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缅怀先烈的书信大全(四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缅怀先烈的书信篇一
四月,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来祭扫英灵。
我们踏着沉重的脚步来到那里。一眼望去,整座山高大挺拔,好像一棵巨大的松树。抬头一望,一行醒目的大字印入眼帘:“同志们,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深刻地反映出烈士们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
在我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一幅幅景象,在与帝国主义列强抗争时,这些烈士们不屈不饶,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在铡刀前沉着冷静英勇就义的画面。我想:若没有他们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今天;若不是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热情,就不会有我们现在安定的幸福生活。
一幅幅景象伴随着展示的图片,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种精神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是无价的,是他们让我们过上了这幸福美满的生活。
是战争让世界充满了邪恶!让世界不再和平。为了让我们不再痛失亲人,让我们一起团结起来维护和平,让世界真正成为我们人类的爱的幸福家园吧!
缅怀先烈,展望未来,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让祖国不再受到欺凌,不断繁荣富强!
缅怀先烈的书信篇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1950年10月15日《关于革命烈士的解释》,凡辛亥革命以来,确系为革命及抗日而阵亡和死难的人员,称为烈士。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缅怀先烈不忘初心书信,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历史不容忘记,精神需要传承。7月21日,是从大连金普新区这片土地上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向应同志逝世70周年的日子。金普新区在关向应纪念馆隆重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学习缅怀关向应同志主题纪念活动,追忆关向应同志的历史功绩,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共创国家级新区美好明天。
关向应同志生前战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贺龙、林枫、罗瑞卿、萧克等同志的子女,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孙丽萍,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许晓敏,大连市委、金普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世坤,大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奇,金普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金州区委书记赵敏,金州区政协主席李巍以及秦淑华、张升鑫、柳金红、佟欣秋、潘军等新区领导,金普新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关向应研究专家、学者,关向应同志亲属,部队官兵、学生、社会各界代表约500人出席纪念活动。
纪念活动由金普新区党工委主办,金普新区党工委宣传部、组织部和关向应同志故里向应街道承办。时值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告诫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本次纪念活动的意义更加凸显。
上午9时整,纪念活动开始。
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毕,出席纪念活动全体人员首先向关向应同志塑像默哀。随后,100名中小学生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贺龙同志之女贺晓明,林枫同志之子林炎志和张世坤等向关向应同志塑像敬献花篮。
敬献花篮仪式结束后,举行了关向应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张世坤、林炎志共同为关向应研究中心揭牌。
之后,召开了座谈会。贺晓明、林炎志、林耿耿、孙丽萍、李奇,关向应研究专家、学者代表王守昱,关向应同志家属代表关世功,学生代表苗培金等先后发言,缅怀关向应同志的丰功伟绩,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表达对关向应同志的思念之情和崇高敬意。
关向应同志1920xx年9月10日出生于今大连金普新区向应街道关家村,1920xx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早期工人运动和青年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任团中央书记,1920xx年起,先后任委员、中央军事部副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江局军委书记。1932年,关向应同志与贺龙同志一起领导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之后,又和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等同志一起,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长征途中,关向应同志坚决抵制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错误行为,为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战爆发后,关向应同志又与贺龙同志一起,带领军民粉碎日伪军的“扫荡”与“蚕食”,创建并不断巩固和扩大晋绥抗日根据地,为党的革命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1946年7月21日,关向应同志积劳成疾,病逝于延安,享年44岁。毛泽东同志为其题词“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
关向应同志以其坚定的党性、坚韧的意志、崇高的品格,为大连金普新区这片土地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关向应同志的精神,以建设国家级新区为新的起点,金普新区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加速度”打造“一地一极三区两中心”,矢志完成国家赋予的战略使命。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1934年10月10日,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和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踏上书写英雄史诗的漫漫长征路。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强渡湘江,突破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此战中央红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红军队伍从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湘江战役后,博古李德等人仍错误地坚持向敌人重兵布防的湘西挺进。在此危急关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经过激烈争论,会议接受了毛泽东作出的放弃原定北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建议。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在长征过程中,广大红军指战员在敌人的围追堵截和接连的败仗中逐渐意识到毛泽东军事指挥策略的正确,热烈期盼毛主席重新出来领导和指挥红军,终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变到了马列主义正确的轨道上来,在关系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遵义会议后,革命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英雄的红军和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毛泽东等同志的英明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皑皑雪山,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让我们深刻领会的讲话精神,并以此共勉,在缅怀先烈的同时,立足本职工作,发扬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的长征路!
