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爱忠简历(优秀八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余爱忠简历篇一
从报社老总转身调到县委办公室任“第八副主任”,兼县税改办主任、土地延包办主任,乡村化债办主任,新农村建设办主任。一句话,农村工作那摊子事我全打包了。
头一个月下乡查农民负担,顺带查出农民另一个强烈要求:要地。负担减轻后,土地值钱了,包袱变成了财富,原来甩,现在抢,都有理,汴河镇农民为争地发生打架纠纷一百多起。因税改引发的矛盾,我这个税改办主任责无旁贷,我得管啊,经过广泛调查,我写成了第一篇调研报告《当前农村土地矛盾、成因及解决办法》,寄给省委办公厅。
我是抱着试看看的心态,没想到一炮打响,_书记作了重要批示,肯定“写得很好”,邓道坤副书记给了高度赞扬,批示“文章情况清楚、思路清晰,方法得当,发全省参阅。”
整个县委大院都在惊讶我创造的奇迹,有赞扬的,有怀疑的,有说我瞎子撞钟的。我呢,又下乡了,我的第二个课题必须要做了——《税改后公益事业怎么办》,不办,群众要骂娘,办,没有钱,找群众收,违反税改纪律,怎么办?又是一个月调查,跑了全县105个村。鲜活的东西太多了,不忍心删去,就让他万字吧,_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1万7千多字呢!再寄上去。
俞书记又作了“此文写得好”的批示;省委办公厅《决策参考》全文发表,发了34个页码;湖北日报分三期连载,还加了一个令人激动的长长的编者按。说我胸怀忧国爱民之情,说我走千家串万户打捞到一手鲜活的材料,说我远离八股,不事雕饰,捧出的是真正带有泥土芳香的精神食粮——县领导说这是把余爱民当作革命烈士在歌颂呢。
别问收成,只管耕作,收了麦子播棉花,接着来呗。我给自已定了一个指标,一个月完成一个课题的调查。两年时间共写了25篇调查报告,呈_书记10篇,都获得了批示肯定,9篇发全省市县领导参阅。
2006年6月1日,我被破格调到省委政研室工作,有人悄悄地问我跟省里哪个领导熟,送了什么礼物,我说,我只跟省委书记熟,我送了10篇文章。
余爱忠简历篇二
灼见热文
◐◑ 史上最火“野象旅行团”刷屏:徒步500公里,喝酒砸车打小猪,40天花了680万……
◐◑ 超燃!清华大学励志短片《破壁少年》:终点未到,就要全力奔跑!
◐◑ 台湾疫情失控,这个坚守一线的央视记者火了!风餐露宿,只为传来最新消息!
◐◑ 一个戳心的故事:“我后悔把儿子培养得太出色了”
◐◑ 新冠疫情出现最大奇迹:质疑中国疫苗的人,这次可以闭嘴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余爱忠简历篇三
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之所以进展顺利、初见成效,从根本上讲,是省委、省政府正确决策、加强领导,省直有关部门积极参与、鼎力支持,鄂州市统筹谋划、强力推进的结果。省委、省政府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大局出发,作出了在鄂州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重大决策,并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四个层面的试点之一,纳入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部署。省委书记罗清泉深入鄂州现场办公,省长李鸿忠深入鄂州专题考察,就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主要目标、工作方法等提出明确要求,为试点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保证。其他省委、省政府领导也分别到鄂州调研指导,有的还在鄂州办点,帮助探索试点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省委常委张昌尔多次主持召开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推动了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省直有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积极与鄂州市签订市厅共建协议、建立市厅合作共建机制,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对试点工作给予了很大支持。鄂州市上下一心,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探索创新、开拓进取,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年多的实践有力证明,统筹城乡发展,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又一场深刻的革命。从试点工作本身来讲,有许多经验值得推广。
