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带有中括号的算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中括号七篇(优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四年级上册带有中括号的算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中括号篇一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5÷7 42÷6 80÷4 39÷3 63÷9 56÷8
45÷5 96÷8 54÷6 72÷6 64÷4 51÷3
3×20 4×12 27×2 45-39
2、谁最棒
47-(23+14) 63÷(14÷2)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1)说说我们在计算中,见过那些括号?
(2)我们已经知道,在列式时为了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要用到括号。但有时只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 ])
说明:像这样的括号,叫做中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带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板书课题2、教学例题。
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这道算式,(板书例题):请大家说一说,这道题有怎样的特点?说明小括号外面还有中括号。让学生说一说要先算哪一步。
⑴认真观察,全班交流讨论
⑵汇报观察的结果,全班交流讨论
⑶教师提问:有了中括号的参与,你明白了运算顺序吗?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规范的进行算式计算的板书
3、算一算、比一比
请学生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三、课堂练习
1、教材上的练一练
2、补充练习
为支援受灾学校的学习,新华小学部分学生开展了捐书活动,四年级捐书120本,
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捐20本,六年级捐的书是五年级的3倍,根据新华小学捐书的本数,25所这样的学校可以捐书多少本?
问: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谁?
2、说说带有中括号的算式,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中括号
47-(23+14) 360÷[(12+6)×5]
=47-37 =360÷[18×5]
=10 =360÷90
3÷(14÷2) =4
63÷7
=9
四年级上册带有中括号的算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中括号篇二
数学,却讨厌计算——从学生到老师,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大概是潜意识里从来不觉得计算的教或学需要多少智慧的投入,所以我上过的数十节大大小小的研究课、公开课、比赛课,没有一节是关于计算的。可是,小学数学中计算占很大的比重,我不得不和学生一起探讨着颇觉无聊又十分枯燥的所谓的算理,不得不让学生经历着从会到熟到精的重复艰苦的练习。由于我有意的渲染或无意的暗示,我的学生甚至都以讨厌计算为荣。英国的帕梅拉.利贝克在《儿童怎样学习数学》一书中所言:“对冗长乏味的计算产生厌恶恰恰是在数学上有天才的表现”一句话简直就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
然后,记不得是哪一期的小学数学教师上刊登的《白开水变茅台酒》,吴正宪老师“一个人加一个手指”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解释了“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兴奋阅读之后不禁感慨:原来,计算课还可以这么上!然后,是去年听李烈老师即兴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朴实的开始之后竟是那样牵动我们的心!平淡无奇的计算课让大师演绎得如此精彩,深深的触动了我!计算教学,不是不需要智慧,而是需要大智慧!
然后,听华应龙老师的一节随堂课《中括号》。那节课给我特别深的印象是学生的问题非常之多:许多在我看来都是非常小儿科的或者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如“中括号脱下来应该是小括号还是仍然是中括号?”便是一例。华老师却让学生充分地讨论、争论。随后,回到自己班,我发现在我看来幼稚的问题竟然是孩子普遍的困惑,只因我平日的不够民主让许多这样的问题永远浮不出水面。就是这些零星的想法,让我对《中括号》一课有了最初的兴趣。随后,我开始留意有关的数学史料,当我阅读了包括中括号在内的一个个数学符号从出生到被部分人频繁使用被另一部分人排斥直到最后被普遍认可的曲折艰难漫长的历史,那些原本在我眼里单调枯燥的数学符号顿时拥有了鲜活的生命!我开始喜欢上了他们。态度的大转变立刻带来了许多新奇的联想: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则像极了我们交通规则,“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进行”相当于“绿灯行红灯停”,[ ]不就相当于需要优先的急救车、消防车吗?圆滑的,有型又款的[ ]不正对应着人们柔软的衬衣和挺括的西服吗?……这些未必合适的想法,使我对中括号这一教学内容越发地充满感情。
