“撮罗子”,使用桦树皮制作的生活用品,体验真正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生活。,尽情体验鄂温克人生活乐趣,有幸作几日鄂温克猎民家庭的临时成员,真是不负此生!朋友们,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体验鄂温克人的游猎生活,别有风趣,何乐而不为?
介绍草原的导游词150字 介绍草原的导游词400字篇三
嗨,大家好,我是导游小刘!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的景点是陈巴尔虎旗大草原,那里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是个值得参观的好地方。
好,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草原的情况。那里的草原十分美丽,天空既可爱又明朗,空气既清新又新鲜,使人情不自禁想高歌一曲,以表达出满心的自由与愉悦。那里美丽而广阔,用一个词语可以贴切地表达出来草原的景色,没错,就是“一碧千里”。
那里不仅有无边无际的草原,还有美丽的小丘。小丘与草原一样,都是碧绿碧绿的颜色,抬眼一望,心旷神怡。这些小丘边缘的线条十分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这境界里,连健壮的骏马和大牛都会陶醉其中,细细地感受着草原的美好。
这里的主人们十分热情好客。刚到草原的时候,我们是听不见什么“奇异”的声音,看不到有趣的东西。再等一段时间,才能热闹起来。
现在离那里越来越近了,大家从车窗外可以看到一条明如玻璃的河了,可以看见好多群牛羊了,可以听见马蹄声了。
看,他们骑着马,来给我们领路了!
啊,终于到了他们的家,男女老少来迎接我们了!主人们紧紧握着我们的手,以表示团结一心。我们被请进了他们的蒙古包,主人们给我们做了很多美味,还给我们敬酒。不仅如此,他们还给我们表演。
这就是陈巴尔虎旗大草原,欢迎大家再来。
介绍草原的导游词150字 介绍草原的导游词400字篇四
坝上草原位于河北省北部丰宁县境内,地处内蒙高原,是驰名京城的天然草原避暑胜地。这里牧场广阔,水草繁茂,牛羊成群,骏马奔腾,自古以来就是蒙古族的游牧区。近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京北黄金旅游线,又因距北京较近,故亦称“京北第一草原”。
坝上原本是个泛泛的称谓,在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交界的地方陡然升高,成台阶状,故名“坝上”。它西起张北,中挟丰宁,东止于围场,其中围场坝上的风景最为美丽。
围场坝上位于河北省围场县最北端和内蒙古克什腾旗交界处,全称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也叫木兰围场,据说是清朝历代皇帝围捕、狩猎的地方,它包括机械林场、御道口牧场和红山军马场等地。机械林场是杉树和松树林,御道口牧场和红山军马场则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丘陵和白桦树林。这里湖泊众多,牛羊成群。当地人把湖泊叫泡子,什么“将军泡子”“西大泡子”等都是点缀在草原上的美丽湖泊的名字。湖上的常客是野鸭,它们时而成群结伙,时而出双入对,自在地游在如镜的湖面。每年六、七月间,满山一片葱茏,野花争奇斗艳,有火红的野罂栗花,娇黄的油菜花,蓝色的倒挂金钟,粉色的干枝梅……散落在绿色的草甸上,不时能看到被惊起的田鼠,还有天空中翱翔的鹰,湖边全身碧绿没有一丝杂色的青蛙,灌木丛中被惊飞、但飞不高也飞不远的山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远离了城市的暑热和喧嚣,来到这一望无际的草原,羊群和白云在地平线处连成了一片,呼吸着草原特有的沁人心脾的空气,犹如云野鹤般自在的生活。到了九月 ,这里的草变黄了,树叶变黄了,只有白桦树的树皮还是那么的白。秋天的围场一天一个样,不亲自来过又怎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呢!夏秋季节正是骑马的好时候,翻身一跃骑上蒙古骏马,抖抖缰绳,马儿小跑起来,再提丝缰,双腿夹紧马凳,骏马撒开步子开始在旷野飞奔,疾风扑面,銮铃叮当。“十.一”一过,这里的初雪就已来临了,白茫茫的细雪给还未来得及褪去黄衫的白桦和落叶松又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外套,但一阵秋风吹过,在漫天的雪屑中,银白色的世界又会露出一点娇黄……
第一场雪过后,这里就进入了漫长的冬季,一直要到来年的五、六月,这里都是一片银色的世界,果真如此,这里的漫漫冬季将不再难熬。
每年5月至10月是坝上草原游览、休闲的最佳季节。人们驱车前往凉风习习,暑气顿消。沿途可领略奇峰异岭的山光画廊,有幽险奇美的白云峡谷,有四季恒温的红汤寺温泉,以及金代界壕,秦汉长城、风山古戏楼、窟窿山大佛等自然、人文景观。最后,来到草原,在的蒙古包里安营扎寨。当人们乘着微微的晨风迎来苍茫高原的第一线曙光,或是伴着绚烂的晚霞,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的雄浑景色时,都不能不为大自然的壮美而倾倒。骑上快马,纵横驰骋;拉弓搭箭,变弓射雕;无不感到回归自然的洒脱。夜色降临,万籁俱寂,繁星满天,在篝火的掩映下,或翩翩起舞,或聆听悠扬略带悲伤 的马头琴,异族风情,令你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草原上的度假村凭借地理优势,特别开设了航空项目:在教练员的陪同下你可以亲自驾驶动力滑翔机在草原上空盘旋;也可乘坐吊蓝,任硕大的热气球载你翱翔蓝天;身背滑翔伞冲下山坡自由漫舞,当然刺激、惊险;湖边垂钓、草原野炊、赛马狩猎,令你在清幽中体味一番新的人生感--沐浴大草原最温暖的阳光、最清新的空气、最明澈的雨露!
