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jis2801(实用三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jis篇一
;710600陕西省临潼区人民医院1
725400陕西省岚皋县医院2
成年型甲减由于多数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早期缺少特征,易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疾病,主要影响体内代谢及多种脏器的功能。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简称甲减性心脏病)是由于多种原因致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而引起心血管方面的改变。有些病人以血管系统症状为主,而掩盖了甲减的基本表现,导致漏诊、误诊。我院近3年收治疗了46例成年型甲减性心脏病,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46例,男10例,女36例;
发病年龄40~75岁,平均56岁。病因:46例均为原发性甲减,其中甲亢术后8例,甲亢22例,桥本病6例,原因不明10例。病程5个月~8年,平均3年10个月。
甲减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①一般临床表现:46例均有怕冷、少汗、嗜睡、皮肤干燥脱屑、心率缓慢、血压偏低、心音低钝、贫血等甲减的基本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气促。②胸片:心界向双侧扩大30例(心胸比>0.50)心界正常3例。ecg表现:窦性心动过缓20例,阵发性房颤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qt间期延长5例,t波低平30例,t波倒置5例,qrs波低电压18例。
心脏彩超:①心脏扩大:单独左室扩大5例,左房扩大18例,左房左室同时扩大4例,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最厚处约20mm)3例,升主动脉扩张2例。②心包积液:大量积液5例(行心包穿刺术),中等量积液15例,少量积液5例。
化验:血清ft3≤1.5pmol/l 6例、≤2.1pmol/l 22例、≤3.0pmol/l 18例:ft4≤4.2pmol/l 10例、≤6.0pmol/l 20例、≤9.0pmol/l 16例。5例心包积液的实验室结果:细胞数12×10/l,19×10/l;
蛋白40g/l,50g/l;
相对密度1.016、1.020,均为漏出液。
结 果
全部病例均服用优甲乐片,老年患者从25μg/日开始,逐渐加量到75~100μg/日维持。用药1周后怕冷、水肿、少汗、心悸、气短等症状逐渐消失,ft3、ft4一般7~10天恢复正常,stsh 2~3个月恢复正常,心包积液2~3个月消失。ecg:房颤者转复为窦性心律,余均恢复正常。扩大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回缩。有20例病人体重不同程度降低,黏液水肿好转,46例病人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讨 论
本组46例甲减性心脏病患者以心脏扩大、心肌肥厚为主要表现者8例,其产生机制是甲减时血清t4不足,心肌细胞间质黏蛋白沉积及心肌环化酶减少,使心肌细胞黏液性水肿,肌原纤维变性坏死导致心肌代谢减低,心脏收缩力减弱和心排血量降低,且可引起心脏扩大和心肌假性肥大。以心包积液为主要表现者25例,甲减性心包积液是由于全身水、钠潴留,心包毛细血管黏多糖沉积,导致渗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漏至腔隙及淋巴引流不畅所致。其临床特点是女性多见,心率不快。这与t4缺乏、窦房结细胞冲动释放减慢 心脏对儿茶酚胺敏感性降低及心肌细胞肌凝蛋白的ca2+-atp酶降低有关,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积液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积液相对密度高而细胞数少,是因为久病者积液内富含胆固醇和蛋白质,此特征可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心包积液相鉴别。甲减性心脏病以甲状腺片的治疗替代为主,结合患者不同并发症综合处理,一般预后良好。单纯成年型甲减所致心脏病变如心脏扩大、心包积液及一般的ecg改变在使用甲状腺片的替代治疗后逐渐逆转。
相关热词搜索:;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jis篇二
妇幼临床常见外科疾病有哪些你知道吗?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更多关于妇幼临床常见外科疾病的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妇幼临床常见外科疾病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孕产妇死亡率: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94.7/10万,每年约有2万孕产妇死亡。据who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孕产妇死亡,发展中国家孕产妇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200倍。(注:指妊娠期到产后42天内,因任何与妊娠有关或由于妊娠处理加重疾病而造成的每10万孕产妇中的死亡数。)
(二)围产儿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包括围产期内的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80年代末我国围产儿死亡率为9.8~49‰,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
