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化学教案摩尔实用(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化学教案摩尔篇一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教法建议
1.在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以区别。
3.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散难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习兴趣。
4.应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量、摩尔的定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明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对象的。
(2)明确粒子的含义。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标准。科学上把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定为1mol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在叙述和定义时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时取数值“6.02×1023mol-1”。
5.关于摩尔质量。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把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就能够把摩尔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倍,又1mol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数,所以1mol氧原子质量是1mol碳原子质量的倍,即。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给物质的量的计算带来方便。
6.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理清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课题:第一节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强
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
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米
质量
千克
时间
秒
电流
安[培]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发光强度
坎[德拉]
物质的量
摩尔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量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
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mol-1。
板书:二、单位――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
不能。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23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因此注意近似值是6.02×1023mol-1。
提问: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思考:各执己见。
结论: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值,所以宏观物体不便用物质的量和摩尔。例如,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是109数量级,如果要用物质的量来描述,将是10-14数量级那样多摩尔,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
板书: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投影: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mol氧
(2)0.25molco2。
(3)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1mol是6.02×1023个微粒的粒子集合体。
(5)0.5molh2含有3.01×10
23个氢原子。
(6)3molnh3中含有3moln原子,9molh原子。
答案:
(1)错误。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改成1molo,1mol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
(2)正确。
(3)错误。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4)错误。6.02×1023是阿伏加德
罗常数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5)错误。0.5molh2含有0.5×2=1molh原子,6.02×1023×1=6.02×1023个。
(6)正确。3molnh3中含有3×1=3moln原子,3×3=9molh原子。
投影:课堂练习
2.填空
(1)1molo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o;
(2)3mol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h2so4,可电离出_________molh+
(3)4molo2含有____________molo原子,___________mol质子
(4)10molna+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na+
答案:(1)6.02×1023(2)3×6.02×1023,6mol(3)8mol,8×8=64mol(因为1molo原子中含有8mol质子)(4)10×6.02×1023(5)2mol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物质的量与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作业:教材p48一、二
高一化学教案摩尔篇二
【学习目标】
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诠释:对于溶液,我们可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而取用溶液时,一般是量取体积,并不是称量其质量。如果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那就方便多了。
要点一、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辨析
从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单位有mol/l(或mol·l1)等。
注意:
(1)溶液体积不能等同于溶剂体积,应是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的实际体积。
(2)溶质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分子或离子。
(3)溶液具有均一性,即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4)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表示溶剂的体积,并且体积单位为l。
(5)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6)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7)气体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而应根据溶液密度和溶液质量求算。
(8)若浓溶液稀释或浓度差别较大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比原来的体积之和小。
要点二、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分数
定义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
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
溶质的单位
mol
g
溶液的单位
l
g
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物质的量浓度学案
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学案
特点
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
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相同
两者的关系
物质的量浓度学案
要点三、溶质的物质的量(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体积三者关系
d:\苏教版课件\知识导学改好\11上学期\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d:\苏教版课件\知识导学改好\11上学期\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w为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的稀释规律:即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c1v1=c2v2