(一)突破传统的二元发展模式,坚持“统筹城乡、以城带乡”的根本方针。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这是科学发展第一位的根本方法,是我国整体跨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建设新农村的全新理念,它突破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摆脱了传统的就“三农”抓“三农”的固有思维,将农村建设置于城乡大系统中来谋划,将农业发展置于工农大系统中来推进,将农民问题置于社会大系统中来思考,以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六个一体化”为推进路径,既能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又能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农村的发展因此增添动力,城市的发展因此增添后劲,城乡发展的“加法效应”(甚至是“减法效应”)变成了“乘法效应”。_同志打过这样一个比方,过河首先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经之桥”和“必乘之船”。
鄂州城乡一体化实践,实现了革命性的转变。一是在总体思路上突破二元结构,坚持城乡统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统筹理念促进城乡资源、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互动融合,用城市理念改造农村,用居民理念转化农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大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不断缩小城乡差别,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鄂州城乡一体化既不单纯是新农村建设,又不单纯是新型城镇化,更不单纯是新型工业化,而是新形势下推动区域发展的新理念、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的新战略、搭建科学发展平台的新举措。二是在重大体制上突破二元结构,坚持城乡统筹。制定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市场体系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七个一体化文件,改变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政策差异,实现城乡在政策保障上平等、产业发展上互补、国民待遇上一致。三是在发展路径上突破二元结构,坚持城乡统筹。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引擎,鄂州提出“1311”四位一体的空间布局就是着力发展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并且是变过去一城带动为多城带动,变过去中等城市带动为中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多极带动。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无工不兴,兴工既兴城,又兴农,工业化既是城镇化的马达,又是农业产业化的动力。鄂州一方面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型的工业企业,促进主城新城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生态环保型企业,形成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群众致富。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从长远看,鄂州在国家耕地总量平衡的刚性约束下,土地资源不足、发展腹地不够是最大的隐忧和软肋。为此,鄂州在注重城区、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同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迁村腾地和中心村、中心社区建设,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提供后备土地资源。与此同步,通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投资回报率和农业产出率,吸引更多城市资本流向农村,解决新农村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的难题。
