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体会通用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经分析,本地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离不开以下几点:
日常运作规范化。
主要表现为:有制度管事,有机构领事,有队伍干事。20__年12月份,县普法办出台《关于“五五”普法期间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对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方法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规范运作。同时成立了县普法办、县综治办、团县委、县教育局有关人员组成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开展全县青少年法制教育。为进一步促进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落到实处,还组建了一个讲师团和两支队伍,即由律师、青少年工作专家组成县青少年法律咨询与法制教育讲师团;由1000人组成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队伍,其中全县65家中小学校配备了由公、检、法、司等部门骨干担任的法制副校长;由25名法律工作者组成青少年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今年上半年开展法律进学校102次,组织法律竞赛、演讲130次,在校和校外青少年接受法制教育比例分别为100%和35%。
法制教育实践化。
重视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创建了县法院民事审判庭等6个省级“青少年维权岗”,其中县司法局基层科还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着眼于建设青少年法律教育基地,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和跃龙街道怡惠社区建立了青少年法律教育基地,注重推动青少年法律教育深入基层、深入居民住宅区,使青少年在其所生活的社区就能受到法制教育。同时,重视青少年法律援助案件办理,通过体验案件办理过程,让青少年实实在在接触法律、体验到法律的作用与威严。20__年12月—20__年8月,共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37起,有力地维护了青少年权益。
工作经验典型化。
重视及时总结工作中好的做法、经验并加以推广,起到以点带面、以先进促一般的作用。近年来,重点推介了三个经验:一是具有首创意义的“__县中小学生违法犯罪预警机制”。以学校作为阵地,以班主任和学校政教老师作为负责人,对在校学生中个别行为失范的同学,争取“事前预警、提前介入”的教育方式,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前瞻性。二是茶院经验。锁定三类人员准确定位预防对象,成立志愿者队伍,因人而异分类施教:重点对象“盯”着管;一般对象“带”着管;外出对象“跟”着管;贫困对象“扶”着管,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三是柔石中学工作模式。抓好班级、年级段、政教处和学校四级管理,构建四道防线,预防和减少学生不良行为。这些经验和做法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和推介,并经浙江法制报、宁波日报等刊物多次宣传。
教育手段多样化。
一方面以正常教育为主渠道,98所学校做到了“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占全县中小学校总数的96.1%。每年在校生接受法制教育不少于10课时,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人手一本《小学法制教育》读本,中小学教师每人一本《中小学生自我保护100问》,并按年级确定普法重点。另一方面,通过课外教育、社会实践以及学生模拟法庭等,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并利用校园网、校电视台广播等,向学生传播法律知识。团县委开通了“96015461”阳光青少年心理,开展“与法相伴·呵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活动,还联合县教育局、司法局开展青少年法制影片进学校、进社区活动,集中播放《法官妈妈》、《为了明天》等优秀法制影片。县教育局开展“我的预警故事”优秀个案案例评选、“法在我心中”法律知识竞赛、预警机制工作论坛等多场活动,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
教育机制网络化。
学校、社会、家庭紧密配合,构建三者联动的教育网络,强化三道防线,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这个系统工程。建立了由普法办、宣传部、政法委、教育局、法院、公安局、关工委、团、妇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和掌握青少年法制教育和违法犯罪情况的新趋势、新动向,制定相应对策。采用联合执法综合治理的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环境,公安部门联合工商、文广、交通等部门每年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全县102所中小学、161所幼儿园200米范围内的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等场所得到彻底清理。各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处、团委、总务处等科室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小组,还成立法制学校,并推广和完善了中小学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同时,借助青少年的参与,加大对家庭的引导力度,通过知识竞赛、演讲竞赛、观看电影等活动,调动家庭成员的学法热情。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
通过各类教育活动,全县逐步完善了青少年法制教育体系,使青少年自强、自尊、自律,养成向善、向美的良好品格,有力地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从20__年起,本地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20__年、20__年分别比上年下降了39.25%和3.07%。
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我是小学六年的班主任。我的学生们马上就要升入初中了。这些青涩懵懂的孩子们即将迎来了人生第一次选择,我们在为他们高兴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担忧,担心他们因为不懂法,或者听不进去家长的劝告而出现不应该的举动。
正在这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法律,学习法律,增强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学校为我们组织了一节法制教育课。这节法律讲座的主讲人不再是教师,而是市级交警大队的特级警察志愿者为我们上课。这对于我们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看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全社会都在关注。
听到这个消息,老师和学生都为之惊喜,盼望着他们的到来。当身着警服的警官走进班级的时候,学生们一双双企盼的双眼露出了笑容,热烈的掌声响彻了教室。
学生们挺直了腰板,瞪圆了眼睛,仔细聆听了两位警官的讲座。很多案例的发生让学生听得瞠目结舌。
例如:现在的孩子喜欢玩游戏,上网吧。当听到将官说“一个14岁的小男孩,去网吧玩cf之类的游戏,有一天有个小孩在网吧和它发生了冲突,他就把另一个小孩捅死了。”
例如:一个小孩结交了不好的朋友,结果抢钱5元,最后进了少管所花了5000元。真是得不尝失呀!这是个“慎重交友“的话题,这是一个处于失去自由的天空的少年发自内心的悔恨和领悟。警官们把这些道理传达给拥有自由的孩子们。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很大的启发,甚至产生了心灵的震撼。大家都为那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大为惋惜,在惋惜之余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是法律的无知者,在法律面前没有敬畏之心,只凭一时冲动而铸成大错。在交友方面还要增强判断力,判断出该交的朋友和不该交的朋友,从而更好的发展自我。这正是六年的孩子们需要知道的法律知识。但是处于逆反期的孩子是听不进去家长的说教的,而一身正气的警官讲述的事例却让他们百分之百的信服,让他们对那些法盲的孩子感到同情,进而以此为鉴,拒绝错误的发生。
听后我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收获?他们都说讲的很生动,而且以前半懂不懂的法律知识都弄懂了。他们很高兴!不用走出校门就能拉近与社会的距离。这真是一节生动的法律教育讲座呀!
警官最后告诉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作到警钟长鸣!这节课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要用法律知识来擦亮自己的眼睛,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好人生之船的舵,让我们的生活美如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