二、否定习惯做法,从模仿到创造
也许是人的惰性使然,我们并不知理在那里,我们却习惯了许多理所当然。受许多优秀教师、前辈、专家们的教学和参考教案的影响,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理解是那么的一致,我们对某些教学细节的处理是那么的雷同!于是,我们的相互学习就成了copy,copy了多遍以后似乎成了经典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不断的质疑习惯做法,在质疑中否定,或在质疑中获得更深刻地认识,才能走出模仿,走向创造。
为什么小括号外面再加一个括号就应该是中括号?看到一些参考教案为此给出了一大堆理由。可是我记得学计算机语言编程时,只用一层层嵌套的小括号也没有任何问题呀。请教了学计算机的朋友,的确如此。他还说因为计算机喜欢是简单重复,始终按照不变的规则工作。无论何种括号,作用无他只是优先。计算机每次都是自动的从左往右寻找第一个右括号,再回头寻找与之配对的最近的左括号。人不像机器那么机械,层层叠叠的小括号很容易会看错看漏写错写漏,不利于表达交流。据此,我认为中括号的使用只是为了表达得清晰有层次罢了。没学中括号时学生如果想到小括号外面加小括号本质上是对的,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创造。
为什么四则混合运算都需要脱式计算?班上从美国、加拿大转学回来的孩子都不懂这样的格式。这种格式有必要吗?只要学生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不就行了吗?回头再想是自己太偏执。数学强调的是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脱式计算不就是有条理有根据的表达吗?所以,还是需要并且很重要。
为什么学生个个都知道中括号,个个都明白运算顺序,但当学生动笔计算时,格式上却有不少错误呢?比如:
360÷[(12+6)×5]
= 12+6
= 18×5
= 360÷90
= 4
“剖析错误应从中挖掘出深层的数学思想”(见《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书)给我启发,这种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只知道“=”为了得出结果,而忽视了“=”最根本的含义:表示相等。为了相等,在算式由复杂变简单的脱式过程中,始终需要注意的是没算的照抄,已经计算的用相等的的数代替。这样,是不是渗透了等量代换的思想?
添加括号,使等式成立是许多老师都熟悉的一个练习。可是,能不反过来,再安排一个练习,去掉不必要的括号?于是,就有了:
淘气特别喜欢刚刚学习的中括号,他在自己列的所有的算式里都加上了小括号、中括号。请你好好观察,看看哪些括号是可以去掉不要的?
[(36+24)÷15]- 18
24 ×[ 19- (2 × 6) ]
320 ÷[5 ×(26 - 18)]
15 ×[4 ×(12 + 22)]
去掉括号之后不改变运算顺序的,小括号去掉以后中括号得变成小括号的,尽管改变顺序但是根据运算定律得数不变的等等,括号的作用在一加一减的对比练习中得到了很好的突出。
三、否定得意之处,认识得以升华
四年级上册带有中括号的算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中括号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教学重点:
1、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正确解答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语:圆周分两半,左右各一边,计算常使用,见它要先算。
2、说运算顺序
60÷15×2 60÷(15×2) 30×8+12÷4 30×(8+12)÷4 30×(8+12÷4) 360÷(12+6)×5
3、在这些算式中,小括号起什么作用?
4、如果算完360÷(12+6)×5小括号内的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怎么办?
5、板书课题:中括号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你知道吗?自读,谈收获。
2、说一说360÷【(12+6)×5】运算顺序。
3、独立计算,一生板演。
4、集体交流。(重在运算顺序)
5、对比、发现、深化认识。(课件出示)
比较360÷(12+6)×5 和 360÷【(12+6)×5】的计算过程 和结果有什么不同?
6、总结运算顺序( 学生总结,老师整理)
三、拓展应用
1、算一算,比一比
(1)120÷(8+4)×2 (2)400÷(51-46)×8 120÷[(8+4)×2] 400÷[(51-46)×8]
先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2、练一练(独立计算,交流运算顺序)
182÷【(36-23)】×7 288÷【(26-14)×8】 720÷【(12+24)×20】 200÷【(172-72)÷25】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
2、中括号有什么作用?