分析“全域鄂州”规划理念,其内涵就是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城乡规划机制,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使政府站在城乡经济全局的视角来有效配置城乡要素资源,实现“城市乡村共繁荣,农民市民同发展”。其实质就是打破传统的城乡分割规划的格局,把城市和农村“统起来规划”,把一二三产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统起来规划”,形成“二元一体”、“三业一体”、“六位一体”的规划格局。其核心价值是对城乡一体化的两大根本性标志——“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起着十分重要的引领和调控作用。
“全域鄂州”规划成功地做到了“四个改变”、“三个实现”。“四个改变”:改变过去城乡分割规划为城乡统筹规划;改变过去区域分割规划为区域联动规划;改变过去产业分割规划为产业协调规划;改变过去注重按行政层级编制规划为按经济流向和发展潜力编制规划。“三个实现”:一是实现地理区位与经济区位匹配。鄂州城乡一体化的“城”不仅仅局限于鄂城,它还包括黄州、黄石,特别是武汉。借助“试点”所形成的倒逼机制,可以打通鄂州城乡与周边城市的“界限”,密切城际之间的联系,达到区域生产要素为我所用的目的。二是实现行政格局与开发格局兼容。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以破解“二元”体制为改革的核心,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划,按照“三区三城”六大功能区的城市架构,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市级政府、功能区、街道办事处三级管理”的体制,不断推动行政管理走向扁平化、行政职能配置合理化。城乡一体化以迁村腾地为关键措施,通过村庄集并使农村居民点的建设用地节约一半以上,能极大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要素制约矛盾。三是实现一方水土与一方产业和谐。鄂州是“百湖之市”,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生态屏障,梁子湖处于武汉、鄂州、黄石这一经济、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对缓解经济密集区高速发展给生态带来的影响,形成城市圈基本生态框架和生态调节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鄂州把环境和产业有机结合,把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突破传统的就农业谋划农业模式,坚持发展城乡融合的现代产业。产业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依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城乡融合的现代产业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余爱忠简历篇四
我在荆州团地委挂职两年,负责宣传部工作。我的写作爱好与工作需要形成了“有机结合”,我与文章进入“密月期”。
那两年,荆州日报、荆州纵横等报刊给共青团开辟专栏,每周每月固定上稿,我是他们的特约撰稿人,也是湖北日报等报刊优秀通讯员,我参与荆州共青团组织力推的有影响的国家级典型总有七八个。
还记得有个搬运工人徐永富,年轻时打架坐过牢,出来后发誓做好人,不知怎么碰到一个孤儿,一动心就收养着,后来又碰到一个,再收养,前街后村都知道了,把拾到的婴儿都往他那送,几年下来竟收养了20多个,一个大老爷们日夜里围着孩子转,自己的3个孩子没精力管,寄居在亲戚家中和学校里。
除了宣传先进典型外,我也写些社会新闻特稿,所谓特稿,就是那些吸引眼球的大稿,当然团干部写文章肯定是弘扬社会正能量。记得那年荆州日报开办特刊,开张版的头版需要有一篇重头稿,百里挑一,把我的那篇《妯娌换夫》的稿子用上去了,发了一版转二版两个整版,文章写的是为了追求爱情两妯娌不顾闲言碎语勇敢地互换丈夫的真人真事。
后来接着刊发《淤泥里举起喊冤的手》、《一个千万富翁的女设计师》、《大山里藏了个微型小学》、《_孙山是_——一个抗日英雄与他日本孙媳妇的故事》、《儿打天下老子坐——记监利散打武术馆长和他全国散打冠军儿子的故事》等几十个特稿。