【高清课堂:物质的量浓度】
n、m、v(气体)、cb之间的转换关系:
要点四、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稀释溶质的质量不变c1v1=c2v2
[c1、c2和v1、v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
a.稀溶液稀释时v2=v水+v1
b.浓溶液稀释时v2≠v水+v1
混合c1v1+c2v2=c混v混
a.混合后溶液体积v混=v1+v2(两溶液浓度相同或差别较小或稀溶液混合)
b.混合物溶液体积改变物质的量浓度学案(两溶液浓度差别较大)
[c1、c2,ρ1、ρ2,v1、v2分别表示混合前同一溶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密度、体积,c混、ρ混、v混表示混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密度、体积]
(2)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质量分数(w)的换算
物质的量浓度学案
m:溶质b的摩尔质量ρ:溶液密度(g·ml-1)
推导方法设溶液为1l,则
物质的量浓度学案
(3)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s)的换算
物质的量浓度学案
ρ:饱和溶液密度(g·ml-1)m:溶质b的摩尔质量(g·mol-1)
注只适用于饱和溶液中的换算
推导方法设溶剂为100g,则b为sg,溶液为(100+s)g
物质的量浓度学案
(4)标准状况下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标准状况下,vl气体溶于v(h2o)l中,所得溶液密度为
ρ(g·ml-1)则:
物质的量浓度学案
特别提醒溶液体积的单位是l,ρ的单位是g·ml-1时,利用物质的量浓度学案计算v(溶液)时注意单位换算。
当气体作为溶质溶于水时,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气体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也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而应该是物质的量浓度学案。
浓度差别较大的两溶液或浓溶液加水稀释时,混和后溶液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学案。
高一化学教案摩尔篇三
教学重点:硅及其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引入:本节主要学习硅及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阅读:教材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一段。
讲述:硅的分布与存在
展示:硅单质的图片
阅读:硅的物理性质一段
讲解:硅的物理性质。
展示:晶体硅的图片。
讨论:根据所学的碳以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归纳出一些硅的化学性质。
小结:硅的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除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外,硅不跟其它物质反应。加热条件下,硅能跟一些非金属反应。
简介:硅的工业制法。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制得粗硅。与氯反应生成的sicl4液体通过精馏,除去其中的硼、砷等杂质。然后用氢气还原。
归纳:硅的用途。硅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等半导体器件,还可以制成太阳能电池,可制成有良好导磁性、耐酸性的合金。
展示:太阳能电池的图片。
简要介绍:二氧化硅的结构,播放二氧化硅结构的动画。
展示:二氧化硅的图片
小结: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对比:让学生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推断二氧化硅的主要化学性质。
归纳: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但是它不能与水反应。能与氢氟酸、碳酸钙、碳酸钠(制玻璃的主要反应)固体等反应。
介绍: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法并练习用氧化物形式表示高岭石和钙长石。硅酸盐的种类很多,结构也很复杂,通常可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其组成。表示方法:金属元素氧化物写在前面,再写sio2,最后写h2o;氧化物之间用“·”隔开。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括号中为用途)错误的是()
(a)锗和硅(半导体材料)
(b)二氧化硅(制光导纤维)
(c)水玻璃(用作粘合剂)
(d)原硅酸(用作耐火材料)
2.将过量的二氧化碳分别通入①氯化钙溶液②硅酸钠溶液③次氯酸钙溶液④饱和碳酸钠的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参考答案:d;b。
(说明: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增加硅酸的部分内容。指出其酸性比碳酸还弱。)
板书设计:
三、硅
1.分布与存在:
存在: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
分布: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地壳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氧。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成分。
2.物理性质
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熔点和沸点都很高,硬度大。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3.化学性质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除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外,硅不跟其他物质(如氧气、氯气、
硫酸、_等)起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能跟一些非金属反应。
(不稳定)
4.硅的工业制法
5.用途
四、二氧化硅
1.物理性质和用途
2.化学性质;
3.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法
高一上学期化学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学情分析
本课题知识贴近生活,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课题。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在本课题之前,已经多次进行过实验探究,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学习了氧气、碳等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后已具备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学习金属的性质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而且整个课题的引入、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都完全由学生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可轻松学习并应用知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
课前准备仪器药品
试管、镊子、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_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和见到各种金属,这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是有差别的,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有金属参加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
【过渡】观察上述化学反应可知:通常金属能与氧气反应,能和酸反应,还能与金属的化合物如硫酸铜溶液反应。现在我们先来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
2mg+o22mgo
4al+3o22al2o3
zn+h2so4=znso4+h2↑
fe+cuso4=feso4+cu联系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事实出发引入新课,同时复习相关知识。
【引导复习、回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常温能反应:以镁、铝为代表。
2、高温下能反应:以铁、铜为代表。
3、高温下也不能反应:以金、银为代表。回忆、记录、巩固相关知识。比较镁、铝、铁、铜、银、金的活泼程度差异。1、复习、巩固相关知识,加深印象。
2、为金属与酸、盐反应的学习打下基础。
【过渡】有些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有些金属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我们可以从①能否反应②反应的激烈程度来探究金属的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差异。听讲了解判断金属活动性差异的初步方法。