3、说一说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4、作业:课本79页5、6题
四年级上册带有中括号的算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中括号篇四
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中括号,会用含有中括号的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反馈
1.漫谈自学收获: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观看了有关中括号的视频,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
(交流要点: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计算顺序。)
2.预习单中的问题交流。
订正错题。这道题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看来同学们学得很不错。
二、疑难突破
那,在自学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引导学生提问)
师问:有了小括号,为什么还要引入中括号?也就是中括号到底用在哪儿?是否是只计算来用?
当然不是了,很多时候,咱们学习的运算是为了解决问题服务的,那这节课,咱们就来体验一下,如何用含有中括号的算式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中括号
三、合作提升
1. 出示情境:面包8元/包,蛋黄派12元/包,巧克力的单价是面包与蛋黄派单价和的2倍。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巧克力的单价是多少?)怎样列算式?(出示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
小明带了80元,根据这个信息,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
(可以买多少盒巧克力?)
2. 那个问题怎样解决?请你列出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将学生的做法写在小板上,贴出来。分步正确的,综合错误的,综合正确的三种)
3. 交流
谁来说说你每步求的是什么?
辨析
80÷ (8+12)×2
80÷[(8+12)×2 ]
哪一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是呀,第一种算式只套了一个小括号,这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应该先算除法,再算乘法,而我们应该先算乘再算除,这里已经有了一个小括号了,再不能套小括号,那样就乱了,为了避免混乱,所以就用一个中括号。
是呀,在已经有了小括号的式子里,当再次需要改变运算顺序时,这时就需要另外一种符号,中括号就出现了。
对比:对比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哪种算式书写更简洁?(综合算式)是呀,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发明中括号了,它既能改变运算顺序,同时可以使我们的书写更加简洁。
4. 引申
你会用中括号吗?来试一试吧。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计算
交流:为什么要在这里加上一个中括号?
5. 解决问题
看来,同学们已经会运用中括号列出综合算式了,那接下来的几道问题应该都难不住大家。
(1)航模组有男生8人,女生4人。美术组人数是航模组的2倍。合唱组有72人。合唱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列综合算式解答)
(2)小明包了18个包子,小刚包的个数是小明的2倍,小洁包的比小明与小刚的和还多6个,小美包了20个包子。小洁包的个数是小美的几倍?(列综合算式解答)
6. 拓展
老师这里还有几道题,你能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吗?和同桌说一说吧。
这个对于大家都是小菜了,那咱们加大点儿难度。
象老师这样说
180÷4+2 ×3,我们可以说180与4的商加上2与3的积,和是多少?
180÷(4+2)×3,这道算式可以怎么说呢?
(180÷4+2)×3
180÷[(4+2)×3]
还是这四道算式,如果编成应用题,又可能是什么样的应用题呢?这个留作大家课后思考。
四、梳理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括号是一种运算符号,它的作用在于表明运算的顺序.小括号“( )”是17世纪荷兰数学家吉拉特开始使用的.之前法国数学家韦达使用过中括号“[ ]”。改变运算顺序的除了以前学习的小括号,今天学习的中括号,还可能有什么?大括号?同学们很善于联想。象这个就是大括号,你觉得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是的,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只要我们善于思考,敢于联想,会发现更多知识间的奥秘。
课堂检测
72÷[960÷(245-165)]
(960÷40-10)÷2
小军从家到少年宫走了14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分钟?
四年级上册带有中括号的算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中括号篇五
教学目标:
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同时更是一段充满创造与激情的过程,我们针对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流程.