雨花山冈在苍松翠柏掩映下格外葱茏,巍峨耸立的烈士纪念碑更显肃穆。纪念碑前,“宁死不屈”的革命烈士塑像岿然屹立,鲜花簇拥之下,象征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的“长明灯”熊熊燃烧。
上午10时,敬献花篮活动正式开始,各界代表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对革命烈士英灵的深情告慰。随后,大家庄严肃立,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少先队员献唱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激越的《献花曲》中,22名身姿矫健的礼兵托起由党政军群各界代表敬献的11只花篮,正步缓缓走向烈士纪念碑,将花篮一一摆放到革命烈士塑像前。军地主要领导同志神情庄重,缓步向前走到花篮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鲜花吐芳,细雨纷飞,寄托着人们对革命烈士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的无限景仰和深切缅怀。整理缎带完毕,军乐队奏响铿锵激昂的《国际歌》,参加敬献花篮活动的领导同志和各界代表缓步绕行一周,瞻仰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向革命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在宁省委,省军区司令员,省人大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人,南京市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了敬献花篮活动。
敬献花篮活动结束后,李强参观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这里陈列了牺牲在雨花台及南京地区的100多位烈士的珍贵史料,通过实物、图片陈列和多种科技手段,再现了革命先烈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前仆后继、誓死奋斗的壮丽画卷。在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前,李强驻足凝视,认真听取讲解,不时询问有关情况。他强调,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要深入挖掘梳理雨花英烈这一珍贵革命资源,发挥好红色资源的教育激励作用,特别是在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大力弘扬和传承雨花英烈精神,筑牢广大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基石,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9月30日,省城各界在兰州市烈士陵园隆重举行公祭活动,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烈士。
省领导王三运、林铎、冯健身、吴德刚、虞海燕、李建华、李荣灿、王玺玉、梁言顺、马世忠、刘万龙、罗笑虎、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周多明、李慧、马青林、黄强、夏红民、杨子兴、刘立军、张津梁、栗震亚、张世珍、张景辉、李沛文、路志强、邹建雄、袁占亭、王乘,驻甘部队领导刘健、徐忠波、杨志斌、李军,抗战老兵及省城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公祭仪式。
松柏颔首,丰碑矗立。兰州烈士陵园一派肃穆庄重,烈士纪念碑前花团锦簇,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格外醒目。
10时整,公祭仪式开始。伴随着庄严高亢的《义勇军进行曲》,现场各界20xx多名代表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歌唱毕,全场肃立,向为人民解放事业和国家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默哀毕,少年儿童面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唱响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高举右手、齐敬队礼,表达他们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当好接班人的远大志向。
深情的《献花曲》缓缓奏响,18名礼兵托起省委、省人大会、省政府、省政协、驻甘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民主党派、兰州市委、兰州市人民政府、兰州社会各界群众敬献的9个花篮,缓步走向烈士纪念碑。
王三运拾级而上,迈步上前,轻轻整理花篮缎带、鞠躬致意。参加公祭活动的领导缓步绕行,瞻仰烈士纪念碑。省城各界代表依次来到纪念碑前,追思英烈的丰功伟绩。
缅怀先烈的书信篇三
清明节到了,我们学校开展了缅怀先烈的活动,我们又一次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我们为英雄敬献了鲜花,又一批小学生光荣地佩戴上红领巾,站在那里,我们默默地悼念英烈,每一朵鲜花是我们对英雄的哀思,每一句话语是我们对英雄精神的赞颂,此刻,我想起了许多英雄,英雄,在我军冲锋受阻的情况下,他冲向敌人的碉堡,用生命当支架,举起炸药包,把敌人的碉堡给炸飞了,为大部队扫平了的障碍,而他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我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很难过,流出了眼泪。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清明节再一次让我们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要向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热爱祖国的精神,并化为一种力量和行动,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将来建设伟大的祖国。
建国六十多年了,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了。可是,有谁能够忘记,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一个个先烈换来的呢?一个个先烈倒下了,正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又是一年清明来到了。一大早我就参加了清明网上祭先烈活动。我的思绪也进入了那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