【设问】金属与酸反应现象是否也像金属与氧气反应一样存在差别呢?同学们可以先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推理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探究活动1】
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提示】
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认真观察现象。
【巡视、指导实验】实验探究:
a组:镁、锌、铁、铜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b组:镁、锌、铁、铜分别与稀硫酸反应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推理能力和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展示探究结果: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镁>锌>铁>铜。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有益的意见,让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设问】在镁、锌、铁、铜几种金属中,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由此你能把金属分为哪两类?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
结论:可分为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和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这两类。为后面学习金属活动顺序时,为什么会出现氢元素打下基础。
【过渡】在第五单元我们曾做过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反应后在铁钉表面有紫红色的铜产生,这说明了什么?说明铁可以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铁应该比铜活泼。培养学生相关知识的迁移能力,拓展学生思路。
【讲述】可以用金属和某些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实验桌上除刚才的实验药品外还有几种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同学们可以参考刚才的金属与酸反应的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来探究。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态度,增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探究活动2】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巡视、指导实验】实验探究:镁、锌、铁、铜分别与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_银溶液反应。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同学间的协作精神。
【设问】通过实验,结合上一个探究的结果,你能得出镁、锌、铁、铜、银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吗?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讨论、交流并达成共识。得出结论:镁、锌、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镁>锌>铁>铜>银。通过学生间对话、师生间对话,使知识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拓展。
【展示】金属活动顺序
【设问】
为什么会出现氢元素?金属元素的位置与它的活动性有什么关系?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否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观察、记忆。
思考、交流、讨论,总结出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规律。加强学生记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设问】刚才做了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有的反应已经学过,如锌与盐酸、稀硫酸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类型和以前学过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类型相同吗?如果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去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思考、交流、讨论,总结出置换反的应特点和规律。理解、掌握置换反应的应特点和规律。
【课堂练习】
1.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2.家用铝锅、铁锅为什么不能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食品?
3.不法商贩常常用铝制的假银元坑害消费者,小明在市场上买了一枚银元,请你用化学方法帮他鉴别这枚银元的真假。练习、巩固。联系生活,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运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体会“生活处处有化学”。
指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本课题。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评价自己在本节课的启示和收获。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布置作业】
1、庭小实验:收集几种金属,取少量分别放入几个小玻璃杯中,然后向各个玻璃杯中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试根据现象判断这几种金属活动性的差异。
2、课本14页第3题、5题。记录。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高一化学教案摩尔篇四
一、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1、引入物质的量的必要性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3、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两个基本公式的应用。
课时安排:约15~20分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认识到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
2、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过程与方法:
1.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讲解今天的内容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请问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啊?
学生答: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
嗯,是这样的!物质就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那么这些粒子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答: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
对!它们都很小!
我们知道,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但是这些微粒都太小,显然我们是不能一个一个将它们取出来进行反应吧!
那大家告诉我,在实验室里我们是怎样取用物质来进行化学反应的啊?
学生答:天平称固体的质量,量筒量液体的体积。
嗯,虽然我们说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微利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是称取一定质量(g)或者量取一定体积(ml)的化学物质来进行我们需要的化学反应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微观粒子的数目和物质宏观的质量或者体积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
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
板书课题:物质的量
嗯,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小麻烦,现在老师的粉笔用完了,所以呢,只有再买一些。可是粉笔好小啊,一支支的数好麻烦啊!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学生答:买一盒、买一箱、、、、、
看来同学们都很留心生活啊!如果我们用盒子把粉笔装起来,那就方便多了。
我们之前说我们不能取用分子、原子等微粒来进行化学反应是因为它们都太小了!那我们可不可以也用一个“盒子”将它们按一定数目的集合体的形式“装”起来呢?
