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颜色分类中班教案 按特征分类中班教案(实用十四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颜色分类中班教案 按特征分类中班教案篇一
1、理解单数与双数的实际意义,有一定的数数、统计和比较等应用数学的能力。
2、学会观察树叶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树叶的认识。
3、在活动中能体验到同伴间学习的乐趣,培养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每人一份树叶(叶柄)、一张表格、一只笔、展示板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下面我请小朋友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的听好了。听???他来了。(听完后)接下来,有哪位小朋友已经听出,2.老师今天请来的这位小客人是谁呢?请小朋友来告诉老师。教师:大家都很聪明,都听出了这是树叶。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找一找,树叶里有哪些秘密呢?
二、对叶片的统计与分析
1、教师示范教师:下面我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数一数,老师手上的这一根叶柄上有几枚小叶片?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跟老师一起数一数,好吗?教师:好了,刚刚小朋友们与老师一起数了老师叶柄上的小叶片有几片。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数一数,然后把数好的小叶片数量记录下来。
2、幼儿示范教师:这么多的叶片,你是怎么数的?小朋友用了很多种方法数叶片,你认为那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小结:生活中我们在数量较多的东西时,有很多种方法,小朋友可以采用最适合你的方法,将东西数得又快又准确。
3、分析探索叶片的单双数的规律教师:老师刚才发现让小叶片两片、两片做好朋友这种方法很有趣,我们一起用这种方法在来数一数。
三、讨论分析: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有的树叶,它的叶片两片、两片都找到了好朋友:有的还剩下一片没找到朋友。)
四、树叶分类:
教师:这里有两张表格,我们把都能找到好朋友的叶片送到这张表格里.把还剩下一片没有找到朋友的叶片送到另外的一张表格里,看看会发现什么秘密。
五、统计数字:
教师:都能两片、两片成为好朋友的叶片,上面小叶片的数量各是多少?还剩下一片没有找到好朋友的叶片,上面小叶片的数量又各是多少?六、分析两类数字的特点:1.觉得:老师发现有些树叶宝宝都有一个好朋友,而有些只有一个人。你看数字6宝宝,他们有3对好朋友,而数字7宝宝,却多出了一个宝宝。所以你们觉得数字宝宝中有什么秘密呢?2.教师:你看
6、8、10、1
2、14这些数是什么数?7、9、1
1、1
3、15这些数是什么数呢?他是不是能两个、两个的凑成相同人数的呢?还是不能。 3.教师:小朋友都发现了这个秘密,老师觉得
6、8、10、1
2、14这些数是双数,因为他们能刚好能两个、两个的分好。7、9、1
1、1
3、15是单数。(讨论10以上的单双数。)讨论发现:已经学过的单双数规律同样适用于10以上的数字,拓展已有经验。
请小朋友们回家之后找找哪些物品也有这些规律。
颜色分类中班教案 按特征分类中班教案篇二
尝试自定分类标准,进行多角度的分类。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1、材料准备:动物图片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部分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有一定的了解。
1、活动重难点:自定分类标准
2、指导要点:指导幼儿进行多角度的分类,老师做简单的记录。
1、游戏:我喜欢的小动物园。(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每人一张)
反思:幼儿拿到动物图片时都非常兴奋,同时也有个别幼儿因为没有拿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图片有些沮丧,不过在老师的协调下,幼儿情绪稳定。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将做好调整,增加同类动物图片的数量。
2、请幼儿随意把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说说动物的名称和它们的外形特征。
(1)教师可以先为幼儿做一次示范,例如:“我喜欢海豚,海豚生活在大海里,它会唱歌,是人类的朋友。”
(2)幼儿轮流进行讲述,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反思:在图片的选择上我都是选择幼儿比较常见的动物,例如:海豚、小猫、小鸟等。并且在课前巩固过这些动物的生活形态,幼儿讲述时对动物的外形、生活环境以及喜好都描述到了,不过在语言的组织与流畅性上还稍微欠佳。
3、引导幼儿自订分类标准,把上述的动物分类。(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只要幼儿言之有理便可。例如:可以按动物的生活环境、有没有毛、会不会飞等特征来分类。)
(1)教师小结,将话题导向分类环节。例如:这么多动物能生活在一起吗?为什么?该怎样分类呢?
