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大班(六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大班篇一
一是教师、家长、幼儿一齐收集资料有关端午节的新、老照片及相关声像资料,了解端午节有关的知识和风俗习惯。并透过宣传栏、家园联系栏、网站等多种宣传形式,让师生进一步感受到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增强幼儿热爱祖国之情,鼓励、引导幼儿走进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二是透过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词、民间传说,搜集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在班内分组交流学习,表达我们对他的怀念、崇敬、爱戴。
三是倡导热心家长给与幼儿包粽子的指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粽子”,感受着民俗文化。食堂帮忙煮好。让幼儿品尝、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四是制作并相互赠送端午节贺卡,鼓励幼儿动脑的同时也多动手,并互相传达节日的问候。五是结合“六一”庆祝活动,各年级组组织幼儿举行“绘美丽祖国”绘画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透过“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感受过节的快乐,做中国人的光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积累幼儿的文化底蕴。在活动中让幼儿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个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动手潜力和同伴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大班篇二
因为我工作的幼儿园在农村,我带的孩子知识比城市长大的孩子差。关于这方面的思考,我在教端午节之前,做了一个简单的关于孩子端午节知识的调查,发现孩子对这个节日一无所知。
据调查,为了给组织端午节和即将到来的端午节打好基础,我选择先在活动书中教授儿歌端午节,让孩子们对这个节日有所了解。活动中,我尽可能生动地讲解儿歌中的每一个恰当的词语,让孩子们熟练地掌握儿歌的内容。端午节假期,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仔细观察并记住端午节期间的所见所闻以及与节日相关的活动,开学后分享给老师和其他小朋友。
端午节刚过,我发现所有的孩子都聚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谈论“吃粽子,赛龙舟”,我感到一阵喜悦。似乎端午节的`话题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下午到达公园后,端午节正式开始。“你在端午节看到了什么?你玩的什么?”起初,一些孩子举手告诉我“端午节我叔叔一家来我家吃饭。”“我妈和外婆一起包饺子,我吃了很多。”我家门口插着艾草。"“我在家里的电视上看到了龙舟,”我说。"它是什么样的?" "我来了" "我来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回答。"你还看到了什么?"
我问。“他们在赛龙舟,他们喊着‘加油!’一边做这个(用手划水)!一个孩子正忙着打着手势。其他孩子再也忍不住了。有的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划龙舟”,有的成了喊着“加油”的拉拉队。班级突然好像爆炸了。看着孩子们兴奋的脸,我决定取消原定的谈话计划,来一场‘龙舟赛’!
通过这次“龙舟赛”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产生的活动最受孩子的欢迎,让孩子亲身体验活动场景最能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潜能。首先,我发现孩子们自发地谈论赛龙舟的经历,这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其中,主动情绪是教师任何预设的活动都调动不了的。但如何引导他们整理自己的经历,并以适当的方式分享他人的经历,从而获得真实美好的情感体验呢?
我选择开展‘赛龙舟’活动,让孩子们始终处于真实的活动场景中。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能够主动地与人和事物互动,不断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无形中促进了孩子心智的发展。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的专注、坚持、合作、协调能力非常突出,我认为这与孩子们在活动场景中的自主探索和自我感受体验是分不开的。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大班篇三
随着端午节的到来,我们主题活动也跟着端午节进行。我们的园本课程加入节日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学习,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传统文化。
《端午节的粽子》是一节要利用多种感官去探索的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知道粽子用什么材料及什么步骤做的,所以我必须要让每一个幼儿去实践,去观察,去感官;这样才能起到作用。所以活动前一天,我通知家长带一个熟的粽子来幼儿园。第二天,家长们都带来了粽子,非常感谢他们的配合。
教学活动刚开始,我通过谈话引入了粽子,并让幼儿观察粽子的特征。并利用挂图让幼儿了解制作粽子的基本过程。而且还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幼儿去理解(一个粽,四只角,剥开叶,大口咬,各种味道真正香)。
在经过前面的铺垫之后,幼儿都已经迫不及待了。所以就进入下一环节,让幼儿自己去实践;去感官。也许有的幼儿想直接吃,为了起效;将以小组形式进行,小组讨论、观察、品尝。要让幼儿真正了解粽子的制作材料及制作过程,所以在最后一环节是个人总结。让幼儿自己描述粽子的味道。幼儿的'回答各有不同,有的说是;我的粽子真好吃,里面好多豆沙馅。还有的幼儿说;我的粽子形状和你们的不一样,我的像牛角一样。
通过这样多种感官的活动,幼儿才得到了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是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实践操作。
活动的第三环节就是以屈原的故事为主展开从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当孩子听到屈原投江时孩子紧张的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为了使活动更加有效,我还给幼儿丰富了一些其它的经验: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dd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孩子还是比较投入的。
活动结束前,孩子们都很开心。我想他们的开心不是因为他们吃到了粽子,而是他们自己操作了、探索了、发现了;并通过自己的多种感官了解了活动的主要目的。
活动结束后是一个盥洗活动,不时地听到孩子们在盥洗时唱着:“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锣鼓……”我想这就是目标达成的最好的体现了。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大班篇四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安海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文化底蕴,我园开展了端午节民俗活动周。
端午到xx,陆上看采莲,水上看抓鸭。20xx年5月25日下午,xx镇xx中心幼儿园小班段举行了xx特色民俗活动——“水上掠鸭”。
