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距离的奥秘读后感 距离读后感(十三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距离的奥秘读后感 距离读后感篇一
听妈妈说,世界上最好的感觉是爱,世界上最好的语言是诗。世界上最长的距离是多少?仅仅是两极之间吗?直到遇见泰戈尔,我才知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生与死的距离
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
就是这样一首诗,没有漂亮的装饰,没有华丽的文字。全诗重复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而是……”,给人一种美的音乐享受,一种冰冷的悲哀。
全诗所表达的情感层层递进,让读者的心随着诗的节拍跳动。你想想:比相爱却不表白更远的是分开,比痛苦的想法更远的是掩盖感情;比把心思埋在心里更远的是,在遇见之前注定错过今生…
读着这首节诗,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蝴蝶被风吹散,双星并排飞得越来越远,同枝黄花不能相依,恩爱的树叶不能归根。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就很少见吗?梁山伯祝英台充满情感,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坎坷中追寻…
啊!这一句话似乎可以诠释我的整个内心。每次读到这首诗,我的心里都会充满两种不同的感受:一种是悲伤,因为爱情不完美而悲伤,觉得生活充满了愁闷和悲欢离合;另一种是喜悦,因为至少还有爱!
也许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鸟和鱼的距离,正如诗中所说,因为一个在广阔的天空,一个在深海海底。
我不知道读一首诗会不会有这样矛盾的感觉,但是我越来越喜欢诗歌和情诗了,因为它们是最好的!
距离的奥秘读后感 距离读后感篇二
读周国平的这本书已是四月初的事情,至今依旧沉醉。那时用心将整本书仔细阅读完毕,遇见很多与灵魂相撞文字。现摘录如下:
一、关于童年和童心
回首往事,谁不缅怀童年的幸福?童年之所以幸福,是因为那时候我们有最纯净的感官。
童年之所以令人怀念,是因为我们在童年曾经一度拥有永恒。自从失去了童年,我们也就失去了永恒。从那以后我所知道的唯一永恒便是我死后时间的无限绵延,我的永恒的不存在。
在一切往事中,童年占据着最重要的篇章,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我甚至说,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因为成熟而不会再失去。
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由于心中藏这永不枯竭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光阴蹉跎,世界喧嚣,我自己要警惕,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分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
所谓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正说明智慧是童心的守护神。凡童心不灭的人,必定对人生有着相当的彻悟。所谓彻悟就是要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
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他始终保持一颗淳朴的童心。
孩子或者像孩子一样单纯的人,目的意识淡薄,沉浸在过程中,过程和目的浑然不分,他们能够随遇而安,即事起兴,不易感到无聊。
二、关于人与人生
在人生画面上,梦幻也是真实的一笔。
人是怎样获得一个灵魂的?通过往事。
理想便是灵魂的寄托。
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与自觉。
灵性是心灵的理解力。有灵性的女人天生慧质,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谛。她极其单纯,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
我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然而,当我检点思考结果的时,却发现我弄明白的似乎只有这一个简单的事实——今天我活着。
万有皆逝,唯有精神永存。
人生中,只有死是必然,其余一切均属偶然。
生活是一场永远不能成为正式演出的彩排,一张永远不能称为正式作品的草图。
人处在时间和空间的交叉点上,作为瞬息和有限的存在物,却向往永恒和无限。
灵魂是人的精神自我的栖居地,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实的信仰,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的实现。幸福只是灵魂的事,它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得有意义的鲜明感受。
对于一个洋溢着生命热情的人来说,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第穷尽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其中包括困境和逆境。
与天才相比,最富于幻想的女子也是过于实际的。
青春未必全是舔吻和鲜花。有这样一些敏感的心灵,对于他们,青春意味着平生第一次精神危机,意味着某种幻灭和觉醒。
他只是貌似在看、在听、在生活罢了,实际上早已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
三、关于爱情和婚姻
有一个字,内心严肃的人最不容易说出口,有时因为它太假,有时是因为它太真。