其实早就有人想到这个“盒子”了!国际科学界是用“物质的量”来“装”这些微粒的。
物质的量它是一个物理量,就像同为物理量的质量一样,它也是有符号和单位的。
回忆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紧跟思路,渐渐进入课题
紧跟课堂节奏,思考老师的问题,兴趣提升
意识到微观粒子时需要集团概念的
通过对物质组成,分子等微观粒子共性的回顾,让学生懂的在研究微观粒子时“集团意识”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分组达到了使问题简化的目的。
过渡到物质的量的概念
板书: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
(1)是一个物理量;(2)符号:n;(3)单位:摩尔(mol)(4)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5)注意:
“物质的量”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不能把它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
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这一单位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等),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问]能否说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
物质的量描述的对象是粒子的集体,但没有限定是何种粒子集体,因此,我们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要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例:1molna+或n(na+)=1mol
[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1摩尔氧
(b)1.5摩尔o2
(d)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e)0.5摩大米
那这个“盒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个微观粒子呢?
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个。
并且也给这个数值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阿伏伽德罗常数
板书:2、阿伏伽德罗常数
定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na;单位:mol-1。约为6.02×1023mol-1
跟进老师的节奏,结合预习开始学习物质的量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知识;
正式过渡,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课题;
;
通过上面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物质的量及阿伏伽德罗常数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老师又有问题了,请问1molfe含有多少个铁原子?那2molfe呢?
请问你们是怎样得到2molfe中铁原子的个数的呢?
很好!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了:
n=n×na即:n=n/na
板书:二、基本公式
n=n×nan=n/n
强化练习:
1、1molh2所含氢气分子的个数6.02×1023;
2、2molo2含1.204×1024个氧分子;
好,来给大家简单说说na≈6.02×1023mol-1的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
将1分硬币排列成1mol,可来回地球与太阳之间400亿次。
科学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在我们有了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以后,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思考并回答:1molfe含有6.02×1023个铁原子;2molfe含1.204×1024个铁原子。
回答:2×6.02×1023就得到2molfe中铁原子的个数
跟进思路,思考问题,强化记忆
通过实际练习得出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易于接受、记忆深刻;
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通过实例使学生印象深刻,对阿伏伽德罗常数有一定的认识
请同学们看教材12页,
1molh2o的质量是18g,约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0.5molh2o的质量是9g,约含有3.01×1023个水分子;
1molal的质量是27g,约含有6.02×1023个铝原子;
2molal的质量是54g,约含有1.204×1024个铝原子;
数学是很奇妙的,数据中常常会体现出一些规律!那么在这些数据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提示:当它们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时它们的粒子数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当它们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1mol的粒子的质量与他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又有什么关系呢?
总结:
1、1mol任何粒子集合体都含有6.02×1023个粒子;
2、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在这里科学界又达成了共识!将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是相对分子质量。
板书:3、摩尔质量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1)
练习:
mg的摩尔质量是24g/mol;
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mol;
那么:我们接着探讨上面数据中的规律,表中显示1mol的al质量为27g,2molal的质量是54g,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al的摩尔质量是27g/mol。我们从这里就得到了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
m=n×m也即:n=m/m
板书:n=m/mn=m/m
我们说:学以致用!
那么我们能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怎样的问题呢?现在老师这里刚好有一瓶“380ml的农夫山泉”我们怎样才能通过计算知道里面有多少个水分子呢?