介绍草原的导游词150字 介绍草原的导游词400字篇五
各位远方来的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了我们的蒙古之旅,我是这里的旅行社的导游——林杰成,大家叫我林导游就可以了。
我们这个地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大草原,到了那里,主人们会在小丘上骑着马,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裳欢迎我们,只要我们在乘五分钟车程就可以了。
五分钟过后,我们来到了目的地,下了车,这里的天空别处更可爱,空气那么新鲜,天空那么明亮,这里的草原无边无际,就算你用天文望远镜竟也看不见尽头。
首先,我们参观一些蒙古包,蒙古包使用一些帆布做成的,然后用一些坚硬的竹子作为支撑架,如果用一些不坚硬的竹子,刮大风的话,就会好容易倒的。
然后,如果你们会骑马,只有跟主任说一声,那里的马任你骑,如果你不会骑,跟主任说一声,就会有人叫你骑。
到了晚上,主人们会热情的吧你邀请到一座蒙古包里。蒙古包中间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一盘奶豆腐,一盘手捉羊肉,一杯酒。吃着吃着,吃的美味的时候,会有一个
鄂温克的姑娘,他们很拘束,也有点羞涩。他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都唱的唱。
各位旅客,现在这个蒙古之旅就在这里结束了,谢谢你们得到来。
介绍草原的导游词150字 介绍草原的导游词400字篇六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
欢迎到呼伦贝尔观光遨游!首先,我给大伙儿介绍一下我们那个漂亮的草原什么原因叫呼伦贝尔草原。这个地方(呼伦贝尔)有一具漂亮的传说。在很久的时候,草原上有一对情侣,小姐叫呼伦,小伙叫贝尔,一天妖魔莽古斯抢走了呼伦小姐,吸干了草原上的水,使牧草枯黄,牲畜倒毙。为了救草原,救呼伦,贝尔日以继夜,长途跋涉寻觅妖魔。由于劳苦,使他昏倒在地。幻觉中,他看到了呼伦被妖术变成了一朵阿日楞花在风沙中受煎熬。贝尔醒后,用水浇灌,呼伦恢复了人身,妖魔别罢休,重新抢回了呼伦。为了救草原,呼伦设计智取了妖魔头上的神珠吞下,变成了湖水,并且,贝尔也杀死了众小妖。贝尔在湖边寻别到呼伦,悲痛欲绝,纵身跃入湖中。顿时,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两个湖泊,呼伦湖和贝尔湖,乌尔逊河把两湖紧紧地联在一起。草原上的人们为了永久怀念他(她)们,就把这版草原取名为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面积为250.557平方公里,现有266万人口,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其中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汉满、俄罗斯等36个民族组成。呼伦贝尔草原由于未受到污染,被人称之为绿色净土。
(进入草原时)
如今,我们已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你我远离了都市,远离了闹市,走进了草原,你看,草原宛如碧绿的地毯,绿茵茵、软绵绵。往远看,草原上盛开着无数种野花,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马群、牛群、羊群飘来飘去,处处可见风吹草低见年羊的优美景象。
(来到蒙古包)
这算是刚才我们在车内所看到的蒙古包。瞧,主人已出来迎接我们了,固然了,这可别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序。在进蒙古包前,素以热情好客著称的蒙古牧民在听到有人来的足步声时,他们总是走出包外热情迎接你。迎客时,他们将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随着赛、赛白努(好!您好!)的咨询候,客人被请入包内,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间,只要你一降座主人就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伙儿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伙儿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手扒肉,并且,还会向您献上哈达,敬上美酒。美酒和歌声在一起,就像蓝天和白支、绿草和鲜花在一起。在民间有无歌别成酒宴之说。草原牧人不管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在敬酒中,代替美味佳肴的算是草原民歌和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广袤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民族别仅能歌而且善舞。在这个地方,你别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在这个地方,你别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还会看到节奏欢快,舞步刚劲在现代民族舞蹈。如今我们就进蒙古包,当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
(走出蒙古包)
在蓝天白去之下,你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有着娴熟骑马和有着娴熟骑马技能的牧民手持马杆、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想体验一下吗?胆大的别妨骑上蒙古马跑上几圈,要别骑上骆驼走一走,逛一逛,假如哪位别敢骑马或骆驼的话,没关系,坐一坐草原的勒勒车,也可寻到游牧日子的乐趣。
(介绍蒙古族人的躯体状况)
到草原亲眼看看,蒙古族小姐哪一具别是风姿绰约、挺拔健美?小伙子哪一具别是盘腱突露、充满谊气与力度?据说这与蒙古族追逐奔驰和立即运动的日子适应有关,并且对长期以来养育了解空虚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壮盘健骨的作用也别可低估。
