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外名人故事600字(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中外名人故事600字篇一
爱迪生从生活的实践中发现声音强弱与颤动程度的关系后,便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说话能使模板振动,那这种振动也可以发出原来的声音。于是,他产生了发明一种留住声音的机器。在他的努力钻研下,一种会说话的机器——留声机问世了,这在当时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生活中的一个细节,让爱迪生萌生了发明留声机的想法,从这里可以看出,爱迪生善于观察和思考,从而激发起创作的兴趣,最终发明留声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其实,我们生活中用到的许多东西,都是人们仔细观察并刻苦钻研的结果。如鲁班被长满了锋利的齿的一种草割破手指,经过多次试验后发明了锯子;瓦特通过煮饭蒸汽顶开锅盖而发明了蒸汽机;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发明和发现,都来源于实际生活,这说明知识都藏在万物中,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去观察和思考。正是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从一些现象总结规律,并想办法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才有了这些发明和发现。反过来讲,如果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不仔细看,不认真想,不动手做,人类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发明和发现呢?
爱迪生等人的事例告诉我们,知识的源泉就是生活。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的纷繁差异,自然界的神奇不可思议,还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解开。
我觉得,我们要向爱迪生学习。学习他这种对万物充满好奇的心,对事物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怕苦不怕累,不断探寻知识的海洋。
中外名人故事600字篇二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美国19世纪的三xxx之一。他一生至少赚进十亿美金,捐出的就有七亿五千万。他虽然拥有亿万家产,但他平时花钱十分节俭。
有一天,人陪朋友到一家熟识的餐厅去用餐。在那家餐厅附近,他遇见一个年轻的乞丐。那个乞丐手拉着小提琴,朝行人乞讨。洛克菲勒一下子被那些美妙的声音吸引住了,他走过去聆听了一会儿;尔后,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年轻人,你很有音乐天赋,不应该靠乞讨度日。”
乞丐感觉面前的这个老人很面熟,好像在废弃的报纸上看到过。乞丐惊讶地问:“你是?”洛克菲勒笑着说:“洛克菲勒,一个靠搬运油桶谋生的老头。”
顿时,乞丐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洛克菲勒便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纸币递给那个乞丐,不小心将一个一毛钱的硬币带了出来。那个硬币在地上划了一个圈后,滚落在乞丐身后的排水沟里。洛克菲勒走过去,俯身将那个硬币起来,然后仔细擦去上面的灰尘。
那个乞丐诧异地问:“洛克菲勒先生,如果我像你那样有钱的话,根本不会去在乎那一毛钱的。”洛克菲勒好象开玩笑地说:“也许,这就是你至今仍在乞讨的原因吧。”
就在洛克菲勒转身离开时,那个乞丐疾步追了过去,嗫嚅道:“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用你给我的这张整票,换那一枚硬币。”
洛克菲勒很高兴地与他交换了,并且还拍了拍那个乞丐的肩膀。
几年后,洛克菲勒有一次应邀去参加一个音乐演奏会。在演奏会结束时,一位年轻的小提琴家,急匆匆赶到洛克菲勒面前,异常感激地说:“洛克菲勒先生,你还记得那一枚硬币吗?”说着,他从贴胸的口袋里,摸出一枚闪亮的硬币。
洛克菲勒也快乐地大笑起来说:“迄今为止,这是我知道的一枚最有价值的硬币!”
中外名人故事600字篇三
张思德19--年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年参加红军,在炮火硝烟中成长为一名坚强的红军战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在红军中,他作战机智勇敢,曾在一次战斗中创造一人夺得2挺机枪的战绩,先后多次负伤。19--年,他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19--年到陕北后,入云阳荣誉军人学校学习和养伤。19--年加入中国xxx。从此,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切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党叫干啥就干好啥。
张思德对待革命工作总是认真负责,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在平凡的工作中实践着一个xxx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9--年春,他被调到云阳八路军某部留守处警卫营担任班长。19--年春,调xxx警卫营任通信班长。工作中,他总是承担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全班战士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19--年11月,部队合并整编,干部精简下派,一些连排干部要去当班长,多数班长、副班长要当战士。张思德调中央警卫团1连当战士,他毫无怨言,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不久,他被调到延安枣园,在xxx等中央领导同志工作的地方执行警卫任务。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警卫工作中,为了保证xxx等中央领导有个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经常主动为驻地打扫卫生、铺石垫路、修补窑洞,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他还经常帮助战友补洗衣服、编草鞋、喂战马、挑水烧火、采药防病、站岗放哨,带头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全心全意地干好每一件革命工作。
19--年初,张思德响应xxx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到离延安70多里的安塞县生产农场,被选为农场副队长。同年7月,进安塞县山中烧木炭。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最苦最累,他就出现在哪里,每到出炭时总是最先钻进窑中作业。9月5日,天下着雨,张思德带着突击队的战友们照常进山赶挖新窑。中午时分,炭窑在雨中发生崩塌。危急时刻,张思德一把将战士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里,战友得救了,张思德却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1000多人,在延安凤凰山下枣园沟口的操场上举行张思德追悼会。xxx亲自参加追悼会,献了花圈,亲笔题写“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悼念讲话,对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境界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说:“我们的xxx和xxx所领导的八路军、xxx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xxx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篇讲话经过整理后收入《xxx选集》,题为《为人民服务》。xxx讲演的主题“为人民服务”,是中国xxx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是xxx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这个宗旨,是我们党和军队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中外名人故事600字篇四
成语中有许多名人的故事,有时,这些成语可以在阅读和习作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小组决定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进行研究,了解成语中蕴含的古代名人故事和著名历史事件。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他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就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名叫匡衡的人。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一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
成语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其中既有历史名人故事,也有重要的历史事件,还记录着古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成语集中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它真是中国语言艺术的博物馆!