反思:老师对幼儿在黑板上无规律贴出的动物进行提问,幼儿马上回应所以的动物不能生活在一起,可是有个幼儿却说“他们都生活在地球上。”我首先肯定这名幼儿的回答,同时也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到动物的生活环境中来讨论,例如:“海豚和小鸟能在一起生活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幼儿的注意力一下被问题拉了回来。“我们来替它们分类吧,可以怎么分呢?”幼儿首先提出按生活环境分起。这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分法,分好后,我重新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还能怎么分呢?”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讨论分类标准。例如:可以按动物的生活环境、有没有毛、会不会飞等特征来分类。
反思: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又从其它方面进行分类。刚开始还需要老师启发,后来孩子们的想法越来越多,有的幼儿提出可以按它们吃什么东西来分类,还有的幼儿提出按身上有没有毛来分类等等。
(3)请幼儿按讨论后的标准进行分类,老师帮助幼儿划分分类区域,并为幼儿示范记录。
反思:
整个活动在一个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活动开始时幼儿的兴趣很高,并且幼儿有了基础经验,对小动物都有所了解,在对动物进行描述时显得非常有自信。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自主拟定分类标准,对中班幼儿的能力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这要求幼儿必须对分类动物群有较深较全面的了解,并经过发散性思维的思考拟定分类的类型。本次活动的亮点是幼儿对“所有动物能生活在一起吗?”这个问题的理解上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个别幼儿说出“他们都生活在地球上。”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面对这群孩子我有点低估了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整个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多让幼儿“说”,使幼儿在讨论讨论中拟定出新的分类标准,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在课前的准备材料中,我应该多为幼儿准备同类型的材料供幼儿选择,避免再次发生活动前的情况。还有就是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在今后准备过程中,也要将孩子现有水平列入重点了解范围内。
颜色分类中班教案 按特征分类中班教案篇三
1、学习按图形的两个特征标记分类并正确记录其数量。
2、培养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图形拼图一幅,标记卡、数字卡若干,各种图形若干,数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纸若干。
一、集体教学活动
1、学习用两个特征标记对图形进行分类。
以集体、个别、小组的形式,学习用两个标记卡记录三角形、长方形的不同点。
2、学习按标记记录数量
幼儿一次按标记集体、分组操作记录相应图形的数量(用数字卡表示)。
引导幼儿学习讲述操作结果
要求幼儿看着标记图,说一说,图中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分类游戏(幼儿分别取自己的图形卡片)
看一看,说一说,你的图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看教培养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
颜色分类中班教案 按特征分类中班教案篇四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火车为活动题材,将“为货运火车装运货物”的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试、想、做、议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从而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 “分类装货物”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1、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
3、多媒体课件。
1、多媒体演示,让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
“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
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你们愿意吗?”
(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
(2)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员。(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3)汇报操作结果。
(1)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每节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操作任务,在验货认可之后将列车放回货场后方能操作三节车厢的操作。 (两节车厢的操作是满足能力中等幼儿的需求,三节车厢的操作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提高能力机会。)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摆放的?
(1)出示一列大火车。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木材分别运送给三位客人。一位是南京的客人,他要红色的木材;一位是北京的客人,他要圆形的木材;还有一位是新疆的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请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摆放这些木材?”