知道了它的体积,我们可以通过密度求得它的质量为300g,那么物质的质量和它所含的微粒个数之间是通过什么纽带来联系的呢?(通过公式,提示学生运用物质的量)
解:m=ρ×v=1g/ml×380ml=380g
m=18g/mol
n=m/m=380g÷18g/mol=21.1mol
n=n×na=21.1mol×6.02×1023mol-1=1.27×1025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算出一瓶水里面含有多少水分子,假如现在老师手里的是一瓶纯净的气体呢?我们有怎样求算其中的微粒数目呢?下次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课后积极地预习和思考。
紧跟课堂节奏,认真分析,教材12页的材料,得出结论;紧跟老师的提问得到摩尔质量的概念;
认真听讲,分析题目,得出答案;
认真分析,得出答案;分析规律;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回忆课堂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教材实例,让学生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通过题目使学生对摩尔质量的概念有一定的掌握;
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得出结论,加深记忆;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联系生活,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回顾课堂,达到加深学生记忆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
一、基本概念二、基本公式
含义
符号
1、n=n×na
单位(符号)
1、物质的量
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n
2、n=m/m
摩尔(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na
mol-1
3、摩尔质量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m
g/mol(-1)
七、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教案摩尔篇五
1.常见危险化学品
爆炸品:kclo3kmno4kno3易燃气体:h2ch4co易燃液体:酒精_苯汽油等自燃物品:白磷p4遇湿易燃物品:nana2o2氧化剂:kmno4kclo3
剧毒品:kcn砷的化合物腐蚀品:浓h2so4,浓naoh,hno3
2.物质的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质大小<1nm1~100nm>100nm
3.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区分溶液与胶体:丁达尔效应(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分离浊液与胶体、溶液:滤纸(只有浊液不能透过滤纸)
分离胶体与溶液:半透膜(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
4.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kclhcl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so2co2nh3等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强酸hclh2so4hno3
强碱naohkohba(oh)2
大多数的盐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酸hcloh2so3
弱碱nh3·h2o
5.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水
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如粗盐的提纯
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过滤和蒸发(例如:粗盐的提纯)
除去nacl中含有的cacl2,mgcl2,na2so4等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naoh→bacl2→na2co3→过滤→hcl可以;改为:bacl2→na2co3→naoh→过滤→hcl也可以.改为:bacl2→naoh→na2co3→过滤→hcl也可以.
但要注意,bacl2溶液一定要在na2co3溶液之前加入,且盐酸必须放在最后.
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适用于分离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自来水得到蒸馏水,汽油和煤油的分离等。
蒸馏需要的仪器:酒精灯,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
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1.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2.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3.冷凝管下口进水上口出水;4.蒸馏前先通水后加热;蒸馏结束后,先撤灯后关水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下层液体自下面活塞放出,然后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分液前为什么要打开玻璃塞?
打开玻璃塞使分液漏斗内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有利于下层液体的流出.
萃取:利用某种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的不同,来分离液态混合物
仪器:分液漏斗,烧杯
分离出溴水中的溴,可以用苯或者四氯化碳,水/ccl4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不用酒精萃取(注意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苯比水小)
分离碘水中的碘,可以用四氯化碳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不能用酒精萃取
焰色反应操作要点铂丝用盐酸洗涤然后在酒精灯燃烧至无色再蘸取待测液
钠的焰色:_;钾的焰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
6.离子的检验
cl-检验:加_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_(ag2co3也是白色沉淀,但加稀_溶解)
so42---检验:加入bacl2溶液和hcl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盐酸na2so4+bacl2=baso4↓+2nacl
nh4+检验:加入naoh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3+检验:加入kscn出现血红色溶液fe3++3scn-==fe(scn)3
al3+检验:加入naoh先出现白色沉淀后继续滴加沉淀消失
7.关于容量瓶:瓶身标有温度,容积,刻度线
(1)使用前检查瓶塞处是否漏水。
(2)把准确称量好的固体溶质放在烧杯中,用少量溶剂溶解。然后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里。为保证溶质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要用溶剂多次洗涤烧杯,并把洗涤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里。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方法是将玻璃棒一端靠在容量瓶颈内壁上,并在刻度线下方注意不要让玻璃棒其它部位触及容量瓶口,防止液体流到容量瓶外壁上
(3)向容量瓶内加入的液体液面离标线1厘米左右时,应改用滴管小心滴加,最后使液体的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则需重新配制,不能吸掉多余的溶液.