真正的爱情是灵魂与灵魂的相遇。
家是一个活的有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把它作为活的有生命的东西那样,怀着疼爱之心去珍惜它。
古犹太法典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和他的结发妻子离婚时,甚至圣坛也会为他们哭泣。
真实的感情往往找不到语言,真正的两心契合也不需要语言,谓之默契。
人生最美好的时刻都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不独爱情如此。
四、关于艺术
一个艺术家无论在阅历和技巧方面如何成熟,在心灵上却永远是孩子,不会失去童年的清新直觉和少年微妙心态。
美如此令人心醉,人类的语言又如此贫乏无力……除了艺术,没有什么能把美留住。除了作品,没有什么能把灵感留住。
距离的奥秘读后感 距离读后感篇三
初读周国平先生的书,我庆幸我看到了这样的一段话,“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人仿佛有两个自我,一个自我到世界上去奋斗,去追求,也许凯旋,也许败归;另一个自我便含着宁静的微笑,把这遍体汗水和血迹的哭着笑着的自我迎回家来,把丰厚的战利品指给他看,连败归者也有一份。”记得当年的我还把这段话抄在了活页纸上,大学四年里,本子的扉页语一直都没有变过,一直都是这段温暖又激励的话语。
它就像路的尽头的那盏灯,一直指引着我前行,它更像是我深藏于内心的一个温暖的家园,时刻都对我喃喃细语,“累了就回家。”时光荏苒,如今的我已不再是那象牙塔里的人儿,一头扎进了工作后,生活也复杂了许多,不能说迷茫满布,困扰也是不少的,很难能静下心一读好书。
于周国平先生,我是心怀感激的。正是这么一个朴实温暖的哲学家让我对哲学产生了兴趣,哲学也不尽是晦涩难啃的理论,也不都是些抽象难懂的哲学问题,原来我们也可以过上一种哲学的生活。哲学与生活,也是理性与感性。一个不感性又不理性的人,生活不一定精彩,但也肯定是纯朴的。一个既感性又理性的人,理性的光辉普照生活中的杂绪万千,若能理得清清楚楚,想个透彻明白,那便是有福气的生活。倘若总是在感情与理性之间徘徊与挣扎,那便是纠结丛生。
理性而不感性,生活会枯燥些,但应该也是井井有条的。人最怕的就是感性而不理性。缺少了理性对生活的整理,人就容易迷失在感性化的生活里。莫名的挫败感,难以驱逐的空虚感,对未来的无力感,斗志昂扬又情绪低落,自信又自卑,生活陷在情绪化的泥潭中无法解脱。
感性是天生的,你不能控制自己对一花一木伤怀。感性也并非不好,它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但要丰富且多彩,人就必须理性的活着。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理性不必达到通晓生死的哲人智慧,我们理性的活着,只需要接受现实,接受自我。接受现实,人理性活着的第一步。接受现实,生活的每一步才能扎实的落在土地上。
而接受现实,最重要的莫过接受自我。恰当的自我评价,你才不会陷入无谓的自信与自卑之中。接受了现实,你就要着手做你力所能及的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时间于你才真正产生了价值。做力所能及的事,一是有得做,二是可做,在一点一滴的小成功中积攒把握生活的信心。
距离的奥秘读后感 距离读后感篇四
这本书之所以我给了低分,是因为只有前几章还是让我比较触动的,后面的文章之所以不好,多数是给我一种读书笔记照搬观点的感觉,同时那些作者自己的感想也像读者一类的文摘书上那种没有多少营养的随感文差不多。
那就说一些前面让我觉得很有感触的东西吧。
最开始说到孤独。
其实孤独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话题因为一旦一个人开始思考,那么他就必须面对死亡面对孤独。人与人实际上无法完全的交流和合为一体的。就像是村上春树所说的,人就是一座孤岛。只能在自己的岛上远望,却并不能脱离自己得到去与别人结合。
如何去面对这样一种只有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如何去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去追求一种自己的灵与肉的结合。灵魂属于天上,却被肉体拉扯堕入凡间,如何去与自己的肉体妥协,在凡间的同时从不忘了天上的一切真善美,是追寻的过程中要仔细去回答的。
关于婚姻。
只有不断有新的出现的才是好的婚姻。爱情不能够死,只有不断地去有新的刺激,新的追求新的一切,才能维持爱情,维持婚姻。这似乎是周国平想要表达的观点。
其实在我自己的婚姻观里,我也觉得不能够相互太熟悉以至于一切都可以被推测和预期。总要给对方留有幻想和惊喜。谁都有责任去给自己的伴侣不无聊的生活。这也是爱的一种方式。
或许会很难吧。但我以后会试着努力看看。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无奈的生活在世界上。
离真理很远,不停地犯错误,不停地自救,不停地成长变化。要去面对寂寞孤独和死亡,要去选择一个分岔路,而另一条路却再也没有机会去尝试了。
生命只有一次,这短暂又珍贵的机会。如何才能过好,谁都会胆怯吧,手上拿着唯一的筹码要如何去抉择。
只能听从自己的心了吧,或许这才是唯一的路。
<距离的奥秘读后感 距离读后感篇五
什么是幸福?有人认为满足自己就是幸福,有人认为金钱荣誉就是幸福,有人认为与别人做比较就是幸福,我说:知足便是幸福。
多数人看见别人幸福,感到自己不幸福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嫉妒。
在人类心理中,也许没有比嫉妒更奇怪的感情了,它及其普遍,几乎是所有人共有的一种本能。为了害怕孤独,人会选择痛苦,博取别人的垂怜,悲伤理直气壮地成为要求被爱,被体谅,被细心治疗的筹码。嫉妒别人的快乐,永远活在别人的影子下,这样的人与自己较劲,自己折磨自己,只会使自己更加痛苦。
相反,“能经天磨是好汉,不遭人嫉是庸才”嫉贤妒能的实质是嫉名妒利,一辈子怀才不遇的倒霉蛋是不会有人去嫉妒的,“它们必欲找出他身上不如己的弱点,以证明他受之并非完全无愧,这样的弱点总能找到,因为我们怎会承认别人在一方面都胜于己呢?”