“掠鸭”,又称“水上捉鸭”,是流传于闽南地区的端午节水上竞技运动,一直备受大家喜爱。瞧!宝贝们身着泳装,一个个蓄势待发,勇敢地踏上竹梯,走过光滑的竹竿,翻过泳池捕捉鸭子,孩子们在水里嬉戏,紧张得想多抓几只,欢呼声、欢笑声响彻云霄。
接下来把镜头切向中班段: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中班段于5月26日上午在操场上举行了 “情浓端午粽飘香”亲子活动。孩子们跟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一同折粽叶、填糯米、放五香肉、裹叶子、扎线……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们一遍遍的学,包散了不气馁,继续学,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体验我国传统佳节蕴涵的意义。
说到端午,怎能少了赛龙舟呢!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结粽剪堆将天补,端午习俗传千古。”5月26日下午大班段开展了 “划龙舟”亲子比赛,家长和孩子们听着配乐打鼓,步伐一致,蹲步走进行比赛。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了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此次亲子活动不仅促进了亲子间的有机互动,也让家长参与我们的健康课程。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家长们感受到过节的快乐,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积累文化底蕴。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大班篇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经验,今年端午节我们开展了"快乐端午粽飘香"亲子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有赛龙舟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编蛋网、赛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端午节的故事;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针、线等;
3、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4、编蛋网的绳线、五彩线;
5、自制龙舟两条;
6、幼儿每人一个熟粽子。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一泉路幼儿园小朋友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
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附: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楚国。他爱护百姓,帮助楚王治理国家,使楚国变得很强大,楚王很信任他。
王后和奸臣们看见楚王这么信任屈原,心里很不高兴,经常凑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们拼命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动员楚王相信最强大的敌国--秦国的话,放弃跟其他小国家做朋友。屈原坚决反对楚王相信敌人的话,一再劝说楚王不要与周围的国家绝交。楚王非常生气,撤掉了屈原的官职,将他流放到很远的地方,坚持与周围的国家断绝了朋友关系。
秦国见楚王中了计,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国。楚国被打败了,楚王也被秦国捉去,最后死在了秦国。
屈原虽然被免除了官职,但他非常关心自己的国家,他担心楚国的命运,常常整夜睡不着。在听到楚国被打败、楚王死在秦国的消息后,他非常伤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几天,来到了汨罗江边,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
屈原死的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老百姓们听说后,争着划船,到处去捞屈原,赛船的风俗就这样形成了。为了纪念屈原,人们还用竹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饱了不伤害屈原。
二、端午节赛歌会请各班的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大班: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三、赛龙舟每班选5名家长,组成两队,赛龙舟接力赛。妈妈或爸爸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四、巧手妈妈大比拼---亲子活动每班幼儿家庭分四组进行亲子活动。
第一组: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第二组:与妈妈一起做香囊方法:给每位小选手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一根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香药、一付针线,若无香药也可以绿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于香囊内。要求针脚工整,外形美观。香囊制作完毕后,可以自带,也可以送给他人。
新意之处: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本方法的新意之处在于让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内放入祝福或许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小孩喜欢动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第三组:与妈妈一起编蛋网。
第四组:给孩子结五丝,结绳索。
"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幼儿。
五、幼儿相互赠送礼物(粽子、香包、鸭蛋网、五彩绳),并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六、活动结束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欢乐的氛围中,我们的活动也该结束了。通过这次亲子活动,我们的感触一定都很深。小朋友们展示了个人的魅力,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展示了良好的积极合作精神。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大班篇六
端午节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由于托班幼儿年龄较小,为了能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结合我园的传统节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儿园组织开展了“共度端午,扬民族正气”的主题活动,在大力宣传端午传统习俗和卫生常识中我们的幼儿过了一个“文明、和谐、安全、节俭”的端午节。本次活动通过家园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主题墙:挂满粽叶包成的小粽子、香包、彩蛋等使教室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由于托班年龄较小的特点,我们通过故事、图片的形式向幼儿介绍爱国者屈原以及粽子、香包等风俗的.来历。
在活动期间家长都能够积极配合工作,如带来了粽叶、蛋袋子、彩蛋、艾叶等等。使我们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我们开展这次活动主要目的可以让幼儿从小了解国家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意识,培养我们的幼儿过一个“文明、和谐、安全、节俭”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