(2)请幼儿自己检验“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1、小结集体操作情况,发现交集分类的现象,为下次活动打基础。
2、幼儿开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颜色分类中班教案 按特征分类中班教案篇五
1、学习将图形折叠、分割、拼摆,感知图形的变化。
2、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及圆形的认识,发展空间知觉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1、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图画若干张,事先张贴于活动室内供幼儿观赏。
2、图形操作卡片(各种几何图形)。
3、可供折、剪、贴、拼的各种彩纸以及剪刀、固体胶、操作纸等。
4、一块大展板,分为三个区域,用于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1、导入:
师:今天图形宝宝们来到了我们班,可是他们很调皮,和小朋友们玩躲猫猫的游戏,他们躲在一幅幅画里,请你们来把它们找出来吧!
2、找图形。
教师出示由几何图形组成的画,请幼儿欣赏。提问:你能找出这幅画里藏着哪些图形宝宝吗?(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3、借形想象,拓展幼儿想象空间。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将它们找出来了,我们请图形宝宝们出来吧!(请幼儿以呼唤的方式请出各种图形,教师一一出示。)2)师:图形宝宝们被你们找出来后,还不甘心,还要考考小朋友们,它们想请你们一起来想想,图形除了刚才我们看到的形象外,还可以变成什么东西?
教师请幼儿先相互讨论,然后再举手告诉大家。
4、区域活动。
1)游戏区域1:图形变变变提供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纸若干,鼓励幼儿大胆操作,通过折、剪、拼、贴的方法探索图形的变化,并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学会介绍自己的操作成果。
2)游戏区域2:找图形提供图案画1――4幅,幼儿找出其中图形的名称、数量,并做记录,在操作卡上用圆点表示各种图形的数量。 3)游戏区域3:图形添画提供画有几何图形的画纸,鼓励幼儿想象并添画,变成某种物体形象。教师先向幼儿介绍各个游戏区域的活动要求,然后请幼儿自选区域活动,操作的结果展示在指定的展板区域内。活动中,对于能力强的幼儿鼓励其选择多个区域活动。
5、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教师请幼儿共同欣赏、点评幼儿操作结果。点评后,请"找图形"活动区记录得不正确的幼儿加以纠正自己的操作结果。
颜色分类中班教案 按特征分类中班教案篇六
1、产生对图形的认识兴趣。
2、发展幼儿初步的分类、概括能力及观察能力。
3、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操作纸,蛋糕盘。
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引导幼儿按图形的两种特征来分类。
一、情景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长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是什么样的?
小结:长方形有四条边,请小朋友伸出你的右手食指,我们来一起数一下,(1、2、3、4)长方形有四条边,它有四个角,(1、2、3、4)都是直角。
师:(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是什么样的?
小结:三角形有三条边,(1、2、3)有三个角(1、2、3)。
师:(出示正方形)正方形是什么样的?
小结: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角。
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形的异同并按照一种特征来分类
1、师:现在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黑板上的图形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形状、大小)
小结: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
2、师:黑板上有这么多的图形,是不是感觉很乱啊!我们用什么方法分分类呢?老师先来分一下,小朋友睁大眼睛看一看老师是按照什么特征分类的?(颜色)
小结:老师是按照颜色特征来分类,把所有的红色图形放在了一起,所有的黄色图形放在一起,所有的绿色图形放在一起。
3、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图形宝宝做游戏?(想)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发放材料)