一、讨论中理解
60÷4+2×3
60÷(4+2)×3
60÷(4+2×3)
通过学生的计算,发现了相同的数字,相同的符号,因为有了小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计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这一情节巧妙地.不流痕迹的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热情,激发了学习兴趣,为顺利传授新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学生动手动脑亲自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了中括号的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
二、尝试中规范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先减再乘最后除
32 × 800 – 400 ÷ 25
(2)先除再减最后乘
32 × 800 – 400 ÷ 25
(3)先减再除最后乘
32 × 800 – 400 ÷ 25
规范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时的解答过程.
三、质疑中发展
航模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合唱组有84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先让学生观察这道题,再思考从题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航模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合唱组有84人;)
要想知道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首先要知道什么?
(合唱组的人数和美术组的人数)
美术组的人数题中直接告诉了吗?美术组的人数应该怎么做?
(没告诉,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列示8+6=14 14×2=28)
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列算式 84÷28=3
如果列综合算式84÷(8+6)×2对吗?(小组交流)
反馈:不对,因为(8+6)×2是美术组的人数,所以这里要用中括号。
学生独立完成算式,后讨论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 ),再算( ),最后算( )
四、巩固练习
下面的运算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订正。
36+65÷5-20
=100÷5-20
=0 ( )
320÷[(24-16)×4]
=320÷8×4
=40×4
=160 ( )
48-(36+350÷50)
=48-(36+7)
=48-43
=5 ( )
五、学科班长总结
四年级上册带有中括号的算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中括号篇六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77页《中括号》,新课程改革第一次将"中括号"引入了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堂上.下面我将从八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中括号》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小括号意义,会用小括号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创设了游戏,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体会中括号的意义,中括号的运算顺序。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运算顺序打下知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每个同学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这对他们学好《中括号》一课的内容有很大帮助。
三、设计理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新课改的开始,
正是全国上下都在追求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时候。无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都要给它找一个生活原型。这种做法其实是另一个误区。
我个人认为,学生学习的数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数学,这类数学往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当然容易找到生活原型了。另一类是数学的数学,这类数学立足于数学内部的的研究,是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基础的,这类数学就不容易找到生活原型。这两类数学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内容规律化”这两种数学研究方式。
中括号这一内容恐怕就属于很难找到生活原型的类型,在这里我们就是正视了这一现实,没有生搬硬套地去找生活原型,而是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在添运算符号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发明(学习)中括号的必要性。
我们这堂课与一般老师的区别,可能就在于,是“否以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针对具体课堂及学生,从实际需要出发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吧!”整节课,我们没有任何一件多媒体教具,就是想给各位领导.老师呈现一堂最基层的老师最普通的,却有是最实际,最科学的一节课.
四 教学目标: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五、教学重难点:1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 正确解答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试
六、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
为了突破"中括号"在学生头脑中抽象性,我们充分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游戏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深刻体验"中括号"的意义.
2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本节课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七 评价方式
新理念强调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中,评价伴随着学习活动的始终,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八 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同时更是一段充满创造与激qing的过程,我们针对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流程.
(一)游戏中创造
授课伊始,通过几个数字引出阿拉伯数字的名称的由来,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接着的数字符号游戏,通过小括号引出本节课的中括号.这一情节巧妙地.不流痕迹的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热情,激发了学习兴趣,为顺利传授新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讨论中理解
90÷10+5×2
90÷(10+5)×2
90÷[(10+5)×2]
通过学生的计算,发现了相同的数字,相同的符号,因为有了小括号和中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计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在学生动手动脑亲自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了中括号的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
(三)尝试中规范
我们有时在计算中会遇到比较大的数,有的计算比较复杂,那就需要我们有步骤、有层次地把它算出来,怎么办?
42×[169-(78+35)]
脱式计算怎么做?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在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错误和学生一起改正错误,规范中括号在混合运算时的解答过程.
(四)质疑中发展
〔(36+24)÷15〕+18
320÷〔5×(26-18)〕
24×〔19-(2×6)〕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三道算式,看看在不改变运算顺序的情况下,哪些括号可以去掉?在这个环节中告诉了学生简洁是数学永远的追求!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生命的历程,师生本是相依为命的。相得益彰当是理想境界。如果教师能促成这种理想境界的达成,那么教师当然是成功的、能干的、快乐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课堂上,师生不就在共同创造和欣赏着风景吗?
