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伴我行演讲稿通用(三篇)
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演讲稿会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演讲稿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演讲稿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真善美伴我行演讲稿篇一
生活是一首歌,唱出了感恩之心;生活是一幅画,画出了包容之美;生活是一部漫长的旅行,走出了生活之美。
感恩之美,感恩父母,感恩亲友,感谢黑暗中默默陪伴你的人,感谢大雨里为你打伞的人,感谢你在伤心时逗你笑的人,感谢在你生病时坐车看望你的人,感谢总是以你为重的人......使他们组成了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使你成为了善良的人。何为感恩,当你走在人造桥上时,应该感谢造桥人的辛苦;当我们坐在树下乘凉时,应该感谢植树人的辛劳,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而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私欲膨胀。学会感恩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种良好的心态。
包容之美,大地对树木的包容,才使树木有机会茁壮成长;大树对小鸟的包容,才使小鸟有机会站在树梢上唱歌;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由此可见,包容是如此重要。包容是一门学问,学会包容的人,就学会了生活,懂得包容的人,就懂得快乐!包容是一门艺术,它不是你随随便便可以得到的可以舍去的东西,它是一种精神的凝聚,它是一种善良的结晶,是人生至善至美的沉淀!包容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你的人格得到升华,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包容是一种境界,人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拥有博爱的心,博大的胸襟,还要有一份坦荡,一种气概!包容是一种幸福,能够包容别人是一种幸福!人生一世,不能使自己在琐事困扰中作茧自缚,更不能在无尽痛苦中度过。
生活中的美充满在各个角落,要的是你学会发现,学会欣赏,学会体会。练就一种修养,一种品位去适时捕捉和欣赏生活中的美,为心灵开一扇窗,让智慧的光芒和生活中炫目多彩的美,呈现在你的眼前。一般而言,人的心灵有多少扇窗。打开透视美好的心灵之窗,你就会发现即使是别人看来不值一提、微不足道、平常的事物原来都有美好、可爱之处。所以,抛开世俗的荣辱得失、情感纠葛,重新审视自己。只要打开美的心灵之窗,就能发现生活的美无时不在、无刻存在。
真善美伴我行演讲稿篇二
世界上的人很善良,有的人喜欢帮助他人…前几天,我看见这一幕。
那天,我去公园玩,看见一女孩,这女孩红润红润的小脸,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一张樱桃似的小嘴。她的旁边有位大约七十岁的老奶奶,还有一只小狗。我想这位老人应该是她的外婆吧。天色渐渐黑下来了,公园里的人也渐渐少了,只剩我和那位小姑娘,还有她的外婆,最后小姑娘带着奶奶和小狗一起走了。她们走后不久,我看了看电子表,说:“我也该回家了。”说完,我拿好东西向家走去。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了那位女孩,只见她正津津有味的吃着一个美味的冰淇淋。突然,小女孩的小狗跑了马路的中央,小女孩赶忙向马路中央跑去,嘴里一边喊着:“奇奇,快回来”小姑娘好不容易抱到了小狗。这时,一辆大卡车向她飞奔过来,小女孩吓呆了,而外婆见到这一幕,一下晕了过去,过路的人也被这一幕吓愣了,司机更是惊慌失措张大嘴巴。我想:小姑娘肯定是厄运难逃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戴眼睛,手里抱着一堆书的青年扔下书,飞快的冲向马路中央,用双手一推,小姑娘被推倒了人行道上,那位青年人也倒到了路边。我走过去看了看,小姑娘一点伤也没有,只是惊吓得面如土色,而青年人呢,脚被划了一道大口子在往外冒血,脸色也特别苍白。外婆抱住小姑娘大声哭起来。后来外婆去跟青年人道谢时,那位文弱的青年人见女孩没事,拾起刚才丢落的书本悄悄的走了。
路人纷纷议论着:这小女孩真幸运,现在好人还真多!
是呀,我们多么需要这样无私,舍己救人的好公民呀!我今后要想那位叔叔那样,争做一个优秀的好少年,让我国的优良传统发扬下去。
真善美伴我行演讲稿篇三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
自古以来,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追求着真善美的境界,即不论是从认识和知识的角度去尚美;也不论在理想的精神境界中,还是在现实行为准则里,人们都将三者最完满的统一起来,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真善美的阐述,是根据中国人生活实践的特点而高度概括出来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崇高的境界。
爷爷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当前,中国人民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的历史文化、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什么是求真?求真就是“求真知,做真人”。“真知”,就是真理,就是真才实学,就是对人的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才干;“真人”就是品行端正、真诚可靠的人,就是真才实学的人。
一步一个台阶,一天比一天进步。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永远的美德。小小的善举让社会更美好,更温暖,更和谐。“从善”是一种竭忠尽孝、宽厚包容的心里素养;是一种谦逊和蔼、播恩施惠的生活态度。我们要存善心,养善念,行善事,做善人,真诚待人,谦和处事,用爱心孝情感恩父母,用关怀奉献感激乡邻,用忠心赤诚回报祖国,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诚心诚意善待每一个人。
“让父母生活得更美好”源于爱,爱父母的人才有尊老爱幼的美德,人活着的价值在于爱和感恩。“让父母生活得更美好”是一种责任感,它是人奋斗的目标,也是人生的目标。“让父母生活得更美好”才能不被世间虚幻的东西所迷惑。“感恩”就是美和德真诚奉献的表现。
少年强则国强。有了我们的奋斗与奉献,我们的国家将更加富强美丽。中华民族必将为世界文明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