师:我们除了按照颜色分类,我们再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类?那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分类吧!(大小和形状)
小结:有的小朋友把大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放在一起,把所有的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放在一起,这是按照大小特征分类;还有的小朋友把所有的长方形放在了一起,所有的三角形放在了一起,所有的.正方形放在了一起,这是按照形状特征分类。
三、按图形两种特征分类
1、游戏“比比谁的速度快”。
师:你们真了不起!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听口令取图形,老师说出图形宝宝的特征,请小朋友快速找到它,并举起来。准备好了吗?如:红色三角形、绿色正方形、大长方形、小三角形、黄色长方形。
2、发操作纸,幼儿操作。
师:刚才小朋友们操作的非常好,我要给每一位小朋友一张操作纸。小朋友看看,这张纸上面都是有什么?操作纸的左侧代表的是什么?(大圆点、小圆点)左侧上面大的圆点这一行代表的是所摆放的图形都是大的,下面的小圆点这一行代表的是所摆放图形都是小的;长方形这一列摆放的图形都是长方形,三角形这一列摆放的图形都是三角形,正方形这一列摆放的图形都是正方形。
提问:第一行第一列应该放什么图形?现在请小朋友开始操作。
师:小朋友你们都操作完了,非常的棒,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图形贴在操作纸上,(想)今天下午放学,老师会把它发给小朋友,回家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一起完成。
把操作纸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粘贴完成后带回。
颜色分类中班教案 按特征分类中班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理解单数与双数的实际意义,有一定的数数、统计和比较等应用数学的能力。
2、学会观察树叶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树叶的认识。
3、在活动中能体验到同伴间学习的乐趣,培养合作的精神。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每人一份树叶(叶柄)、一张表格、一只笔、展示板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下面我请小朋友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的听好了。听・・・,他来了。(听完后)接下来,有哪位小朋友已经听出,老师今天请来的这位小客人是谁呢?请小朋友们举手来告诉老师。
幼:风声、树叶、等。
师:大家都很聪明,都听出了这是树叶。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找一找 ,树叶里有哪些秘密呢?
师:下面我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数一数,老师手上的这一根叶柄上有几枚小叶片?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跟老师一起数一数,好吗?
幼:好。(幼儿跟着老师一起一瓣一瓣的摘下来,然后在数。)
师:好了,刚刚小朋友们与老师一起数了老师叶柄上的小叶片有几片。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数一数,然后把数好的小叶片数量记录下来。
师:教师在一旁巡回观察,并且记录下,幼儿是怎么用自己的方法来数小叶片的。
师:教师在巡回完之后。教师问幼儿,这么多的叶片,你是怎么数的?
幼:我是一瓣一瓣数的、两瓣两瓣的,等一起数的。
师:小朋友用了很多种方法数叶片,你认为那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小结:生活中我们在数量较多的东西时,有很多种方法,小朋友可以采用最适合你的方法,将东西数得又快又准确。
师:老师刚才发现让小叶片两片、两片做好朋友这种方法很有趣,我们一起用这种方法在来数一数。
幼:(把两片、两片放在一起,然后数一数,教师在一旁巡回指导)
讨论分析: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有的树叶,它的叶片两片、两片都找到了好朋友:有的还剩下一片没找到朋友。)
树叶分类:
师:这里有两张表格,我们把都能找到好朋友的叶片送到这张表格里.把还剩下一片没有找到朋友的叶片送到另外的一张表格里,看看会发现什么秘密。
统计数字:
师:都能两片、两片成为好朋友的叶片,上面小叶片的数量各是多少?还剩下一片没有找到好朋友的叶片,上面小叶片的数量又各是多少?
分析两类数字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啊。
幼:没有。
师:老师发现有些树叶宝宝都有一个好朋友,而有些只有一个人。你看数字6宝宝,他们有3对好朋友,而数字7宝宝,却多出了一个宝宝。所以你们觉得数字宝宝中有什么秘密呢?