我那时有个目标叫“写满中国”。我在床头挂起一幅_地图,找出各省市区著名报刊打上圆圈,每在这些报刊上发表一篇文章,便插上一面红纸剪的的小旗帜,我在地图上方写上一行大字:“把红旗插遍全中国”。
余爱忠简历篇五
我十四岁因家贫辍学,回乡种地,大队支书看我家人多劳少,也看我读书成绩好,照顾我到生产队(现在叫村民小组)教学点上当老师,一年500个工分,相当于一个“棒劳力”。记得教室是生产队的猪圈改装的,课桌是八块水泥板,两个年级、16个七八岁的学生,复式班,别看我小屁孩一个,又当校长又当老师,语文算术体育音乐一人全包,还兼着生产队的出纳,管几万元钱。
我学习刻苦,教学扎实,学生考试成绩好,在小乡和大区里名声渐起,有县里来的局长科长也屈身到“猪圈小学”听课。两年后我被提拔到大队小学教书,教五年级毕业班,全区统考,每次第一。
当时白螺区新来了一个文教组长叫曾强秦,听说有伯乐之名,有天他到我们学校检查工作,听了我的课,很喜欢我,要我陪他到邻近的杨林山小学去一趟,山上有座天妃圣母庙,相传是明代皇帝题匾赐封的,庙里有一些诗词对联,我们顺道进去参观,组长问我会不会作对联,我说试试看,我辍学后跟几个乡村老先生学过做诗做联,作个对联没问题,我们大队所有新婚对联都是我写,每年过年我都要为乡亲们写春联。组长要我以庙和山为题,我想了想作出两句:十五年庙宇重修,天妃圣母与民同乐;九万里河山一览,江汉平原唯我独尊。
组长吃惊地看着我,好半天说不出话,又问我能不能作首诗呢,我说好的,再试看看,走了几步便拿出笔记本写下一首七言诗:一峰雄峙大江边,拍岸惊涛吞九天。龙匾千钧吐日月,凤檐万丈入云烟。凭栏仰读岳阳记,回首沉吟黄鹤篇。壁上挥毫问圣母,本人何日成诗仙。诗句写得有点狂,组长高兴得直点头,止不住地夸我有才。
听说回去后在文教组会议上激动地说起他发现了一个人才。一个月后,曾组长举荐我破格参加荆州师专首届函授招考,所谓破格,报考条件必须是公办老师、中学老师、师范毕业,这三条我一条都不符合。我懵懵懂懂去参加考试,全区参考的有二十多人,都是中学公办教师,不少是教高中的,带队的领导笑我是“麻雀夹在雁群里飞”。
考试结出来了,全区中文系数学系各录取一人,中文系那人是我(后来补录了一个叫王周全的中学语文老师)。我也是全县录取的四十多人中唯一的民办教师。曾组长因此经常自夸慧眼识才。我很高兴因这一联一诗圆了大学梦。
余爱忠简历篇六
我是89年初借调到白螺镇党办当秘书的,年底中央下了一个关于加强共青团工会妇联组织建设的文件,县里来人要我们镇配一个团委书记,党委书记王崇庆把脑袋一摸,就余爱民吧!团委书记在乡镇工作中算个“小菜一碟”,可我平生第一次当官,管一万多青年,肯定要“小题大做”。今天一个青年座谈,明天一个篮球比赛,后天一个检查评比,硬是把原本“冷水泼火冒青烟”的一桩事,搞得象“劈柴烧火只飘的”。
90年底,我们镇团委被评为全县先进团组织,团县委要我写个经验总结,我试着想写一个“不一样的总结”,题目叫《卒子你大胆地往前拱》,分三部分:卒子胸有大目标——为党分忧,为青年解难,写团委的规划和思路。卒子职责就是拱——学猪八戒肯拱,学诸葛亮会拱,写团委的作法和成效;卒子最富有奉献精神——拱到底,不回头,写团委的干劲和精神。呈了一份团县委,顺带寄了一份给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全文刊发,黑体大标题下一行落款也特别醒目:湖北省监利县白螺镇团委书记余爱民。这篇文章立即引起了团地委和团省委的关注,两级组织都到我那儿去考察、办点,我的工作乘势而上。
第二年,我们镇团委获得地区五面红旗,后来又被评为全省十面红旗,我也被授予全省新长征突击手、全省优秀团干部称号,出席全省共青团“九大”,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与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坐洪山大礼堂主席台。这个崇高荣誉已让我美得像麻雀吃了酒糟飞——云里雾里搞不清方向了。哪晓得,好运气如同老鼠拖棒槌——大头还在后呢。
1993年5月,我又出席全国共青团十三大,并且作为全国6万个乡镇团委书记的唯一代表,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人生最难忘,93年5月3日,我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小小的乡镇团委书记,竟和_、_等党和_同坐人民大会堂主席台,我还当了一天的大会执行主席,坐在首排,坐在奥运会飞碟冠军张山旁边。说出来掉底子,这之前我从来没到过北京。第一次上北京,北京给了我这么高的待遇,让我终身光彩和荣耀,使我终身骄傲和自豪,给我终身信心和力量!
北京归来,组织上给我三大实实在在的关怀:转正了——拖了四年未解决的教师转行政问题一周就办妥了,并且是县委书记亲自督办;提升了——当了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调动了——借调到荆州团地委工作。同事们都羡慕我“名利双收”。我应该感谢伟大的时代和光荣的共青团组织,应该感谢各级团组织关怀培养和我的乡村同事们的共同努力,我是否也应该感谢我那篇《卒子你大胆地往前拱》的文章呢?