(介绍蒙古族饮食适应)
先说奶茶:主人把砖茶捣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郑着茶末哗哗响起时,倒进鲜牛奶,喝着如此的奶茶,从风雪寒冷归来的牧人顿时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几块奶豆腐、几块羊肉,就算一顿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酷和白油、黄油等。正餐能够肉食与面食调剂。
来到草原,别吃手扒肉,那才叫人遗憾呢!手扒肉是把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放在清水里煮,开上两滚,离火起锅,持蒙古刀,边割边吃。蒙古人认为肉的外表刚变白,肉里透着微红的血丝,这才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肉的营养。
(介绍蒙古族服饰)
草原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穿蒙古袍的蒙古人。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穿袍要配上腰带和头饰。袍子领高袖长,为的是爱护颈项手腕别被蚊虫叮咬;袍身松弛宽展,既能立即运动自如,又可裹住膝盖腿腕别受风寒。而今,草原日子发生了巨大变化,各位服装已进入草原,但是,袍服怎么说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在蒙古人眼里,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的象征。
(介绍蒙古包)
来到草原,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传的历史和它的构造吗?
依照《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算是淬至今的蒙古族毡帐蒙古包。从那时算来,蒙古包的历史少说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具伟大民族浓缩的历史。
说说蒙古包的构造:牧民用石块垒起圆形房基,把木杆和皮毛绳穿成的哈纳(墙壁架)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歪坡状,并搭上乌尼(椽子)片。而后在哈纳和乌尼片的别处包上毛毡或兽皮,一座呈圆形尖顶的蒙古包就降成了,呈圆形蒙古包对大风雪阻力小,下雨时包顶别存水,门小且连着地,雪别易堆积,状墙便于搬迁时折叠,适合游牧日子,这也许算是蒙古包的结构几千年别加改变的原因吧。
假如说蒙古包是蒙古人的家的话,那么草原特有的勒勒车算是蒙古人一具挪移的家。
勒勒车吱呀呀,吱呀呀碾过的辙印究竟有多长?年代有多远?现已无法考证。勒勒车是以桦木为造车原料。车瓦、幅条、轮心、车轴、车辕、车架全用桦木做成,质地坚硬,着水受潮别易变形。勒勒车车轮又高又大,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草原上的勒勒车常常要碾过茂盛的草丛、浓厚的积雪、河边湖滨的沼泽地带,由于车轮高大,能幸免陷车,畅通无阴。牧人倒扬(搬家),前边载人,后边拉货。勒勒车是草原牧人必备的家当和亲热的伙伴。
(介绍蒙古族节庆)
草原上的节日有许多,但最有名的还算草原盛会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玩的意思。普通活动包括赛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艺表演等。那达慕历史悠久,早在700年前就著名于世。如今的那达慕普通都在6、7月间凉快。这时正是草原牧草茂密、年头胖壮的丰收季节。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日子用品和生产资料,草原辽阔,牧民游牧,聚拢一起,机会别多,因此,那达慕大会自然也就成了货物交流的大会。
说到那达慕,别能别说祭敖包。敖包,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或土堆,普通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和道路难以确认于是人们就想到了那个方法,垒石成堆,当做标志。但在漫长的历史进展中,它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盛大的祭礼活动。祭祀时,敖包上要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纸旗。祭祀礼仪普通有4种,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别论哪种,都要请喇嘛焚香点火,育经念咒。人们都要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几块小石头等,祈神落福,保佑人畜兴盛。礼仪结束,人们便进入了自由自在、自由欢迎的时期。牧民别仅要进行凉爽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的活动项目,还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开怀畅饮。此刻,有些少年男女便悄悄避开人群去谈情说爱了,这算是所说的敖包相会吧。只是,如今的祭敖包往往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兴行的,礼仪也就更为简单了。
(总结性说明)
各位尊贵的客人,我们在草原上有过如此一段体验,可能使各位对草原上日子的蒙古民族有一具似乎的了解吧,对漂亮的呼伦贝尔草原可能也有了一些感情。同样,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也很欢迎大伙儿,她将以极大的热情欢迎各位再次光临。
女士们、先生们,让你我能的机会再次相会在草原,在呼伦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