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环境调查报告的资料 环境调查报告3000字6篇(大全)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环境调查报告的资料环境调查报告篇一
对世界环境保护你们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是爱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环境保护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全球气候变暖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四)酸雨蔓延
(五)森林锐减
(六)土地荒漠化
(七)大气污染
(八)水污染
(九)海洋污染
(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家自身的一些传统和特殊的国情导致保护环境的意识并未完全形成,这就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但也付出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代价。追根溯源,造成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广大群众环保意识缺乏。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我们国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与广大群众环保意识的缺乏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例如: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在春节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及在祭祀过程中大量燃烧相关祭祀物,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在农村地区,夏秋农忙时节为了节约农时,大量燃烧农作物秸秆;在城市,废弃电池、电子部件的随意丢弃现象严重;很多人为了个人私利,在企业生产中私自排污……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环境安全。
而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追根溯源就是广大人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这与我们国家的传统有一定关系,特别是传统思想观念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还有就是工业化进程相对较晚,广大民众没有这方面的认识,而到了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更多地是追求经济效益,进而忽略甚至牺牲环境。归根结底就是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2.制度的不完善。
环境污染问题是在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率先出现的,工业时代的到来,大机器的普遍应用尤其是蒸汽动力的普遍应用除推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步伐外,也带来了日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从此西方国家就开始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进生产技术等方面完善自己,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是有关环境保护的制度不健全。这里所指的制度不健全,一方面是指我们国家制定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有些问题是新出现的问题,没有涉及,还有就是部分细节问题基本上没有具体规定,成为“真空”地带。另一方面,监督力量相对薄弱,各地的环保机构一直是辅助单位,自身的工作得不到其他部门的有效配合,甚至长时间处于单兵作战状况,而环保机构自身因为人员短缺和职权有限,对有些问题无力甚至无法解决。
其次是城市化过程中无序的发展。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在不断扩大城市规模的过程中,缺乏宏观上的、具有前瞻性的决策,各地方部门各自为战,导致企业污染、河流污染、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城市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等问题的出现。
3.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济成为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何发家致富成为很多人的追求,而有些人和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择手段,这就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例如,在农村,很多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甚至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等,造成土壤和农作物产品污染;部分地区,鼓励发展私人企业,如小造纸厂、重金属加工厂、塑料颗粒加工、矿石露天开采,他们的技术水平低,机器设备简单落后,很容易造成大气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4.科技的副作用。
科学技术是柄双刃剑,它在极大地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容易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就像日本福岛核事故那样。就我国来说,很多人应用新技术仅仅着眼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其给我们带来的严重问题,如农药残留、电子产品废弃物的污染等,这是我们应该注意却一直忽略的。
环境调查报告的资料环境调查报告篇二
树,人类的朋友,它奉献氧气吸入二氧化碳,为人类净化空气,抵御沙化、风尘、赤潮。但是,人们对它只是滥砍滥伐,不知道保护。知道吗?中国森林面积只有15.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也只有16.5%。地球森林覆盖率已经下降了20%—30%,如果再不加以节制,人类将失去这个朋友,而树木又是动物的家园,失去家园,动物何处容身?动物,人类的伙伴,因为偷猎,有些动物濒临灭绝。湿地,在中国已经遭到破坏,盲目地围垦、掠夺开发、污染加剧、过度利用等因素,全国三分之一的天然湿地面临 被改变、丧失的危险。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工厂大量地排出废气、废水、废物,使环境质量恶化。地球资源本来可以再生,可人类却滥用化学品,致使本来再生的资源不能再生。
……
全国各地不断出现台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是多么可怕的现实啊!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家园呢?保护环境对于我们不是一个新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首先,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讲究卫生,不乱扔废弃物,不乱倒垃圾,爱护花草树木,保持校园环境干净整洁。小事虽然不起眼,却能体现我们具备了多少环保意识。
其次,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建立“绿色环保”少年岗,植树造林,控制土地沙漠化,扩大绿地面积。
第三,必须树立全民环保意识,让大家意识到保护环境、资源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死存亡!不能有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怕麻烦。
保护环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且对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有很大的关系。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同时也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家园。只有每个人都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使明天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
环境调查报告的资料环境调查报告篇三
设立世界环境日,就是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下面是爱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环境日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no.1 气候变暖
no.2 臭氧层破坏
no.3 生物多样性减少
no.4 酸雨蔓延
no.5 森林锐减
no.6 土地荒漠化
no.7大气污染
no.8水体污 染
no.9海洋污染
no.10固体废物污染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 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这些点 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 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惨剧。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环境调查报告的资料环境调查报告篇四
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如南极的臭氧层空洞。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被破坏的面积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欧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地球地面虽然2/3为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为淡水,但其中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5%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我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由于人类的破坏使得地球水资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后记:人们将面临的危机有很多,如果人类一如既往地破坏环境,那么人类将会灭绝,地球也将会成为宇宙中一个遥远的历史。
为了人类的健康发展,为了天更蓝、水更绿,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吧!
环境调查报告的资料环境调查报告篇五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接下来本站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世界环境日的宣传资料,欢迎阅读借鉴!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的年初公布当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并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发表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书。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在这期间发布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国从1985年6月5日开始举办纪念世界环境日的活动,以“青年人口,环境”为主题 。自此之后,每年的6月5日全国各地都要举办纪念活动。1993年北京被选为举办庆祝活动的城市,其主题是“打破贫穷与环境的怪圈”。 20xx年4月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机构和世界各国政府、团体在每年6月5日前后举行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各类活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在这一天发表有关世界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的年初公布当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并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发表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书。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
设立世界环境日,就是要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世界环境日也是联合国提高全球环境意识、敦促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1973年1月,联合国大会根据人类环境会议的决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负责处理联合国在环境方面的日常事务,促进和协调联合国内外的环境保护工作。
unep负责确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这些主题基本反映了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很有针对性。
unep每年6月5日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布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从1987年开始,unep每年还要选择一个城市作为联合国的宣传活动中心。许多国家的政府、民间团体和人民群众每年也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环境调查报告的资料环境调查报告篇六
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世界环境日宣传资料,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机构和世界各国政府、团体在每年6月5日前后举行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各类活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在这一天发表有关世界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的年初公布当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并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发表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书。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
设立世界环境日,就是要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世界环境日也是联合国提高全球环境意识、敦促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1973年1月,联合国大会根据人类环境会议的决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负责处理联合国在环境方面的日常事务,促进和协调联合国内外的环境保护工作。
负责确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这些主题基本反映了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很有针对性。
每年6月5日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布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从1987年开始,unep每年还要选择一个城市作为联合国的宣传活动中心。许多国家的政府、民间团体和人民群众每年也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的年初公布当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并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发表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书。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在这期间发布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国从1985年6月5日开始举办纪念世界环境日的活动,以“青年人口,环境”为主题 。自此之后,每年的6月5日全国各地都要举办纪念活动。1993年北京被选为举办庆祝活动的城市,其主题是“打破贫穷与环境的怪圈”。 20xx年4月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