但是,伟大的成功者却不易嫉妒,因为他找不到值得他竞争的对手。那我们是不是也该提升自己,不屑去嫉妒别人呢?
真正的精神强者必是宽容的,嫉妒是弱者的品质,在生活中,如果你学会了知足,你便拥有了幸福。现在你知足了吗?
距离的奥秘读后感 距离读后感篇六
美国是当今世界超一流国家,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挑战它的地位。它是世界游戏规则和标准的制定者。
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在影响着世界,也影响着我们。我们很多人常常说美国如何如何的民主,如何如何的自由。而又有一些人说美国如何如何的不好,民主也是资本主义的民主,美国的大选是金钱的选举。自由是如何如何的个人主义,如何的罪恶。但究竟美国是怎么样的国家,很多人还没弄清楚就妄作判断。但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之一:历史的忧虑》为读者了解美国社会提供了很好的介绍。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美国是个神奇的国家,是个充分尊重个人利益的国家。为了保护个人合法利益,美国严格限制了政府的权力。他们的保障个人自由,保障人民的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方面很多让人吃惊的地步。例如:美国允许私人持有个人武器,私人地方神圣不可侵犯。又如,美国法律的陪审团制度,让一些毫无法律知识的人,有的甚至是文盲当陪审员,罪犯的生杀大权交给这些人来定夺,而法官只有吹哨子的份。再如,美国言论自由表现在新闻出版自由上,它的关键是免预检制度。它的言论自由与言论内容没关,也与言论对与错,是真理还是谬论都无关。还有,为了使个人不受政府公权力的报复,美国的法律规定一个人不能因同一案件受到两次以上的追诉,也就意味着,如果嫌疑犯被起诉后,经审判为无罪,今后即使有新证据证明他有罪,也不能再起诉他,人们只有眼巴巴看着罪犯逍遥法外,这是避免政府代表公权力被滥用,利用不断追诉来侵犯个人权益。这些都是在别的国家无法想象和做到的,但美国就可以。
美国是当今世界超一流国家,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挑战它的地位。它是世界游戏规则和标准的制定者。它的科技水平,经济总量,以至它在国际事务有绝对优势的影响力。它的科技创新能力远远超过其它国家。我觉得,这些都美国的优越社会制度有关,特别是充分保护个人自由的法理追求有关。在美国这样的社会里,宪法是充分保护个人权益和自由的。但同时他们的法律又很严厉而理性的。如果违法,就必须受到追究,不管是什么人。在充分法制保护下,个人自由不受任何人干涉。因此在美国社会,个人是不会受到强权势力的压迫的,个人是没有被压制的恐惧,一方面个人充分的自由,另一方面法律又相当严格并保证程序公正,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又知道自己的义务,使社会松散而又有秩,使人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下,人的创新能力才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美国的成功所在。
当然,美国为了保护人人的自由,也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美国的司法独立,让陪审团来判案,司法成本很高。署名的辛普森案,光是审判成本就花去纳税人800多万美元,还不计警察侦探成本。又如允许私人拥有个人武器,每年都有枪击案发生。并且还发生了俄克拉何马市的联邦政府大楼大爆炸案,造成直接经济160多人的死亡。美国过去曾经是种族歧视的社会,美国为此承担着巨大的成本。
在我看来,美国是特别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制度创新的试验区。美国在二三百年的历史前还是英国殖民地,当时从英国过去的人都是一些被流放或者追求自由、冒险的人。他们有天生的反抗政府压迫、追求个人自由的精神。美国的独立战争其实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过分压迫和侵犯个人权利的战争,以至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政府还没建立起来,甚至连总统还没有。因此美国的建国者,以极大的理性和智慧,制定了二百多年一直执行的宪法,确定了宪法精神,严格限制政府的权力,充分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利。这是其它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做到的。
美国能做到,那是因为她是新兴国家。她受没有什么传统文化的禁锢,没有历史包袱。在二百多年前,英国已经是世界一流国家。美国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人,主体或者领导反抗的人是英国的移民者,而不象其它的英殖民地那样,反抗的人是当地的民族主义者。比如印度,被英国统治之前印度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印度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他们想建立的是自己国家,是保留自己民族性和历史传承的国家。而美国由于没有传统文化,没有民族差异,使她能够在反思英国制度之下,借鉴英国的制度,并以全新的宪法理念立国,建立优于英国的制度。
在一次闲聊之时,我问周围的人:你能不能想象人类社会二千年后是什么样子?
“按现在的发展趋势,我看人类二百年后可能已经毁灭了。”
“我想人类再生存二千年,绝对没有问题。人类有智慧保护环境。将来将是地球村的社会。”
而其它人则没有说话,也许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觉得,将来的人类将走向大同。人类在大家认同的普世价值观下,各有各的自由,各有各的精彩,强权将被严格限制,个人在遵守基本法律之下,将有充分的自由和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社会强调的人权、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将越来越被不同的民族和国家认同或者追求(只是有个漫长的过程),将发展成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可以预见,将来劣质制度劣质文化将被淘汰,只是时间的问题。时间会证明一切。
距离的奥秘读后感 距离读后感篇七
一
鲁迅曾经谈到一种情况:呼唤革命的作家在革命到来时反而沉寂了。我们可以补充一种类似的情况:呼唤自由的作家在自由到来时也可能会沉寂。仅仅在政治层面上思考和写作的作家,其作品的动机和效果均系于那个高度政治化的环境,一旦政治淡化(自由正意味着政治淡化),他们的写作生命就结束了。他们的优势在于敢写不允许写的东西,既然什么都允许写,他们还有什么可写的呢?