师:你看6、8、10、12、14这些数是什么数?7、9、11、13、15这些数是什么数呢?他是不是能两个、两个的凑成相同人数的呢?还是不能。
师:小朋友都发现了这个秘密,老师觉得6、8、10、12、14这些数是双数,因为他们能刚好能两个、两个的分好。7、9、11、13、15是单数。
师:谁有不同的意见吗?(讨论10以上的单双数。)
讨论发现:已经学过的单双数规律同样适用于10以上的数字,拓展已有经验。
活动结束
出示叶片数量是1~5的树叶.建构完整的单双数序列。
师:这里还有一些树叶呢,请把它们放到单数或者双数的表格里去。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回家之后找找哪些物品也有这些规律。
教学反思:
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颜色的分类。这个环节感觉幼儿还行,兴趣还是挺浓的。最后把树叶宝宝送回家,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起到层层递进的作用,首先让孩子认识黄色和绿色,然后再区别这两种颜色,这个过程中,幼儿基本能区分出黄色和绿色,但有个别幼儿不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清楚。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通过游戏巩固幼儿根据颜色进行分类,并体验树叶妈妈和树叶宝宝之间的情感。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我运用黄房子和绿房子,让孩子根据颜色找到树叶宝宝的家。
颜色分类中班教案 按特征分类中班教案篇八
1、认识肯定、否定标记,理解它们表示的意义。
2、引导幼儿学习按肯定和否定标记给图形分类。
3、能讲述操作过程及其结果。
教具:一次分类板,几何图形片,肯定、否定标记,磁板一块。
学具: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认识标记--按标记分类--幼儿操作--活动评价
1、集体活动。
(1)认识一次分类板。
出示图一、图二,"图上有什么?"(圆形、三角形、……)"除了这些图形外,图上还画了什么?"(方框、虚线)"虚线表示什么意思?"(虚线是图形片从上往下走的路线)(2)认识肯定、否定标记。
出示圆形标记,"这是什么标记?"(圆标记)"圆标记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表示这里是圆形的家)出示否定圆形的标记,"这是什么标记?"(不是圆形标记)"不是圆形的标记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这里不是圆形的家)(3)按标记给图形分类。
教师指一圆片,"这是什么片片?"(圆片片)"它应该回哪个家呢?"(圆形家)教师指一方片片,"这是什么片片?"(方片片)"它是不是圆片片?应该回哪个家?"(它不是圆片片,应该回不是圆片片的家。)"谁来送这里的片片回家,要边送边说'你是什么片片、回什么家',或者'你是什么片片、不是什么片片,应该回什么家'。集体检查是否正确。
2、小组活动。
(1)看标记送片片回家。
(2)看图按标记印数字。
(3)依样涂色。
3、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过程的幼儿
1.活动目标
(1)复习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的认识;
(2)能根据这些图形的形状、颜色两种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3)愿意并喜欢进行分类活动。
2.活动准备
(1)猫、兔、蝴蝶头饰各一个,篮子两个;
(2)每人一个分类板;
(4)不同颜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饼干图片及标记各若干。
3.活动过程
ⅰ导入
(1)玩《饼干商店》的游戏,引出活动。
提问:"仓库里有些什么样子的饼干?"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仓库里的饼干,说出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的图形的饼干。
ⅱ幼儿第一次操作
(2)游戏《送饼干》,学习给图形分类。
提问:"你会把什么样的饼干运到这个柜台?为什么?"
老师扮演经理,幼儿扮演营业员,经理引导营业员观察并说出其它柜台的标记是什么形状的,再把仓库里剩下的饼干按标记的形状运往柜台,看谁运得又快又对。
重点指导幼儿给图形分类。
ⅲ分享经验
(3)操作活动《分饼干》,说出分类的方法。
提问:①"为什么要把这些饼干放在同一个柜台?"②"它们除了形状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
重点引导幼儿说出按饼干的形状、颜色分类。
ⅳ幼儿再次操作
(4)游戏《买饼干》,练习按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玩法:请几个幼儿分别戴上小猫、小兔、蝴蝶的头饰,扮顾客来买饼干。根据幼儿的个体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方式安排三个水平层次的营业员帮顾客选购饼干。
重点指导幼儿按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4.延伸活动
在数学区投放不同颜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继续让幼儿练习按图形、颜色进行分类。
颜色分类中班教案 按特征分类中班教案篇九
1、能按照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活动,巩固对形状的认识。
2、能说出自己的分类理由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幼儿已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图形。
每人一个分类盒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按图形的特征分类》《科学・图形组合》。
1、出示"奇妙的口袋、复习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师:这是一个漆面的口袋、里面藏着许多东西,请大家猜猜藏的是什么。"屈,老师。教,案,网"教师一遍念"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边请个别幼儿分别摸出正方形、角形、圆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图形让大家辨认并说出名称。
2、引导幼儿操作,学习给图形分类。