我们的人生不就都是为了创造和欣赏美丽的风景吗?
四年级上册带有中括号的算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中括号篇七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74-75页。
【教学目标】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请看我写了什么?
板书:123
生:123
师:谁不认识,可以说我写了3个数,也可以说我写了3个数字。
生:自然数。
生:阿拉伯数字。
师:阿拉伯数字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
生:印度人发明的。
师:有没有不同意的呢?
师:是印度人发明的,但为什么一般人都认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生:因为…….
师:说的真好,是印度人发明的,传到了阿拉伯就被叫成阿拉伯数字了,看来每一个简单的符号背后都有一个不简单的故事。
二、游戏中创造
添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板书:18 2 3 6=18
师:哪位同学把题目读一下?
生:填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
师:会做吗?想一想。
生:18÷2 +3 + 6=18
师:行吗?哪位同学和他合作再算一下?
生:18÷2+ 3 + 6=18
师:好一炮打响
生:18 +2×3 — 6=18
生:18×2÷ 3 +6=18
板书:18 2 3 6=81
(等待)虽然这时没有声音,就象我刚才说的那个这会空山不见人……
生:18÷2×3+6)=81
师:对吗?我们一起算一下。
师:如果就是这个式子,要它等于1怎么办?
18 2 3 6=1
生: 18÷2 ÷ (3 + 6)=1
师:这里我们用了小括号,小括号有什么用?
生:因为要先做小括号里的计算。
师:对了!我们除以9已经不是3了,小括号里面的算式要先算出来。
生:小括号是改变顺序。
师:对。小括号是在改变运算顺序,那么再想一想除了把刚才的除号改成乘号,还有没有其他做法?
……
师:如果不改变符号,而是填上适当的符号使得等式成立,能不能自己想出个办法来? (等片刻)
生:18÷〔2÷(3 + 6)〕=1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同意他的做法吗?这是个什么东西呢?
生:中括号。
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要用中括号?
生:改变运算顺序。
师:为什么要用上他,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因为外面有了小括号,再改变运算顺序,就要用中括号。里面有了小括号,为了区别它,让它看的更清楚,就加了中括号。做个比喻,小括号就相当于我们的衬衣,而中括号相当于我们笔挺的西装,有谁见过穿个衬衣又穿一个衬衣呢?
师:在式子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该怎么办呢?
生:先做小括号里的,再做中括号里的。
师:中括号做完了呢?
……
师:你能不能写一个更漂亮的中括号呢?我也写一个,我们比一比,看谁写的漂亮!同桌交流一下,相互欣赏一下,看看写的漂不漂亮?
三、讨论中理解
师:刚才我们明白了要改变运算顺序的,不单单可以用小括号还可以用中括号。我这有几道题你不但要用小括号,还要用中括号。
90÷10+5×2
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
90÷(10+5)×2
生: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这个同学特别认真,刚才回答问题时,她停顿了一下,我想是在思考一个我们容易混淆的问题。
90÷10+5×2
90÷〔(10+5)×2〕
四、尝试中规范
师:刚才我们都能正确计算这些题目了,都会算了,算完以后你想说什么?从上往下看看黑板上的算式,你发现什么了?
生:运算的符号没有变,但是第一题是小括号,第二题是中括号
师:还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我发现把括号去掉都一样。
师:我们发现有的有小括号,有的有中括号,你们说其实是什么不一样?
生:运算顺序不一样。
生:步骤比较多,虽然可以口算,但是要有步骤有层次的进行计算该怎么办?
生:用拖式计算。
师:请看这道题42×〔169-(78+35)〕,拖式计算怎么算?请同学自己试一下。
……
师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同学评价一下。
作品1: 42×〔169-(78+35)〕
=78+35
=169-113
=56×42
=2352
师:怎么样?谁来评价?