二
我终归相信,探究存在之谜还是可以用多种方式的,不必是小说;用小说探究存在之谜还是可以有多种写法的,不必如昆德拉。但是,我同时也相信昆德拉的话:"没有发现过去始终未知的一部分存在的小说是不道德的。"不但小说,而且一切精神创作,唯有对人生基本境况作出了新的揭示,才称得上伟大。
三
昆德拉之所以要重提小说的使命问题,是因为他看到了现代人的深刻的精神危机,这个危机可以用海德格尔的一句名言来概括,就是“存在的被遗忘”。
存在是如何被遗忘的昆德拉说:“处在一个真正的缩减的旋涡中,胡塞尔所讲的‘生活世界’在旋涡中宿命般地黯淡,存在坠入遗忘。”
缩减仿佛是一种宿命。我们刚刚告别生活中一切领域缩减为政治的时代,一个新的缩减旋涡又更加有力地罩住了我们。在这个旋涡中,爱情缩减为性,友谊缩减为交际和公共关系,读书和思考缩减为看电视,大自然缩减为豪华宾馆里的室内风景,对土地的依恋缩减为旅游业,真正的精神冒险缩减为假冒险的游乐设施。要之,一切精神价值都缩减成了实用价值,永恒的怀念和追求缩减成了当下的官能享受。当我看到孩子们不再玩沙和泥土,而是玩电子游戏机,不再知道白雪公主,而是津津乐道卡通片里的机器人的时候,我心中明白一个真正可怕的过程正在地球上悄悄进行。我也懂得了昆德拉说这话的沉痛:“明天当自然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谁会发现呢?……末日并不是世界末日的爆炸,也许没有什么比末日更为平静的了。”我知道他绝非危言耸听,因为和自然一起消失的还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整个心灵生活。上帝之死不足以造成末日,真正的世界末日是在人不图自救、不复寻求生命意义的那一天到来的。
可悲的是,包括小说在内的现代文化也卷入了这个缩减的旋涡,甚至为之推波助澜。文化缩减成了大众传播媒介,人们不复孕育和创造,只求在公众面前频繁亮相。小说家不甘心于默默无闻地在存在的某个未知领域里勘探,而是把眼睛盯着市场,揣摩和迎合大众心理,用广告手段提高知名度,热衷于挤进影星、歌星、体育明星的行列,和他们一起成为电视和小报上的新闻人物。如同昆德拉所说,小说不再是作品,而成了一种动作,一个没有未来的当下事件。他建议比自己的`作品聪明的小说家改行,事实上他们已经改行了——他们如今是电视制片人,文化经纪人,大腕,款爷。
正是面对他称之为"媚俗"的时代精神,昆德拉举起了他的堂吉诃德之剑,要用小说来对抗世界性的平庸化潮流,唤回对被遗忘的存在的记忆。12下一页
距离的奥秘读后感 距离读后感篇八
还有十天,我来雅园就整整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成长了!发展了!还记得在上学期雅园举办的“精神家园”里。林华老师就和我们交流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读哪些书籍。她当时举了5类书籍,其中有有一类书籍就是哲学书籍。读哲学可以使人富有智慧。在雅园总是提倡快乐,清新,智慧的生活和工作。而多读一读哲学方面的书籍就更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快乐,清新,智慧的生活和工作。这不在假期里,我们雅园的自主发展菜单里就要求我们读一读周国平老师的《守望的距离》或者是《经典的理由》。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终于在新教育书店旁边的书店里找到了它。当时我捧着它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守望的距离》我终于找到了!
当我在阳台上阅读第一章——存在之谜的自我二重奏的那部分时,作者仿佛把我带到了他的哲学世界里在他的哲学世界里他向讲述,分析,了他的哲学理念。仿佛我也在和作者一起思考,讨论,品味人生的奥妙和宇宙的玄机。当我读完一半时,我觉得虽然作者非常喜欢哲学,而且他又能沟通过散文的方式将它哲学观点和对生活的追求告诉人们。能够读到这本书,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和幸运,我想不仅仅是我很多人都会在这本书里收获智慧和超然吧!
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通过读这本《守望的距离》后,我的感悟和收获吧!