(三)障碍儿的发生率:指分娩前后及分娩过程中处理不当或由于疾病而遗留后遗症者。
胎儿畸形约占活产儿的3%。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0万出生缺陷婴儿出生,平均每5~6分钟就有一个,85%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120万,占我国出生人口总数的4%~6%。严重的畸形可导致胎儿/新生儿死亡或严重残疾。最常见的胎儿畸形包括: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唇腭裂、多指/趾、脑积水等。
上海市妇幼保健所(2001)对29所医院的产科调查,显示妊娠期梅毒检出率为3.16‰,而海南(2001)为6.2‰。妊娠期淋病发病率约1%~8%。对胎儿的威胁则是早产和胎儿宫内感染,早产发病率约为17%。
妇幼医学进入胎儿医学时代
古典妇幼医学/20世纪以前:
标志:接生。产科是最古老的医学专科,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医学出现以前,人们就已经会接生了。但是与其他临床学科相比较,产科的发展非常慢。主要原因在于进入现代医学时代,从事其他专科的都是医学院毕业的医生,而从事产科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多数还是连助产士资格都没有的接生婆,这大大阻碍了产科的发展。
近代妇幼医学/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
标志:助产士与妇产科医师的出现,剖宫产。
现代妇幼医学/20世纪70年代~现在:
20世纪70~90年代末——围产医学形成期
标志——围产医学的出现,胎儿监护,包括胎心电子监护、b超生物物理评分、胎盘功能的生化监测等。虽然进入围产医学的年代,关注的重点还是母亲安全,考虑的.还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但是已经开始关注胎儿和新生儿,关注与新生儿科的合作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20世纪90~21世纪00年代——围产医学成长期
标志——产前诊断,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健康情况,是围产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某些特殊检查方法在子宫内对胎儿进行诊断,以便及早采取措施避免残疾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是优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00~现在——围产医学成熟期
标志——胎儿医学,包括胎儿疾病的宫内治疗和关注点,从出生缺陷扩大到所有影响胎儿宫内安危的疾病,例如双胎和多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羊水过多和过少等。
近三十年来,世界医学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医学思维的转变、医疗资源的整合与新技术、新材料高度应用等方面。
8大医学进展:
1、胎儿医学。
2、互联网医疗、精准医疗。
3、微创技术、机器人技术、干细胞治疗技术、3d打印技术、器官重建技术。
妇幼外科促进妇幼医学发展
从产前诊断进入胎儿医学阶段的标志是胎儿疾病的宫内治疗和关注点,从出生缺陷扩大到所有影响胎儿宫内安危的疾病,妇幼外科促进妇幼医学发展。
(1)胎儿与新生儿外科:关注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相关器官畸形。
(2)妊娠外科:关注影响妊娠期母体健康与胎儿发育相关疾病。
(3)女性外科:关注与生育及内分泌变化相关疾病。
胎儿先天畸形是指由于内在的异常发育而引起的器官或身体某部位的形态学缺陷,又称为出生缺陷。人类具有较高的出生缺陷率,国外发病率约15‰,国内发病率约为l3.7‰。
先天性心脏病,如:房/室间隔缺损、法乐氏四联症、大血管转位、右室双出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闭锁等。
肺部发育异常,如肺囊腺瘤、隔离肺等。
纵膈疾病,如纵膈肿瘤、食道闭锁等。
膈肌发育异常,如食道裂孔疝、先天性膈疝等。
先天性脑积水、脊髓和脊膜膨出、脊柱栓系综合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颅缝早闭、各种先天性颅颌面畸形。
肠道畸形,如:十二指肠闭锁、环状胰腺、幽门肥厚、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肠道闭锁、胆道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等。
肝胆畸形,如: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胆汁淤积、肝囊肿等。
急腹症,如:急性肠套叠、嵌顿疝、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等。
肾脏畸形、如:先天性肾积水、重复肾输尿管畸形、肾母细胞瘤、多囊肾等。
输尿管畸形,如:巨输尿管畸形、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异位开口等。
膀胱畸形,如: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输尿管返流、膀胱横纹肌肉瘤等。
尿道畸形,如:后尿道瓣膜、尿道憩室、尿失禁等。
生殖器官畸形,如尿道上/下裂、隐睾、隐匿性阴茎、两性畸形等。