生:拖式计算要错开。
师:也就是等号要写到拖式的外面。评价别人的时候,先看别人的优点。
生:字写的很工整。
师:字写的很好,老师判这样的作业很舒服,结果对不对?
生:结果是对的。
师:那哪里不好。
生:第一个算式和第一个式子中,拖式过程不相等。
生:但是有优点,先做哪一步很清楚。
师:在那么多的同学发现他的不足的时候,他从中看到了他的优点。是的,这样的式子的确能表达先做什么?结果也是对的,但是等于号要表示上下两个式子是相等的。有个数学家说的好,用两条相等并且平行的线表示相等是在好不过的了。
作品2: 42×〔169-(78+35)〕
=42×(169-113)
=42×56
=2352
师:这个作品哪位来评价?
生:少了一步,简单了。
生:少些了什么?
师:算对了,但要有层次有步骤的把它表示出来。
作品3: 42×〔169-(78+35)〕
=42×〔169-113〕
=42×56
=2352
师:小组交流一下,再评价。
生:拖式的第二步应该是小括号,不应该是中括号。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他对的地方。有不同意见的是到底是写中括号,还是写小括号?
生:写小括号。
师:同意写小括号的和中括号的说出自己的理由。
生:直接拖下来就好。
师:我们在数学上规定就写中括号。这样不容易错。
五、质疑中发展
师:我们来看小淘气。
师贴题
〔(36+24)÷15〕+18
320÷〔5×(26-18)〕
24×〔19-(2×6)〕
师:可以把哪些括号去掉。
生:第一个可以去掉中括号。
生:第二个不可以去掉。
生:第三个可以去掉小括号,中括号变成小括号。
师:看样子我们的数学也象歌里唱的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简洁永远是数学的追求!是不是有了中括号就行了呢?还要有大括号,在我们的数学上只到大括号就行了。在计算机中只有小括号是没有其他括号的!
【专家点评】
一、立足基础、关注创新
1.过去讲中括号是通过应用题来引出的,在表示数量关系时,单用小括号解决不了问题了,就要用到中括号。现在不讲应用题了,所以不象过去那么重要了,但中括号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知识。本课虽然不是一节活动课,而就是在这样的基础课上,看出教师创新和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的功力,一节非常传统且朴实的课,上得非常精彩。
2.课堂教学中学生发展的基础就是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劳动。合作学习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式,但是如果合作的不到位,就不如独立学习。而且成功的合作学习也应该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本课知识点虽然不复杂,但是基础很到位。课后学生的反应“特明白”,说明本节课最关键的知识点落实到了每个孩子的身上。
3.在本课的基础内容中“什么是中括号”学生在探索中落实得较好,“为什么有中括号”,“在哪种情况下怎样用中括号”落实的效果相对较弱,如果能创设个情境让学生觉得非用中括号不可就更好了。
4.旧的知识点,如何创造性地教是非常重要的。本课让学生探索什么是中括号就是一种创新。本课创新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对学生语言的尊重,当学生的语言中有关键性的错误时,教师是要予以纠正的,但是倡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学习的内容,是一种创新。
二、适当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1.生成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上教师之所以能够引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是因为给了学生一定的生成时空。本课教学中教师非常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比如华老师捕捉到的学生的几幅作品都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学生资源不是教师可以随意利用的,是需要教师深入接触学生,是需要教师具有捕捉典型问题的功力的。
2.生成具有双重性。即既有知识技能目标的生成,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生成。对于情感等育人的目标是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上进行的,是在课前备不到的,它需要教师有很强的生成能力。同时生成的东西没有多少是轰轰烈烈的,生成就是要关注一些细节。比如本课当有个学生反应慢时,教师评价他“非常认真,但是如果能熟练些就更好了。”这样的评价既首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也指出其努力的发向,非常有针对性。
3.生成是双主体的。有时是教师启发学生,也有时是学生启发教师。