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韩非经典语录井底之蛙(通用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韩非的语录篇一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贵族公子。早年喜爱刑名法术 之学,曾与李斯一起受业于荀子。他生在空前动荡的战国末期。目睹韩国削 弱,切望国家强大起来,曾屡次上疏,建议韩王改革政治,富国强兵,一直 不被采用。于是他发愤著书,作《孤愤》、《五蠢》、《内储说》、《外储说》、 《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
承了荀子的性恶说,主张治国以刑、赏为本。
韩非的语录篇二
;先秦诸子中,法家的管理思想较为独特。它来源于诸子百家的争鸣,同儒、道、墨、名、农、纵横诸家都有关联,突出实用性和功利性。秦从变法到统一再到覆亡,就是法家思想的完整实践。法家以富国强兵为使命,其管理思想主张国家至上,立足于国与民的对立,以挤压社会作为国家崛起的代价,排除管理中的情感因素,可以把它看作古代的制度学派。在追求富强的方式上,法家主张统一思想,废私立公,弱民强国,君主独断。在具体管理技术上,法家在法术势的配合、奖惩的逻辑、驾驭臣下的手段等方面有行之有效的举措,不乏深刻犀利的洞见。法家管理思想中组织强大化、目标单一化、成员蚁族化的设计,具有高度的诱惑力,同时也构成了忽视教化、追求短期效应、排斥多元价值、把组织成员工具化的种种陷阱。从古到今,法家的管理思想在整体思路上被后人扬弃,但在具体管理方法和技能上则因其实用性而一直被人们所重视。
战国法家的谱系
法家在战国时期曾经十分风光,显赫一时。秦始皇振长策而驭宇内,灭六国而成一统,全靠法家的治国之术。在管理思想史上,法家同先秦其他各家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一定意义上,法家就是中国古代的制度学派。司马谈《论六家要指》称:“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汉书·艺文志》概括道:“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法家出于理官(周朝的法官)并不可靠,而他们兴起于三晋、成就于秦国则千真万确。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悝、申不害、商鞅、慎到、韩非、李斯等人。
人们一般认为,法家同儒家是对立的。但最初的法家,却是从儒家学派中分化出来的。细究起来,早在春秋时期,子产治理郑国的手段,就有一些法家的踪影。而正是这位子产,曾经得到孔子的高度肯定,可见儒法两家并非水火不容。学界公认战国法家的始祖是魏国的李悝,而这位法家的创始人,恰恰是孔门高足子夏(名卜商)的弟子。《汉书·艺文志》中,有《李克》七篇列入儒家,又有(《李子》三十二篇列入法家。学界多数人(如钱穆、章太炎等)认为,李克就是李悝。可见,李悝与儒家有很深的关系。大体上,儒家在孔子以后,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内圣”,一个是“外王”。内圣由曾参、颜渊等人引领风骚,而外王则由子贡、子夏等人发扬光大。儒家的《诗》、《易》、《礼》、《春秋》之传,都同子夏有关。孔子去世后,子夏长期在西河讲学,魏文侯、李悝、段干木、田子方、吴起都是他的学生。所以,说儒家是法家的学术来源之一并不为过。后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也曾师从于儒者荀子。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儒家与法家的思想具有同源性,掌握这一角度,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法家思想的内涵。
商鞅的师承不明,仅仅知道他“好刑名之学”。人们一般都了解商鞅在法制方面的主张,然而,对商鞅思想的复杂性似乎关注不够。商鞅在入秦时,先给秦孝公讲帝道、王道,最后才讲霸道。从商鞅所讲的内容来看,他的思想不是单纯的法家,只是因为他在秦国变法期间厉行法治而出了名,从而掩盖了他思想中的其他成分。商鞅有一个门客尸佼,是那种亦师亦友的角色,从尸佼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思想中的某些端倪来。尸佼所作的《尸子》一书,按照刘向的评价,“尸子非先王之法,不循孔氏之道”,似乎同儒家完全背离。钱穆也说:“尸子之学,固当与李悝、吴起、商鞅一脉耳。”而传至今日的《尸子》辑本,既谈论仁义道德,又谈论法治刑名,对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视一点也不亚于对法家制度理念、名家逻辑推论的重视,所以,《汉书艺文志》把《尸子》列入杂家。另外,以军事思想著称的尉缭,也被《汉书》列入杂家,他曾“为商君学”(刘向语)。由此可见,商鞅之学具有杂家色彩。
慎到的思想渊源,明显来自于道家。“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旨意”。现存《慎子》一书,尽管有大量佚失,但还可以看出主要内容并不是道家学说,而是法家理论。曾经在韩国为相的申不害也同慎到类似,至于韩非,更是从黄老之学中为法家理论寻找根据。可以说,慎到、申不害和韩非,都表现出道家向法家的过渡。尤其是稷下学宫,是黄老之学向法家思想发展的大本营。本栏目上期文章已经陈说了这一史实,不再赘述。而所有的法家人物,在涉及到实务策略时,又往往采纳纵横家的言说之术和名辩家的思维逻辑。
总之,法家思想在学术渊源上,既有儒家的礼治和外王倾向,又有杂家的思想影响和扩展,还有道家的理论向现实的引申,以及纵横家、名辩家的论证方式。在一定意义上,法家思想体现了古代管理中追求实用而跨学科跨学派的现象。法家从一开始就用功利眼光来取合学术,所以才自成一家。如果说,儒家管理思想偏于“立德”,道家管理思想偏于“立言”,那么,法家管理思想则偏于“立功”。对战国法家的思想渊源略加考察,就不难发现,法家实际上对各派思想都能为己所用,儒墨道兵农名辩各家,都能被采纳到法家学说之中。然而,不管哪一家,只要同法家的实务需求相违,那就会毫不犹豫地遭到法家的批驳。法家人物对其他学派采取的态度是:不管该学派的思想体系和逻辑前提,关键在于对治理国家有没有用。“拾到篮子就是菜”,前提是这个菜要能充饥。在战国的著名思想家中,对诸子有较系统评价的主要有庄子、荀子和韩非。相比较而言,庄子评判诸子,是为了彰显人的自身价值;荀子评判诸子,是为了构建礼治体系;而韩非评判诸子,是用功利眼光对诸子之说进行筛选。
法家的著作流传到今天的,主要有《商君书》和《韩非子》,其他著作多佚亡。李悝曾经编纂过《法经》,开了中国历史上编纂法典的先例,但其内容早已失传,只能从后代法典的只言片语中窥其大端。李悝的个人著述也不复存世,只能从其他著作的片段记录中了解其基本思想。刘向的《说苑》、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以及其他史书和类书,都有一些关于李悝的记载。《商君书》在古代也称为《商子》、《商君》,现存26篇(实存24篇,2篇有目无文)。《商君书》的真伪一直有争议,而且传世的篇章中相关文字窜入、他人编辑添加、缺字、错漏、颠倒和重复较多,有些篇章明显为后人伪作或者经过后人加工,但其基本内容能够反映商鞅本人的思想当无疑问。慎到的著作有《慎子》42篇,但宋代就已经只存5篇,现在传下来的《慎子》辑本,只有7篇,而且肯定不是全文,仅仅是一些残存段落,另附有从古籍中摘录的佚文近60条。申不害有《申子》6篇,也已佚亡,现存文本是清代严可均的辑本,多是残条,仅仅《大体》1篇较为完整。韩非的著作原名《韩子》,唐代以后为了同韩愈相区别改称《韩非子》,55篇,今本也是55篇,是先秦诸子流传至今较为完整的。但是,其中哪些篇目属于韩非本人所作,哪些属于后人窜入,学界争论较大。可以说,当今传世的先秦文献中,最能反映法家思想的,唯有《商君书》和《韩非子》两书,即便其中有后学伪作,也能同原作思想基本保持一致。对于掌握法家管理思想而言,无需过度考订辨伪也足以说明战国法家的思想概况。当然,专门从事史学和版本研究则另当别论。
相关热词搜索:;韩非的语录篇三
2、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4、侍人不如自侍,人之为己者不如之为人者也。韩非子
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6、恃人不如自恃也。(恃,依靠。)先秦《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8、千里之提,溃于蚁穴。韩非子
9、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家法,虽危不亡。韩非《韩非子》
11、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12、恃人不如自恃也。《韩非子》
14、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16、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韩非子
18、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韩非子
19、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2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23、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韩非子