包括: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腹膜炎、肠梗阻、胃十二指肠穿孔、血栓性外痔、肾绞痛、输尿管梗阻、尿路感染、血尿、肾盂肾炎、输尿管结石、尿潴留、深静脉血栓、血栓性外痔等。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是较常见的妊娠期外科疾病,孕妇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国外资料为0.1-2.9%,中国资料为0.1-2.95%。妊娠各期均可发生急性阑尾炎,但以妊娠前6个月内居多。妊娠并不诱发阑尾炎,增大的妊娠子宫能合阑尾位置发生改变,增大诊断难度,加之妊娠期阑尾炎容易发生穿孔及腹膜炎,其发病率为非妊娠期的1.5-3.5倍。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可发生于妊娠各期,妊娠晚期和产褥期多见,发生率约为0.8‰,仅次于妊娠合并阑尾炎,较非孕期高,50%~70%的患者伴有胆囊结石。
妊娠期肠梗阻:较罕见,发病率为0.018%~0.16%。妊娠期肠梗阻对母儿来说是一严重并发症,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的改变,还可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由于妊娠期子宫增大,肠梗阻容易发生诊断和手术延误,从而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增加。孕产妇死亡率高达6%~16.6%,胎儿死亡率达26%~44.40%。
妊娠合并尿结石:发病率为1/2500~1/1 500,据统计,妊娠期和尿路结石有关的早产约占早产总数的40%;因疼痛需入院治疗的孕妇中,尿路结症是最常见的非产科病因。因结石梗阻所致尿源性脓毒血症,对母胎发育均构成严重威胁。
常见疾病:包括甲状腺瘤、结节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甲状腺机能亢进、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乳腺癌、胆囊炎、胆道结石、冗肠症、便秘、肛裂、痔、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曲张等。
甲状腺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美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根据统计,1973-2002年间,美国甲状腺癌的年发生率由十万分之3.6增加到十万分之8.7,大约增加了2.4倍(p0.001),而且这种趋势仍然在逐年增长。国内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女性约2.0-2.2/10万。
乳腺肿瘤: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便秘可是暂时性的,也可是长期的,通常长期便秘我们也称之为慢性便秘。
常见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尿道灼热、尿失禁、血尿、膀胱白斑、腺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癌、尿道肉阜、尿道旁腺炎、尿道癌等。
间质性膀胱炎(ic interstitial cystitis):是一种导致膀胱和盆腔周围不适或疼痛的疾病,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在美国估计有超过70万患者,90%为女性。
膀胱白斑:是上皮良性增生性病变,其发病与下尿路感染、梗阻及增生性病变关系紧密,有研究认为膀胱白斑为潜在恶性,临床统计恶变率为15%~20%,其中绝大多数为鳞癌。膀胱白斑也可伴膀胱癌同时存在,发生率约10%~20%。
泌尿生殖瘘:妇科手术中泌尿系器官损伤的发生率为0.32%,其所致损伤中,膀胱是最常见损伤部位,而输尿管是最重要部位,常引发急性肾功能障碍(arf),重者有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险。严重者可导致直肠-膀胱(尿道)瘘的发生。
尿失禁:女性人群中23%-45%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7%左右有明显的尿失禁症状,其中约50%为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癌:2002年我国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3.8/10万,女性为1.4/10万。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肿瘤发病率报告显示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尿路上皮癌占膀胱癌的90%以上、鳞状细胞癌约占膀胱癌的3%~7%、腺癌的比例2% ,膀胱腺癌是膀胱外翻最常见的癌。
常见疾病:包括腰痛、下腹部隐痛、会阴部痛、盆腔疼痛、排尿困难、漏尿、排便困难、尿道脱垂、膀胱脱垂、子宫脱垂、阴道脱垂、直肠膨出等。
慢性盆底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指男性或女性盆腔良性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6个月以上,或周期性发作3个月以上,疼痛与消极的认知、行为、性活动及情感有关,伴随有下尿路症状以及肠道、骨盆底、妇科或性功能障碍的一类多因子疾病。cpp没有明显盆腔局部器官、组织感染或其他病理改变者,称为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40%妇科病人,25%泌尿科病人,25%肛肠科病人,10%其它病人;其中20%病人有手术史。
尿急(urgent micturition)与尿频(frequent micturition)在中文的西医诊断学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尿急是指患者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地需要排尿,难以控制。尿频是一种症状,并非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可引起小便次数增多,但无疼痛,又称小便频数。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性疾病包括一组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以盆腔脏器脱垂、排尿排便功能异常、盆腔疼痛和生殖道损伤为常见问题,是女性常见病,在我国约有45%的已婚已孕妇女不同程度有盆底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