余爱忠简历篇七
在省委政研室这个高高的平台上,我只有勤奋的份,因为要学历我没学历,要级别我没级别,但我有勤奋,勤奋是我的核心竞争力。所谓勤奋就是自讨苦吃。
举个例吧,我们全室同志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利用双休时间到江西婺源考察了两天,本来是去放松的,我却找到一个要紧的问题,那就是借这个机会作一个江西与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比较分析,白天随团参观问情况,晚上打开电脑查资料,返程路上打开电脑整理,车回机关。
我的考察报告《江西新农村建设的九点启示》也基本完成了,省委副书记杨松在上面批示“发《决策参考》”,副省长刘友凡还作了一个很激情的八字评语:“九点启示、十分可贵!”并指示把其中的思想吸收到全省新农村建设会议中去。
调查研究是我的主要工作。我在省委政研室主要作四个方面的调查研究。
一个是大战略调研,比如参与仙洪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等所有农村发展战略调查。第二个是新模式调研,比如参与侯安杰模式、春晖模式、华丰模式、福娃模式等所有湖北农村改革创新重大模式调查。第三个是重大典型调研,一些农民兄弟经过我和农民日报驻湖北站长何红卫联合采访调查,更主要是各级组织着力培养,成为全国三农新闻人物,我们为之高兴,也有个别农民“出了名后出了事”,我们深感内疚和自责。第四个是重大问题调研,主要是普遍性、根本性或苗头性问题的调研呈报。
我经历的三任省委书记都非常重视关心支持调查研究,给我的调查报告高度评价。_同志给我22篇调查报告作过批示肯定,批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此文很好”和“反映了实际情况”。罗清泉同志批示肯定“余爱民同志对新农村建设几个问题的研究很有深度”。李鸿忠同志曾经在我参与执笔的一篇调研报告中批示要求“作教材使用、作指引用。”近年来我参加了省委组织的三轮“三万”活动,在农民家里住了330天,省委副书记张昌尔批示称赞“爱民同志爱农民,精神可贵!”
我的调研工作已坚持了十年,共写了200篇调研报告,多数是独立完成的,少数是合作完成的,多数是自己选题,少数是领导安排,共获得中央和省领导批示140篇。这些报告很多被批转到全省县市参阅,或吸收为领导思想,或转化为领导决策,其中有的被批转到湖北日报连载,有的被批转到省委党校作辅导教材,有的被批转到档案馆作“永久史料保存”,有的还被县市区委作为党员干部必读书目、被农民群众收藏。
所有这些,都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赋予和馈赠,反映了_和省委省政府关心重视农村工作、关心重视农民问题、关心重视基层意见,关心重视调查研究。
余爱忠简历篇八
爱你就要懂你,喜欢文章就要研究文章。
1982年我在荆师学报上发表第一篇文章《孤鹜比落花飞得要高》,写的就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与庾信诗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枊共春旗一色”对比赏析,研究的就是文章如何创新提高。当中学语文老师那些年,下功夫最多的是教学生如何写作文。
读湖北电大的那两年,兼职电大教师,专门教写作,主讲《依山傍水写文章》。当报社总编七年,写消息几百篇,写通讯80余篇,写言论150篇,写散文、对联、诗几十篇(副);此外,完成如何写消息、通讯、言论、做新闻标题、搞新闻摄影等方面论文40余篇,新闻与论文获湖北新闻奖、县市报新闻奖30余次。后来我编著《县报总编》上中下三卷,_前社长邵华泽先生亲自题写书名,并打电话关心我后来的工作安排情况。
近十年我主要研究调研报告的写作,也不断地创新调研报告写作,共有28篇调研报告获得湖北省委优秀调研报告奖和省部级奖励,其中获一等奖12篇。我在实践中体会,调研报告的写作在遵守规范体式的基础上是可以进行创新探索并大有可为的。
我的最初探索是引通讯写法入调研报告,第一是把通讯里面生动活泼的事例包括传神点睛的细节描写手法引过来,第二是把通讯里面的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引过来,第三是把通讯的灵活多样的结构引过来,三引之下,调研文章就变得活泼而不呆板了,变得生动而可读了。
接下来的探索是四面改造调研报告,首先是打破调研报告的单一体裁,其次是改变三段式结构,第三是大量使用群众语言,第四是让报告标题生动起来。后来的探索是全方位创新,即从主题、观点、结构、体裁、语言、标题、开篇、结尾、过渡等多方面创新,开创调研文章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