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说课稿(优质五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说课篇一
(一)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二)通过教学,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投影片。
1.读出下面各小数,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03,025,014,134,406,008,1042,0315。
2求下面各题的商。(小数、分数。)
3÷4 15÷45 1÷8
5÷10 9÷10 6÷15
3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请几人用投影片。)
4,8,25,40,125,10,100,1000。
08的大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分数、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和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就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1小数化分数。
板书例1 把09,003,121,0425化成分数。
教师:想一想每个小数的意义,能把它们写成分数吗?
学生按每个数的意义直接写成分数(口述)教师板书:
教师:请观察化简前的分数,分母与小数有什么关系:有没有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学生讨论、口答后,教师板书: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教师:请按照找出来的规律,(指板书)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谁再说一说如何把小数化成分数。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补出:“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笔算练习:(请几位同学用投影片写,集体订正。)
能不能直接把它们写成小数?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这些分数改写成小数的?(小数的意义。)
学生讨论、口答后教师归纳并板书:
去掉分母,看分母中1后面有几个零,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练习:(请一位同学板书,其余的写本上。)
教师:请对比这一组分数与例2中的分数有什么不同?(分母不是10,100,1000,…。)
教师:请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它们化成小数?并请算出来。
同学分小组讨论、汇报时教师板书:(教师有意做如下排列)
教师:请再说说用的什么方法?口答后在左右两列式下板书出:
分子除以分母化成分母是10,100,…的分数
的方法来做?
学生讨论后教师说明:
因为10,100,1000等各数都只含有2和5两个质因数。9和14都含有2和5之外的质因数,即是找不到一个自然数与9,14相乘能得到10,100,1000等。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
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还可以先转化为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生笔算,请4位同学写在投影板上订正,第5题板书介绍写法。)
1(口答)把下面各小数化成分数。
001,04,08,105,273。
2把下面分数化小数。(口答)
3把下面分数化小数。
1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2作业 :课本147页练习三十三,3,4,5,6。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运用的小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基本性质等,都是学过的旧知识。所以小数化分数和十进分数化小数都采用引导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分母是非10,100,1000等的分数化小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或利用分数基本性质,把分数化成十进分数再化成小数这样两种方法。学生在试算中,已经遇到了除不尽的情况,而恰是这种分数不能化为十进分数,抓住这个学生已经感知的问题,提出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分母的质因数情况,认识到有限小数分母的特点。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针对具体分数的情况去用合适的方法转化,也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了准备。本节教学中,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沟通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既使学生对已学的旧知识加深了理解,也让学生认识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本节新课教学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利用小数意义自学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第二部分学习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分两层,学习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化小数;学习利用分数与除法关系,或分数基本性质把分数化小数。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说课篇二
第一课时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一)
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97页的内容。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熟练、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 重点难点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填空。
(1) 0.7 表示( )分之( ) , 0.09 表示( )分之( ) , 0.125 表示( )分之( )。
(2)0.3 表示( )分之( ), ,写作
老师小结: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 、100 、1000 …的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提问:还记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分数的基本性质呢?)
(二)教学实施
( 1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请用小数表示计算结果和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的同学,分别板演到黑板上。
①3 ÷ 10 =0.3( m ) ②3 ÷ 10 = ( m )
3 ÷ 5 = 0.6( m ) 3 ÷ 5 = ( m )
( 2 )提问: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 m 和0.3m 有什么关系?(0.3= )
( 3 )提问:能不能把小数直接写成分数?如果能,怎么写?
学生讨论,并试着完成教材第97 页的“试一试”。
请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想的。
( 4 )小结方法:小数化成分数时,先把小数写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就在1 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注意约分的要约分。
( 5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7 页的“做一做”,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后记:
第二课时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二)
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 页的内容。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熟练、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 重点难点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出示例2 。把0.7, ,0.25, , , 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有两种:一是把分数化成小数,二是把小数化成分数。
提问: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化成小数比较简便)
老师提问:分母不是10 , 100 , 1000…的分数,该怎样化成小数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试着解决,再请代表汇报交流。
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① 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
=7÷25=0.28
(1) 在让学生将 化成小数。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看看出现了什么问题?(分母45 不能转化成10 , 100 , 1000 ……作分母。用分子除以分母时,出现了除不尽。)
指出:像这样的分数化成小数时,只能用分子除以分母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人”法保留几位小数。这道题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11÷45≈0.24
( 4 )现在,你能把这6 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了吗?