我从中的感悟;是啊!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每一天都会过于拥挤。就像这学期我在雅园里度过的每一天一样,每一天我都觉得似乎特别漫长,在经历了单元考试,半期考试,期末考试甚至是马上又要开学了。到现在我回想起去年开学的时候。似乎一切的一切就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而95个小时后我又将坐在雅园的学术厅里开始下半学年的工作。
我从中的感悟;我们学习哲学为了是更好的把哲学的理念运用到生活当中,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幸福和充实。而在柏拉图的哲学理想当中,哲学王既无恒产,又无妻室,全身心的沉浸在哲理的探究中。
我认为,我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职责是让我的学生幸福快乐的度过每一天。所以奉献,责任,谦让成了我的职业本能。而万事不可过头。像第欧根尼,他不要居室,学动物睡在街头,从地上捡起食物。我认为只要哲学在你心中即可,就像中国的一句古话。心中有佛便是信佛。怪不得苏格拉底说;“我从你外衣里的破洞可以看穿你的虚荣心”。
在世界上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矛与盾。都有两面性。所以每一个人都必须把握好度,否则可能好事变坏事。
试问,不花钱你可能买到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丁点儿恻隐之心?
我从中的感悟;也许作为一名教师,就像校长说的那样。我们的学生以后一定会比我们优秀,这是必然的!
在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的成长离不开每一位雅园老师的谆谆教导,在雅园的六年每一位老师都会真诚的去关爱他每一个学生,一个微笑,一个鼓励。都会给孩子们增加无穷的自信!让他们成长,让他们在每天在雅园的天堂里自由的飞翔!
也许在当今的社会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如今,连人情味也变得昂贵而罕见了。但是在雅园你会发现每一个团队,每一个班级,甚至是每一名孩子都会做到这一切。作为老师我们懂得关爱,懂得奉献!更懂得去珍惜!
我从中的感悟;全世界有近70亿人,她们来自世界上的各个地方,说着各种语言,在饮食,文化,宗教。都有很多的不同,但是只有一点我们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是人,都是社会人,都是这个地球的人,在我看来每一个人都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但是我们把个人放在这70亿里面我们简直就太渺小了。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世界,对于生活我们不奢望能够凭借着我们个人的力量去改变他,当然,我们不可能去改变世界。也不要去妄想改变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我们自己。比如;在工作上;确定目标;脚踏实地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从中获得经验。慢慢地使自己的能力有了提高。就像哲学里面讲得一样,人的前进都是波浪式的。意思就是每一个人走在这条路上都会经历很多坎坎坷坷。但是只要你战胜了困难你一定会继续前进。而哲学里面把他称作螺旋式上升。当你成功时。你就会发现你站的更高了,甚至是脱胎换骨的变化。在哲学里这叫做量变到质变。
一本好书不在于你只读完一遍,而这本《守望的距离》我还会上反复的阅读。反复的去体会和感悟。我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我还会收获更多的智慧!
距离的奥秘读后感 距离读后感篇九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只读过周国平的一本书,叫做《何来何往》。在此之前,在豆瓣上看过一些关于《灵魂只能独行》零星的书评和笔记。当时对这样的一句话印象很深:黑暗之中我们并肩行走,彼此独立,又彼此相依。无惧无惊,无怨无悔,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后来在读《何来何往》的过程中发现了和这句话意义很相近的一段话(即第一段引用的话)。而且前几天去图书馆随便翻了他的几本书,发现书与书间有相当部分是雷同的。但如果把他仅作为一个哲学家来看的话,周老师在把文学方面已经很成功了。他已经尽可能的把哲学用直白的、比较文艺化的、适合大众阅读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读起来少了很多枯燥与晦涩。我想对于大多数想通过阅读几本哲学方面的作品来增加一些人生厚度的人来说,他们会选择《灵魂只能独行》而不是《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或者《存在与虚无》。
他还有一本叫做《各自的朝圣路》的书。我一直觉得这个题目和《灵魂只能独行》有些什么联系。
在一些个辗转反侧的夜里,这两个关于灵魂和道路的命题一次次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难以入眠。尽管答案已存在于题目表面:要独立的、自顾自的、带着孤独去寻找那条只存在于内心深处的神圣道路,才能得到自己梦想的东西。我相信许多人都有能力独自摸索出这个浅显的道理,尤其是那些已经找到那条通向实现梦想大道上的人。
可是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去做一个关于梦想的抽样调查的话,我想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处在迷茫中的,即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更别提为梦想而奋斗了。他们只是和许多人走在同一条大家都不知道通往哪的宽敞的路上。因为有许多人,假使前方有危险而不幸自己也遭遇了不测,看到别人同样凄惨的命运会给他们带来许多安慰,许多哲人都说过这样相似的话:缓解痛苦的最好办法就是想着那些受着同样痛苦的人。还有一部分人隐约知道该走向哪条路,却不敢轻易去尝试。因为每一条路看起来都异常崎岖和漫长,人们必须为自己的草率和冲动付出代价,所以他们也处于彷徨和痛苦中,而且甚于前一种人。就好像那首诗说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就在你面前,而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有少部分人是已经独行在路上了的,这条路或许不是他们自己试探出来的,他们中有些人也许还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但他们最终会知道的。他们终有一天会懂得感恩,感谢上苍,感谢父母,感谢把他们引入这一道路上的一切。
