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昆虫记读书笔记600字精选(六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昆虫记读书笔记篇一
《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作家法布尔写的。他迷恋昆虫研究,曾经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块荒地,专门用来放养昆虫。在这块荒地上,他对昆虫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察,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然后创造了这本书。《昆虫记》这本书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读起来饶有趣味呢!
介绍完“我的故事”后,法布尔就介绍起昆虫的本领。昆虫的本领中有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高明的杀手,高明的杀手是指膜翅目昆虫的食物是要完好无损的,保持优美的形状和颜色,既不能让它们薄膜破损,也不能有开裂的伤口,更不能有丑陋可怕的死相。他们的猎物,最好是有活昆虫的新鲜。
第二环节是装死的真相,装死的真相是指会装死会让人感到懦弱和投机取巧。但是,有些昆虫只喜欢新鲜的食物,对死尸它们是碰都不碰的,更确切的是让敌人对自己失去兴趣。
第三环节是催眠与自杀,催眠与自杀中的催眠是指像母鸡等动物。比如把母鸡抓住,再把它的头压在翅膀下面,将它用这个姿势要换片刻后,放在地上,让它侧卧。这一切动作完成之后,你会发现本来活蹦乱跳的母鸡倒在地上,一阵抽搐,把自己冰凉的爪子收到腹下,像死了一样。过一会儿它会慢慢站起来刚开始会摇摇晃晃、尾巴悬垂……,不过过一会就好了。
第四环节出色的建筑师和第五环节昆虫与蘑菇也十分好看哦!
这本书真是太好看了,有空请你买来看看吧!!!
初中昆虫记读书笔记篇二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位用心去观察用爱去体会的科学家,他像哲学家一般地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地去观察,像诗人一般地去感受和表达,这就是写出了《昆虫记》的法布尔先生,这部《昆虫记》让世界响起了一片赞叹声,并且这片赞叹声响彻了100多年,直到今天。
法布尔先生童年时坎坷的,他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户农民家里,爸爸能言善辩,妈妈善良仁慈,可是他们家很穷,小小的法布尔被送到祖父母家寄养,7岁时才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在村里的学校上学,条件非常简陋,教室还当做厨房、卧室用,教室外面就是鸡窝猪圈,这样的环境一点也没影响法布尔的学习。他14岁的时候,就外出工作,在铁路上做苦工,在街上上卖柠檬,经常在外面过夜,但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从未中断过自学。终於,在十九岁时考进了师范学校,获得了奖学金。
当了中学教师后,他对昆虫的兴趣更为浓厚,数十年如一日,冒着严寒酷暑,去观察昆虫,放大镜、笔记本、铅笔从不离手,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在观察中不懂就问,没有把握就再进行试验,试验中他就更加仔细了,而且,多动脑,勤思考,他的这种精神也震惊了全世界。
法布尔先生有几句名言,比如: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决不可自暴自弃……开步走吧,只要走,自然会产生力量。
我觉得法布尔先生是一位非常有爱心,意志坚定、执着的科学家,他为了捕捉一只小虫,常常喘着气跟着虫子奔跑,有时候,为了不损伤虫子的腿或翅膀,他宁愿自己绊一跤。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先生高尚的品质和执着的精神,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勤奋学习,勇于探索!
初中昆虫记读书笔记篇三
动物世界真奇妙,昆虫趣事真不少。《昆虫记》把我带到了昆虫的王国,感受昆虫们不为人知的本领。看《昆虫记》,我感觉很轻松,作者以亲身的经历,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昆虫故事,我仿佛也来到了野外,在大自然中尽情地畅游。
食粪虫有三大本领:它能处理粪便,是人类的清洁工:它是肥料收集工,干起埋粪的活来本事可大了;它还是敏锐的气象学家,在黄昏时候的繁忙或急躁来预示好天气或暴风雨。
石蚕是石蚕峨的幼虫,是池塘里的水生动物,它有特殊的房子“鞘”,是枯枝做的,是它旅行时随身带的简易房子。鞘也是石蚕的潜水艇, 可以自由地上升或停留在水中央。石蚕很聪明,会“金蝉脱壳”来逃生。小小的鞘造得这样完美和精巧,它的本领可真大。
让我最深刻的是,红蚂蚁的本领很大。它们不会自己去寻找食物,它们用不道德的办法去抢黑蚂蚁的儿女们,把它们养在家里,当作自己的奴隶。红蚂蚁还有认路的本领,把它们去过的路上用石子做记号,能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红蚂蚁有作战的能力,黑蚂蚁有会找食物的本领。
看了《昆虫记》,我知道了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本领,我们人类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天生我材必有用”。有些人数学有长处,有些人善于画画,有些人善于音乐,有些人善于运动……只要我们对自己有信心,总会成功的。其实我也有很多优点——聪明、乐于助人、爱劳动、爱运动、爱画画……如果我再努力些,勤奋些,我的学习成绩会更好。加油!