学生独立完成。
( 5 )小结:分数化成小数时有几种方法?
引导学生概括出,一般方法是:用分子÷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特殊方法:① 分母是10 , 100 , 1000……时,直接写成小数。② 分母是10 , 100 , 1000 ……的因数时,可化成分母是10 , 100 , 10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 6 )完成教材第98 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判断哪几个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哪几个分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 , 100 , 1000 ……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哪几个分数只能用一般方法。然后独立完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
(二)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小数化成分数时,可以直接把小数转化成分母是10 、100、1000……的分数,注意能约分的要约分。而分数化小数时,一般情况下是用分子÷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取近似值;如果分数的分母是10 、100 、1000 …… ,可以直接化成小数;如果分母是10 、100 、1000 的因数,可以转化成分母是10 、100 、1000 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因此,在做分数化成小数的题目时,要认真观察数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使得计算又对、又快。
后记:
第三课时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练习课
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99 、100 页练习十九的第1— 8 题及“你知道吗”。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分数和小数互化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学会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三 重点难点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回忆并回答互化方法。
(二)教学实施
1 .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1 题。
学生观察图,结合分数和小数的意义思考并独立完成。
完成后,分别请学生说一说每个图中分数和小数的意义。
2 .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 .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3 题。
学生先独立连线,然后集体交流方法。可以将小数化成分数,然后与下面的分数比较;也可以将分数化成小数,再与上面的小数比较。
4 ,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4 题。
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注意审题,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三位小数。
5 .提问:你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吗?请你自学教材第100 页的“你知道吗”。
学生自学,看教材质疑。
小结: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 和5 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 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6 .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5 题。
让学生在数轴上面的口里填上适当的小数,在下面的口里填上适当的分数。在投影下集体订正。
7 .完成教材第100 页练习十九的第6 题。
引导学生审题,弄清题意,完成第1 行的两个空,说一说思考方法。
40cm=(m) 低 高
40÷100=0.4=
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表中其他各空。
8 .完成教材第100 页练习十九的第7 题。引导学生先审题,再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9 . 完成教材第100 页练习十九的第8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方法。,
( 1 )统一成以小时为单位的数,再比较。
( 2 )统一成以分为单位的数,再比较。
提醒学生注意:速度相同,谁用的时间长,谁家离学校的路程就远
(三)思维训练
1 .判断下面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然后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2 .把万分别化成小致,你发现把分母是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通过复习,我们能够更加熟练、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并能应用分数和小数互化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同时,我们还研究了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后记: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说课篇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熟练、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出示例2 :把0.7,9/10,0.25,43/100,7/25,11/45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有两种:一是把分数化成小数,二是把小数化成分数,再通分。
提问: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2)大家先来看看,9/10、43/100写成小数分别是多少?
师:分母不是10 , 100 , 1000…的分数,该怎样化成小数呢?请同学们尝试着把7/25化成小数。(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试着解决,再请代表汇报交流。)
(3)在让学生将11/25化成小数。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看看出现了什么问题?(分母45 不能转化成10 , 100 , 1000 ……作分母。用分子除以分母时,出现了除不尽。)
(4)现在,你能把这6 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了吗? 学生独立完成。
(5)小结:分数化成小数时有几种方法?
引导学生概括出,一般方法是:用分子÷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特殊方法:① 分母是10 , 100 , 1000……时,直接写成小数。
② 分母是10 , 100 , 1000 ……的因数时,可化成分母是10 , 100 , 10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6)完成教材第98 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判断哪几个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哪几个分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 , 100 , 1000 ……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哪几个分数只能用一般方法。然后独立完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
二、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小数化成分数时,可以直接把小数转化成分母是10 、100、1000……的分数,注意能约分的要约分。而分数化小数时,一般情况下是用分子÷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取近似值;如果分数的分母是10 、100 、1000 …… ,可以直接化成小数;如果分母是10 、100 、1000 的因数,可以转化成分母是10 、100 、1000 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因此,在做分数化成小数的题目时,要认真观察数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使得计算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4 题。
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注意审题,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三位小数。
问:你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吗?请你自学教材第100 页的“你知道吗”。
学生自学,看教材质疑。
小结: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 和5 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 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判断下面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完成教材第99 页练习十九的第5 题。
让学生在数轴上面的口里填上适当的小数,在下面的口里填上适当的分数。在投影下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100 页练习十九的第6 题。
引导学生审题,弄清题意,完成第1 行的两个空,说一说思考方法。
40cm=(m) 40÷100=0.4=2/5 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表中其他各空。
4、完成教材第100 页练习十九的第7 题。引导学生先审题,再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5、完成教材第100 页练习十九的第8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方法。
(1)统一成以小时为单位的数,再比较。 (2)统一成以分为单位的数,再比较。
提醒学生注意:速度相同,谁用的时间长,谁家离学校的路程就远。
板书设计: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说课篇四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比较归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教学资源: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需求
1、出示例2,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要比较两位同学完成仰卧起坐个数的多少,就需要比较什么?(1.15与110%的大小)
二、教学例2
1、独立思考:你想怎么比较?