我认为要让灵魂独自走上这条朝圣路需要相当的运气,也可以将其称为天意。幸运的人很快就会发现那条对于自己来说正确的路,运气差点的就只能一边鼓舞自己尽人事,听天命一边继续尝试了。但如果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应该是他们孩童时期的引导者,尤其是父母。对于对这个尘世还一无所知的孩子,父母是最好的引路人,一个明智成功的父母也许会首先考虑遗传因素,然后将其与孩子的性格特点相结合,再给孩子指出一条比较接近理想的道路,让他们少了许多或许不必要的尝试,从而缩短了实现理想的时间。然而拥有这样的父母归根结底也是好运气的一种。
人生短暂,白衣苍狗,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会在内心的挣扎和痛苦的抉择的纠缠中度过。但这种人是值得尊敬的,他们就好像直面惨淡人生的勇士,哪怕最终得不到俗世的认可。
许多年来,也曾试探着走过几条路,但都浅尝辄止,最终无功而返。许多年后,每当想起那些最宝贵的童年时光,我都会问自己,如果当时坚持下来了,那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但那只是如果,但人生没有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慢慢的,我发现我开始疲于尝试,或许是累了,或许是到了这样一个注定会茫然的年龄。我觉得我的周围除了一片迷茫什么也看不见,我觉得我失去了一切,我觉得我彻彻底底的迷路了。虽然一直牢记着这样的话: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虽然也看见别人这样写到过:你不会找到路,直到你迷路的那一天。
式微、式微,胡不归?可是我连回去的路都记不得了。此时的我已深陷堕落的泥潭,在痛苦迷茫之间苦苦挣扎,dota成了我的麻醉剂,让我还可以沉醉在为自己编织的谎言里,妄想着有一天能将dota作为自己的职业。尽管我深知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有些爱好不能称之为爱好,这一点直至今日我才渐渐懂得。一眼能看到终点的路我们不要去走,明知是徒劳无功的事不要去做。大二寒假在没日没夜苦练dota的休息间隙,我完整的读完了一本《心经述议笔录》。在开学的前一晚我鬼使神差的在qq上发了个状态:再见,dota。于是直到今天我没再打过一次dota,这是近几年来我觉得挺神奇的一件事。但是那段有dota陪伴的日子,却是一段幸福与痛苦交织的复杂时光。记得那时我会赋予其中每一个人物特殊的意义,让他们栩栩如生的存在于我的脑海里,我甚至一度爱它如恋人。时至今日,我也时常会想起它,想那些静静躺在文件夹里的replay记录我一次次的辉煌,想念我最喜欢的奈门摩尔。
从《心经》开始逐渐重拾读书的爱好。心里的那份负罪感和躁动也随之慢慢的平息下来。但四周还是一片雾茫茫,迷茫依旧没有散去。佛法接触了一些,但除了让我平静下来,并没有为我拨开迷雾。在旅行早已成为陈词滥调的今天,我开始偶尔出去走走,因为觉得这20年来自己实在太闭塞了。不奢求也不相信什么间隔年,我只是想走走。
但是脚永远不能代替心灵走路,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大半个中国走过,依旧分不清方向,但是心态里乐观的成分却增添了不少,这让我有继续尝试的勇气。
虽然同意一些关于悲观论的一些宗教或是哲学观点。对叔本华的人生是由痛苦和无聊组成的理论深表赞同,也对佛陀的教诲诸漏皆苦深信不疑。但是对于资质平庸的我们来说,当乐观来袭时,还是会不自主的嘴角上扬,内心洒满阳光。
带着久违的笑容,再一次开始在迷雾中探索。在偶尔夜不能寐的日子,默念一段揭,尽量让自己沉静下来,以更好的姿态迎接第二天的朝阳。
不懂耶稣,却也祈祷。不拜佛祖,但也读经。不信真主,仍有颗朝圣的心。
前方的路依然影影绰绰,但维以不永伤的日子却已经一去不返。生而为人,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既然前世那么虚无,来生又那么缥缈,那就紧紧抓住当下的每一天吧。
灵魂只能独行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或许每个人的解脱之道都存在于内心最深处,耐心的等待着最终被发现的一天。
距离的奥秘读后感 距离读后感篇十
《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先生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每一篇散文读了都让人觉得扣人心弦,每一篇散文都体现了他对待生活充满着激情与热爱,对待人生充满着睿智与希望!而散文里那些魅力的近乎格言和诗句的语言,也深深地触动了我的灵魂,使我不禁思考自己的境遇,关怀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在本书中,他怀着对生活的深深爱意,谈生活、谈人生境界。他认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现实的利益世界中,在其中随波逐流。“人必然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不能攀援在社会建筑和他人身上。”在人的现实生活之中,还应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家园。失去精神价值的生活,纵然轰轰烈烈,也只是浮光掠影的表象,是一种空虚和无聊的生活。
还有一处说道“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的确,全世界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来自世界的各个地方,说着不同的语言,饮食、文化也有诸多的不同,我们把个人放到其中简直太渺小了。对于世界,我们没有理由奢望能够凭借个人的力量去改变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我们也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对待学习多一份责任心;对待同学多一份关心;对待自己多一份信心。在遇到任何挫折时都永不言弃,因为自己是自己的全部,如果自己都放弃了,谁还会来帮助我们?