初中昆虫记读书笔记篇四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先生写的一部关于研究昆虫的科学著作。法布尔先生还因此荣获“科学诗人”等桂冠。
这本书介绍了各种昆虫奇特的生活方式和捕猎的方法。捕食的螳螂,田野地头的蟋蟀,圣甲虫,小蜜蜂……那可算得上是书中的主人公了!
我最感兴趣的那便是《螳螂捕食》了。中国有句古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告诉了我们不要为了利益而忘了危险。但是法布尔先生笔下对螳螂的描写惟妙惟肖、生动有趣,而且详细地描写了螳螂捕食的画面。作者称螳螂是“昆虫界和平居民的老虎”,“埋伏着捉捕新鲜肉食的妖魔”——螳螂的“捕捉器”便是置人死地的工具,这足以使人担惊受怕。螳螂的大腿很长,就像扁平的纺锤,内侧有齿刺,那就是一把双排平行刃口的钢锯了!捕猎物时,高举着双钩猛一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无力还手的蝗虫终究还是被震慑住乖乖就擒了。
看了《昆虫记》,我才发现,原来昆虫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呢!我觉得昆虫和人类挺像。尽管他们不会用言语表达什么,但昆虫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行为也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之前无知幼稚的我只是为了一时的快乐,将昆虫们弄伤,不在意他们的感受,昆虫们也是无力抵抗,让我也深感它们的渺小。但是,看了这本书后,我对此行为感到无比的愧疚。他们的渺小应该换来无限的敬重、爱护才是。我们应该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敬重渺小”“爱护渺小”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我们和昆虫们一样,都是生物链上不可失去的重要部分,昆虫们的生命自然需要得到敬重了!
法布尔先生的坚持不懈也令人叹为观止,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他都坚持花大量时间来观察昆虫,并且用心记录着,这必然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谢谢法布尔先生,是他让我们明白了昆虫的世界充满了魅力。
初中昆虫记读书笔记篇五
它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曰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了现代文明。
一天清晨,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
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着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昆虫是我们的朋友,所以为了他们,请不要去伤害昆虫!
初中昆虫记读书笔记篇六
这个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名为《昆虫记》的书,它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书中生动、具体、形象地描述了各种各样的昆虫,让我感到昆虫世界真的是非常的奇妙、好玩。
书里面把平平常常、小小的蚂蚁写得栩栩如生。红蚂蚁会来抢黑蚂蚁的儿女,因为红蚂蚁不会抚育后代,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它们为了活下来,只能不道德地去抢黑蚂蚁的儿女,让黑蚂蚁的儿女给它们做奴隶。
苗条的螳螂有着淡绿色的翅膀,显得特别优雅。螳螂总是仰望着天空,两只"手"也高高地举起,像在祈祷一样,因此人们都叫它"祈祷少女",可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外表看上去像女神一样的昆虫,竟然是一个凶残无比的杀手。它的凶狠、残忍是一般人想象不出来的。螳螂不仅吃其他昆虫,还吃亲朋好友,更为惊人的是雌螳螂还会把自己的丈夫吃掉!
不仅蚂蚁、螳螂很有意思,萤火虫也很有趣。
别看萤火虫外表善良,事实上,它却是一个凶猛的食肉动物。它的美餐就是蜗牛,它吃食物的方法很特别。萤火虫吃蜗牛颇有章法,每次先扭动一下,然后总要停一会儿,似乎要看一下这次扭动产生了何等效果一般。萤火虫在吃蜗牛之前,先把蜗牛弄成流食再食用。
法布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原来我认为平常的小昆虫竟有许多我们并不熟悉、了解的"内幕",这也源于他的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我也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善于观察、认真总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