2、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比较的,结果怎么样?
3、汇报交流,优化比较的方法
(1)先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再比较。
1.15=115/100=115%
因为115%>110%,所以1.15>110%,王红完成的多。
思考:将小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是什么?
(2)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再比较。
110%=110/100=1.1
因为1.15>1.1,所以1.15>110%,王红完成的多。
思考:将百分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想一想:怎样将小数直接改写成小数?有怎样把百分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呢?
第2题:运用上面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得数。
2、完成“练一练”: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3、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独自练习后交流。
四、作业:完成练习二十第2、3题。
教学后记: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说课篇五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是五年级下册由小数的计算向分数的计算过度的重要知识组成,单纯从知识点上来说,没有什么,但我们教师的内心里首先要有一个意识,对于各种不同的互化方法,我们应该尽量让孩子们了解,并教给他们自己去感知领悟该如何互化,一方面,既利于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更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种学习的气氛,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气氛,对于一些知识,我们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而是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提示,让孩子们不致产生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致让学生产生一种如坠五里云中怎么想也无从下手的感觉,在这节课中,在同学们理解了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我提出了问题,怎样能比较出谁跑得快,同学们很快有了自己的想法,我找两名同学说了他们不同的思路,可以说这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有效地经验和示范,于是再让孩子们自己去动手解决,避免了孩子们的那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也让孩子们在学习上更顺畅,当然,我们要依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有些知识,我们必须提前进行必要的提示,有些知识,我们是坚决不能多说的,三缄其口也许是更好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惟有动态的课堂,惟有让自己的课堂动态起来,才能真正地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成为有效率的课堂。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很可贵的想法,同学们不是简单的用分子除以分母,而是从分数的意义上去理解,对于我们的课堂来说,颇为难能可贵,因为我们不是寻找那种只会做题,只会用数据解决问题的人,不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我们需要培养的是那种能够在具体的问题中,把问题的根源掌控在手掌控在脑的人,只有如此,在问题的本质上来解决,才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成为智慧的人,才不会成为数学中的呆子,孩子们把1千米看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2千米,再乘4就是0.8千米,4/5千米很容易地就化成了小数,再进行问题的解决,轻而易举,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常常用自己不恰当的言行和动作或感情让孩子们的想法与思路在无辜中成为了永远也不会露出来的东西,需知长此以往,我们永远也无法让孩子们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孩子去想,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去把分数化成分数呢?孩子们都紧张起来,能紧张起来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而在我们现如今的课堂上,孩子们已经很难得有紧张了,更多的是一种无可耐和,或是一种如梦如醉了!只有小彬把手举了起来,他说“我知道了,就是用分子除以分母”我让大家用他的方法试一试,同学们如梦初醒,掌声不自觉地响起来,原来,还有更加简捷的策略,小彬也为自己感到骄傲。
能让学生说出来的,教师不再越俎代庖,当我提出怎样把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化为分数的时候,同学们很容易地就想到想把小数部分化成分数,再与整数部分合起来,但另一种方法同学们却不敢轻易地说出来,一个学生说,“我想到了一种方法,但不知道对不对”,我鼓励他“不管对不对,想到了就要说,要不然没机会了!”他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如1.4直接写成14/10然后化简,我肯定了他的猜测,希望他下次继续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没准就是对的,只有敢于猜测,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判断自己是否正确,一切都不会错,只有答案是错的,但行动永远都是正确的。
整节课下来,也许会让人觉得有一种紧张感,更或许有些孩子对于所说的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但我分明已经从孩子们的表情中体会到了几点,一是要善于把问题交给孩子们。二是对于知识的学习,要给予孩子恰当的帮助,三是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们思考与表达。
把学习的任务交给孩子,把课堂学习的职责交给孩子,把课堂的权利交给孩子,我们就会成为一个轻松的教师,我们才会成为一个真正地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