《守望的距离》也是本关于审美的书。审美本身就超过功利,审美并不仅仅止于欣赏自然或艺术,而是以一种更开阔的眼光看世界的人生态度,是以自己的理想涂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结果。一位西方哲人说过:一个人只要肯有审美的人生态度,那么他从茅棚中和从宫殿中看日落,其实感受是一样的。只要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
周国平将这本集子命名为“守望的距离”,正表明精神家园的守望需要恰当的距离。以守望的态度来面对人生,面对生活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守望代表着一种期待,而这种期待是守候的,守候是踏实、是不浮躁、是宁静、是信心十足。我要做一个守望者,守望快乐与幸福。
距离的奥秘读后感 距离读后感篇十一
也许,对也许你在那一年走过的路上,残留着我的痕迹,但那已成为过往,今天你一定要幸福啊!
承诺如滴水穿石般映在我们错过的时间,距离已不是距离,而是痛苦的加载而已,对你对我如是。你忘了当初我也忘了回忆,只有那里的樱花在漫天的雨中看着我们争吵后的分离,以及那时我那因为痛苦而挣扎的心。
你对我说的话依稀还在耳边回响你说:陵,等到月圆樱花飞舞的时候,我们站在树下一起接受月亮的祝福,你将来会是我最美丽的小新娘,那时候的我羞涩的靠在你的怀里,和你一起幻想将来的美好,心与心的靠近。
可今天什么都不同了,虽然还是一样美好的樱花你却早已不在,你不愿我对你的爱做束缚你的绳索,终于不顾我的挽留断然决别。一切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了,那不经吹打的爱也渐渐随着时间的流逝默默的沉淀到了心底最软弱的地方……
其实回忆和我都不爱说话,你还好吗?为了我请你一定要幸福啊……
距离的奥秘读后感 距离读后感篇十二
“偌大的中国,其实只有两块地方,一块是城市,一块是乡村。偌大的中国,有两种人,一种是城里人,一种是乡下人。”? ———《人·地·城》
最近读了北大徐远教授的《人·地·城》,有许多感悟,特别是上面的这两句话,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所以我想跟你分享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和徐远教授深刻的洞察。
我从小算是在县城里面长大,没有干过农活,所以说现在如果你把我送到农村,我是分不清小麦和所有蔬菜的。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婆婆爷爷一直都在农村,小时候每年都要回几次农村去看她们,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走了,唯一的印象是他老人家躺在床上,用他颤抖的双手递给我十块钱,尽管他已经话都说不清楚了。而婆婆好像总是忙着农活,每次回去都没见她好好坐下来休息过,总是忙前忙后,尽管爸爸妈妈叫她没必要这么辛苦,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婆婆总是点点头笑着说:“习惯了”。
每次回到农村,我都会站在田边,看着互相交错的田地,田边窄窄的公路有时会有小车经过,扬起的灰尘四处扩散,随处可以看到在田里忙碌的人们,鸭子会在池塘发出嘎嘎的叫声,脸上有时会感到一阵微风,总感觉这样的日子十分惬意,突然一想自己并没有体会过农活的艰辛,更别说住在这里。所以每次回到农村我总会感觉时间过的是那么漫长和安静,村里的人们忙碌而又朴实,这大概就是我记忆中的农村。
徐远教授在书中说,村庄是城市的来源,因为很多人离开村庄(小聚集)的土地,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城市,虽然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了集体性的宗教祭拜活动,这时连村庄都没出现。
书中写到了希腊罗马和春秋战国城市的兴起,顺着人类文明发展的线索去寻找城市的起源,试图分析出城市兴起的背后逻辑,不管是村庄还是城市,它们的本质都是一个容器,但是人类的文明好像总是在城市形成时更加的繁荣,随后产生的商业、贸易,使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和社会分工,从而聚集更多的人,这时的城市不仅是容器,还是一块磁体。
人们有迁徙的自由后,渐渐的离开脚下的土地,去发掘更多的新大陆和机会,慢慢的把“他乡”变成了“故乡”。
我觉得本书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有城市和农村,以及它们背后的人;因为有些生活在城市,有些生活在农村,他们被生生的贴上了两种不同的标签:城里人和乡下人。
现在我国的城市化率大概是57%左右,而在改革开放前夜的1978年,城市化率不到18%,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早在唐代和南宋,城市化率就已经达到了20%左右,文明先进的一个体现,就在于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把人分为了城里人和乡下人呢?