师:请小朋友拿出分类盒,把一样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操作完毕后,请幼儿将所以图形按形状分别放在相应的篮子里,并互相检查分类是否错误。
3、完成操作材料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图形组合》,看看上面的图案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数一数每种图形的数量有几,并分类作记录。
《按图形的特征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
颜色分类中班教案 按特征分类中班教案篇十
1、学会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初步学习按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在观察比较中,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
1、红、黄帽子各12顶,围巾长短各12条。
2、小猫、小狗、小鸭、小羊头饰各1个,带上帽子围上围巾的4种动物各1个。
3、男、女、红帽、黄帽,长围巾、短围巾标志各1个;红帽-长围,红帽-短围,黄帽-长围,黄帽-短围的小图片各1张。1,2,3,4数字各1个,篮子4个
一、幼儿自选帽子围巾带上
师:今天天气真冷,这里有些帽子、围巾,小朋友可以自己找一顶帽子带上,找一块围巾围上,带以前请小朋友先看一下,你带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围的是长围巾还是短围巾。
二、按物体的特征分类:
1.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分类:
师:哈,带上帽子,围上围巾,可真暖和。小猫、小狗、小鸭、小羊也都来了,他们也想和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呢!(出示小狗头饰)小狗说:我们要去公园,得先分一下,哪些小朋友坐1号车,哪些小朋友坐2号车。(出示男孩、女孩头饰)那就请男孩子坐1号车,女孩子坐2号车。(幼儿分好后,小狗检查有没有坐对)小鸡说,不行不行,我不喜欢这样分,我看还是红帽子小朋友坐1号车,黄帽子小朋友坐2号车(幼儿分好后,小鸡检查有没有坐对)小鸭说,不行不行,我不喜欢这样分,我看还是围长围巾小朋友坐1号车,围短围巾小朋友坐2号车(幼儿分好后,小鸭检查有没有坐对)
2.按物体的二维特征分类:
小猫说,不行不行,我不喜欢这样分,我喜欢让带红帽子围长围巾的小朋友坐1号车,带黄帽子围长围巾的小朋友坐2号车。(幼儿坐好后说)咦、中间的小朋友为什么会站在这里呢?小猫这样分,能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去公园吗?那怎么办呢?(幼儿讨论,引导幼儿可以分为3队或4队)
三、进一步巩固按二维特征的分类:
现在,小朋友都已经坐上车了,我们开车去公园吧。嘀嘀嘀,公园到了,公园里面真漂亮,今天天气也不错,小动物们想和我们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小狗想和红帽子、长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小羊想和红帽子短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小鸭想和黄帽子长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小猫想和黄帽子短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等一下哪个小动物出来,就请他的好朋友和他一起唱歌、跳舞。
四、结束:今天,我们玩的真开心,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一下子就很晚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小朋友们,我们和小动物们再见吧。
颜色分类中班教案 按特征分类中班教案篇十一
1、 学习按图形的两个特征标记分类并正确记录其数量。
2、 培养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
3、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 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图形拼图一幅,标记卡、数字卡若干,各种图形若干,数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纸若干。
一、集体教学活动
1、学习用两个特征标记对图形进行分类。以集体、个别、小组的形式,学习用两个标记卡记录三角形、长方形的不同点。
2、学习按标记记录数量幼儿一次按标记集体、分组操作记录相应图形的数量(用数字卡表示)。3、引导幼儿学习讲述操作结果要求幼儿看着标记图,说一说,图中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分类游戏(幼儿分别取自己的图形卡片)看一看,说一说,你的图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看教师出示标记图,图形特征与标记相符的幼儿,举起卡片站起来。送图形回家,要求图形必须符合门牌号。
2、记数活动看图按标记记录。学习记录后,说说这幅图里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此次活动,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抓住幼儿好动的天性,巧妙地创设数学王国这一情境。在活动中,提高幼儿主动参与性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知识,使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颜色分类中班教案 按特征分类中班教案篇十二
1、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
2、促进幼儿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环境创设: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若干朵。
2、 物质准备:花篮若干个,红、黄、白蝴蝶头饰各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一,录音机,音乐磁带。
(一) 幼儿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园里参观。
提问:花园里有几种颜色的花?都有哪几种颜色?