(4)盖紧瓶塞,用倒转和摇动的方法使瓶内的液体混合均匀。静置后如果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因为容量瓶内极少量溶液在瓶颈处润湿所损耗,所以并不影响所配制溶液的浓度。
实验仪器:天平,药匙,容量瓶,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步骤: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若配的是浓硫酸,在溶解后还要静置冷却。
常见误差分析:
浓度偏低(1)溶液搅拌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2)转移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3)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4)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5)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水。(6)定容时,仰视读刻度数。
浓度偏高(1)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2)定容时,俯视读刻度数。
无影响(1)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2)容量瓶中原来就有少量蒸馏水。
8.金属钠的性质:质软,银白色,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保存在煤油中。着火用干沙扑灭。
金属钠在空气中点燃实验现象:熔化成小球,剧烈燃烧,产生_火焰,生成淡_固体。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①浮: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②熔:说明钠的熔点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③游:说明有气体产生④响:说明有气体产生⑤红: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生成的溶液显碱性。(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na的用途①制取钠的重要化合物②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③冶炼ti.铌锆钒等金属④钠光源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可以用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2na2o2+2h2o==4naoh+o2↑(加入酚酞,先变红,后褪色)
还可用在呼吸面具上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2na2o2+2co2==2na2co3+o2
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或苏打,是白色粉末。碳酸钠晶体化学式是na2co3·10h2o。碳酸钠是广泛地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中,也可以用来制造其他钠的化合物。
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除杂:na2co3固体(nahco3)加热2nahco3==na2co3+co2↑+h2o
na2co3溶液(nahco3)加naohnahco3+naoh==na2co3+h2o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加热出现气体是碳酸氢钠,或者加酸先出现气体的是碳酸氢钠,先没气体后出现气体的是碳酸钠。
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解度(碳酸钠溶解的多),碱性(碳酸钠碱性强),稳定性(碳酸钠稳定)
铝是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主要是以化合态存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
9.铝的性质:银白色金属固体,良好延展性导热导电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坚固的氧化膜(加热发红,但不滴落),4al+3o2====2al2o3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常温下铝与浓硫酸浓_钝化
与强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2o3_氧化物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al(oh)3_氢氧化物
(1)al(oh)3+3hcl==3alc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
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受热分解2al(oh)3==al2o3+3h2o
(2)将naoh滴加入alcl3溶液中至过量现象: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al3++3oh—==al(oh)3↓al3++4oh—==alo2-+2h2o
实验室常用铝盐与足量氨水制取al(oh)3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3)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易溶于水,溶于水生成絮状氢氧化铝,有吸附性,吸附了水中悬浮物而下沉,因此明矾常用作净水剂。
3+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
fe2+fe3+fe3+fe2+
氧化剂还原剂
2fecl2+cl2==2fecl32fecl3+fe==3fecl2cu+2fecl3==cucl2+2fecl2
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3cl2点燃2fecl3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fe+h2o(g)=fe3o4+h2
氢氧化铁制备:fecl3+3naoh==fe(oh)3↓+3nacl受热分解2fe(oh)3==fe2o3+3h2o
4fe(oh)2+2h2o+o2==4fe(oh)3现象:常温下,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氧化铁:红棕色固体
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金属材料。(钢是用量,用途最广的合金。根据组成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合金与纯金属相比:优点在合金熔点低,硬度大。
11.硅: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硅元素在自然界以sio2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硅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等半导体器件。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
sio2是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不活泼,耐高温耐腐蚀
①不与水、酸(除hf)反应sio2+4hf==sif4↑+2h2ohf酸不用玻璃瓶装,用塑料瓶。
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casio3
③与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实验室装naoh的试剂瓶用橡皮塞
硅酸盐:硅酸钠na2sio3(nao·sio2)(用途:黏合剂,耐火材料)
高岭石al2(si2o5)(oh)4(al2o3·2sio2·2h2o)
制造水泥以粘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其中的主要反应是: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sio2casio3+co2↑。人工制造的分子筛是一种具有均匀微孔结构的铝硅酸盐,主要用作吸附剂和催化剂;
1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发生装置: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等;
除杂:用饱和食盐水吸收hcl气体;用浓h2so4吸收水;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浓盐酸
检验: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mno2
干燥布条
潮湿布条
naoh溶液
浓硫酸
收集
饱和食盐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