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第五条和1954年《宪法》第九十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迁徙的自由,之后两年间,中国发生了7700万的人口大迁徙,而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城乡分割的户口登记制度,规定公民必须登记为居住地的常住人口,且公民迁移要迁入地报户口,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出现了所谓的城里人和乡下人。
我们现在可能会觉得城市比农村富裕,城里人比农村人更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城市收入高于农村收入并不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比如在新西兰、丹麦、法国、芬兰、美国、日本等,他们农村家庭的收入高于甚至远远高于城市家庭收入。在国际上,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乡差距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国际表明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特别严重,我国农村与城市的家庭收入比为1:3.33,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城乡差距。
那你可能会问我国城市和农村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徐远教授在书中给出了他的回答:那就是农民土地的产权不完整。
在1954年宪法中明确承认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但在1982年和1988年却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变为集体所有制,意思就是土地不再是农民自己私有的,这一改变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改造剥夺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所有者变成了“集体”,但是这样就让产权性质变的混乱,因为产权的最终所有者只能是个人,而且还不允许农民土地参与市场买卖,而作为城市土地的国有土地就没有这样的限制,这使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产生了“同地不同权”。
在随后的1978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把人民公社运动剥夺农民的土地产权部分还给了农民,即把土地的使用权还给了农民,解放了生产力,但是归还的还不彻底,而且随后在《土地管理法》中还明确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城镇居民也不能买,农民也不能卖,也就是说虽然城市发展的很快很好,但是农民因为政策限制没有办法出售流转自己的土地,只能由政府收购变成国家用地,再转卖变成商业用地,但这样一来,农民就没有办法分享城市的工业化建设所带来的收益,只能获得政府所给的“成本价”,于是才会有在政府征地时,农民觉得利益不均发生的矛盾。
文中后面还谈了关于土地政策改革,在这就不再多介绍,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总之土地改革任重道远,国家也在想办法改变现状,但徐远教授抓住了矛盾的本质就是农民土地产权的残缺,使农民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而且也让农民被土地死死地捆绑在一起,常见的现象就是村里的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老人留在农村里。
在文中徐远教授说,他一点也不怀念故乡,因为故乡的小镇基础设施都不完善,环境也很差,只是因为故乡有自己的家人,有自己的父母。
我想这也是大多在外打拼的,所谓“异乡人”的心情,他们不是因为怀念故乡才回去,而是因为故乡有被土地捆绑的家人,家人一旦离开,就会失去土地。“异乡人”他们真正渴望的东西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实现,因为那里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接受好一点的教育;那里有更好的医疗条件,那里的环境不一定有故乡的好,但是至少那里有希望,那里的收入比每年在家里种地要多,有更大的可能性过上更好的生活。
前两天看《欢乐喜剧人》,有一组喜剧人说在场下的父母来自农村,当时主持人郭德纲老师说:“没关系,往上倒几辈看我们都是农民”,我觉得郭老师这句话说的很好,也很深刻,因为最开始我们都是所谓的农民,而且城市光鲜亮丽的表面,肯定离不开背后无数为此付出的农民。
通过本书,我也感受到了徐远教授心中的理想和情怀,他称此为“理想主义的最后余晖”;曾经徐教授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深切地体会过农村孩子的生活,农民这个词对他一点儿也不陌生,同时他说作为一个农村孩子也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父母虽然都是农民,但他通过努力学习,最后也能在北大读书。
我想说,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我们现在虽然存在不可消除的经济差距,但是我们的身份是没有差别的,事实上有些城市已经开始实行统一户口制,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可以慢慢普及,使更多的“异乡人”可以变成“故乡人”,更多人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同时我也感受到中国也在不断地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也越来越需要更多的人才。不论如何最重要的是“人”,而不是土地,但愿我们都能不断投资自己,让土地离不开你,不为自己是所谓的“城里人“而侥幸,而是更加尊重和平等的对待其他人。
徐远教授用脚步丈量着农村到城市的距离。
人生的道路,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仔细丈量,因为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距离的奥秘读后感 距离读后感篇十三
暑期亲子共读读书笔记:书拉近了我和孩子的距离
不知不觉中,儿子的第一个假期在喜庆欢乐的鞭炮声中度过了。从放假的那天起,我们便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亲子共读活动,这不仅让我们一家人感受到了书籍带来的快乐,也让我们的春节生活越来越充实、有意义了。
记得好像是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刚开始亲子共读时,说是一项活动但在我看来却是一项任务,而且完成它的情绪并不是十分的高涨,可是,慢慢地,当我和孩子习惯了在饭后睡前,手捧一本书静静地依偎在一起,感受书的快乐时,就欣喜地发现——我与孩子都爱上了这项活动,不再把它当做任务而是当成享受。
记得有一天,因为白天的工作不太顺利,我满脸沮丧的回到家,心情也比较低落,不想多说一句话,这时候儿子手里拿着一本《馅饼里包了一块天》跑过来,嚷着要我和他一起读,我原想自己的情绪一定会战胜儿子的兴趣,最终让他失望,于是随便翻开了一页想敷衍一下了之,没想到当我看到里面简单的画面、简短的文字时,便被故事里的可爱的人物、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完全忘记了疲惫。
读到好玩的地方我便和儿子分角色朗读,自那天以后每天晚上睡觉前儿子都会问我“妈妈今天读哪一本的故事呢?”不读书他是不会安心去睡的。
好书如一朵山谷中盛开的野百合,一条从石缝中流出来的小溪流一样,是世间最纯粹的东西。书拉近了我和孩子的距离,也使我们有了共同的爱好,让我们的家其乐融融,弥漫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