我想起了,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碉堡火力凶猛,我们的军队举步维艰。趁一个机会跑到了敌人的碉堡下,想炸毁敌人的碉堡。可是没有合适的地方放炸药包。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了,奋不顾身地举起炸药包把敌人的碉堡给炸毁了。勇于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我又想起了学者闻一多。他毫不畏惧敌人的手枪,拍案而起,上午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下午就被特务杀害。
我还想到了烈士。他在危难关头,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我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是一年清明时节,风里本该有的花的清香悄悄淡去,似有似无的带着行人欲断魂的凄凉。在这个悲伤的节日里我又想起了曾经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们。
想起那些曾为了人民,为了祖国而牺牲自己,换来我们今天美好生活的英雄先烈们,我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先烈们,是你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身躯建起了钢铁般牢固的长城,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拼搏;先烈们,是你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拯救于民不聊生的封建社会,建立了人人平等的新中国;先烈们,是你们在祖国最需要援助的时刻,挺身而出,义不容辞的舍弃你们家庭与个人的安危,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把生命无私的奉献给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各地。
只因为有了你们,才有我们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你们是我心中伟大的英雄!你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将你们坚强不屈、勇于牺牲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清明节来了,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清明节是纪念英雄的日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之际我们来到英雄纪念碑前,在这里我们加入少先队,我想起了那些抗日英雄、八女投江、等等。他们在祖国解放的危险时刻,挺身而出,他们想到的是人民、是祖国、是革命,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英雄——我们心中的榜样,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要发奋学习,让英雄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远长存,并化作我们的无穷力量,激励我们建设更加伟大的祖国。
清明节,家家都要扫墓,但扫的不只是逝去的亲人的墓,还有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墓。他们无私地为人民奉献,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着,拼搏着,献出了自己最值得挥霍的青春和最宝贵的生命。在敌人的利诱和威逼,甚至酷刑下,他们没有丝毫畏惧,没有丝毫退缩,奋不顾身地捍卫国家的尊严与国土。
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愿让国家受到敌军的侵略。要说英勇无畏,他们才是最最担当的起这个词的。这些烈士们就是因为有着这样大无畏的爱国情怀,才会有我们今天这样和平、幸福的生活。他们放弃了自己幸福生活的权利,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自己却没有好好地享受过生活所给人带来的快乐。
缅怀先烈的书信篇四
星期六,也就是清明前夕。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怀着沉重的心情,冒着蒙蒙细雨,去安康烈士陵园为长眠在这里的共和国烈士们扫墓。
早春的气息渲染着大自然,五颜六色的花儿遍布山野,可是我们没有心情去看,平时爱闹的我们也都无语了,因为今天我们去瞻仰烈士而不是踏春。很快就到了烈士墓,迎面的壁画就是赫赫有名的激战牛蹄岭的缩影,看着眼前的壁画,我的思路被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胡宗南的69军及新3军27军这可是国民派的王牌部队在胡宗南的带领下负隅顽抗试图阻挡我解放军解放安康前进的步伐,就在我们安康牛蹄岭的这个地方展开了生死搏斗,国民派顽匪叫嚣的打不下,攻不破的牛蹄岭在我英勇的解放军面前彻底溃败了,安康解放了,但是我们的先烈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门亭的那副对联让我感概不已“汉水长歌颂先烈建殊勋永垂清史,金州求福唤后辈展宏图告慰英灵。”横批“丹心永存”。前辈对先烈的缅怀之情跃然纸上,对我辈的厚望也无比殷切。沿着小路来到陵园的中心:烈士纪念碑下,抬头仰望着从牛蹄岭战役中走出来的老将军挥笔题写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泪光就在我们在眼中含着,暗暗发誓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因为这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接着我们来到了陈列馆,那箭头满布的战役图和和发黄老照片让人嘘嘘不已,尤其那张老排长的照片让我再次泪盈满眶,我似乎就在那副照片里,我亲眼看到了机枪排的李排长被敌人的子弹打穿了肚子,肠子溜出来了,他没有叫一声痛,而是勇敢的把肠子塞了回去,用毛巾捂住继续坚持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直到牺牲。
老师又带我们来到了先烈的墓地,这里沉睡着为解放战争而牺牲的老革命,也有为和平建设和抗洪抢险而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勇士,我长久的默哀着,而且在老将军的墓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我想那是一种敬畏或者说真心诚意的敬仰,并悄悄的把自己带来的小白花儿放在坟头上,把自己的哀思也一同留在了这里。
以前总是奇怪红领巾为什么这么红,五星红旗为什么这么红,虽然老师讲解了,书上也说了,直到这一刻才真正的体会到为什么这么红。那是先辈们的鲜血侵染的,他们用无私的爱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伟大而光荣的先烈们,安息吧,我们会继承你们的遗志,继续为你们的理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