24、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
25、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26、恃人不如自恃也。先秦《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27、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2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1、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2、侈而惰者贫,力而俭者富。《韩非子.显学》
35、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36、巧诈不如拙诚。——韩非
3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38、侍人不如自侍,人之为己者不如之为人者也。韩非子
39、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
41、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4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44、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
45、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
韩非的语录篇四
1.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
2.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3.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4. 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所以应该将亲近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5. 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6. 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7. 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说明 ∶ 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别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防止权利的偏移)
8. 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
9. 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10.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11. 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12. 倒言反事以尝所疑。(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13.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14.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15. 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众人会全力帮助他,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
16. 君人者释其刑 徳 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
17. 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
18.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19. 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过于宠信臣下,必然会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权势过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20. 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
21. 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假装憎恶,就无法对其再加以憎恶;假装憎恶,就无法再对其施以恩惠)
22. 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种植橘柚,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而种植荆棘,长大了却会刺伤人。)(说明 ∶ 栽培人时应格外谨慎)
23.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 谿 (xi1 ),材非长也,位高也。(有才干而没有权势,即使是贤人也无法控御不肖之徒。一尺长的木材树立在高山之上,就能俯瞰万丈深渊。这并非是木头长,而是它所处的地位高。)
24. 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25. 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一国的存亡要看权柄是否掌握在君主手里,而不应看国家武力的强弱)
26.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27. 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所以,当形势不便时,是不应该逞强的.)
28. 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鱼游到岸边搁浅的是时候,就会被蝼蚁吃掉)
29.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火的形态看起来是严酷的,所以很少有人被灼伤;水的形态看起来是柔弱的,所以经常有人淹死)
30. 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君主隐藏智慧,不露才能,臣下就无法猜测他的意图)
31. 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事情有做了却不成功的,但这也胜过不去做的)
32. 私行胜,则少公功。(营私舞弊之风盛行,臣下就不能尽职为君效力了)
33. 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在路上赛马,不是领先就是落后,而此时还总是关注对手的话,又怎么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自己的马呢?)
34. 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不因过度思考使内心疲惫,不因个人私欲而令自身受害;依据法令和权谋来治理国家,通过赏罚来彰显是非。)
35. 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圣人处世,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因为不抛弃智虑机巧,就很难维持长久。)
36. 巧为 輗 ,拙为鸢。(做车 輗 是聪明的,做木鸢却是愚笨的)(说明 ∶ 考虑成本与实际功效)
37. 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相对于复杂的世事来说,个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个人的渺小智慧难以处理繁杂事务,所以应该利用工具来处理事务)(比如 ∶ 法律制度及司法人员的设置等)
38. 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39. 因可势,求易道。(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
40.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像和氏璧那样的美玉,不必用五色饰物来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