1.血管外科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2.外科疾病的临床特征
3.常见血管外科疾病
4.外科疾病营养常见问题
5.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的常见症状
6.引起小儿腹痛、呕吐的常见外科疾病
7.常见血管外科疾病有哪些
8.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有哪些
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jis篇三
有些时候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会有一些误区,如果没有避免这些误区的话,那么可能治疗的结果比不治疗的时候还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误区。欢迎阅读。
很多颈椎病、腰椎病,都是因为局部气血损耗或瘀滞,寒湿之邪留滞于局部,导致筋不柔而或纵或急,从而产生相应的病变;只有少数是真正因为骨错缝或者形体结构的自身改变(如椎间盘脱出等)而导致病变的,精通脉诊与摸诊的同道应该都会有同样的感受。《金匮要略》里,有“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的记载,就包括这一种情况。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宜缓不宜急,手法宜轻不宜重,很多人动不动就是小针刀、神经阻滞,甚至手术,这些都有点治过头啦,个人主张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内以调虚祛寒湿瘀,外以正骨柔筋,顺其气血。
对于产后病,现在中医临床都凭想象套用西医思维,见痛止痛,见呕止呕,喜用补药,想当然的认为应该活血化瘀,将中医的诊断抛在九霄云外!《景岳全书》说:“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然有虚者,有不虚者,有全实者,凡此三者,但当随证随人,辨其虚实,以常法治疗,不得执有诚心,概行大补,以致助邪。”对于产后病的研究,我查相关文献,报道少之又少,尤其是应用中医理论研究自然产、剖腹产后妇人体质差异的文章基本没有,能找到的文献也都是损伤经脉等等含糊解释,对于具体的症状体征差异都没有报道!剖腹产虽在中国早已有之,但是大规模的应用于临床,还是近几十年的事,古人不可能有具体的研究及治疗体会,而现在的中医,又没人会研究,总是想当然的套西医,失去了中医特色。
对于产后病的治疗,不仅仅只是补虚化瘀,还有很多非常有特点的治疗,比如产后病人中风发热,治疗上,单纯祛风就会进一步损耗气血,单纯补虚又会导致风邪留滞,怎么祛邪不伤正,这其实就是一个临床的窍门,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古人早就有深刻的探讨及治疗原则,生化汤、小柴胡汤都是典型的方剂!
慢性病,其表里、脏腑皆是虚实寒热夹杂,一味的治疗邪实,而不虑其正虚,或者一味的补虚而不虑其邪实,都是治疗慢性病不可取的,临床上,很多病人,症状稍一好转,就觉得万事大吉,不去看医生而松懈治疗,结果没过几天,又进医院!很多的大夫,也为求效果,喜用祛邪或者纯补之法,虽能取得短暂效果,但是长远治疗下去,病不但不会治愈,反而会加重病情,进一步加快疾病传变!慢性病的治疗,宜在虚实寒热中缓缓调理,不宜峻用攻邪之法,比如临床上常见的肝脾不和证而出现胁胀、易怒、眼睛发胀甚至红肿、身体乏力、大便溏稀,如果单纯使用疏肝清肝之法或者单纯健脾,虽能迅速取效,但不可能完全治愈;如果能在疏肝与健脾中择其轻重而缓缓调和,往往能水到渠成,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习惯性便秘也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病种,包括我前面说到的颈椎病、腰椎病,这些都要引起重视。
现在西医一致认为,体温38.5摄氏度以下不需要特殊处理。其实,这不是说不处理,而是西医对这样体温以下的病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对于这样的疾病,中医有足够多的办法进行处理,除开汤药外,我临床常用的罐疗、汤熨,都有很好的效果。
一病之起,必有一病之因,不去运用自身理论体系进行诊断,而对症治疗,虽时而能取得一定疗效,但终不能治愈疾病,临床上,对于胃痛,有气滞、食积、虚寒等区别,不去分析,而只会止痛,用药能不打包围战吗?对于腹满也是,如果不去找到原因,治疗可能就没有方向。古人治病为什么就是简简单单几味药,如良附丸、金铃子散、失笑散、枳实芍药散等,都是很好的典范。
临床上,小儿感冒是非常常见的病种。很多小儿,一次感冒没好几天,又进医院输上盐水了。临床上中医治疗,对于感冒初起,也是祛邪为主,很多小儿,一退烧一止咳就不治疗了,结果越治越虚,感冒反复发生。我临床上,对于小儿感冒的病人,都嘱病人病愈后,间断服用少许补中益气丸。
今天就写这些吧,清明节,谨以此文写给自己的师父、写给逝去的亲人;病魔无情人有情,但愿自己在医者的路上能有更多的收获,能让更多的病人脱离苦海;黑夜漫漫,书海无边,医路艰辛,我还得继续努力,无知的医生才是真正可怕的病魔啊!!
1.常见病临床治疗的误区
2.中医养生常识刮痧治疗5种常见疾病
3.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4.整形颌面外科常见疾病及治疗方式
5.春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6.内科临床常见疾病有哪些
7.临床常见疾病快速诊治方式
8.心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