中外名人故事600字篇五
教师,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虽然在这个职业中,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妇孺皆知的名人,但你们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如果我们是一棵树上的繁茂的树叶,那你们就是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挺拔的树干,而在这根树干上旁逸斜出的树枝和树叶,便都是你们的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像参天大树那样把我们送入碧蓝的天空,让我们有更好的人生。你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即使是即将坠入深渊的人,你们也不会放弃一丝希望。
如果世界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色彩,即使有,也只是黑白相间的单调。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人愿意在这张没有色彩的人生增添几分色彩,让它不再单调。你们就是我心目中的伟人——工人!
在这个世界上,风景优美的地方数不胜数,虽然偶尔有几处不是那么宜人,但却也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因为你们用智慧建造的。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你们的创造也会熠熠生辉,就像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
没错,这些都是你们创造的奇迹,人类虽没有大海那样波澜壮阔,也不像河流那样源远流长,但是,你们却有“乱云飞渡仍从容”劲头,你们在不断的突破自我,搭建着一座座笔直冲天的高楼大厦。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什么?那便是母爱,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它的创造者——母亲。
怀胎十月,终成就一个生命,这十月的艰辛,没有谁比你们更了解,我们对你们最大的回报,就是平安无事的、快乐的活着。母爱是在我们迷茫时的灯塔,母爱是在我们愤懑时的镇定剂,母爱更是我们在无依无靠时的坚定的后盾。我们没有权利去诋毁母亲,践踏母爱,因为母爱是我们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世上还有有很多很多的伟人,不只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老师,或是“南求北索无休歇,东挡西除未定哉”的工人,亦或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亲……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都可以成为这个世界的伟人,所以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而是应该多去思考一个人存在的意义。
中外名人故事600字篇六
李彦宏:从戏曲少年到高考状元
生于山西阳泉的李彦宏并不觉得自己小时候有多么大志向,像所有心都玩野了的孩子一样,每天看上去也都是忙忙碌碌的,但都不过是在“随大流”罢了。李彦宏的父母在晋东化工厂工作,家境很普通,李彦宏有3个姐姐1个妹妹,他的腼腆温和或许与姐姐们的宠爱有关。
父亲常常带李彦宏去看戏曲电影,为此他还一度迷上了戏曲。他的舞台很小,只是家里的那张床。他常常把床单围在腰里做战裙,拿一根棍子当枪耍,一个人不断亮相。山西阳泉晋剧团招收学员时,他去了,剧院老师从一招一式中看到了一种灵气,决定录取他。
但李彦宏对戏曲的兴趣很快就淡了。李彦宏的大姐在刚刚恢复高考的那年就考上了大学,引得四邻艳羡。相比于学戏,上学因为正统而更具有吸引力。对于李彦宏学戏曲,还可以做一种解读,他其实真正喜欢的不是戏曲,而是那个舞台。只有在舞台上,才能一招一式展示自己的才华,感染更多的人。这与现在百度坚持的“用技术改变生活”的理念一脉相承。
19岁的李彦宏考取了山西阳泉市的高考状元。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高中时参加全国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的他,毫无疑问地喜爱计算机,但是第一志愿却不是北大计算机系,而是信息管理系,因为他考虑到:将来,计算机肯定应用广泛,单纯地学计算机恐怕不如把计算机和某项应用结合起来有前途。
读北大,学会独立思考。面临毕业,正是沉闷的1991年,决定“走出去看世界”的李彦宏如期接到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的入学通知。
中外名人故事600字篇七
俄罗斯总统普京小时候非常聪明,他品学兼优,常常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
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作文题:《我的理想》。同学们写出自己的理想:有想当科学家的、有想当作家的、有想当工程师的、有想当农艺师的、有想当教师的、有想当军人的、有想当工人的――而小普京的脑海里,却有自己不同寻常的独特思考。
课余时间,小普京非常喜欢读《盾与剑》杂志,对里面描写的“克格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杂志上他知道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克格勃”准确地截取了敌人的情报,使苏军取得了一次次巨大的胜利……他想:“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的人。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而我应该怎样去报效祖国和人民呢?做一名出色的间谍(dié),用我的牺牲去换取祖国和人民的胜利,这不是非常有意义的吗?”
于是,他在作文本上写道:“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尽管全世界的人们对这个名字都不会有任何好感,但是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发,我觉得间谍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在这篇作文中,普京还列举了一个苏联名间谍的英雄事迹,论述了在苏美对峙(zhì)的冷战时期间谍的重要作用。当教师打开普京的作文本时,不禁又惊又喜,连声赞叹他“年纪不大,志气不凡。”
后来,在一次参观“克格勃”大楼之后,普京走进了“克格勃”列宁格勒局的接待室。一位工作人员听了他的要求后,对他说:“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不接受主动来求职的人,只接受服过兵役或者大学毕业的人。”
1970年,18岁的普京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法律系国际专业。1975年,他大学一毕业就从事对外情报和国外反间谍工作,实现了自己“做一名间谍”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