(二) 教师讲诉故事《三只蝴蝶》(经过改编)
提问:1、故事里有几只蝴蝶?她们是什么颜色的?
2、她们喜欢什么颜色的花?
(三) 引导幼儿进行按颜色分类。
1、以“送花”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请幼儿自行检查是否送对了花。
(1) 请幼儿给红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 请幼儿给黄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3) 请幼儿给白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把颜色分类。
(1)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玩法: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蝴蝶的头饰,扮演蝴蝶,在花园里自由飞翔玩耍。当听到打雷的声音后,赶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颜色的花朵避雨。当太阳出来后,蝴蝶高高兴兴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戏。
(2) 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是否找到对颜色。
(四)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活动。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颜色分类中班教案 按特征分类中班教案篇十三
在《图形分类》整个活动中,幼儿对圆形、长方形、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这六种常见图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二次分类的练习,让幼儿对常见的图形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纵观整个活动的过程,实习生的组织过程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存在着不足:
(1)第一个环节让幼儿说说自己认识的图形,此时教师把幼儿所说的图形直接画在黑板上,但是教师没注意到,此时所呈现给幼儿的这些图形是不标准的,如果教师能事先准备这些图形,当幼儿说出一种图形的时候教师直接就可以出示,这样即省时,又给孩子看到了标准的图形。
(2)第二个环节让幼儿从众多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图形中找到与自己座位上相同的图形,这一环节教师把每个孩子要找的图形事先黏贴在座位上,这样省去了教师分配给每个孩子一种图形的指示。与此同时教师提供的各种图形有利于幼儿的两次分类,幼儿即要排除大小的干扰,也要排除颜色的干扰。
(3)第三个环节教师分给每个孩子一种图形,请幼儿将图形贴到教师事先画好的“家”里。这里教师提供的是同种颜色的图形,幼儿很快就完成了这一任务。这个环节相对前两个环节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前面幼儿已经操作过两次分类,这里再回到单一层面的分类,对幼儿来说没有实践意义。
(4)第四环节教师提供图形组合画,让幼儿小组合作找出图形画中每种图形的个数。此时教师适时的观察和引导很重要,实习生在这点方面还应有多觉悟。
总的来说,这节活动课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值得关注的是,实习生以后要多注意自己的语速,放慢语速,让幼儿听明白到底是干什么,还有就是语言不够紧凑,就是语言组织不严密,要多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才能不断充实自己,组织好完美、更优质的活动课。
颜色分类中班教案 按特征分类中班教案篇十四
1、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1、前期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可回收垃圾的用途
2、头饰小鱼、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教学ppt3、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认识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
一、故事图片导入。
出示小鱼图片,讲述故事,小鱼的"家"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鱼的家,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两幅图片的不同。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
二、教师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记。引导幼儿学习分类。
(出示可回收标记),提问:什么叫可回收?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出示不可回收标记),提问:为什么叫不可回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
三、考一考(教学ppt)垃圾的分类,通过ppt的展示让幼儿加深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游戏《帮小鱼整理家》
集体检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
四、观看ppt图片,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进一步加深幼儿的环保意识。
课后延伸:组成"环保小分队",检查幼儿园的垃圾分类情况。
幼儿通过探索实践活动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分类的能力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起到了家园共育的作用,也让幼儿体验了垃圾回收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